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54-204欧姆定律及其应用说课稿

54-204欧姆定律及其应用说课稿


(基本规律)
教法学法
教法分析 实验法、分析法、电教法、启发式教学法、 探究教学法。
学法分析 自学法、练习法、实验法、观察法、探究活动
法、概括归纳法、分析讨论法。
教学过程
❖ 复习旧知 ❖ 自主探究 ❖ 知识拓展 ❖ 合作探究 ❖ 拓展延伸 ❖ 课堂小结 ❖ 布置作业
复习旧知
1、决定电阻大小因素有哪些? 2、导体中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导体的电
1 11
R并 R1 R2
课堂小结
▪ 1、欧姆定律及其表达式的理解掌握,运用 欧姆定律进行的简单计算。
▪ 2、运用欧姆定律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阻 的关系
作业布置
(1)、巩固性练习。
(2)、讨论题:怎样用学过的知识和仪器, 来测定一个未知的电阻值,请说出实验 方案。
板书设计
§7.2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电阻的串联与并联
R1
R1
R2

R2


R串
代 法
R并
电阻串联相当于增 电阻并联相当于增
大导体的长度
大导体的横截面积
串联总电阻比任何一 并联总电阻比任何一
个分电阻都大
个分电阻都小
拓展延伸
从理论上进一步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阻的关系
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 R串= R1+ R2
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 电阻倒数之和
难点 运用欧姆定律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阻的 关系。
学情分析
❖ 认知特点分析 ❖ 知识结构分析
认知特点分析
1. 好奇心强,喜欢动手动脑; 2. 形象思维为主,摆脱不了具体经验; 3. 归纳总结能力不强.
知识结构分析
电阻
电压 (基本概念)
电流
电流表
(实验仪器) 电压表
滑动变阻器
学生
串联电路 并联电路
阻有什么关系? 3、串联、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电压有什么
特点?
自主探究(学生阅读课本)
欧姆定律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 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I U R
推导 公式
U IR
RU I
知识拓展
应用1:已知电压、电阻,求电流
例1:
R=880K
试电笔
应用2:已知电阻、电流,求电压
例2: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调节滑动变阻器 R′, 使灯泡正常发光,用电流表测得通过它的电流值是 0.6A.已知该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是20Ω,求灯泡两 端的电压。
1 1 1 R R1 R2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欧姆定律的运用,加深对电流与电压、 电阻关系的认识;
❖ 通过欧姆定律的运用,掌握运用欧姆定律 解决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 通过欧姆定律的运用,树立科学知识在实 际中的价值意识,培养对科学的情感;
❖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
重点 欧姆定律及其表达式的理解掌握,运用欧 姆定律进行的简单计算。
R=20Ω
A I=0.6A R′
S U
应用3:已知电流、电压,求电阻
V A
U
S
例3:某同学用一只电流表和灯泡 串联,测得它正常发光时的电流是 0.18A,再用电压表测得灯泡两端 的电压是10V,试计算灯丝正常发 光时的电阻值。
合作探究
1、探究串联电路中电阻的关系 学生按教材图7.2-2进行分组实验。 2、探究并联电路中电阻的关系 学生按教材图7.2-2进行分组实验。
教材中电学知识的基础和重点,
处于电学的核心位置,为将来学习电能、 电功率奠定基础,同时也为进入高中学习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作一个扎实的铺垫。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过程与方法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 理解欧姆定律,能运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 知道串、并联总电阻和分电阻的大小关系;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教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学情分析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是人教版九年制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 物理教材第七章《欧姆定律》的第二节 内容。教材为了加深学生对欧姆定律的 理解,培养学生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 问题的能力,安排了两方面的内容:一 是会用欧姆定律的公式进行定量计算, 解决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二是会 用欧姆定律定性分析电阻串联并联规律。
一、欧姆定律
1. 内容: 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 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 公式:I=U/R
I-电流-安培(A) U-电压-伏特(V) R-电阻-欧姆(Ω)
3. 变形式: U=IR R=U/I
二、例题
应用1: 应用2: 应用3:
三、串联电阻的特点: R=R1+R2 四、并联电阻的特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