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华清池中英文导游词

华清池中英文导游词

华清池中英文导游词【篇一:华清池导游词】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大家的导游员xx。

首先呢,我要代表热情的西安人民欢迎您到我们古都西安来旅游。

今天,我要带领大家去一个拥有着深厚文化底蕴且风景优美的5a级景区参观游览。

希望各位玩的愉快!。

大家可曾听说过这样一句话:“天下温泉二千六,惟有华清数第一呢?”我们今天要参观的就举世闻名唐代皇家园林及御汤遗址——华清池。

它位于西安市临潼区骊山脚下,唐华清宫故址内。

东距西安市区30公里。

华清池的悠久历史可以追溯到古老的原始社会它有着6000年温泉利用史,并以其天然温泉吸引了在陕西建都的历代帝王在此修建离宫别苑再造就它3000年皇家园林史。

西周曾在这里建过“骊宫”,后经历了秦时的“骊山汤”,汉代的“离宫”,唐太宗李世民的“汤泉宫”以及唐高宗李治的“温泉宫”。

到了唐代第七位皇帝唐玄宗李隆基时,在公元747年再次扩建,取“温泉瑟涌而自浪,华清荡邪而难尧”的诗意赐名华清宫。

后又因多有温泉汤池又名华清池,一直沿用至今。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所站的位置是华清池的东门也是它的正门,叫做津阳门。

房檐下悬挂的是“华清池”金字匾额,是一代文豪郭沫若先生所写。

今天华清池是以唐华清宫为蓝本设计修建的,占地85560平方米,是唐华清宫的十分之一。

整个景区分为东区,中区和西区。

【九龙湖】现在我们从西门进入华清池。

眼前看到这个湖叫九龙湖也叫九龙池,湖面为5300平方米。

这里有晨旭亭,晚霞亭和龙吟榭。

这是1959年只用了48天就修建完工了,在当时可谓是神速,为了迎合唐玄宗的御汤九龙殿故而取名九龙湖。

大家请注意看,湖中矗立着一尊体态丰腴的女子的雕像。

那就是杨贵妃。

整个雕像是以贵妃出浴的神态雕塑而成,这让我们不由的想到了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那首《长恨歌》中描述的“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大家一会可以与这位唐代美人合影留念。

【杨贵妃生平——飞霜殿】华清池是唐玄宗和杨贵妃爱情罗曼史的历史见证。

这段爱情悲歌因白居易的《长恨歌》名扬天下。

杨贵妃原名杨玉环,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有羞花之美誉。

公元737年,唐玄宗的宠妃武惠妃去世,玄宗悼惜不已,整日闷闷不乐,洞知玄宗心思的高力士便暗搜外宫,发现了花容绝代的杨玉环,当时她是唐玄宗第十八子寿王李瑁的妃子,公元740年,即开元28年,玄宗在第一次在当时的温泉宫召见杨玉环,从此杨玉环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变。

唐玄宗为避人耳目,将寿王妃召入道观,赐道号太真,公元745年八月初六正式册封为贵妃。

唐玄宗对贵妃宠爱有加不仅是因为她有“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美貌,还因为玄宗通音律,而贵妃善歌舞,两人在感情志趣上情投意合,彼此视为知己。

各位游客请看,我们身后这个大殿叫飞霜殿,相传是唐玄宗和杨贵妃的寝殿。

每到深冬季节雪花漫天飞舞,还没落及地面就被大殿四周温泉的热气蒸腾到空中,落雪为霜,故称“飞霜殿”。

现在已成为华清池的贵宾接待室,曾在这里成功的接待了近百位国家领导人和多位外国元首。

【海棠汤—莲花汤—星辰汤—尚食场—太子汤】各位游客,我们现在进入的是中区,呈现于我们眼前,气势恢弘的建筑就是我国目前唯一的皇家汤池遗址博物馆。

1982年人们基建时发现了唐华清宫御汤遗址,经考古工作者八年的发掘考证,在4200多平方米的遗址区内清理出“海棠汤”、“莲花汤”、“星辰汤”、“尚食汤”、“太子汤”五组汤池遗址。

它的发掘为研究中国古代沐浴史,唐宫庭建筑史,以及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均提供了详实的史料依据,也极大地丰富了华清池的历史文化内涵。

