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四第一、二单元一、选择题1.(2015·中原名校联考)曾有位哲人形象地用“圆”描述了哲学与科学的关系:科学好比圆内的部分,哲学则是圆圈本身。
这一比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 )①哲学与科学研究对象不同②科学研究世界的个体,哲学则关注世界的全部③科学研究世界各领域具体的规律,哲学则关注世界最一般的规律④科学的有机组合就是哲学A.①② B.③④ C.②④D.①③2.(2015·唐山一中模拟)赫拉克利特认为“这个万物自同的宇宙……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是一团永恒的活生生的火,按照一定的分寸燃烧,按照一定的分寸熄灭。
”列宁指出:“这是对辩证唯物主义原则的最绝妙的说明”。
列宁这样的评价是因为这一观点( )A.是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B.承认了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C.指出了自然界是永恒发展的D.认识到物质世界处于运动之中3.(2015·辽宁省五校协作体模拟)英国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说:“我注意过,即便是那些声称‘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而且我们无力改变’的人,在过马路之前都会左右看。
”由此可见( )①声称者的“言”体现了其客观唯心主义的世界观②声称者的“行”体现了唯物主义的方法论③世界观与方法论是脱节的④唯心主义在理论上是没有意义的,在实践上是有危害的A.①② B.③④C.②④D.①④4.(2015·衡阳模拟)黑格尔说:“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下列四个选项均是黑格尔的名言,其中与“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属于一类的是( )A.现实中无法解决的困惑,就到哲学里去寻找答案B.世界历史是自由意识的进展C.纪律是自由的第一条件D.绝对的光明,如同绝对的黑暗5.(2015·成都模拟)“一个有哲学智慧的人,是会创造幸福生活的人;一个热爱哲学的民族,是世界上最有希望的民族。
”这说明( )A.哲学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具体的科学方法B.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C.真正的哲学能为人们的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D.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6.真正的哲学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因而,哲学家都是真理的发现者。
这一观点( )A.正确地反映了哲学和哲学家在认识社会中的不同作用B.准确而深刻地把握了真正的哲学的本质,是正确的C.对哲学的认识是正确的,对哲学家的认识具有片面性D.肯定了哲学认识世界的作用,否认了哲学改造世界的作用7.黑格尔认为,世界的发展是“绝对精神”的自我运动。
法国哲学家柏格森认为,事物和状态不过是我们的心灵所采取的一种观点。
黑格尔和柏格森的观点属于( )A.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 B.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的观点C.把物质和运动结合起来的观点 D.神创论观点8.(2015·合肥模拟)近年来,水墨漫画进入寻常百姓视野,人们在欣赏字与画的同时,也品味了幽默和哲理。
下面漫画《心有鱼力就足》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在实践的基础上,精神力可以转化为物质力②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成功的必要条件③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④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可以突破客观条件限制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9.(2015·长春模拟)康德在其撰写的《宇宙发展史概论》中指出,给我物质,我就用它造出一个宇宙来。
这一观点( )A.承认了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统一于物质B.否认了意识现象的存在,陷入了“一元论”的泥潭C.认为意识能够创造物质,是典型的客观唯心主义D.否认了自然界的物质性,把宇宙看成是意识的产物10.(2015·南昌模拟)如图横轴Q表示劳动力供给,纵轴P表示工资水平。
AS为劳动力供给实际变化曲线。
当AS1右移至AS3时,就会出现劳动力由过剩到短缺的转折点。
从规律的客观性角度看,这意味着我国企业( )A.要从客观实际出发适当减少劳动力配置B.要遵循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提高劳动待遇C.要坚持在静止中把握劳动力供求变化D.要创新利用客观规律实现劳动力供求平衡11.有研究表明:人们习惯的形成与大脑底部的基底核有关,它会把经常重复的运动或行为记忆贮存起来,当再次遇到这种行为时,大脑就会开启自动行为模式,不再参与决策,基底核的病变可导致多种运动和认知障碍。
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A.意识离不开人脑,人脑是意识的源泉B.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C.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D.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生理基础1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但城镇化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必须因势利导,既要积极、又要稳妥、更要扎实,使之成为一个顺势而为、水到渠成的发展过程。
这表明( )①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②物质世界是相对运动和绝对静止的统一③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④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相互影响、相互决定A.①② B.①③ C.②③D.③④13.(2015·银川模拟)中国自古就有这样一种说法:一个人如果读了诸葛亮的《出师表》而不为之动容,就会被视为不忠;一个人如果读了李密的《陈情表》而不为之动情,就会被视为不孝。
现在,我们应该加一句,一个人读了中国近代史而无动于衷,就不是一个有血性的中国人。
从哲学上看,这段材料表明( )①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能动反映②意识对客观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③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具有两种性质④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有共性的一面A.①② B.③④ C.①④D.②③14.(2015·潮州模拟)一切文章皆须有情。
