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言文翻译技巧PPT

文言文翻译技巧PPT

①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三、用“之”、“是”作标志的宾语前置。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34
定语后置句 1、中心语+后置定语+者 2、中心语+之+后置定语 3、中心语+之+后置定语+者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 4、中心语+数(量)词
35
文言文中的省略句,为使译文准确、 通顺,翻译时应将某些省略了的成分 先补上,然后再翻译。
译: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7







9
㈠人名(名、字、号等)、地名、 官职名、年号、国号等专门称谓。 ㈡度量衡单位、数量词、器物名称。 ㈢古今意义相同的词。
10
翻译下列句子:
人名、年号
人名
11..赵赵惠惠文文王王十十六六年 年, ,廉 廉颇颇为为赵赵将将伐伐齐齐,,大大破破之之,, 取取阳阳晋晋, ,拜拜为为上上卿卿, ,以 以勇勇气气闻闻于于诸诸侯侯。。
(《石钟山记》)
译:原来山下都是石头的洞穴和裂缝,不知道它 的深度。
字字落实第二式:
把无意义或没必要译出的虚词删去。 14
①句首发语词。 ②句中停顿或结构作用的词。 ③句末调节音节的词或语气词。 ④偏义复词中的衬字。
15
1、词类活用词换成活用后的词, 2、通假字换成本字, 3、将单音词换成双音词, 4、将古词换作现代词。
4、抓关键词句,洞悉得分点
50
总结:文言文翻译技巧
抓关键词句,洞悉得分点
找出关键词语、特 殊句式,准确翻译
关键词句不落实, 就会徒劳无功
要有踩点得分 的意识,洞悉 命题者想考你
什么
51
综合运用7种方法,翻译下面文段: ☆1、把下面一段文言文中画线的部分译成现代汉 语
管仲曰:“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 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 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 不遭时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天下不多管仲 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译: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没有强
壮的筋和骨头
31
主谓倒装句、 宾语前置句、 定语后置句、 介宾结构后置句
32
宾语前置
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一般要前置。但 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是句 子必须是否定句。
①秦人不暇自哀。(《过秦论》)
二、疑问句中如果宾语是疑问代词,宾语一般要 前置。
文言翻译 的种类
例 如
原文: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 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
直译 项王、项伯面向东坐着;亚父面向南坐着,——亚父是范 增;沛公面向北坐着;张良面向西侍坐。
意译 项王、项伯坐在西面;亚父坐在北面,——亚父就是范增; 沛公坐在南面;张良陪同坐在东面。
从高考的特点与考查要达到的目的看,文言文翻
45
翻译下列句子: 1.秦时明月汉时关 。
译: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隘 。
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
译:将军和壮士们出征十年,经历了很多次战斗, 有的战死,有的归来。
46
3.通五经,贯六艺
译:精通五经六艺。
(四)互文的译法:互文又叫“互文 见义”,前后两句或两个短语意义相 互交叉,互为补充,翻译时要把两部 分合二为一。
52
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 知时有利不利也。
我曾经替鲍叔谋划事情,却使鲍叔更加困窘, 但鲍叔不认为我愚蠢,他知道时运有好的时候,有 不好的时候
天下不多管仲之贤 而 多 鲍叔能知人也
人们不赞美管仲的贤明却赞美鲍叔能够识别人才
53
2、郑子产有疾,谓子大叔曰:“我死,子 必为政。①唯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其次莫 如猛虎。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 ②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则多死焉,故宽 难。”疾数月而终。
47
客有为齐王画者,齐王问曰:“画
孰最难者?”曰:“犬、马最
难。”“孰最易者?”曰:“鬼魅最
易。”夫犬、马人所知也,旦暮罄于前,
不可类之,(不可以(仅仅画得)相似
于它们。)故难。鬼魅无形者,不罄于
前,故易之也。
第七招:
罄(显现)
遇到疑难时,不妨根据语境 来进行合理推断!
48
小结:
1.字字落实 留 删 换 2.文从句顺 调 补 贯 3、猜
16
使动 用法
及物 动词活用
为使动
不及物 动词
名词
活用为
使动
形容词 活用为
使动
18
动词活用为使动:动词的使动用法包括不 及物动词使动和及物动词使动两种。
