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润滑、使用、维护管理规定(非常精彩)设备润滑保养、使用维护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1目的设备的润滑保养、使用维护是生产机电设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确地实施好润滑保养、使用维护是保证设备正常运转,防止事故发生,减少机器磨损,延长使用寿命,提高设备的生产效率和工作精度的一项有效措施。
因此,必须建立和健全设备润滑保养、使用维护体系。
2.职责2.1各生产车间按生产班组或包片责任划分负责各自区域内机电设备的润滑保养、使用维护工作。
2.2设备科各设备工程师负责各生产车间设备的润滑及检修记录检查、过程监督、指导工作。
2.3设备科工作职责2.3.1制订设备润滑保养、使用维护工作的相关制度,并负责相关业务指导,深入现场检查、监督。
2.3.2将设备润滑保养内容从目前的生产记录本中抽离,单独编制成册。
形成专项记录,记录本每年一换。
2.3.3贯彻实施润滑的定点、定质、定量、定期和定人(此项属车间)五定工作。
2.3.4制订油耗定额,按时与供应部及各生产车间统计年、季、月的润滑油消耗,分析油耗波动及原因。
2.3.7监督润滑油、润滑用具的使用,总结和推广适用于我公司的设备润滑的先进经验。
2.4车间工作职责2.4.1按照五定(定点、定质、定量、定期、定人)要求和有关规定认真做好设备润滑工作242勤检查、勤巡视,发现润滑设备有异常情况或有滴漏现象应及时处理,车间无法自行处理的及时报修。
243保持润滑设备、器具和润滑油嘴以及润滑油脂干净清洁,不混乱润滑油脂牌号。
244按规定期限或实际情况及时清洗油箱和更换润滑油脂,需机修车间执行的也应及时向有关人员提出实施。
2.4.5按时加换润滑油脂并做好记录,每册记录本用完后,交回设备科。
2.4.6根据记录本实际消耗记录,每月统计一次,给出理论与实际误差原因,给出每月度、季度用量波动原因。
3.设备润滑的“五定”工作内容3.1定点:根据设备的润滑部位和润滑点的位置及数量,进行加油、换油,并要求熟悉它的结构和润滑方法。
3.2定质:使用的油品种质量必须经过检验并符合国家标准,润滑油按照润滑卡或图表规定油品使用,清洗换油时要保证清洗质量,润滑器具保持清洁,设备上各种润滑装置要完整。
防止尘土、铁屑、粉末、水分等落人。
3.3定量:在保证良好润滑的基础上,本着节约用油的原则规定油箱换油和各润滑点每班用油的定额。
3.4定期:按照润滑卡片或图表规定的时间进行加油、添油和换油周期进行清洗换油。
3.5定人:按照专群结合的原则。
规定什么润滑部位和润滑点由操作工人负责加油,什么部位由润滑工人负责加油、换油。
第二章润滑基础知识1名词解释1.1润滑润滑是指用润滑剂克服摩擦、降低摩擦阻力、减缓磨损的技术措施。
它会显著 提高机器的使用性能和寿命并减少能源消耗。
1.2摩擦当物体与另一物体沿接触面的切线方向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在两物体 的接触面之间有阻碍它们相对运动的作用力,这种力叫摩擦力。
接触面之间的这种 现象或特性叫“摩擦”。
摩擦有利也有害,但在多数情况下是不利的。
1.3润滑剂润滑剂是用以降低摩擦副的阻力、减缓其磨损的润滑介质。
其可以有效分离两 个运动表面并使他们之间的相对运动更加容易。
润滑剂对摩擦副还能起冷却、清洗 和防止污染等作用。
在机械设备中,润滑剂大多通过润滑系统输配给各需要润滑的 部位。
根据性状有油状液体的润滑油、油脂状半固体的润滑脂以及固体润滑剂。
