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刑事诉讼法论文

刑事诉讼法论文

东北财经大学网络教育
课程考试论文(设计)考核
课程名称
作者袁燕华
考试批次201509
学籍批次201409
学习中心包头奥鹏学习中心层次专升本
专业法学(跨专业)
完成时间2015年9月2日
一、案例
被告人甲某,男,婚后与未婚女乙某恋爱并欲结为夫妻,两人商量在甲某逼迫妻子离婚之后立即结婚。

两人的关系被甲某的妻子丙某发现,丙某对甲某多方劝阻,甚至通过甲某的单位领导对甲某进行教育。

但甲某执意要和乙某结婚,在要求离婚受到领导和家人批评而离婚不成的情况下,甲某租一间房子,与乙某公开在该处以夫妻的名义共同生活。

丙某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向法院以重婚罪提起诉讼并提出附带民事诉讼,要求法院判决与甲某离婚。

法院经过开庭审理,认为甲某重婚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凿,依法判处甲某有期徒刑1年。

对于丙某要求离婚的诉讼请求,法院认为该诉讼不能作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受案范围,因此将案件转送民事审判庭处理。

问题:
(1)法院不受理丙某要求离婚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请求,是否违法?
(2)结合刑事诉讼法和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及刑事诉讼理论,说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成立条件和提起的时间。

二、就以上案例本人分析如下
国家制定附带民事诉讼具有重要的意义。

主要是有利于保护被害人的合法权利。

其一,实行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司法机关在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过程中必须同时收集证明被告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证据,这有利于减轻被害人在民事赔偿部分本应承担的举证责任,从而降低被害人获得赔偿的难度。

其二,规定司法机关在解决被告人刑事责任的过程中必须一并解决其应承担的民事赔偿责任,有利于及时弥补被害人因犯罪行为遭受的
物质损害。

因为如果不实行附带民事诉讼制度,被害人遭受的物质损害必须等到刑事案件结束后再向民事审判庭提起诉讼,这样往往会因为时过境迁,导致有关损害事实难以查清,或因被告人将财产转移、隐匿,导致损害赔偿难以实现。

附带民事诉讼,是指公安司法机关在刑事诉讼的过程中,在解决被告人刑事责任的同时,附带解决被告人的犯罪行为所造成的物质损失的赔偿问题而进行的诉讼活动。

附带民事诉讼就其解决的问题而言,是物质损失赔偿问题,与民事诉讼中的损害赔偿一样,属于民事纠纷,但它和一般的民事诉讼又有区别,有着自己的特殊之处。

这表现为两个方面:从实体上说,这种赔偿是由犯罪行为所引起的;从程序上说,它是在刑事诉讼的过程中提起的,通常由审判刑事案件的审判组织一并审判。

其成立和解决都与刑事诉讼密不可分,因而是一种特殊的诉讼程序。

(一)法院不受理丙某要求离婚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请求属于合法行为。

附带民事诉讼是指司法机关在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的同时,附带解决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经济损失的赔偿问题的活动。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七条规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显然,依照此规定能够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刑事案件必须符合这样两个基本前提条件:一是该刑事案件中被害人遭受了物质损失;二是该物质损失系由被告人的犯罪行为导致的。

本案中重婚是刑事案件,离婚是民事案件,两者属不同性质的案件,应该在不同的合议庭审理,同时离婚所要解决的也不是
经济损失上的问题,法院理所应当不予和重婚案件同时审理。

案例中丙某提出离婚所要解决的不是经济问题,不存在经济遭受损失这一要件。

案例中离婚属于民事案件,而起诉甲某重婚属于刑事案件,是要分开进行,由不同的审判庭予以审理的,不能在同一个案件和同一个法庭进行。

(二)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成立条件和提起的时间
并不是所有的民事诉讼都可以作为附带民事诉讼处理。

附带民事诉讼成立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必须是被告人的犯罪行为给被害人造成的损失。

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是以被告人的行为构成犯罪、刑事案件成立为前提。

只要符合这个条件,不论对被告人是否科处刑罚,被害人依法都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2、必须是被害人因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的物质损失。

最高法院2000年12月4日通过的《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中规定:“因人身权利受到犯罪侵犯而遭受物质损失或者财物被犯罪分子毁坏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民法通则》规定:侵害公民的名誉、人格肖像权的。

被害人可以要求加害人给予经济赔偿。

最高法院2000年12月4日得司法解释规定:“对于被害人因犯罪行为遭受精神损失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3、被害人的物质损失必须是被告人的犯罪行为直接造成的。

不是犯罪行为直接造成的损失,被害人不能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所谓直接造成的物质损失是指犯罪行为与物质之间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

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释规定:“被害人因犯罪行为遭受的物质损失是指被害人因犯罪行为已
经遭受的实际直接损失和必然遭受的损失。

”犯罪行为直接造成的物质损失,既包括犯罪行为已经给被害人造成的物质损失,也包括被害人将来必然遭受的物质利益损失。

4、附带民事诉讼提起的时间必须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提起。

即只能在刑事案件立案以后、一审判决宣告以前提起。

如果刑事案件尚未立案,或者刑事案件已经审结,被害人就不能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因为刑事案件未立案,刑事诉讼尚未开始,谈不上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问题。

刑事案件审结后,如果再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不论对当事人,还是司法机关,都失去了附带民事诉讼的意义。

被害人如果仍坚持要求被告人赔偿损失,只能按照民事诉讼程序解决。

所以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成立和提起的时间对能否让附带民事诉讼顺利的实行起到很大的作用。

附带民事诉讼有利于正确执行中国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刑事政策。

在处理刑事案件过程中一并解决民事赔偿问题,有利于查明被告人对其犯罪行为造成的物质损害的态度,从而正确判断被告人是否悔罪及悔罪的态度,判断被告人的人身危险性,这对于在定罪量刑时正确执行中国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刑事政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