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设计理念技术
结构层次
教学目标设计的基本理念
设置教学目标的依据 1.课程标准; 2.教材; 3.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经验和认 知特点; 4.相关教学资源。
教学目标设计的基本理念
三维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升 华 顺利促进 升华
不同 体系
熟练掌握
知识与 技能
高效学习
过程与 方法
教学目标设计的基本理念
三维教学目标
——《萧山区中小学教师教学规范 》 “一、教学准备与设计 第5条”
教学目标设计的基本理念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
际(以及其他教学资源),将教材内容变成 具体的、有层次的、可操作的教学要求。 它可以凭借学习者结束学习时的行为变 化来体现是否达到教学目标要求,并且评 价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设计的基本理念
5.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共勉——
理念引导方向、技术引领创新、行动促就成长 改变从现在开始并始终坚持 抽点时间静下心来看些书或资料
2010.12.17
下载地址: 校园网—公共空间—校长室—汪坚 —教学目标设计的理念与技术
教学目标设计的技术——行为目标
对象A——目标主体 应是学生(或师生共同作)为主体,而不是教师。
周末娱乐活动使用句型
??
教学目标设计的技术——行为目标
备课中教学目标书写要求: 1.实际应用中,A(学生)可省略; 2.B(行为)应是动宾结构,表述力求明确、 具体,便于操作以及观察、测量、评价。其 中行为动词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列出,可参考 相关资料。 3. CB组合或DB组合(条件+行为或行为+标 准)应予保留。
尚可:了解、掌握、知道、熟悉等(显得笼统,对程 度的观察、测量模糊) 。
教学目标设计的技术——行为目标
条件C——行为条件情景化 建议:设置情景化行为条件
在一组三角形中,… 在实际操作中,…
在交流研探过程中…,用所给的条件探究…,
通过合作学习小组的讨论,制定…,
通过自行设计小实验,体验… 通过听力及对话操练 ,… 在发动机拆装过程中… ……
教学目标设计的常见问题
课堂教学目标
目标缺失
——教案中无教学目标,教到哪里算哪
里,教学的随意性很大; ——很少考虑教学目标,直接设计教学
过程,教学方向不明确。
教学目标设计的常见问题 主体错位
——重视“教”的目标,忽视“学” 的目标。 教师教学活动引起的学生行为的变化。 而行为变化的主体是学生,所以教学目 标陈述中的主语应是学生。
技能目标:95%以上的学生在初步运用双手胸前接 球的技术同时基本能跟上音乐节奏,50%左右的学 生能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双手胸前接球动作;85%以 上的学生能熟练地运用原地双手胸前接球动作和较 好地运用行进间运球技术。
情感目标:通过鉴赏篮球运动,尝试锻炼自己自练、 自控、自调、自评的能力。
1.了解民事、刑事、行政诉讼的基本程序,理解法律程序 对于维护公平是、正义的作用,帮助学生增强程序正义观 念; 2.学生能将程序正义意识落实在具体行动上,学会按照法 律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在遇到不法侵害时知道遵循法定 程序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知识目标 能说出刑事、民事、行政诉讼的内涵及基本程序;能概述 程序正义对于社会公平正义的作用。 情感态度观念目标 树立正确的诉讼意识、证据意识;增强程序正义观念; 运用目标 在生活实践中,能明确打官司的法定程序,学会有效地运 用法律来维护自身和他人的合法权益。
错误描述
使学生…,让学生…,提高学生…,培养学生……
要求、提倡
能写出…,能设计…,能解释…,对…作出评价, 根据…对…进行分析,能举例说明…,会正确拆 装…,熟练演奏… ……
教学目标设计的技术——行为目标
行为B——学习后学生能做什么 要求:教学目标应采用可观察、可操作、可测量的行 为动词来描述。 推荐:认出、说出、描述、解释、说明、分析、参与、 评价、模仿、讨论、交流、认同等 ……能提出……,……能表现出……, ……能分析比较……
主体
教学目的 描述语句比较抽象、笼统,
可测量性 教学目的是否达到,不易测 量
教学目标与教学目的区别
教学目标
为什么要教,是表
用行为动词表达,具体、明确,可操作 性强。教学目标是否达到,易于检测。
教什么和怎样教, 是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定将要学习的 具体内容和要达到 的水平
作用对象
达教学的价值观,
总的方向感
对教师的“教”有直接指向 作用,有利于教师作用的发 挥。 教学目的往往是孤立的,单 一的结构,缺乏明确的层次 序列,因而课堂教学的深度 和广度的确定,只能取决于 教师本人的业务素质,带有 较大的主观随意性。
使学生…… 培养学生… 让学生…… 帮助学生…… 恢复学生身体素质; 加强纪律性教育 树立良好风气 讲解(列夫)离家的全过程 (学生)能……; (学生)会……; (学生)对……作出…… (学生)对……进行…… (学生)通过……制定(体验、 提出、列举、认出、解释等 等)……