优秀的散文景、事、理皆为情服务,常常“寓情于景”、“寓情于事”、“寓情于理”。
散文之所以能够“寓情于景、寓情于事、寓情于理”,是因为( )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②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直观反映③意识活动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④意识反映客观世界具有直接现实性A.①②B.②③ C.①③D.②④15.(2015·广州模拟)漫画《如此负重》给我们的启示是( )A.要尊重规律,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B.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把学业搞好C.在一定条件下,人的意识对学习也具有决定作用D.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促进作用16.信息失真、夸大负面新闻、传播不良信息等网络媒体道德失范现象日益严重,为此,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倡导主流新闻网站和重点商业网站应在把方向、抓管理、扬正气、树新风、守法纪、探规律、谋发展、建队伍八个方面做好带头的解决策略。
材料表明( )A.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意识是由物质派生B.意识活动具有能动性,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意识C.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D.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党制定政策的客观依据17.中国气象局日前印发的《贯彻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提出:2015年,全国各省(区、市)气象部门将形成人工影响天气,改善空气质量作业能力,在重污染且有降水形成的条件下采取相应的气象干预措施,消减雾霾,清洁空气。
这说明( )①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改善空气质量的依据②人工影响天气的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③人为事物的联系能够以人的意志为转移④必须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利用规律A.①② B.①③C.②④D.③④18.(2015·哈尔滨模拟)人的心灵和身体在不停地进行对话。
如果人的心情愉快,常常把事情往好的方面想,体内就会分泌出具有活跃脑细胞、增强体质功能的荷尔蒙。
这段话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A.事物的存在并非是客观的 B.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C.事物的价值完全取决于主观感觉 D.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19.(2015·大庆模拟)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
我们要不断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是因为( )A.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B.真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C.一个正确的认识需要多次反复才能实现D.原来正确的理论随着实践发展会逐渐丧失合理性20.(2015·赣州市五校联考)杜威认为:“实践就是人类应对环境的一种活动,这种活动和动物适应环境的活动相比,没有本质的区别。
”杜威的观点否认了实践的( )A.客观物质性 B.历史性C.社会性 D.主观能动性21.(2015·太原模拟)在中医治疗中,医生会凭经验开药方,在某些方面,这些经验可能不一定非常准确,但都是建立在试验和统计的基础上的,并会根据病人的反馈进行调整,没有用的药或者副作用大的药会被取消,或者被减量。
这种治疗方法,说明( )A.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B.实践是经验的产物C.经验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D.认识需要得到检验和发展22.(2015·惠州一中调研)埃博拉疫情在西非地区肆虐,世界卫生组织官员称感染总案例数可能超过两万人,医学界尚未找到预防该病毒的疫苗和其来源,也没有发现有效的治疗方法。
从哲学角度看这是因为( )A.西非地区公共卫生设施落后,导致疫情难以控制B.现代医学在疾病防治方面水平较低C.人类的认识水平和能力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D.埃博拉病毒是新事物,人们对它的认识需要一个过程23.20多年来,我国从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确定到法制政策的制定和完善,从改革教育管理体制到西部“两基”攻坚,从实施免费义务教育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这一系列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推动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推动了我国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转变,促进了教育公平和民生改善。
这说明( )A.认识是对客观对象的正确反映B.认识推动人们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C.认识是实践的根本目的D.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24.拉丁谚语:真理走到极端便成谬误。
真理走到极端就意味着( )①真理超出了自己的适用条件和范围②真理脱离了自己适用的特定过程③真理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超越自身④真理在实践中被检验是完全错误的A.①② B.①③ C.②④D.③④二、非选择题25.2014年,国企改革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其实此前,我国国企改革已经历了一次次思想解放、理论创新、积极探索的过程。
从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到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等改革,我国国企改革经历了改革的初步探索、制度创新以及纵深推进三个阶段。
30多年来,我国国企改革取得了巨大成效,但改革尚未成功,国企改革任重道远。
结合材料,从追求和发展真理的角度,分析我国对国企改革的认识是如何体现人类认识过程的?26.湿地是地球的肾。
近年来,我们对于湿地保护的认识存在一些偏差:一味地追求原始,存在“打破旧世界、回复原生态”的冲动。
时空变化是不可能复原的,盲目追求原始的生态环境就像春秋时代楚人“刻舟求剑”一样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