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亚学案

中亚学案

课题:2.4 中亚设计:序号:04 时间:2015.3
【考纲要求】
1、识记中亚的位置、范围和包含的国家,能够在地图上找出丝绸之路和亚欧大陆桥。

2、理解中亚的气候和地形特征。

3、会利用中亚地理位置和资源,分析其对农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基础知识】——认真阅读教材完成下列问题
1、标出图中的经度和纬度,仔细观察经过的地方。

2、中亚地理位置重要体现在古代丝绸之路、
现代的第二亚欧大陆桥。

3、国家。

①,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

②③
④⑤
4、A 丘陵 B 平原
C 平原
D 高原
E 山地
5、中亚地区以气候为主,成因,特点;东部降水稍多,因为从洋和洋吹来大量水汽,在山地迎风坡,多地形雨;由于降水少,所以多河和湖,多、植被。

7、⑥河,⑦河,这两条河的补给形式主要是,该河流的流量与自然因素密切相关;⑧河,它注入洋,是中亚唯一一条外流河;⑨河,⑩河。

8、F 湖;G 湖;H 湖,该湖沿岸有丰富的资源。

9、世界三大产棉基地、、。

世界三大长绒棉基地,,。

白金之国是,简述该作物生长条件。

【合作探究】
探究一:从连云港到鹿特丹的“亚欧第二大陆桥”沿线地区的降水量有什么变化。

自然景观有什么变化,并说明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探究二:1.中亚河流湖泊的水文特征与它的海陆位置有什么关系?
2.描述卡拉库姆沙漠的分布,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探究三:分析该地区水稻种植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探究四:1.近年来咸海面积越来越小,为什么?
2.咸海周围出现了白沙暴,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比较巴尔喀什湖东部和西部盐度的高低,简单阐述理由。

【强化训练】
2002年4月24日,在土库曼斯坦召开的里海5国首脑会议无果而终。

据此回答1~2题。

1.关于里海的叙述错误的是()
①欧亚大陆之间的一个狭长水域②从成因上看,属内陆海迹湖
③世界最深的湖泊④通过伏尔加河沟通黑海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2.关于里海问题,沿岸5国长期争论不休,其根源是()
A.湖海名称问题
B.油气资源管线的走向问题
C.态环境保护问题
D.丰富的油气资源问题
据新华网2004年9月28日综合消息:中哈输油管线(哈萨克斯坦阿塔苏——中国新疆阿拉山口输油管线)将于今天开始铺设,管线全长1000公里。

阅读材料回答3~4题。

3.中哈输油管线经过地区主要的生态问题是()
A.水土流失
B.土壤次生盐碱化
C.土地荒漠化
D.气候变暖
4.目前,我国进口的石油基本来自中东。

为了建立多元化的石油进口渠道,从位置
方面考虑除了中东外,较为理想的进口石
油的地区是()
①加勒比海地区②北非③东
南亚④中亚⑤俄罗斯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2001年6月15日,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等六国聚集上海,在“上海五国”的基础上成立了“上海合作组织”。

回答5~6题。

5.中亚五国中,不与我国接壤但为“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的是()
A.塔吉克斯坦
B.哈萨克斯坦
C.土库曼斯坦
D.乌兹别克斯坦
6.符合哈萨克斯坦等国所在的中亚地区的是()
A.地处西风带,气候湿润
B.近年阿姆河与锡尔河水量增多,咸海面积增大
C.主要的农产品有棉花、小麦和畜产品
D.主要矿产有白金、金刚石等
7.(04全国)下图所示的平原地区在20世纪60年代频发沙尘暴。

因沙尘中含有较多的盐尘,该地区的沙尘暴被称为“白风暴”。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R1和R2两河的主要补给是,影响流量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2)图示平原地区侵蚀作用的主要外力是。