润滑剂(字母L)产品分组:组别代号组别名称 A 全损耗系统用油B脱模油 C 齿轮油D 压缩机油(包括冷冻机和齿轮泵)E内燃机油滑动摩擦(多数摩擦臥此形式有在)流体摩擦(谏情况较少岀1.4摩擦副摩擦副就是互相接触的两个物体产生摩擦而组成的一个摩擦体系,是端面密封最重要的元件。
它们的摩擦产生磨损,产生热,液体泄漏及其他现象。
密封的寿命和工作质量都和它有关。
1.5全损耗系统油英文名:Total loss system OI产品符合国家标准:GB 443-1989是采用加氢高粘度矿物基础油,精选防锈、防老、抗泡、抗氧化、抗磨修复等进口复合添加剂,科学配方调和而成。
L类产品分为19组,其中A组油用于全损耗系统,但用于全损耗系统的油并非唯独A组油,还有D组中往复式压缩机用油,G组导轨油,P组风动工具用油和Z 组蒸汽汽缸用油等,都是全损耗系统用油。
我国将L类A组产品划分为AB、AN和AY三个品种。
L-AB油是由精制矿油制得,并含有沥青或添加剂以改善其粘附性、极压性和抗腐蚀性,主要用于开式齿轮和绳缆表面的润滑。
L-AB油与C组中L-CKJ开式齿轮油相近,可以互用,所以我国不生产L-AB油L-AN油是由精制矿油制得,也可加入少量降凝剂,按其40C运动粘度的中心值分为5〜150十个粘度等级。
它主要用于轻载、老式、普通机械的全损耗润滑系统或换油周期较短的油浴式润滑系统,它不适用于循环润滑系统。
L-AY油是一种未精制矿油,其凝点低,有时为了提高附着性能还加有抽出油(精制润滑油过程中的副产品)。
它适用于铁路货车滑动轴承的润滑,分冬用、夏用和通用三个粘度等级,专供铁道部门使用。
1.6机械油机械油是指石油润滑油馏分经脱蜡、溶剂精制及白土处理而得的一般质量的润滑油,通常只加抗氧化添加剂。
在现有的润滑剂的分类中已取消“机械油”的分类,可以参照L-AN类的特点选用所需的润滑油。
全损耗系统用油与旧标准机械油牌号对照表:1.7机油机油,英文名称:Engine oil。
即发动机润滑油,被誉为汽车的“血液”,能对发动机起到润滑、清洁、冷却、密封、减磨、防锈、防蚀等作用。
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发动机内有许多相互摩擦运动的金属表面,这些部件运动速度快、环境差,工作温度可达400 °匚至600 ° C。
在这样恶劣的工况下面,只有合格的润滑油才可降低发动机零件的磨损,延长使用寿命。
1.8液压油液压油就是利用液体压力能的液压系统使用的液压介质,在液压系统中起着能量传递、抗磨、系统润滑、防腐、防锈、冷却等作用。
对于液压油来说,首先应满足液压装置在工作温度下与启动温度下对液体粘度的要求,还要求油的粘温性能和剪切安定性应满足不同用途所提出的各种需求。
液压油的种类繁多,分类方法各异,长期以来,习惯以用途进行分类,也有根据油品类型、化学组分或可燃性分类的。
这些分类方法只反映了油品的挣注,但缺乏系统性,也难以了解油品间的相互关系和发展。
1.9齿轮油齿轮油以石油润滑油基础油或合成润滑油为主,加入极压抗磨剂和油性剂调制而成的一种重要的润滑油。
用于各种齿轮传动装置,以防止齿面磨损、擦伤、烧结等,延长其使用寿命,提高传递功率效率。
齿轮油应具有良好的抗磨、耐负荷性能和合适的粘度。
此外,还应具有良好的热氧化安定性、抗泡性、水分离性能和防锈性能。
齿轮负荷一般都在490兆帕(MPa)以上,双曲线齿面负荷更高达2942MPa 为防止油膜破裂造成齿面磨损和擦伤,在齿轮油中常加入极压抗磨剂,普遍采用硫磷或硫-磷-氮型添加剂。
工业齿轮油分类:1.10锂基脂锂基润滑脂是由羟基脂肪酸锂皂稠化矿物油并加入抗氧、防锈防腐等多种极压抗磨等多种添加剂调制而成。
锂基润滑脂具有优良的抗水性、机械安定性、耐极压抗磨性能、防水性和泵送性、防锈性和氧化安定性。
锂基润滑脂在极端恶劣的操作条件下,还能发挥其超卓的润滑效能。