(1)不及物动词活用为使动。 如:项伯杀人,臣活之。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之)也。 吞二周而亡诸侯。 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2)及物动词活用为使动。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雅”:生动、优美、有文采。努力译出原文的 风格。
4
例:曹公,豺虎也。 曹操是像豺狼猛虎一样(凶狠残暴)的人。
5
二、文言翻译
文言文的翻译有直译
的种类
和意译两种。
直译: 直译为主字字落实:忠实于原文意思, 不遗漏,也不能多余。
意译:意译为辅文从句顺:明白通顺,合乎 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没有语病。
6
1
1.以难词难句为突破口,掌握高 考文言句子翻译的方法技巧。 2.在已掌握文言文翻译的一般方 法和技巧基础上,加强采点得分 意识。
2
1、注意词的古今意义 2、注意一词多义 3、注意词类活用 4、注意通假现象
5、文言句式
6、注意文化知识
7、注意偏义复词现象
8、句子的语气
3
信、达、雅
“信”:真实,准确。实词虚词做到字字落实, 不可以随意增减内容。 “达”:通顺,流畅。合乎现代汉语语法规范 及语言表达习惯,没有语病,努力做到文从句 顺。
宾语怎样了。)
如: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
[“天下变小了”只是主观感受]
*为动用法:为宾语而行动。
如:华佗脉之。
[有替宾语怎样的意味] 29
30
翻译下列句子:
1.豫州今欲何至?
宾语前置句
译:刘豫州现在想要到什么地方去呢?
2.甚矣汝之不惠! 译:你不聪明太严重了
主谓倒装
定语后置
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19
形容词活用为使动: :表示使宾语具有某种性 质或状态。
如:春风又绿江南岸。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之)。 秦王恐其破璧。
20
名词活用为使动:表示使宾语成为某种 人或事物。
如: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齐威王欲将孙膑。
21
意动 用法
意动用法就是形容词、名词带宾语,活 用作有 “认为” “以为” 意义的动词 , 表示 “(主语)认为(宾语)怎样” 或 “(主语)把(宾语)当作什么”。
23
意动 用法
名词 活用为 意动
形容词 活用为
意动
24
名词 活用为 意动
表示把宾语当作某种人 或事物。
如:粪土当年万户侯。 孟尝君客我。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25
形容词 活用为
意动
表示认为宾语具有某 种
性质、状态。
如:成以其小,劣之。 渔人甚异之。 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武阳色变震恐,群臣怪之。 大将军邓骘(zhì)奇其才,累召不应。
39
3.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省略宾语:之,他
译:私下会见了张良,把事情全都告诉了他 。
文从句顺第二式: 在文言文翻译时,
补出省略的成分。
40
古文中使用借喻、借代、用典、互文等, 翻译时要根据上下文灵活、贯通地译出。 指要根据上下文语境,灵活贯通地翻译。
41
翻译下列句子:
借喻:喻指边疆
1.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12
翻译下列句子:
结构助词,主谓之间取消 11..师师道道之之不不传传也也久久矣矣 句子独立性,删去
语助,句中表停顿,以舒缓语气, 删去
译:从师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 。
发语词,删去
2.夫圣战人,者勇气,也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助词,用于句首,表示要 发议论,删去
13
偏义复词,删去浅
3. 而山下皆石穴罅(xià),不知其深浅。
36
37
38
省略主语:蛇蛇
草木
1.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
以啮(niè)人,无御之者。
译:永州的野外出产一种奇怪的蛇,它黑色的 底子,白色的花纹;它接触到草木,草木全都枯 死;咬到人,没有能够抵抗得住的。
省略兼语:之,他 2.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
译:不如趁此好好款待他,让他回到赵国 。
① 只有有道德的人才能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宽和的政策使人民
服从,其次再也没有什么比严厉的法令更好了。
② 水性懦弱,人民就轻视它玩弄它,就有很
多人死于水,所以采用宽和的政策很难。
54
译:于是派蒙恬在北边筑起长城来把守边疆。
借喻:喻指污浊的官场
2.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译:误入污浊的官场,一离开就是三十年。
(一)借喻的译法:译为它所比喻的事物, 即把喻体还原成本体。
42
翻译下列句子:
借代:代指做官的人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译:做官的人见识浅陋,不能做长远的打算。
借代:代酒,可译为“酒力” 2.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
地名
官名
与现代汉语义同
译: 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作为赵国的将领 征讨齐国,大败齐军,夺取了阳晋,被封为上卿, 他凭借勇气在各国诸侯间闻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