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老师用《傅雷家书》中考整本书专题练习(有答案)

老师用《傅雷家书》中考整本书专题练习(有答案)

整本书名著专题练习《傅雷家书》(学生用)一、作者简介傅雷(1908-1966),字怒安,号怒庵,中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

幼年丧父,在母亲的严教下,养成严谨、一丝不苟的性格。

早年留学法国,学习艺术理论,得以观摩世界级艺术术大师的作品,大大提高了他的艺术修养。

回国后曾从事过美术考古和美术教学工作,但因为他总是与流俗的气氛格格不入,无法与人共事,每次都是半途而去,最后选择了闭门译述的事业。

傅雷数百万的译作成了中国翻译界备受推崇的范文,形成了“傅雷体华文语言”。

他一生译著宏富,译文以传神为特色,更兼行文流畅,用字丰富,工于色彩变化,形成享誉译坛的傅译特色。

主要翻泽罗曼·罗兰、巴尔扎克、丹纳、梅里美等法国名家名作,尤以《欧也妮·葛朗台》《约翰·克利斯朵夫》《艺术哲学》等译作最为著名,为中法之间的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贡献。

二、内容梗慨《傅雷家书》是傅雷及其夫人于1954年至1966年间写给儿子傅聪、傅敏的书信摘编,共186封,其中大部分是写给在国外并最终成为著名钢琴演奏家的大儿子傅聪的信件。

傅雷夫妇作为中国父母的典范,一生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培养的两个孩子,是他们先做人、后成“家”,超脱小我,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体现。

傅雷说,他给儿子写的信有多种作用:一、把儿子“当做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二、想激发儿子的“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让他这个做父亲的“得些新鲜养料,同时也可以间接传布给别的青年”;三、训练儿子的“不但是文笔,而尤其是思想”;四、希望随时随处给儿子“做个警钟,做面忠实的镜子”,不论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细节方面,还是在艺术修养方面,在演奏姿态方面。

这些书信凝聚着傅雷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

信中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的问题。

傅雷用个人的经历现身说法,教导儿子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遇困境不气馁,获大奖不骄做;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做一个“德艺兼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同时对儿子的生活也进行了有益的引导,对日常生活中如何劳逸结合、正确理财以及如何正确处理恋爱婚姻等疑问,全部像良师益友一样提出意见和建议,拳拳爱子之心溢于言表。

三、文学地位傅雷先生的家书,是一位中国君子教他的孩子如何做一个真正的中国君子。

——金庸(作家、社会活动家)这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这也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

——楼适夷(现代作家、翻译家、出版家)他的家教如此之严,望子成龙的心情如此之热烈。

他要把他的儿子塑造成符合他的理想的人物。

这种家庭教育是相当危险的,没有几个人能成功,然而傅雷成功了。

——施蛰存(文学家、翻译家、教育家)第一周专题练习阅读《傅雷家书》“代序”“不是前言的前言”部分,完成习题一、内容梗概:这是傅聪自1957年11月到1965年6月在外国留学期间,写给父母和弟弟傅敏的六封家书。

在书信中,傅聪一方面含蓄地透露出这段时间家人所遭遇的不公正待遇的隐忧;另一方面主要述说了自己在国外的一些生活琐事,向父母汇报了自己的音乐学习情况和所取得的成就,还有在世界各地演出活动中的新奇见闻以及各地风土人情,让亲人在困境中分享自己成功的喜悦,带给他们以生活的慰藉。

二、专题练习1.“我”最喜欢作曲家萧斯塔科维奇的( )A.第一交响曲B.四重奏C.第十交响曲D.小提琴协奏曲2.“我”喜欢的作曲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3.“我”的精神养料除了____________________,还有_________________。

4.“我”从伦敦经过长途奔波,先后来到南美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开启了“我”历时两个月的巡回演出之旅。

5.在波哥大的一家书店,“我”的意外收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在艺术上能够不断进步,不仅在于“我”______________,更重要的是“我”无形中时时刻刻都在_________________,那是我们东方人特有的才能。

7.“我在东南亚有我特有的听众,许多都是从来没有听过西方音乐的,可是我可以清清楚楚的感觉到,他们尽管是门外汉……”句中的“门外汉”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为什么说萧斯塔科维奇是近代作曲家中仅有的真正的音乐家之一?9.“我”给爸爸妈妈写这几封信的目的是什么?10.在“我”看来,东方气质有哪些?名著每周测(一)一、填空题(6分)1.《傅雷家书》是傅雷及其夫人写给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家信摘编,写信时间为_______________,信中首先强调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问题。

(3分)2.傅聪在第二通家信中提到回波兰后分别在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开了两次音乐会。

3.第六通家信中,傅聪在香港见到了阔别十七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1分)二、选择题(10分)4.傅雷是我国著名的( )家。

(2分)A.翻译B.钢琴C.书法家5.傅雷的长子是( )(2分)A.傅敏B.傅聪C.傅震6.傅聪最后成了( )大师。

(2分)A.翻译B.钢琴C.书法7.傅聪家信的第一通是写给( )的。

(2分)A.傅雷B.傅敏C.朱梅馥8.傅聪离开波兰前给父母的最后一封信是第( )通。

(2分)A.四B.二C.六三、简答题(5分)9.在第三通家书中,傅聪向父母诉说了什么令人难以理解的苦恼?(3分)10.在第五通家书中,南美给“我”留下了什么深刻印象?(2分)四、阅读题。

