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一眼识破胰腺癌 出现这10种症状一定要警惕

如何一眼识破胰腺癌 出现这10种症状一定要警惕

胰腺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是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多发生于胰头部。

腹痛及无痛性黄疸为胰头癌的常见症状。

糖尿病患者长期大量吸烟,高脂肪高动物蛋白饮食者,发病率相对增高,本病多发于中老年人,男性患者远较绝经前的妇女多,绝经后妇女发病率与男性相仿。

发病原因尚不清楚,发现些环境因素与胰腺癌的发生有关。

已定的首要危险因素为吸烟,糖尿病胆石病饮酒(包括啤酒)以及慢性胰腺炎等进食高脂肪高蛋白饮食和精制的面粉食品,胃切除术也是发生胰腺癌的危险因素,其死亡率极高。

胰腺癌凶险65岁以下人群的第一死因很多人并不清楚,在我们身体上腹部深处,其实有一个非常小而又默默无闻的器官,这就是胰腺。

胰腺虽小,但作用非凡,它的生理作用和病理变化与人的生命息息相关。

作为上海男性十大高发癌症之一,胰腺癌让人闻之“色变”,被国际外科界列为“21世纪的顽固堡垒”。

警惕!“胃病”竟是胰腺癌玩潜伏胰腺癌还有一个外号叫“癌中之王”,因为它太难识别。

即使生病了也常被误认为胃病、肾结石。

消化不良等。

专家说,人的胰腺只有两三厘米宽,却和肝、胆、胃、肠等器官紧密相邻。

所以,胰腺癌的早期症状非常容易误诊为胃肠道疾病。

胰腺癌九大高危人群1.年龄大于40岁,有上腹部非特异性不适。

2.突发糖尿病者,特别是不典型糖尿病。

3.慢性胰腺炎患者。

在小部分病人中是一个重要的癌前病变,特别是慢性家族性胰腺炎和慢性钙化性胰腺炎。

4.有胰腺癌家族史者。

5.患有家族性腺瘤息肉病者。

6.长期吸烟、大量饮酒以及长期接触有害化学物质等。

7.没有什么原因,也没有疲劳,也没有受伤,出现腰背部的疼痛。

8.良性病变行远端胃大部切除者,特别是术后20年以上的人群。

9.无法解释的迅速体重下降。

如何一眼识破胰腺癌出现这10种症状一定要警惕胰腺癌是恶性程度很高的消化道肿瘤,占常见恶性肿瘤的1%—2%左右,发病年令以40—70岁多见,60岁左右为高峰。

男性较多,男女之比为1.7—2∶1。

近年有明显上升的趋势。

此病不易诊断,特别是在疾病早期。

大多数胰腺癌发生于胰头部,约占70%左右,通常引起胆管阻塞,导致临床上明显的黄疸。

发生于胰体或胰尾的肿瘤在其发展过程中较隐匿,发现时通常已是晚期,因此,早期发现和诊治对胰腺癌的预后至关重要。

有研究者认为40岁或40岁以上的有下列任何临床表现的病人应该怀疑有胰腺癌:1.近期出现的不能解释的腹痛腹痛为胰腺癌的早期症状,多见于胰体及胰尾癌,位于上腹部、脐周或右上腹,性质为绞痛,阵发性或持续性、进行性加重的钝痛,大多向腰背部放射,卧位及晚间加重,坐、立、前倾位或走动时疼痛可减轻。

2.梗阻性黄疸黄疸在病程的某一阶段可有黄疸,一般胰头癌黄疸较多见,且出现较早,癌肿局限于体、尾部时多无黄疸。

黄疸多属阻塞性,呈进行性加深,伴有皮肤瘙痒,尿色如浓茶,粪便成陶土色。

大多是因为胰头癌压迫胆总管引起,少数是由于胰体尾癌转移至肝内或肝/胆总管淋巴结所致。

3.体重突然明显下降约90%患者有迅速而显著发展的体重减轻,在胰腺癌晚期常伴有恶质。

消瘦原因包括癌的消耗,食欲不振,焦虑,失眠,消化和吸收障碍等。

体重突然下降,可能是胰腺癌。

如果出现上腹闷胀,或持续有不明原因的腹痛甚至是背痛,照了胃镜或肝胆超音波都没问题;特别是在没有刻意节食的情况下体重莫名减轻,就要警惕胰腺癌了。

4.血糖突然升高张大爷今年56岁,身体一直都很好,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消瘦、乏力,在门诊常规检查中发现血糖升高,就按糖尿病治疗,吃药也不见好。