1990我们在这些原有遗址上加盖了保护建筑,建成了唐代御汤遗址博物馆,并正式对外开放。

先呈现在大家眼前的是“海棠汤”俗称“贵妃汤”,因汤池平面呈一朵盛开的海棠花而得名。

这是公元747年是唐玄宗作为爱情礼物,供杨贵妃专用的汤池。

汤池的池壁由24块墨玉拼砌而成,汤池长3.6米,宽2.9米,进水口上装莲花喷头,意为海棠花的花蕊,下接陶水管道,与温泉总源相通,温泉因自然压力从喷头中自然喷洒而出,类似我们今天生活中的淋浴。

贵妃沐浴时为增加情趣,池中洒有鲜花的花瓣和具有美容养颜功效的中药材及价值昂贵的香料,享受世界上最早的花瓣浴和今天最流行的香汤沐浴。

莲花汤是专供唐玄宗沐浴的,也称“御汤九龙殿”,汤池长10.6米,宽6米,可见皇权的至高无上。

相传安禄山为取悦皇帝,征集能工巧匠雕刻了鱼、龙、凫,雁、莲花等装饰,完工后特请唐玄宗下池一试,以博皇帝欢颜,可谁知当唐玄宗步入注满温泉水的龙池中,环顾四周,忽然发现这些雕像随着水波浮动,像活的一样玄宗几乎吓晕倒,便下令将那些惟妙惟肖的雕像统统抹去,只留下亭亭玉立的莲花,故的名“莲花汤”。

星辰汤是唐太宗李世民“汤泉宫”的文化遗存,原名“御汤”。

占地面积100多平方米,是目前国内发现的最大的御用汤池。

星辰汤里温泉古源最近,水质最好,地理位置最优越。

无管道相连,泉水直接通过进水道涌入汤池,水流量很大,不加夸张的说,皇帝是在一条自然形成的河流中沐浴,采用的是现代的自流水及冲浪浴的沐浴方式。

尚食汤,形制较小,工艺简单,三面修砌有入池石台阶,池中并无固定的坐向位置,充分说明尚食汤面积虽小,但在此沐浴的人较多,使用率较高,身份也较复杂。

尚食汤为皇帝赏赐给等级较高的随行内侍官员的沐浴场所,在此沐浴常沐皇恩,知圣心之苦衷,为唐王朝的江山社稷效忠。

太子汤采用“星辰汤”排水道供水,即摆正了皇帝与皇太子之间的尊卑关系,也寓意着来自“星辰汤”的温泉能使皇太子常沐父皇恩泽。

【骊山温泉的成因—天下第一温泉】各位游客,你们进景区后,一定急着想提一个问题:这骊山温泉既然如此出名,那么其泉水从何而来呢?大家跟我来。

这里已是华清池著名五汤之一星辰汤的南面。

我们先看到的是一块碑石,上面写着“骊山温泉”4个字,其旁用木栏挡着一个洞,这里就是骊山温泉的源头了。

骊山温泉,水温常年恒温43℃,每小时流量113吨。

水质纯净、温泉的热度对人体具有舒筋活血的功能,水中含有大量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对人体大有益处。

今天如果朋友们有兴趣,待会可以去温泉感受区,亲身感受一下“温泉水滑洗凝脂”的感觉。

【五间厅】华清池不仅在中国古代史上享有盛名,中国近代史上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也发生在这里。

【篇二:华清池中文导游词】华清池导游词华清池位于西安以东三十公里临潼区骊山北麓,以温泉著称。

从西周以来,历朝历代建都于西安地区的封建帝王围绕温泉修建了大量的离宫别院,从周代的骊宫,秦代的骊山汤,到西汉的离宫,再至唐贞观年间的温泉宫,再至玄宗的华清宫,在给今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存的同时,他们骄奢淫逸的生活、悲欢离合的遭遇,也给历代的文人墨客留下了丰富的创作题材。

骊山温泉有四个出水口,每小时流量112吨。

因为水来自1000多米的地下,因此常年保持43℃的水温,适于沐浴,更由于温泉水中含有丰富的矿物元素,沐浴于骊山温泉之中,对于皮肤病、神经疼痛、风湿性关节炎都有很好的疗效。

华清池园内现在仍有浴池供游人沐浴。

进入华清池西花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组绕九龙湖而建的仿古建筑,建成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主建筑在池水以北,仿照当年唐玄宗李隆基和爱妃杨玉环的寝殿,起名飞霜殿。