(9分11.阅读下面语段,完成练习。

(3分)有一次他独自偷偷出门,在马路边观望熙熙攘攘的市景,快乐得忘了神,走着走着,竟和路边的电线杆子撞了一头,额角上鼓起了一个包,闹了一场小小的笑话。

(1)文中“他”是__________________(人名)。

(1分)(2)从以上文段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2分)12.阅读下面语段,完成练习。

(6分)新西兰可是大大的出乎意料,我一直想象这样偏僻的地方一定没有什么文化可谈。

我发觉不论好、坏两方面,都很像英国,食物跟英国最差的一般坏。

可是很多有文化修养的人。

在惠灵顿我遇到一位音乐院教授佩奇教授,他和他的夫人(画家)都到中国去过,是个真正的学者,而且阅历很广,他对中国人、中国文化的了解很深刻。

新西兰和澳洲完全不一样,澳洲是个美国和维多利亚式英国的混合种,一股暴发户气味,又因为是个大陆,自然就自高自大,同时又洋洋自得,新西兰像英国,是个岛国,面积不够大,够不上自高自大、自鸣得意,但是与外界隔绝,远离一切,那儿有更多的空闲,更多的空间,人似乎思索得更多。

思索才能真正给人文化。

(1)新西兰为什么大大出乎“我”的意料之外?(3分)(2)新西兰与澳洲相比,“我”更喜欢哪个地方?为什么?(3分)第二周专题练习阅读《傅雷家书》“一九四五年——一九六零年”部分,完成习题一、内容梗概:一九五四年,傅聪应波兰政府邀请,参加《第五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并留学波兰。

一月十七日,傅雷全家到上海火车站送傅聪去北京准备出国。

从一月十八日晚,傅雷伏案给儿子傅聪写下了第一封家书,诉说一家人别后痛苦之情的开始,直到一九六零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傅聪新婚后,傅雷写信给儿子傅聪,以现身说法,叮嘱儿子婚后如何理财结束,一共99封家书。

期中主要是傅雷写给儿子傅聪的家书,也有夫人朱梅馥写给儿子傅聪的家书,还有后来儿子订婚后,傅雷和夫人写给儿媳弥拉的书信。

此外,中间还附录了傅聪给家人的回信若干封。

二、专题练习1.文中“一天到晚堆着笑脸”的是( )A.傅雷B.朱梅馥C.傅聪D.傅敏2.理解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1)不但如此,这七个月的成绩已经近乎奇迹。

(2)我承认自己的错误,但是用多么愉快的心情承认错:这也算是一个奇迹吧?3.傅雷认为一个人、一个伴侣具有哪三个方面的品质最重要?为什么?4.关于爱情,傅雷主要给儿子提了几点意见?名著每周测(二)一、填空题(6分)1.在195年3月24日上午的一封家信中,傅雷表明了自己生活的准则:______________第第一、________________第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一。

(3分)2.傅雷夫妇不只重视对子女的思想、道德、情操、传统文化修养方面的教育,同样时刻关注着他们的起居、饮食、冷暖、开支等日常生活以及____________的每一个细枝末节。

(1分)3.著名学者、钢琴教育家________________教授是傅聪留学波兰时的钢琴老师。

(1分)4傅雷说“毛选”中的《_____________》及《________________》可多看看,因为这两篇文章可以帮助傅聪深切了解_________________,加强___________________。

(4分)5.傅雷告诫儿子,过多的音乐能麻痹人的感觉,使表演缺少生气与新鲜感,从而损害自已的艺术,长此以往,大有成为钢琴匠,甚至成为_________________的危险。

(1分)6.傅雷知道儿子大赛在即,在1954年12月27日家书中告诉儿子“不用着急,……我们大家都有信心;主要仍在于心理修养,精神修养”,他嘱咐儿子应有“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态。

(2分)二、选择题(10分7.傅雷认为中国有史以来最好的文学批评是( )(2分)A.《资治通鉴》B.《论语》C.《人间词话》D.《左传》8.傅雷教育儿子的信条是( )(2分)A.艺术上要取得成就B.随遇而安C.先为人,次为艺术家,再为音乐家终为钢琴家D.学业上取得成就9.傅雷曾翻译过巴尔扎克的( )(2分)A.《人间喜剧》B.《战争与和平》C.《复活》D.《朱安党人》10.傅雷一生中任何时期,都没忘记对( )的忠诚。

(2分)A.爱情B.朋友.C.文学D.艺术11.傅雷说,他最不赞成( )(2分)A.自己责备自己而不表现B.做错以后情绪不高C.做错以后若无其事D.自己责备而表现三、简答题(10分)12.对于唐宋人唱诗唱词、中间常加“泛音”、傅雷有怎样的看法?(4分)13.傅雷在家书中举克利斯朵夫的例子的用意是什么?(3分)14.傅雷在给傅聪的家书(1954.8.16)中,曾告诉儿子学习不仅仅在音乐方面,还要在行为、礼节方面多加注意,请举例说明?(3分)四、阅读题(8分)15.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有件小事要和你谈谈。

你写信封为什么老是这么不neat【干净】?日常琐事要做得neat,等于弹琴要讲究干净是一样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