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新课标1卷理综物理试卷分析及阅卷分析今年高考理综物理试题内容设计科学,加强了基础性考查,重点考查了学生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以日常生活和试验探究中所接触的科学事物和现象为载体,通过新情景的创设,考查学生利用学科知识以及学科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是一份聚焦“立德树人”,注重“服务选材”,又对指导高中物理教学有积极的导向作用的试卷。
一,试卷结构及考查内容二,试题总体分析与评价1,注重物理学科核心素养2019高考命题以“一核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为依托,彰显加强学科核心素养的鲜明导向,严格遵循考试大纲和高中物理课程标准。
试题回归了物理本原,将近现代物理概念进行了提升和内化,例如:试题都以生活与生产中的物体进行物理抽象,并从运动,相互作用和能量等观念进行分析与论证。
加强了对学生逻辑推理、信息加工、模型建构等关键能力的考查,引导学生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助推发展素质教育。
另外,试题还通过“长征九号大推力新型火箭发动机”,“篮球架下的扣篮”,“利用热等静压设备对材料进行加工的工艺”等情景为背景,进行科学态度与责任的升华,从而激发学生的科学热情。
2,聚焦高中物理核心知识2019年高考物理命题严格依据考试大纲,聚焦高中物理学科主干内容和要求,以学生终身发展和继续学习必须掌握的知识为基础设计试题,避免超纲、过难过繁的内容。
试题突出考查了高中物理的力学和电学核心知识,通过实际应用来考查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方法掌握。
例如第15题考查物体在电场中的平衡问题,物理过程简单明了,在熟悉的物理情景和过程中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物理原理和规律的理解及应用。
第19题考查多个物体在平衡状态下受力分析,涉及到整体法、隔离法、矢量三角形法和假设法等多种方法的运用。
第20题考查了结合图像分析感应电流方向,以及感应电动势大小的求解,充分考查了对电磁感应现象的辨识和分析。
3,强化学生结合图像获取信息,分析问题和信息加工的能力第21题,通过图像中特征量(截距,面积等)分析物理量的关系,充分考查了学生对图像信息摄取的能力。
第25题通过呈现碰撞前后的v-t图像,将常见的碰撞问题推陈出新,也着重考查学生从图像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分析推理的能力,突出图像的呈现方式,考查信息加工能力。
试题加强与生产劳动的结合,引导学生关注生产劳动中的物理现象,以及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生产劳动中的物理问题,引导学生树立劳动观念。
如:第33(2)题以材料加工厂中广泛应用的热等静压设备为背景,要求学生分析相应的气体变化过程,建立物理模型并应用气体定律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关注生产劳动中的物理原理。
4.关注科学技术与社会、生产生活的联系,注重新情景的创设。
试题体现了物理学科的学科特点,关注物理与科学技术、社会的联系,联系生活实际,联系前沿科学的动态和发展。
如16题以我国正在研制的“长征九号”大推力火箭发动机为背景,考查学生应用动量定理计算发动机在单位时间内喷射的气体质量,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在重型运载火箭研发方面的进展。
5,增强开放性和探究性,加强实验能力的考查2019年高考物理试题加强实验能力的考查,引导中学开好实验课,促进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实验题中要求学生根据实验目的,自主挑选实验器材;分析评价结果的合理性,提出改进的措施,通过增强试题的开放性和探究性,引导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如23题考查电流表改装实验中电阻的连接、电表的校准、问题的分析与排除等,全面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6,发挥物理学科特点,加强对体育和劳动精神的引导2019年高考物理试题较好地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发挥物理学科特点,设计与体育运动和生产劳动相联系的实际情境,培养学生热爱体育与劳动,引导学生增强体育健康意识、树立劳动观念。
试题通过结合运动情境,考查学生运用物理概念和规律解决实际运动中的相关问题,引导学生热爱体育运动,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
如18题以篮球运动员原地垂直起跳扣篮为素材,考查学生对竖直上抛运动规律的理解和应用。
三,理综物理非选择题分析与评价1,第22题23题(1)试题分析与评价实验部分遵循考试大纲,命题为常规力-电组合模式。
其中22题考查利用打点计时器对纸带分析,涉及刻度尺读数,瞬时速度测量,逐差法求加速度,及有效数字的理解和数据处理,本题偏易。
23题电学实验考查学生电路原理,实物图连接,电表读数转换与误差分析,注重学生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和推理及应用的能力,误差分析及应用的能力,其中第四问K 值求解有一定难度。
(2)考生答卷中出现的主要错误及原因①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非常注重实验过程中的规范与细节,学生答卷中,突出问题是23题的电路实物图的连接,很多同学能分析清楚该题的简单串联电路,但在实物图连接中细节频繁出错而导致丢分,如电表的正负极接反,导线未能接到原件的接线柱上,电路开路,导线交叉,微安表与电阻R并列接成串联等。
②物理学科对数据处理能力要求高,22、23题对读数处理、运算能力、有效数字保留等方面提出要求。
③在物理模型处理过程中简化问题能力不强,23题主要是围绕微安表和电阻R并列展开,K值求解过程中,有相当同学直接简化为5/4,这违背了实验原理是不可取的。