项目
教学目的 教 学 目 标 教学目标设计的基本理念 以教师为主体,着眼于教师 讲授的愿望,反映教师对教 学活动的希望。 以学生为主体,着眼于学生的学习结果, 是对学生学习行为结果的一种规定。
知识和技能目标 1.通过看图片和实物,能对照实物说出千分尺主要结构的名称; 2.通过交流探究,会用合适的语言解释千分尺的刻度原理; 情感态度 3.在实际测量中能在5秒内准确读出一个千分尺读数; 与价值观 4.通过观察教师示范动作及自己练习,使用千分尺均能保持测量 手势、动作正确,用力得当; 5.对照量具保养及7S要求,学会正确保养千分尺。 过程与方法目标 教学目标 1.尝试在学习过程中产生问题并形成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案; 过程与方法 2.学会仔细观察教师示范操作,并通过思考、练习形成自己的测 量技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体会一丝不苟、按图加工、按规操作的工程素养要求,追求质 量意识、成本意识。 2.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学习,学会在小组学习中交流、合作、有效 沟通。
教学目标设计的技术——行为目标
标准D——行为的速度、准确性和质量 建议:行为标准具体化
至少正确回答其中80%的题目…,
详细地写出…
没有错误地…,
能流利的说出…,
严格按照保养步骤、规范在30分钟内…
……
三维教学目标体系 主流: 知识与技能目标 过程与方法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育: 认知目标 技能目标 情感目标 英语、语文: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情感目标
对“教”与“学”都有直接的指向作用, 能使教和学目标一致,既有利于发挥教 师的主导作用,也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 体作用,把教和学两方面的积极性统一 起来。
教学目标由一系列不同层次的子目标组 成。不但规定了教学活动应当达到的最 终结果,而且提出了达到最终结果的程 序,因而对教学活动的深度和广度有明 确具体的指导作用
例3:使学生理解议论文写作中的“类比法”
反映内在 变化的目标
1)用学生自己的话 解释运用类比法的条件
(行为样品)
2)在课文中 找出运用类比法阐明论点的句子
(行为样品)
3)对提供了含有类比法和喻证法的课文,能
指出包含了类比法的句子
(行为样品)
例4:培养学生热爱集体的态度
– 积极参加集体组织的各项活动
教学目标设计的技术 ——内部与外显行为相结合的目标陈述法
一般用于陈述那些难以行为化的情感、 能力方面的目标。
例1: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学生在实验时能够认真观察和操作,遵循科学方法, 能根据自己观察的情况如实画图或解释、说明现象。 例2:培养学生对国画的鉴赏力
经常参观国画展 或向美术教师请教作画技巧 或乐 意给同学讲解国画特点及作品意境 或喜欢创作国画
教学目标设计的常见问题
流于形式
——从教参照搬照抄到教案,教学中目标 意识模糊; ——目标太笼统、抽象,缺乏可操作性、 可观察性以及可测量性,不能有效发挥指导 教学的作用。 ——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如何 去落实教学目标,而是形式地书写出几个条 款加以应对。
教学目标设计的常见问题 重一轻二
——着重知识技能目标,轻情感态 度、过程方法目标 ——只在公开课或相关评比中才写
教学目标:
1.专业能力:能说出V带传 动的工作原理、类型、组 成、型号、结构等内容; 2.方法能力:能演示V带张 紧方法; 3.社会能力:培养对专业 课的兴趣,提高分析能力。
认知目标:熟练掌握运球组合技术;
技能目标:恢复学生身体素质;
情感目标:加强纪律性教育,树立良好风气。 认知目标:通过教学,懂得原地双手胸前接球与行 进间运球的动作要领,领会运动的节奏感。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乐 学 三维目标是有层 次性的,是一个有 机的整体。
会 学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知识与技能
案例二 案例一
教学目标设计的技术
(外显行为)
行为目标陈述法
内部与外显行为相结合的目标陈述法
教学目标设计的技术——行为目标
教学目标编写四要素(ABCD模式) 对象A(audience) —— 教学对象,即学生; 行为B(behaviour) —— 通过学习以后,学生能做什么; 条件C(condition) —— 上述行为产生的条件; 标准D(degree) ——达到上述行为的最低标准。 实例: 学生 能在1分钟之内 输入60个汉字,错误率不超过5%。
(征询信息、给出建议)
安排
教学目标:
1.通过章节学习,学生 理解实数与向量乘法的 几何意义; 2.掌握实数与向量乘法 的运算法则; 3.理解向量的线性组合
教学目标: 了解稳压二极管的工作 特性及应用;
掌握稳压二极管的参数;
了解发光二极管的工作 特性及应用
教学目标:
1.了解列夫.茨威格; 2.列夫为什么离家出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