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文献综述】陶渊明享年问题考论
【文献综述】陶渊明享年问题考论
八),下推卒年丁卯(公元四二七)得年六十岁” ○14。他还特意指出“戊申岁”、“奄出 四十年”五版本上的异文。
游国恩先生的《陶潜年纪辨年》刊布于《国学月报会刊》第一集,在这篇论文中,身 为晚辈的游国恩先生对梁启超的八条举证一一辩驳。
杨勇先生先是发表《陶渊明年寿应为六十三岁考》一文,一一驳斥各种新说,并举四 例以证六十三岁之说的正确。
2、五十二岁说:古直《陶靖节年谱》:“‘向立年’指陶渊明彭泽弃官之时,谓‘学 仕’乃谦词,并非‘始仕’之意” ②。古直根据宋传“弱年薄宦”谓陶渊明为州祭酒时应 当在二十岁左右。古直从《祭从弟敬远文》、《归田园诗》、《归去来兮此序》、《饮酒 诗》第十六十九、《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等得出五十二岁说结论。
文献综述
汉语言文学 陶渊明享年问题考论
一、引言 东晋诗人陶渊明,主要活动在晋宋易代之际是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无疑问的,其卒于元嘉四年也无异
议。颜延之的《陶征士诔》、《宋书·隐逸传本传》、萧统的《陶渊明传》、《南史·隐逸传本 传》佚名《莲社高贤传》所载均相同。但他生于何年,享年几岁,至今尚无定论。
关于其享年问题,史学界和文学界历来争论不休,陶生前好友颜延之只说“春秋若 干,元嘉四年卒”,从而埋下悬念。宋代沈约虽明确说明陶渊明“元嘉四年卒,时年六十 三” ①,但因其书中所记人物享年多有可疑乃至错误之处,无法让研究陶学的学者们信 服,关于陶潜的享年因而成为悬而未决的疑案。但作家诗人的生卒年代,历来是我们后人 学者认识和了解诗人的第一个也是首要的问题,故笔者试做排比前说的工作,以期较前人 有更简明全面的介绍,为更深入的研究提供方便。针对陶潜的生卒年代问题,从现有的六 种观点,本综述将之分开来做一个详细介绍,兹说明。 二、主题
逯钦立《陶渊明年谱稿》:“太元十八年(393年)陶渊明29岁,初仕”判定陶渊明为 五十二岁说,后有赖义辉《陶渊明生平事迹及其岁数新考》从其说○3 。朱光潜《陶渊 明》:“从作品的内证看,五十一二之说较胜” ○4 。
3、五十六岁说:梁启超《陶渊明年谱》:据稽全集,知陶渊明得年五十六,举证凡八 ○5 。梁启超认为:“与子俨等疏为临终遗嘱,而仅云‘五年过五十’”。《挽歌》云:早 终非命促。谓若寿六十三,不得言“早终”,并举孟府君传以五十一为不寿做旁证。颜 《诔》“年在中身”,出自成语“文王受命于终身”,“若六十以外,不得言中身”。
圣旦支持五十九岁说,但其理由与邓安生略有不同,其根据主要是《辛丑岁七月赴假 还江陵夜行涂口》和《戊申岁六月中遇火》两诗,“《饮酒诗》第十六章‘行年向不 惑’,以及‘亭亭复一纪’这两句,也同样重要”○9 。圣旦判断《辛丑还江陵》一诗为陶 渊明乞假归里的时候,是年三十三岁,经过考证,“这时靖节在刘牢之军幕,则‘闲居三 十载’云云,指戊戌(398年)无疑” ○10。 “依戊申四十岁逆数上去便可证明” ○11。
现代学者李文出先生赞同梁谱的五十六虽说:在反对沈《传》六十三岁说的各种新说 中,梁启超的五十六岁说影响最大,理由也最充分○6 。
4、五十九岁说:邓安生《陶渊明年谱》:作者倾多年之力,搜罗爬剔;在综理排比旧 有各家陶谱基础上,参考历史背景,精研陶渊明作品,运用丰富的史料,独辟蹊径,创渊 明享年59岁说。此后,冯其庸《邓安生〈陶渊明年谱〉序》赞同五十九岁说,引起学术界 的广泛关注。孙梓洲《陶渊明年谱新说——读邓安生之〈陶渊明年谱〉》○7 、梁秀荣《发前 人所未发 定千古之是非——读邓安生〈陶渊明年谱〉○8 ,都给了较高的评价。”龚斌的 《陶渊明集校笺》、罗宗强的《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一等书中论及陶渊明时,也采用邓 《谱》的59岁说。
1、五十一岁说:例如吴挚甫《古诗钞》,其在《古诗钞》卷二《饮酒》其十九注中 云: “东坡以俨等疏为临终之作,疏云‘五年过五十’,尤为稿证”,知元嘉四年年过五 十,据此提出“则寿当五十一”。“义熙元年年二十九,故诗云‘向立’,若已三十一, 则不当云‘向’”。吴挚甫得出结论:颜延之《陶征士诔》“六十三”自有误,当做“五 十年”乃合。另外,他还指出《怨诗楚调》中“僶俛六九年”,“六九”字亦误,当依别 本作“五十年”。
5、六十三岁说 关于六十三岁说是陶渊明享年问题中最普遍,也是采纳人较多的一种说法。 梁代沈约《宋书·陶潜传》:潜元嘉四年卒,时年六十三。其次,《晋书·陶潜传》 也明确说明:以宋元嘉中卒,时年六十三,所有文集并行于世。 宋代王质《栗里谱》是最早的陶渊明年谱。吴仁杰《陶靖节先生年谱》:“太元十八 年癸已,陶渊明二十九岁,为州祭酒,据《饮酒诗》第十九‘投耒去学仕’‘是时向立 年’二语推算” ○12。清陶澎《靖节先生年谱考异》、丁晏《晋陶靖节年谱》、杨希闵《陶 靖节年谱》等均赞同此说。 台湾学者郭银田认为“陶潜的寿年最少是六十岁,传统的六十三岁的旧说,是有极大 的可能的” ○13。郭银田主要是总《戊申岁六月中遇火》“奄出四十年”中判断得出。“按 戊申是晋安帝四年(公元四○八),从‘奄出四十年’一语里,我可以断定陶潜是年最少 是有四十一岁。戊申既然是四十一,那么上推生年是晋帝弈太和三年戊辰(公元三六
徐声扬先生的《评陶渊明享年五说》主要分两部分:一是如何正确理解《游斜川并 序》,二是逐一评述五种不同的观点,除六十三岁说外,四种新说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抨击
○15
6、七十六岁说 宋张縯《吴谱辨证》主之,“先生辛丑《游斜川》诗言‘开岁倏五十’,若以诗为证, 则先生生于壬子岁。自壬子至辛丑,为年五十,迄丁卯考终,是得年七十六”○16。清代黄 璋、蔡显从其说,却没有有力的论证。蔡显认为:“若改‘五十’为‘五日’,则不应下 接‘吾生行归休’也” ○17。 袁行霈在系统整理前人成果的基础上,运用“更严谨”16的方法对陶渊明的享年进行 考辩,袁行霈质疑沈约《宋书·陶潜传》的可信度,鉴于《宋书》的错误之多,提出“相 信颜《诔》而怀疑沈《传》” ○18 然后从陶诗作品内证七十六岁说的正确性。 当然,除了上述资料之外,对陶渊明进行研究的著作和论文还有很多,其享年问题均 不出上述六种情况。在这些资料分析归纳整合的基础上岁陶渊明享年问题的考论,就变得 较为合理和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