两侧有配殿,对面隔池相望有短堤一道,两端分别有晨旭亭和晚霞亭,堤下八只小龙头和堤后龙吟榭下一只老龙头口吐泉水,符和唐玄宗九龙汤故事。

飞霜殿北的院墙上有巨幅白色大理石蚀刻画《杨玉环奉诏温泉宫》,描绘的是开元二十八年(公元730年)十一月李隆基召见时为寿王妃的杨玉环的夜宴盛况。

画中李隆基、杨玉环、高力士、众嫔妃、侍女及梨园弟子共五十三个人物栩栩如生。

从飞霜殿前南望,是骊山西绣岭,岭上绿树成荫,是国家森林公园,岭西有索道可直达山顶,山顶有烽火台。

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烽火戏诸侯”的故事便发生在这里。

烽火台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报警系统,用白天燃烟,夜晚举火的方法,一站一站地传递紧急信息。

荒淫无道的周幽王沉湎于酒色之中,今陕南汉中褒河流域有美女褒姒为赎父罪被进献给幽王,褒姒远离故土,身居幽宫,终日不笑,幽王百般无奈,曾悬赏千金,博爱妃一笑,他最终采纳了佞臣虢石父的建议,在骊山之巅举烽火而戏诸侯,接到假情报的远近诸侯按照事先约定,立即调兵遣将,前来救驾,来到骊山脚下,才知是一场游戏。

这一场调动千军万马的玩笑虽然博得了褒姒一笑,但不久之后,公元前775年,幽王后宫的废立纠纷终于导致申侯联合犬戎来犯,镐京危急,幽王携褒姒逃至骊山,命举烽火告急,各路诸侯无一兵一卒来救,幽王被杀,褒姒被掳,西周灭亡。

历史上把这一段概括为“千金买一笑”,“一笑失天下”。

骊山岭上还有老母殿和老君殿,分别是崇奉女娲娘娘和太上老君的庙宇。

其中老君殿曾出土一尊石制老君坐像,相传为西域艺术家元伽儿所刻,现存西安碑林博物馆。

由九龙湖东南角前行,可到唐华清宫御汤博物馆,这一组唐代汤池遗址发现于1982年,经过五年的考古发掘,参考史料记载,基本可以认定是历史上的“星辰汤”、“莲花汤”、“海棠汤”、“太子汤”和“尚食汤”。

“星辰汤”为唐太宗专用的浴池,因无顶盖,晚间沐浴时能看见星辰而得名。

“太子汤”顾名思义为太子沐浴场所,“尚食汤”为尚食局(御厨)的官员们所用,而唐玄宗李隆基为自己所建的“莲花汤”和为贵妃杨玉环所建的“海棠汤”则包含了两人传诵千年的爱情故事。

杨玉环祖籍弘农(今华阴),原为李隆基第十八子寿王李瑁的王妃,开元二十八年(公元730年),李隆基在高力士的怂恿下,诏其在骊山温泉宫见驾,赐为女道士号太真,将其纳入后宫,一时间,“三千宠爱在一身”,后封为贵妃。

每到冬季,李隆基都携贵妃前来华清宫避寒,唐代诗人白居易在《长恨歌》中所描写的“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便是他们当时的生活写照。

杨玉环的亲属们也纷纷取得朝中要职,她的堂兄杨国忠更是身居相位。

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范阳节度使安禄山以讨伐权相杨国忠为名起兵造反,次年攻陷长安,李隆基率众西逃,逃至今兴平县马嵬坡,六军不发,护卫部队杀死杨国忠,并逼迫李隆基将杨玉环缢死于马嵬驿中。

《长恨歌》结尾两句“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为他们爱情故事的悲剧结局加了最好的注解。

“莲花汤”用墨玉石砌成,为圆角长方形,东西长10.6米,南北宽6米,池底有两个喷水口。

“海棠汤”俗称贵妃池,为两层台式浴池,池的形状仿佛一朵盛开的海棠花,因此得名。

池底中央为10厘米直径的进水口,原有一朵白玉雕成的莲花,直径30厘米,现在仍可看出莲花底座的痕迹。

在御汤博物馆的东南角有温泉水源。

华清池内与李隆基、杨玉环有关的重要遗址还有梨园遗址,位于华清池东大门内右侧,是他们教习梨园弟子演练歌舞的地方。

今天的戏剧演员们称梨园弟子,起源于此。

从御汤博物馆向东有一组封闭的园林,称环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