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食源性疾病发病原因及其预防措施 PPT
食源性疾病发病原因及其预防措施 PPT
食源性疾病发病原因及其预防措施 PPT
目录
1.1
食源性疾病的概述
1.2
食源性疾病的现状
1.3
食源性疾病发生的因素
1.4
食源性疾病的控制策略
1.1食源性疾病的概述
▪ 食源性疾病是指通过摄食进入人体内的各种致病因 子引起的并通常具有感染性质或中毒性质的一类疾 病。
▪ 食源性疾病包括最常见的食物中毒、食源性肠道传 染病、食源性寄生虫病、食源性变态反应性疾病、 暴饮暴食引起的急性肠胃炎、酒精中毒以及由食物 中有毒有害污染物引起的中毒性疾病。
1.3食源性疾病发生的因素
食源性 疾病发 生的因
素
环境变化 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的问题
社会因素 生活方式的改变 其他因素
1.3.1环境变化
❖ 由于开放改革,大量农村人口无计划地向城市地区流动, 导致城市人口拥挤,居住条件变差,饮用水供应和废弃 物处理都处于重大压力之下,增加了食源性病原体传播 的机会。人口不断增长,农用化学物质和工业废弃物的 排放量不断增加,水体中有机物污染,重金属在农畜水 产品中富集,使污染加重(如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 兽药残留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污染)。目前,我国有 850条河、130多个湖泊和近海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其中51个程度严重。这些有毒化学物质可进入人类的食 物链,通过食物进入人体而损害人体健康,降低人体抗 病力。2000年农业部对14个经济发达的省会城市的 2110个样品检测,结果蔬菜中重金属超标的占23%;种 植业与养殖业造成源头污染,我国每年氮肥用量2500万 t,农药130万t,单位面积使用量分别是世界平均水平的 3倍和2倍。二恶英污染又是一个环境污染主要案例(焚 烧废弃物、汽车尾气)直接或间接污染肉、乳及水产, 使致癌致畸,直接致死量为砒霜的900倍[2]。
大家学习辛苦了,还是要坚持
继续保持安静
❖ 由于目前世界上只有少数几个国家建立了食源性疾病年度 报告制度(即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其中美国食源性 疾病监测系统最完善,资料报告最多最完整),且漏报率相 当高,发达国家的漏报率高达90%,发展中国家在95%以 上。所以很难准确估计全球食源性疾病的发病率。据WHO 报告,食源性疾病的实际病例数要比报告的病例数300~ 500倍,报告的发病率不到实际发病率的10%。因此,所 得到的报告病例数仅是“冰山一角”。
❖ 这一切也清楚地表明,食源性疾病不会随着经 济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而减少或消失。无论 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食品污染和食 源性疾病都尚未得到有效的控制,依然严重地 危害着人们的健康和安全。因此,食品安全和 食源性疾病的控制已 流行病学监测数据显示,在过去的10年间全球食源性疾 病发病率不断上升,且有严重暴发流行。据报道,发达 国家每年大约有30%的人患食源性疾病。美国每年约有 7600万人发生食源性疾病,其中约5000人死亡。欧洲 一些国家的沙门氏菌感染病例增高到5倍。尽管现在还 没有关于发展中国家食源性疾病的系统性报道,但发展 中国家的问题可能更严重。这些国家食源性疾病的种类 较多,常见的有霍乱、空肠弯曲菌、大肠杆菌、沙门菌 感染等,腹泻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世界卫生组织 (WHO)统计报告表明,全球因食物污染而致病者已达数 亿人,每年约有几亿腹泻病例,导致约300万5岁以下儿 童死亡,其中约70%是因生物性污染的食品所致。在发 展中国家,估计每年腹泻及其相关疾病有2.7亿病例, 导致24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亡。
▪ 食源性疾患的发病率居各类疾病总发病率的前列, 是当前世界上最突出的卫生问题。
❖ 人们为了除虫,大量使用剧毒农药喷洒蔬菜、水果;为 了提高瘦肉产量,盲目使用违禁激素(瘦肉精)喂猪;为 了增白面粉,随便使用吊白块;为了骗钱,将稻草沤水 兑色勾盐当酱油出售等等,真是举不胜举。
❖ 随着时代的改革变化,食品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大普及和 食品贸易国际化,全球不断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如 比利时“二恶英事件”、英国“疯牛病”、日本的大肠 杆菌O157:H7食物中毒,以及我国暴光的阜阳劣质奶粉、 霉变毒米、苏丹红事件等,都使食品安全成为众人关注 的焦点,也再次敲响了食品安全问题的警钟。
1.3.2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的问题
❖ 超量使用、滥用添加剂或非法添加物;生产工 艺流程未能严格执行,微生物杀灭不全;生产 储存运输过程微生物引起腐败;应用新原料、 新技术、新工艺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如转基因 辐射食品已引起学术界的普遍关注),这些均可明 显增高食源性疾病的危险性。
❖ 我国虽有较健全的食物中毒报告系统,但还没有健全的 食源性疾病监测体系,故难以估计食源性疾病的发病情 况。据卫生部统计,近几年我国食物中毒例数、人数、 死亡人数有较大上升,专家估计,每年食物中毒例数至 少20~40万人,但统计报告的约2~4万,尚不到实际 1/10,食品安全形势不容乐观,食物中毒事件屡有发生 [2]。2002年,卫生部共接到重大食物中毒事件报告 128起,7127人中毒,死亡138人;2003年重大食物中 毒事件379起,12876人中毒,323人死亡,与2002年 比较,分别增加了196.7%、80.7%、134.1%。尽管各 级卫生部门在预防和控制食物中毒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有 效措施,积极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严厉打击产 销假冒伪劣和有毒有害食品的违法犯罪行为,取得了一 定效果。但从整体上看,各种生物性和化学污染尚未得 到根本控制,食品安全和食源性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仍非 常艰巨。
❖ 食源性疾病不但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而且造 成重大经济损失。美国每年约有7,600万例食 源性疾病病例,造成的经济负担高达1,100亿 元。澳大利亚估计每年因食源性疾病带来的经 济损失可达26亿澳元。英格兰和威尔士每年约 有2,366,000例病人,每年的医疗费和损失 约为3~7亿英镑。1986年引起全球恐慌的“疯 牛病”,共宰杀1100多万头病牛,经济损失达 数百亿英镑。1996年日本的大肠杆菌O157: H7食物中毒事件,约9000多人中毒,经济损失 惨重。近几年我国在这方面也造成了上千万元 的经济损失和严重影响了食品企业的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