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政治一轮复习教学案编号:308001 责任人:严永红学号:班级:姓名:一、2015年高考考纲要求: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9个考点)(一)哲学是什么1、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2、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3、哲学与时代精神(新增)(二)哲学的基本问题4、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两方面的内容(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5、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其三种基本历史形态6、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其两种基本形态(四)马克思主义哲学7、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8、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9、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二、课堂导学考点1: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考点梳理】1、哲学与生活(1)哲学源于生活。
①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活动。
②在一定意义上,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和对世界的。
(2)哲学指导生活。
①哲学就是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
②哲学的任务就在于。
2、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1)哲学与世界观:①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的总的和根本。
②世界观都有,是的、的、的。
哲学是关于的学问,哲学是化、化的世界观。
③反对把哲学简单化、把零散的、不自觉的世界观当作哲学学说,也反对把哲学神秘化,认为哲学只是哲学家的事。
图示: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比较世界观哲学区别含义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形成形成,人人都有形成,人人都有特点的、的化化的联系①研究对象都是整个。
②世界观有正确与错误之分,所以,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但认为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
(2)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①方法论的含义: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②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世界观要和方法论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③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也是关于方法论的学说。
图示: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比较世界观方法论区别:含义不同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联系世界观要和方法论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特别提醒】(1)世界观和方法论不是相互决定的关系,也不能说后者决定前者。
(2)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也是关于方法论的学说,是两者的统一。
(3)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
(4)哲学史关于世界观的学问,但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不等于哲学。
(5)哲学有正确与错误之分,并不是所有哲学都是科学的。
【跟踪训练】1、在快节奏生活的时代,人们提出了在快节奏生活的时代,人们提出了“慢生活”理念,一些人逐步接受了该理念,并加入到“慢餐饮“、“慢旅游”、“慢运动”等行列。
这反映了A.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B.哲学来源于人们形成的世界观C.方法论影响世界观D.哲学是对具体生活的概括和升华2、人人都有世界观,但并非人人都是哲学家。
这是因为A、哲学是自然科学的概括与总结B、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C、世界观与方法论是统一的D、哲学很神秘且只是哲学家的事情3、哲学、世界观、方法论的三者关系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哲学是世界观的学说,又是方法论的学说B、哲学是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C、哲学不仅教给人们怎样去认识世界,更重要的是教给人们怎样去改造世界的具体方法D、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4、人总是按照自己对周围世界和人生的理解做人做事。
有人认为命由天定,因而身处困境是消极等待,逆来顺受;有人认为人定胜天,因而在困难面前积极奋争,不屈不挠。
以上材料说明A.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B.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着世界观C.哲学不等于自发产生的世界观D.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考点2: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考点梳理】1、具体科学知识包括:、、2、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的关系(1)区别: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领域的规律。
哲学是对具体科学进行和,从中抽象出最的本质和最的规律。
(2)联系:①是的基础,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②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
(3)反对错误的观点:①把哲学看作“科学之科学”,认为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
②轻视哲学,否认哲学对具体科学研究的指导作用。
图示: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哲学具体科学区别研究对象整个世界某一具体领域任务揭示整个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揭示自然、社会、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作用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方法论指导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具体方法指导联系①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②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特别提醒】(1)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的关系,而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2)哲学有正确错误之分,因此,它对具体科学研究的指导作用有积极与消极之分。
(3)判断几种说法:哲学是科学之母,是科学之科学。
()哲学是科学研究之母。
()哲学是对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总和()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哲学的发展推动具体科学的发展。
()【跟踪训练】1、(2013·江苏单科)转基因食品今天已经非常普遍,支持者认为它可以为人类提供丰富的食物;但是世界上也有一些人和民间组织对此持激烈的反对态度,他们认为大自然有其自身的法则,人为地改变生物的基因将会给人类带来毁灭性的影响。
从中可见①哲学对具体科学具有指导作用②世界观是人们思想和行动的指导③价值判断与人认识事物的角度有关④认识运动是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A.①②B. ①③C. ②③D.③④2、有人说,哲学是“事后诸葛亮”。
这是因为,哲学是A、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B、对具体科学的总结和反思C、对时代客观要求的正确反映D、以各具体科学知识为基础3、德国物理学家朗克说:“研究人员的世界观将永远决定他的工作方向。
”这告诉我们A、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B、哲学是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C、一切哲学都是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D、哲学给具体科学研究以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考点3:哲学与时代精神(2015年新增)1、哲学与时代(1)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生活的构成部分,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和在精神上的反映。
哲学家可能是的发现者,也可能是的制造者。
(2)的哲学是自己时代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这是因为它们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的任务和要求,把握了的脉搏,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经验和成果。
2、哲学是变革的先导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批判功能通过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人的观念,人的思想;预见指导功能可以和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和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力量【跟踪训练】1、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强调“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这与马克思“大众化”共同强调了A、哲学对时代的批判功能B、哲学是对时代塑造、引导功能C、哲学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D、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2、恩格斯指出:“正像在18世纪的法国一样,在19世纪的德国,哲学革命也作了政治崩溃的前导。
”这说明A. 哲学推动时代步伐,决定历史进程B. 任何哲学都对社会变革起积极作用C. 反映时代历史任务和客观要求的哲学对社会变革起巨大作用D. 德国古典哲学的产生,开启了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考点4: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两方面的内容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与的问题。
(即与的关系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1)思维和存在何者是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和的唯一标准。
(2)思维和存在有没有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划分和)【特别提醒】(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
(2)不可知论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或者至少否认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完全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
(3)注意搭配:思维---存在;意识---物质(4)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是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跟踪训练】1、近年来,人类对物质世界的探索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2012年3月,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国际合作组织宣布发现了一中新的中微子振荡,有助于破解反物质消失之谜。
2013年3月,清华大学和中国科学院联合宣布首次在实验上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被誉为“一个诺贝尔奖级别的发现”。
科学家的这些新发现再次证明A.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B.存在就是被感知C.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D.哲学源于对世界的惊异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的关系问题。
A.世界观和方法论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C.思维和存在D.运动和静止3、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B.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C.实践和认识的关系问题D.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考点5: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其三种基本历史形态(1)基本观点:是本原的,是派生的,先有后有,决定。
(2)三种基本形态:基本历史形态区别联系基本观点优点局限性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否认世界是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的坚持了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它的观点只是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它把物质归结为,如金、木、水、火、土、气等,把复杂问题简单化它们在根本观点上是一致的,都承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认为是世界的本原在总结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具有性、性和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认为人类社会在本质上也是物质的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特别提醒】1、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不能认为“唯物主义”都是正确的,只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或“马克思主义哲学”才是科学的。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局限性有四点:(1)把自然意义上的原子与哲学上的物质概念混为一谈。
(2)机械性,把一切运动形式都归结为机械运动,否认物质运动形式的多样性。
(3)形而上学性,即否认事物的联系和发展,否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4)不彻底性,即它在自然观上是唯物的,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的。
3、(1)下列属于观点:“天地之变,阴阳之化”“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气者,理之依也”“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水是万物的始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