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头癌影像学表现
B-1 正常CT表现
胰尾的后方:
•
•
脾静脉 左肾上腺、左肾;
脾静脉是胰体尾的界标。
B-1 正常CT表现
B-1 正常CT表现
B-2 正常MRI表现
平扫
胰实质的信号和肝实质基本一致; T1WI上呈灰白信号
T2WI上呈灰黑信号
正常胰管可在薄层T2WI和MRCP上显示, 表现为细管状高信号影。
F-2 十二指肠乳头癌
CT与MRI表现:
引起的“双管征”呈 聚拢的趋势;
全胰管及胆总管全程
性扩张;
胆总管末端-乳头区软 组织肿块;
F-2 十二指肠乳头癌
动态增强扫描:
乳头区肿块向腔内突入及
邻近肠壁不规则增厚,延
迟期强化明显。
G 小结
胰头癌CT及MRI影像学特点:
• •
胰头区分叶状软组织肿块。
强烈,因而可以清晰显示,CTA
甚至可以完整显示其全貌。
B-1 正常CT表现
胰头横断面呈椭圆形 胰头向下伸展是钩突部, 呈钩形反折于肠系膜上 静脉的后方。
B-1 正常CT表现
钩突呈三角形或楔形, 尖向左,边缘平直; 前方为肠系膜上动、静 脉; 下方 为十二指肠水平段。
B-1 正常CT表现
E 胰头癌MRI表现
E-1 直接征象:
胰头区分叶状软组织肿块
MRI:
肿块小(<2cm), T1WI加脂肪抑制技术显示较 清晰(正常胰腺组织为明显高信号,而肿瘤仍然 呈低信号)。
E 胰头癌MRI表现
E-1 直接征象:
胰头分叶状肿块形成
T1WI+C
MRI: 增强扫描
动脉期和毛细血管期肿
块强化不明显与正常胰
D-2-6 血行转移:
胰腺癌易经门静脉转移到肝脏。 表现为肝内单个或多个圆形低密度肿块, 增强扫描肿块的边缘呈环状强化。
E 胰头癌MRI表现
E-1 直接征象:
胰头区分叶状软组织肿块
T1WI
MRI:
T1WI呈等信号或低信 号; 坏死区为低信号。
T2WI为等到略高信号; 坏死区则信号更高。
C-2 胰头癌病理改变
C-1 胰头癌临床表现
概况
胰头癌约占胰腺癌的2/3
好发年龄段为40~80岁
恶性程度高 早期诊断困难 手术切除率低 预后较差
男女之比约为1.5:1
C-1 胰头癌临床表现
主要症状:
早期常有上腹隐痛、钝痛、胀痛和上腹
部不适,可长期存在,夜间更明显。
黄疸是胰头癌较早出现的症状之一,呈
胰管、胆总管都受 累,分散的“双管 征”及“四管征” 是诊断胰头癌较可 靠的征象 。
D-2 间接征象:
D-2-2 胆总管阻塞
梗阻远端胆总管、胆 囊、及肝内胆管扩张 呈“软藤征”,
D-2-3 胰体胰尾部萎缩
D-2-4 胰头周围脂肪消失
表示肿瘤侵及胰周脂
肪组织、胰周脏器及
胰头周围血管
D-2-4 胰头周围脂肪消失
胰腺后方可见流空信号的脾静脉和后上方的脾动脉
T1WI与肝脏相比呈略高信号
T2WI与肝脏相似的低信号
B-2 正常MRI表现
增强扫描
同CT一样,实质在动脉期即 显著均匀强化,表现为高信
T1WI+C
号;
门静脉期和实质期强化逐渐 减退。
增强扫描
T1WI
T1WI+C
Gd-DTPA 3D GRE增强前(A)、增强后动脉期(B)
胰管和胆总管扩张,胰管下游形态不规则。
MRCP显示:
胆胰管截断征或胆总管鼠尾状狭窄; 肿块远端胆管、胰管扩张,典型者呈分离的 “双管征”或分离的“四管征” 。
G 小结
胰头癌CT及MRI影像学特点:
• • •
增强扫描:
动脉期可见胰头部无强化肿块影; 延迟扫描肿块呈轻度强化; 胆管受压狭窄、部分受累管壁可见强化。 胰头周围脂肪模糊、消失,血管被肿物包绕, 边界不清。
胰头癌影像学表现
西安市第一医院 医学影像科惠 志 强
A 胰腺相关解剖概要 B 胰腺正常影像学表现 C 胰头癌临床表现及病理改变 D 胰头癌CT表现 E 胰头癌MRI表现
F 胰头癌鉴别诊断
G小结
A 胰腺相关解剖概要
A-1 胰腺位置 A-2 胰腺分部 A-3 胰腺头部毗邻 A-4 胰腺横断面 解剖学特点 A-5 胰管 A-6 门静脉
D-1 直接征象:
胰头区分叶状软组织肿块
•
增强扫描: 肿块强化不明显而 呈低密度。
D 胰头癌CT表现
肿块强化不明显而呈低密度
D 胰头癌CT表现
D-2 间接征象:
D-2-1 主胰管梗阻后
胰管扩张 CT表现为沿胰腺走 行的条状低密度、
D-2 间接征象:
D-2-2 胆总管阻塞
梗阻远端胆总管、 胆囊、及肝胆管均 见扩张。
下腔静脉
A-4 胰腺横断面解剖学特点
3. 胰颈:
门静脉
胰头、体之间狭窄而 扁薄部分。 肝门静脉左侧壁是区 分胰颈与胰体的标志.