(3)20世纪50年代,在L湖沿岸地区大规模垦荒,这对土地产生哪些影响?
(4)在开垦的同时,大量引河水灌溉。

不合理灌溉会导致地下水位上升。

简要分析在该地区不合理灌溉对土壤的影响,并说明其发生过程。

(5)大量引R1、R2河水灌溉会对L湖产生什么影响?
(6)分析“白风暴”中盐尘的主要来源。

8.读亚洲某区域图,完成:
(1)图中a国的气候主要属于_______;其特点是
_______
(2)图中a、b、c三国主要的宗教信仰是
(3)河流①的名称是_______;额尔齐斯河从我国
的_______省级行政区流出,注入_______洋。

(4)该地区由于深居内陆,来自_______的空气不
易到达;因此,_______资源匮乏,并成为制约该地区经济发展的因素。

(5)图中所发展的农业生产,对湖泊②的不利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咸海的位置及其变迁(如上图)
材料2:近年来,咸海一带的气候气候越来越恶劣,夏季更热,冬季更冷,一年到头,狂风不止,空中盐粒飞舞。

(1)中亚最重要的经济作物是(2分)
(2)试分析咸海面积不断缩小的原因。

(4分)
(3)请分析材料2中所述的盐粒来源。

(4分)
(4)与中亚大多数地区相比,图中甲地的水源相对充足,请分析其原因(4分)
第四节中亚参考答案
读图训练:1、略2、略
3、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
4、哈萨克丘陵,里海沿岸平原,图兰平原,帕米尔高原,天山。

5、温带大陆性,由于深居内陆,距海遥远,多为山脉环绕的高原、盆地与低地,因此受海洋的影响小;大西洋和北冰洋。

内流河和内流湖,草原、荒漠
7、锡尔河,阿姆河,冰雪融水,气温。

额尔齐斯河,北冰洋。

乌拉尔河,伏尔加河
8、咸海,巴尔喀什湖,里海,石油
9、中国,美国,乌兹别克斯坦;埃及,中国,美国。

乌兹别克斯坦,①光照充足;②气温日较差大;③可引水灌溉。

探究一二三答案见教材。

探究四(1)①人们大量引用阿姆河、锡尔河的河水灌溉土地,种植棉花。

棉花产量成倍增长,流入咸海的水量却日趋减少。

②加上气候干旱,蒸发强烈,水面逐渐缩小,水中盐度越来越高。

它已丧失了调节气候的功能。

③流域内植被破坏,生态恶化,降水量减少(2)一方面开垦的耕地及其周围地区因次生盐碱化而在地表和土壤中积累的盐分;另一方面咸海湖面缩小,露出的湖底部分所含的盐分,而中亚冬季大风天数多,风力大,扬起的沙尘中有较多的白色盐分。

(3)(3)西部的盐度低,因为有河流淡水的注入
检测:
CDCDDC
7.答案:
(1)高山冰雪融水和降水气温(温度)(2)风(风力)
(3)该地区气候干旱,垦荒会(使地表疏松)导致土地沙漠化(荒漠化、土地退化)。

(4)导致土壤盐碱化(次生盐碱化、盐渍化),当地下水位上升至土壤层时,因蒸发旺盛,水中的矿物质(或盐分)(在土壤或地表)不断积累。

(5)(入湖水量减少)湖水水位下降,(湖岸线后退)湖的面积缩小,含盐量增加。

(6)“白风暴”中的盐尘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开垦的耕地及其周围地区因次生盐碱化而在地表和土壤中积累的盐分;二是湖面缩减露出的湖底部分所含的盐分(L湖是咸水湖)。

8. (1)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气候干旱(或降水稀少)(2)伊斯兰教(3)乌拉尔河新疆北冰洋(4)海洋水(5)湖面缩小,盐度增加,生态破坏
9. (1)棉花(2)气候干旱,降水少,大风频繁;工农业用水量大
(3)湖中的盐分在岸上积累土壤中的盐分
(4)靠近淡水河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