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内部控制学》第八章 内部监督

《内部控制学》第八章 内部监督

监督制度
内部监督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二、实施监督
对内部控制建立情况与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最直接的动机是查找出企业内 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
一方面
另一方面
针对已经存在 的内部控制缺陷, 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减少控制缺陷可能 给企业带来的损害
针对潜在的内 部控制缺陷,采取 相应的预防性控制 措施,尽量限制缺 陷的产生,或者当 缺陷发生时,尽可 能降低风险和损失
一、内部监督的方式
2.日常监督的类型 1)管理层监督 2)单位(机构)监督 3)内部控制机构监督 4)内部审计监督
2.日常监督的类型
1) 管理层监督
董事会和经理层应采取种种措施充分利用内部信息与沟通机制,获取适当 的、足够的相关信息来验证内部控制是否有效设计和运行,并对日常经营 管理活动进行持续监督。
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
内部控制学
魏永宏 编著 电子工业出版社
第八章 内部监督
目录
第一节 内部监督概述 第二节 内部监督的机构与职责 第三节 内部监督程序 第四节 内部监督的方式与要求
引例 报账只看领导签字 凸显内部监督漏洞
一、内部监督的定义 二、内部监督与内部控制其他要素的联系
第一节 内部监督概述
第二节 内部监督的机构与职责
案例 8-1 向辛西娅·库柏致敬
各内部监督机构的具体职责
01 A审dd 计you委r t员ext会s here 的监督职责
02
监事会的 监督职责
03 内部监督机构 的监督职责
04
会计机构的 监督职责
案例 8-2 中海油“五位一体”的内部监督管理体制
一、建立健全内部监督制度 二、实施监督 三、分析和报告内部控制缺陷 四、对内部控制缺陷的整改
一、内部监督的方式
(三)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的联系 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应当有机结合,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有效
补充。
二、内部监督的要求
为保证监督检查有效,内部监督应达到以下标准: 1. 内部环境方面的要求 2. 根据风险水平采用有效监督检查程序和分配监督检查资源的能力 3. 向适当人员及时报告包括控制缺陷在内的监督检查结果的能力
主要措施 企业所属单位及内部各机构召开部门例会或运营分析会等,汇集来自本 单位 (机构)内外部的有关信息,分析并报告存在的问题,对日常经营管理 活动进行监控。 经理企业所属单位及内部各机构对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情况,根据环 境及业务变化及开展自我测评。
2.日常监督的类型
3) 内部控制机构监督
有条件的企业,应当设置专门的内控机构。内部控制机构应采取种种措施,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对企业认定的重大风险的管控情况及成效开展持续性的 监督。
主要措施 制定内部审计计划,定期组织生产经营审计、内部控制专项审计和专项调 查。 对审计中发现的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企业章程规定的事项提出审计建议, 作出审计决定,并对审计建议和审计决定的落实情况进行跟踪监督。 定期或应要求向董事会及其审计委员会、监事会、经理层报告工作。
一、内部监督的方式
3.日常监督的内容 1)获得内部控制执行的证据 2)内外信息印证 3)将会计记录的数据与实物资产相比较 4)内外部审计定期提供建议 5)管理层对内部控制执行的监督 6)定期考核员工 7)内部审计活动
三、分析和报告内部控制缺陷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第四十七条规定,企业应当以书面或者其他适当的形式,妥 善保存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过程中的相关记录或者资料,确保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过程 的可验证性。
01 内部环境文档 012 风险评估文档 03 控制活动文档 04 信息与沟通文档 05 内部监督文档
四、对内部控制缺陷的整改
一、内部监督的定义
按照《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界定,内部监督是企业对内部控制建立与实 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现内部控制缺陷,并及时加 以改进的举措。
其他观点:
公司的内部监督,是指股东自己直接进行监督或者推举专司监督职能的人对公司经营者 实施监督,例如独立董事的监督和监事会的监督。
通过内部监督,可以发现内部控制在建立与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进而采取 相应的整改计划和措施,切实落实整改,促进内部控制系统的改进。
案例 8-3 某单位内部控制监督实施过程
一、内部监督的方式 二、内部监督的要求
第四节 内部监督的方式与要求
一、内部监督的方式
(一)日常监督 1. 日常监督的定义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将内部监督分为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两 种方法。日常监督,是指企业对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的情况进行常规、 持续的监督检查。
主要措施 结合内外部审计力量及其意见,对企业认定的重大风险的管控情况及成 效开展持续性的监督。 通过控制自我评估的方法,召集有关管理层和员工就企业内控制度设 计和执行中存在的特定问题进行面谈和讨论,同时可以通过开展问卷调查 和管理结果分析等方式进行监督测试。
2.日常监督的类型
4) 内部审计监督
内部审计机构接受董事会或经理层委托,应该采取种种适当的措施对日常生 产经营活动实施审计检查。
一、内部监督的方式
(二)专项监督
1. 专项监督的定义
专项监督是指在企业发展战略、组织结构、经营活动、业务流 程、关键岗位员工等发生较大调整或变化的情况下,对内部控制的 某一或者某些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监督检查。
案例 8-4 三鹿集团的专项监督
一、内部监督的方式
(二)专项监督
2.专项监督的关注点
1)高风险且重要的项目 2)内部环境变化
主要措施 董事会召开董事会议以获取来自经理层的相关信息;利用内外部审计 力量,或询问客户等,持续监督经理层权力行使情况。 经理层经历办公会、生产例会等会议;听取员工的合理化建议。 董事会(或授权审计委员会)、经理层组织实施内部控制评价,并积 极整改。
2.日常监督的类型
2) 单位(机构)监督
企业所属单位及内部各机构应采取种种措施定期对职权范围内的经济活动 实施自我监督,向经理层直接负责。
案例 8-5 中国移动内部控制监督评价的经验
二、内部监督的与内部控制其他要素的联系
内部监督以内部环境为基础 内部监督与风险评估、控制活动行成一个局部的闭环控制网络 内部监督离不开信息与沟通要素的支持 内部监督对于内部控制的一个更为重要的作用在于,给我们对内部控制的认知提供了
一个螺旋式上升的契机
一、审计委员会 二、监事会 三、内部审计机构 四、内部控制机构 五、审计委员会与监事会的协调关系
二、实施监督
对于为实现某一整体控制目标而设计与运行的控制存在一个或多个重大 缺陷的情形,企业应当认定针对该项整体控制目标的内部控制是无效的。
内部控制的无效性,是指企业的内部控制政策和措施可能有与法律、 法规相抵触的地方,或者内部控制制度设计不够完整、合理,在企业生 产过程中没有得到有效的贯彻执行,从而无法实现内部控制的目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