A-4 胰腺横断面解剖学特点
4.胰体
腹主动脉和脊柱前方略向 前凸的胰组织、呈长条形。 脾动静脉管径较粗且恒定, 在CT图像上时确认胰体的
重要标志。
A-4 胰腺横断面解剖学特点
十二指肠降部
1.胰头:
横断层面上呈圆形或椭
圆形,胰头右侧的十二
指肠降部及其后方的下 腔静脉是确认胰头的标 志。
门静脉
A-4 胰腺横断面解剖学特点
2. 钩突:
肠系膜上静脉
正常: 钩突向左延伸部分不应超过肠系膜 上动脉横径的一半 病理情况: 1.钩突与肠系膜上动脉间脂肪线消 失,钩突延伸至肠系膜上动脉左 侧 2.肠系膜上动脉移位超过邻近椎体 的左缘
B-1 正常CT表现
平扫:
脾动脉位于胰腺上缘 脾静脉位于胰腺后面的中央沟内 (胰腺在脾静脉前方)
胰腺全貌往往不能在一幅横断面图像上显示
胰头、体、尾部的最大前后径分别是3.0cm,
2.5cm, 2.0cm。
B-1 正常CT表现
增强扫描:
胰腺血供丰富,脾动、静脉因
有对比剂充填,与胰实质对比
A-6 门静脉
胆总管
肝固有动脉
门静脉走行:
门静脉经胰颈和下腔静脉之间 上行进入肝十二指肠韧带; 在肝固有动脉和胆总管的后上 方上行至肝门,分为左右两支。
B 正常影像学表现
B-1 正常CT表现
B-2 正常MRI表现
B-1 正常CT表现
平扫:
胰腺呈不规则的条状软组 织密度影;
腺体萎缩或脂肪浸润时胰 边缘可呈“羽毛状”或 “锯齿样”改变。
A-6 门静脉
门静脉属支:
主要由肠系膜上静脉和脾静脉 在胰颈后面汇合而成。
A-6 门静脉
门静脉分支:
门静脉行至肝门,分为两支, 分别进入肝左叶和肝右叶。
门静脉在肝内反复分支,最终
注入肝血窦。
A-6 门静脉
门静脉特点: 两端都是毛细血管
起始端——毛细血管
终末端——肝血窦
无静脉瓣
胰头癌其引起的“双
管征”距离加大、分 离,胆总管下端锥形 狭窄或截断,伴主胰 管截断或全程扩张;
• MRCP示肝内外胆管梗阻性扩张,
主胰管亦扩张,扩张胆管突然中断。
“双管征”:
胰头癌
E-2 间接征象:
E-2-3“四管征”பைடு நூலகம்:
“四管征”是胰头癌的特 异征象,
• • •
“四管征”是
肿块上方扩张的胆总管; 肿块远侧扩张的胰管; 肿块下方正常存在的胰管 及扩张的胆总管。
胰头前后径扁
前后径--1.7cm,
垂直径--4.7cm,
A-3 胰头部毗邻
右邻:十二指肠降部 下邻:十二指肠水平部 右前方:胆囊 前方: 肝脏
后方: 下腔静脉
A-3 胰头部毗邻
肠系膜上静脉
钩突上方:
• 肠系膜上静脉 • 上动脉
钩突下方: • 下腔静脉
下腔静脉
A-4 胰腺横断面解剖学特点
进行性加深,皮肤搔痒、小便色黄、大
便色淡甚至呈白陶土样。
C-1 胰头癌临床表现
主要症状:
晚期因侵犯腹腔神经丛,腹痛可加剧,
呈顽固性,可伴背痛,止痛药往往效果
不明显。
病人可出现腹胀、食欲缺乏、消化不良、
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常有消瘦、乏 力。
C-2 胰头癌病理改变
大体:
为质硬坚实的结节性灰白色肿块, 瘤体中央可坏死,与周围组织分 界不清。
CT表现为肿块包绕血管, 血管形态不规则、变细, 血管内有癌栓形成甚至完 全阻塞。
肿瘤有无侵犯重要血管是 术前CT判断肿瘤能否切除 的重要依据。
D-2 间接征象:
D-2-5 淋巴结转移
肿大的淋巴结呈圆形、 软组织密度结节
增强扫描时血管强化 而淋巴结密度不增加,
可以清楚区分
D-2 间接征象:
胰头癌为胰导管细胞癌
细胞学:
C-2 胰头癌病理改变
转移方式:
胰周 淋巴结转移:腹膜后 肝门 血行转移:以肝脏最常见 周围侵犯:胆总管下端 (胰内段) 引起梗阻性黄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