产品的持久使用温度范围为-20到120C 般认为锂基脂的号数越高,他的滴点越高。
1.11钙基脂钙基脂是由动植物油(合成钙基脂用合成脂肪酸)与石灰制成的钙皂稠化中等粘度的矿物润滑油,并以水作为胶溶剂而制成。
按其工作锥人度分为I、2、3、4四个牌号,号数越大,脂越硬,滴点越高。
钙基脂在国际上属趋于淘汰产品,但在我国用量还很大。
1号适用于集中给脂系统和汽车底盘摩擦槽,最高使用温度为55C。
2号适用于一般中转速、轻负荷、中小型机械(如电动机、水泵'鼓风机)的滚动轴承,汽车、拖拉机的轮毂轴承及离合器轴承等润滑部位和各种农业机械的相应润滑部位,最高使用温度为60C。
3号适用于中负荷、中转速的各种中型机械的轴承上,最高使用温度为65C。
4号适用于重负荷、低转速的重型机械设备,最高使用温度为70C。
1.12二硫化钼锂基润滑脂二硫化钼锂基润滑脂适用于高速运转的轴承、连杆、摩擦面等需要良好润滑效果的高温场合。
据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润滑作用。
广泛应用于汽车、轮船、摩托车,甚至航空航天领域。
普通的钙基润滑脂耐热性能较差,在不足70- 80摄氏度时即可变为液体而流失,润滑效果大为下降,即使冷却后也无法完全恢复其润滑效果。
而二硫化钼锂基润滑脂克服了这一不足。
二硫化钼锂基润滑脂外观为灰色至黑灰色均匀油膏,具有良好的润滑性、机械安全性、抗水性和氧化安定性。
常见的二硫化钼锂基润滑脂适用于工作温度在一20C〜120C范围内的矿山机械、冶金机械设备、机电设备、交通运输等高温、重负荷各种较大型机械设备的润滑。
除此之外,在某些需要高温工作的环境中,通过添加特定的添加剂,也可生产出耐温可达500C、1000C甚至1400C的特种二硫化钼锂基润滑脂。
1.13滴点滴点是指润滑脂受热溶化开始滴落的最低温度,是润滑脂的重要指标之一。
是润滑脂耐温性能指标。
滴点在使用上的意义:(1)滴点可以确定润滑脂使用时允许的最高温度。
一般来讲,润滑脂应在低于滴点20-30C 温度下工作。
⑵根据测定的滴点再配合外观指标鉴别,大致可以判断润滑脂的品种。
如钙基润滑脂的滴点大约为70-100C ;钙钠基润滑脂的滴点大约为120-150C ;钠基润滑脂的滴点大约为130-160C ;滴点高于200C,大多为合成润滑脂。
1.14锥入度锥入度是衡量润滑脂稠度及软硬程度的指标,它是指在规定的负荷、时间和温度条件下锥体落入试样的深度。
其单位以0.1mm表示。
锥入度值越大,表示润滑脂越软,反之就越硬。
润滑脂按工作锥入度范围划分九个牌号:第三章对润滑领域的常见误解误解一:认为润滑的目的就是使机器运转得更快机器中相对运动的零部件,其接触表面都会产生摩擦及磨损,其后果是破坏零件的配合尺寸和强度,据统计,世界上1/3以上的能源消耗在摩擦损耗上,当磨损量超过允许极限时直接影响机器正常工作和使用寿命。
大约有80%的零件报废是由于磨损所致。
为保证机器的正常工作和延长使用寿命,在相对运动的零部件间加入润滑剂形成润滑油膜,将两接触面隔开,以减少摩擦减轻磨损,提高机械效率,同时还可起降温冷却、缓冲吸振、密封等作用。
润滑的目的是提高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尤其是在复杂工况下工作的机器,不仅使机器运转得更快,更重要的是保证机器正常工作和延长使用寿命,良好的润滑就尤为重要。
误解二:认为有油就能润滑润滑油有不同的种类和工作性能,为改善润滑油的某方面性能,在其中还应加入相应的添加剂,为了使机器得到合理的润滑,不同类型、不同工况、不同供油方法等应相应选择不同种类的润滑油和添加剂,因此,不能认为什么油都能润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