经过进一步检查发现,张大爷胰腺体部有肿物,临床诊断为胰腺癌。

临床上很多胰腺癌病人在临床中出现不同程度的、无诱因糖尿病病史。

因此对于年龄超过50岁,无明显诱因出现糖尿病症状者,均要高度怀疑并排除隐藏的胰腺癌病变。

突发糖尿病而又没有使之发病的因素,如家族史,或者是肥胖,那么要高度警惕!5.消化不良消化不良是胰腺癌早期的症状之一,如果近期出现模糊不清又不能解释的消化不良,而钡餐检查消化道正常,那么要高度怀疑并排除隐藏的胰腺癌病变。

厌食、消化不良和体重下降,胰腺癌的早期症状表现为厌食,消化不良和体重下降的约有10%,还有一些专家认为纳减、恶心呕吐、大便习惯改变、消瘦为胰体尾癌的四大早期症状。

6.食欲不振张先生已过了不惑之年,一个多月前,他觉得自己每次吃饭后消化不太好,还总是想吐。

结果,张先生经过检查后被确诊为胰腺癌,而且已经发展到了晚期。

、张先生说,刚开始的时候他根本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啥问题,于是去看消化科,医生看了又看检查了又检查,都说没事。

最后,医生建议张先生去看胰腺专科医生,经过一系列检查后,噩耗从天而降,医生告诉张先生,他被确诊为胰腺癌。

胰腺癌的初期症状往往容易被忽视。

所以如果近期出现饭量突然减少,甚至没有一点胃口,饭后消化不太好,还总是想吐的情况,那么要高度警惕。

7.脂肪泻部分病例可出现脂肪泻和高血糖、糖尿。

不喜欢脂肪性菜肴,也会出现脂肪性下痢,这是脂肪未被消化,而和粪便混合、排泄出来的下痢症状。

脂肪泻,俗称为油花样腹泻。

胰腺病变中的慢性胰腺炎和胰腺癌容易造成脂肪泻。

主要是由于胰腺分泌的胰脂酶明显下降,导致脂肪消化不良,造成大量的脂肪类物质从大便中排出。

8.自发性胰腺炎发作胰腺炎是胰腺因胰蛋白酶的自身消化作用而引起的疾病。

胰腺有水肿、充血,或出血、坏死。

临床上出现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

化验血和尿中淀粉酶含量升高等。

可分为急性及慢性二种。

自发性的胰腺炎发作是胰腺癌早期重要症状之一,如果病人是嗜烟者应加倍怀疑。

由于癌肿溃烂或感染,亦可因继发胆管感染而出现发热。

9.局部肢体浮肿还有一种胰腺癌的特殊变现就是血栓性静脉炎,约15%——25%的患者在病期中出现肢体静脉的血栓性静脉炎,最常见为发生于下肢的局部肢体浮肿。

10.淋巴结肿大全身体征:一些病人还会有胆囊肿大、肝脾肿大、腹部包块、腹部血管杂音、腹腔积液、血栓性静脉炎、淋巴结肿大等临床症状同时伴随出现。

晚期胰腺癌病例可出现腹水,并可在左锁骨上或直肠前陷凹扪及坚硬及肿大的转移淋巴结。

五招帮你预防胰腺癌“虽然胰腺癌发病的确切病因还不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其发病与生活方式关系密切,是‘生活方式癌’。