④学习习惯不好,书写涂改较多。
2,第24题(1)试题分析与评价主要考查了电场加速,磁场偏转,匀速运动基本公式,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空间想象能力,作图能力,较好的计算能力。
(2)考生答卷中出现的主要错误及原因①对粒子轨迹认识不到位,误认为轨迹对应的圆心角为60度,从而得出时间为T/6。
②考生不能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考生将运动过程分为两个过程分析,增加了计算步骤,耽误了解题时间。
③考生计算能力有待加强,部分考生能写出所有公式,但得不出正确的结果。
④解题技巧差,学生不知道列出相应的关键式子就能得到相应的分数。
3,第25题(1)试题分析与评价2019年高考物理25题,内容为力学范围,题干为A物体在斜面上运动,在运动过程中与B物体发生弹性碰撞,给出A物体的质量以及V-T图像,属于常规题型,考察的知识为弹性碰撞过程中的动理守恒,能量守恒,牛顿运动定律,以及从V-T图像提取信息的能力,运算能力,特别是解方程组的能力,本题计算量大,要得出最后的结果,需联立11个方程进行求解,而且由这11个方程可演变成50多个方程,所以尽管本题是一道常规题型,但需要扎实的基本功,以及良好的应试心态。
(2)考生答卷中出现的主要错误及原因①基础知识不过关,动量守恒方程中没有考虑方向②功的正负理解不到位,概念不清。
③将AB竖直高度H错误理解为斜面长度S。
④审题不清,运算能力差,有表达式,但求不出结果。
3,第33题(1)试题分析与评价第1小题以绝热气体为研究对象,考查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通过对外做功,内能减小,第二小问考查气体压强的微观解释,压强相同,但是温度低于外界温度,则可以判定分子数密度关系。
第二小题以材料加工中广泛应用的热等静压设备为背景,通过10瓶氩气对真空炉腔充气,属于变质量问题,由于学生难以确定具体的研究对象的状态量(压强,温度),此题有一定区分度。
(2)考生答卷中出现的主要错误及原因①不按照要求作答,试卷明确要求用“高于”,“低于”等字眼,考生用符号或其它物理量代替,没有规范答题。
②对初末物理状态理解混乱,求解漏气部分的气体物理量时,压强和体积不对应。
③由于涉及物理量多,学生书写下标不规范。
④由于题目提供压强已知量数量级不同,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审题能力和计算能力有待加强。
⑤公式和名称书写不对应,RV=C写成查理定律。
⑥对研究对象不明确。
4,第34题(1)试题分析与评价第一小题考查波形图和振动图像的理解及简谐运动质点速度、加速度的基础知识。
第二小题命题者通过构建生活中的情景,在两个不同位置下都能让P点发出的光照射到桅杆顶端,考查学生对折射定律角度的理解,以及几何光学的理解,题型常规,学生如果能考虑到光路可逆,则更容易切入。
(2)考生答卷中出现的主要错误及原因①死记硬背折射定律公式,没有明确光是由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代入错误的角度。
②在船体发生移动时,没有注意题中角度位置发生改变,考生审题能力有待加强。
③卷面更多呈现数学关系式,不写物理表达式。
④三角函数关系不熟练,造成遗憾失分。
⑤不作图,没有发挥作图解题得分的优势。
四,试题不足之处1,两个选修题难度值不均衡,根据透露出来的数据反馈平均分值相差将近4分,加大选择的偶然性和运气成分,违背考试的公平选拔原则。
2,选修3-4光学题,1问和2问在设置上没有梯度性,两问的解法如出一辙,几何关系加上折射定律,唯一需要考虑就是角度位置。
而选修3-3第1问就有一定的台阶,第2问是在第1问基础上,简单等容变化求解。
所以两个题在难度递进方面都有待加强。
3,22题答题区域应设置(1)(2)(3),这样答题位置更为明确,不会因为扫描后出现答题位置不明造成不必要失分,卷面设置对学生不友好,不够科学。
五,对高中物理教学的建议和反思比较近几年物理试题我们可以发现,今年的物理试题和以往相比更趋于稳定,更趋于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试卷遵循考试说明,符合学科特点和选拔等级要求,呈现出比较成熟平稳,且试卷难易适中,结合评卷工作提出一些对于高中物理教学的建议,以供参考。
1,紧抓物理核心知识和方法今年的物理试题是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进行命制的,所以高三物理复习教学要在《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的指导下进行,严格把握《课程标准》对教材中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从而准确把握复习内容和深度,做到有的放矢。
高三复习要紧扣教材,注重基础,切不可过分依赖教学辅导书,更不能以教学辅导书完全替代教材。
复习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复习的广度和深度,可适度对中学教材进行拓展和延伸。
《考试大纲》中没有的考点和内容,不能进行无意义、无休止的拓展和延伸,这样既加重了学生的学习任务,又得不偿失。
2,重视物理学基本概念、过程与原理,引导学生合理规范答题今年的试题着重考查学生物理学概念、过程和原理的理解和运用。
建议考生在高三复习过程中,依据物理学科的特点,在解决真实物理问题中,要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选择合适的研究对象,确定或建立与真实情景一致的物理模型,分析清楚物理情景(物理过程和物理状态),运用物理规律列方程,解方程得出合理答案,任何一个复杂的问题不过是研究对象和模型较多,物理过程和状态变化更复杂而已。
3,突破高考常考重点难点,精练精讲提高效率近几年理综物理考试,运动学、牛顿力学、能量、电磁场仍然是重点考察内容,高三复习课要立足教材,教师要潜心研究教材,认真备课,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注重每个模块知识的相互联系,注重综合和提升。
一轮复习一定要全面系统,不能留下知识盲区,并且适当的延伸和拓展,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归纳,从而提高学生对知识记忆、理解和综合运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