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感染性休克治疗方法PPT课件

感染性休克治疗方法PPT课件

17
• 1. 没有明显活动性出血的患者血小板计数 ≤ 10xl09/L;
感染性休克治疗方法
1
• 首先,感染性休克顾名思义是由于严重的 感染导致的,但是当体内广泛非损伤性组 织破坏和体内毒性产物吸收时也易发生感 染性休克。
• 除了要积极控制感染,治疗原发病以外, 感染性休克还有哪些抢救措施呢?与其他 休克类型相比又有什么不同点呢?
2
• 复苏标准 • 严重感染的患者一旦确定组织灌注不足即应开始复苏。
12
• 1. 去甲肾上腺素 • 去甲肾上腺素为首选药物。其主要作用于外周血管,而对心脏
的作用轻微,能够有效改善组织灌注而引起心率增快和心律失 常风险较低。 • 用法:开始 1-2 ug/min 静注,常用剂量 0.05-0.3 ug/kg/min • 2. 肾上腺素、血管加压素 • 肾上腺素作为二线血管收缩药物,可以作为联合用药使用,也 可以作为去甲肾上腺素的替代药物。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抗 NO 造成的 cAMP 急剧减少,在心肌,可以增强收缩力,同时在 血管,可以提高外周血管张力,提高灌注压。 • 用法:一次静注为 2-10 μg,然后持续输注 1-16 μg/min
缩力,改善微循环。
9
• 但在纠酸的同时必须改善微循环的灌注, 否则代谢产物不能被运走,无法改善酸中 毒。
• 对于灌注不足诱导乳酸血症且 pH ≥ 7.15 的 患者,反对应用碳酸氢钠来改善血流动力 学或减少血管升压药使用。
10
• 用法:4-5% 碳酸氢钠,轻度休克 400 ml/d,重症休克 600-900 ml/d,需动脉血气分析来加以调整用量。
3
• 需要注意的是高水平血压(MAP = 80-85 mmHg)并没有改善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 容量复苏治疗目标血压仅需维持微循环有 效灌注即可。
4
• 补充血容量 • 感染性休克时由于缺氧及毒素的影响,致
使病人血管床容量加大及毛细血管通透性 增高,均有不同程度的血容量不足。 • 所以,补充血容量是治疗抢救休克最基本 而重要的手段之一。 • 晶体液在感染性休克的治疗中有着不可撼 动的地位。它可提高功能性细胞外液量, 保证一定容量的循环量。
13
• 3. 血管加压素 • 小剂量血管加压素(0.03 U/min)可以用于去甲肾上腺
素升压效果不明显患者维持 MAP,也可以联合去甲肾上 腺素应用,从而降低去甲肾上腺素的使用剂量。 • 4. 多巴胺 • 由于多巴胺对心脏的作用效果明显,易导致心率增快和 心律失常,增加心脏负荷。指南不推荐使用。仅对于一 些心动过速风险极低或者存在心动过缓的特殊患者可以 作为去甲肾上腺素的替代用药。 • 5. 苯肾上腺素 • 苯肾上腺素由于其强烈的外周血管收缩作用,引起器官 缺血风险高,不建议常规应用于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治疗, 建议仅适用于:
不全; • 2. 尽管给予充分的液体复苏,血压和 CVP 已到
达复苏指标,但仍然存在持续组织低灌注指征 (ScvO2 ≤ 70% 或 SvO2 ≤ 65%)。 • 可以使用多巴酚丁胺,最大剂量不超过 20 ug/kg`min。
16
• 输血治疗 • 根据指南推荐在以下两种情况下可以输注红细胞: • 1. 充分的早期液体复苏 6 h 后,患者 MAP ≥ 65
• • 血管活性药物 • • 感染性休克容量复苏治疗另外一个重要环节是血管活性药物的
应用。 • • 休克后期微循环血管处于扩张状态并可能伴有心肌抑制、心功
能不全,适时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可以增加外周血管阻力,改善 心脏收缩功能,维持有效微循环灌注压,有利于恢复微循环稳 态。 •
11
• 2012 年指南推荐给予足够液体复苏治疗仍 然存在组织低灌注的患者使用血管收缩药 物使血压达到 65 mmHg 以上。
5
• 早在 2012 年的国际指南中更是指出早期复 苏应首选晶体液。不推荐使用胶体溶液 - 羟 乙基淀粉。
6
• 当患者需要大量晶体液进行液体复苏时, 可应用白蛋白维持有效的胶体渗透压。要 做到尽可能快地在短时间内输注大量液体。
• • 对于疑有低容量状态的严重感染患者,应
行快速补液试验,即在 30 min 内输入 5001000 ml 晶体液,同时根据患者反应性和耐 受性来决定是否再次给予快速补液试验。
14
• (1)去甲肾上腺素相关严重心律失常患 者;
• (2) 高心输出量而持续低血压患者; • (3) 联合血管收缩药 / 强心药或者低剂量
血管加压素仍然不能维持目标血压(65 mmHg)患者的急救治疗。
15
• 6. 多巴酚丁胺 • 若感染性休克患者出现: • 1. 心脏充盈压升高、心输出量降低,心肌功能
在进行复苏的最初 6 h 内早期复苏目标为: • 1. 中心静脉压(CVP)8-12 mm Hg; • 2. 平均动脉压(MAP)≥ 65 mm Hg; • 3. 尿量 ≥ 0.5 mL·kg-1·h-1, • 4. 中心静脉(上腔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或混
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分别为 70% 或 65% ,并 将此目标作为治疗方案的一部分。
mmHg,CVP ≥ 8 mmHg,但 Scv02 持续低于 70%,可 选择输注红细胞使 Hct 达到 30%。 • 2. 经早期液体复苏组织灌注恢复并且不存在缺血性 心脏病、严重缺氧或急性出血的患者,血红蛋白低 于 70 g/L,可考虑输注红细胞使血红蛋白维持在 7090 g/L。 • 另外,对于感染性休克的患者,一般不推荐使用新 鲜冰冻血浆和抗凝血酶。以下情况指南推荐预防性 使用血小板治疗:
7
• 初始液体冲击
8
• 血容量已补足的依据 • • 1. 组织灌注良好,神志清楚,口唇红润,肢端瘟暖,紫绀消失; • • 2. 收缩压<11.97 kpa(90 mmHg),脉压>3.99 kpa(30 mmHg); • • 3. 脉率<100 次 /min; • • 4. 尿量>30 ml/h; • • 5. 血红蛋白回降,血液浓缩现象消失。 • • 纠正酸中毒 • • 感染性休克常伴有酸中毒,合并高热时更严重。纠正酸中毒可以增强心肌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