近年来,胰腺癌之所以快速增长,与人们生活条件改善,不良生活方式增多有关。

所以,要预防胰腺癌,就要从生活方式上注意。

”市肿瘤医院副院长李强教授说。

如何预防胰腺癌,李强教授给出五点建议:首先,要避免高动物蛋白高脂肪饮食。

研究显示,这类食物摄入过多,患胰腺癌几率明显升高。

欧美等发达国家居民胰腺癌发病率相对较高,多与此有关。

人们应保证饮食中肉、蛋、蔬菜、水果、粮食的合理搭配,不偏食、挑食,少吃煎、炸、烤制食品,适当增加粗粮和蔬菜、水果的摄入。

其次,不吸烟。

烟草中含多种致癌物质,会增加患胰腺癌风险。

研究显示,吸烟者患胰腺癌风险是不吸烟者的2至2.5倍,发病年龄也会提前10至15年。

第三,坚持锻炼身体,保持良好情绪,对抵抗癌症也有作用。

第四,忌暴饮暴食和酗酒。

暴饮暴食和酗酒,是导致慢性胰腺炎的主要原因,而胰腺在慢性炎症的长期刺激下,也会增加致癌危险。

第五,少接触萘胺和苯胺等有害化学物质。

研究显示,长期接触这些化学物质者,患胰腺癌风险较常人高约5倍。

因工作需要长期接触这些化学物质者,应做好防护。

连续两个月吃西兰花可预防胰腺癌新鲜的西兰花苗含有大量自然生化物质——莱菔硫烷(SFN)。

它可以促进胃肠中一些酶的产生,这些酶具有防止化学物质伤害人体DNA以及消炎的作用。

一项最新研究就发现,每天吃上一把西兰花苗(约70克),连吃两个月,可以预防胃癌。

北京肿瘤医院肝胆胰外科副主任医师张霁介绍,生活中对胰腺癌有影响的唯一一个全世界都公认的危险因素就是吸烟。

建议所有吸烟的网友把烟戒掉。

我们有一个数据,每天吸两包以上的人,如果戒烟达到15年以上,胰腺癌的发病风险才能和不吸烟的人一样。

如果要是已经吸烟的人,有可能他的风险比不吸烟的人增加2到3倍以上。

已经有广泛的人群基础的调查结果来支持这个证据了,所以对吸烟的人,可以明确地说,戒烟吧,要不然胰腺癌发病风险肯定高的。

其他的比如饮酒,有些人还说少量饮点果酒、葡萄酒,可能对心血管有好处,大量饮酒、酗酒不好,大量饮酒和少量饮酒和胰腺癌的关系目前都没有被证明,所以饮酒这方面我们持观望态度,大家还是从健康的角度把握自己的酒精摄入量。

张霁还谈到,生活方式里面还有一个就是咖啡、茶,我们中国人做的工作目前比较弱,国外饮咖啡的量是比较多的,有些专家认为多喝咖啡有可能增加胰腺癌的风险,另外一些专家认为少喝咖啡可能预防胰腺癌。

目前结果混乱,我们宁可要有克制,大家知道,喝咖啡多了以后对胃黏膜也有不良的刺激,对全身神经系统都有不良的刺激,我们以少、以适度为好,这样生活才比较安全。

大的方向,生活方式主要是这几个,其他微小的,比如蔬菜、水果,大家也听说,多吃蔬菜肯定好,吃的饭里面的脂肪、蛋白含量比较高,肯定容易得各种癌,尤其是油炸的,比如炸鸡,为什么西方国家比较多?也是因为油炸、高蛋白的食物容易产生致癌的物质,至于和肿瘤、胰腺癌有没有关系,现在还无法判断,大家不必因为胰腺癌的恐惧,就少吃鸡蛋、少吃鱼、少吃肉,我觉得目前没有。

甚至有民间传说说吃红肉不好,比如猪、牛、羊肉,我们宁可吃一些鱼虾,鱼虾是否就安全了,现在没有证据,我们只是观望状态,大家以健康的生活标准要求自己就行了。

张霁强调,蔬菜和水果,当然多吃肯定好,多吃蔬菜水果和杂粮,得各种肿瘤的风险都会下降。

可是和胰腺,统计学上有直接关系的,目前大家知道十字花科这类植物确实有好处,少得胰腺癌,十字花科我们能买到的就是菜花、卷心菜,这些吃点没有关系,大家尽量吃绿色的,农药少一点的卷心菜对大家有保护作用,其他的就更没有一些明确的信息了。

保护的方式和其他所有的病是一样的。

饮食防癌“三不要”生活方式的进步,让“吃”成了一把双刃剑。

癌症就是吃出来的疾病之一。

唐代名医孙思邈的《千金方》中说到:“凡欲治疗,先以食疗,食疗不愈,后乃用药尔。

”癌症病因研究中,有人估计饮食约占35%,吸烟占30%。

如果饮食安排合理,癌症危险可减少55%。

50年前,美国胃癌死亡率很高,日本是世界胃癌发病率最高的国家,现在都明显下降,饮食控制是其中重要因素。

上海近30年肉蛋摄入明显上升,脂肪占总热量比例由20.1%上升至28%,肿瘤死因由第7位上升至第1位。

因此,预防癌症,在饮食上要遵循3个原则。

第一,不要过咸。

如果减少食盐、盐腌制品,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那么胃癌发病率就会下降。

亚硝酸盐是导致肿瘤的第一杀手。

不新鲜的蔬菜、腌制的火腿、泡菜都含有这种致癌物。

通常条件下膳食中的亚硝酸盐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只有过量摄入亚硝酸盐,体内又缺乏维生素C的情况下,才会对人体引起危害。

如果吃的过咸,会破坏胃黏膜,促使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