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发展战略)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问题及战略研究

2020年(发展战略)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问题及战略研究

(发展战略)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问题及战略研究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问题及战略研究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起步晚,收入比重低,品种少,创新能力不足,服务收费不合理。

加入WTO后,中外银行的激烈竞争促使我国商业银行于发展中间业务上必须尽快提高认识,完善组织管理,强化产品开发,实施有效市场营销,优化服务手段,完善人才培养机制,调整收费标准,防范市场风险。

中图分类号:F83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7217(2004)03-0031-04壹、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及存于的问题(壹)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现状近几年,国内银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传统的商业银行业务所能带来的利润越来越小,为寻求和扩大盈利空间,各商业银行将目光投向了中间业务。

据了解,我国四大银行2002年中间业务占其全部收益比重分别为:中国银行约17%、中国建设银行约8%、中国工商银行约5%、中国农业银行约4%。

但因我国银行中间业务起步较晚,发展不快,不仅业务量占总收入的比重偏低,而且品种较少,仅仅限于结算、代理收费等劳动密集型产品。

而技术含量高的资信调查、资产评估、个人理财、期货期权以及衍生工具类于我国才刚刚起步,有的基本没有开展。

目前,我国各商业银行已经开展的中间业务大约有260余个品种,可是,其中有相当壹部分是不收费的,例如邮寄对帐单、代发工资、银证转帐等业务均不收费。

(二)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存于的问题和西方商业银行发达的中间业务相比,我国银行中间业务无论于规模仍是质量等方面均存于许多问题,主要体当下:1.绝对收入额及其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偏低表12001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比较单位:亿元───────────────────────────────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合计───────────────────────────────中间业务26.169.6652.4632.28120.56收入营业收入746.6496.57403.59595.312242.07净额中间业务净收入占3.51.95135.425.38比例───────────────────────────────注:中国银行中间业务净收入中其他营业收支净额(含汇兑损益)为25.2亿元,建设银行其他营业收支净额(含汇兑损益)为3.2亿元。

从表1中见出,除中国银行因历史原因外汇业务收入较大导致其中间业务的业务收入占比例达13%外,其他几大银行所占比例均较小。

据了解,德国商业银行60%之上的收入来自中间业务,美国花旗银行等20家大银行的中间业务占比于70%之上,英国最大的商业银行巴莱克银行中间业务的利润弥补全部支出的73%,香港银行非利息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为22%。

然而,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平均收益比重不超过10%。

2.对传统类中间业务依赖较大,创新能力不足表2我国某国有商业银行2001年中间业务收入占比表────────────────────────────────────────总计结算类代理类担保类银行卡类房产金融────────────────────────────────────────收入占比(%)10024.7614.12.9712.233.81────────────────────────────────────────────────────────────────────委托贷款咨询基金其他────────────────────────────收入占比(%)15.515.371.220.05────────────────────────────从表2中可见出,传统的结算、代理业务收入占比约40%,咨询、基金类业务仅占约6%。

而国外银行和我国银行的收入构成明显不同,见表3表3大通银行1999年非利差收入────────────────────────────────────────总计投资银行收入交易收入证券销售收入私有权益────────────────────────────────────────收入(亿元)802211361938312831收入占比(%)10014.624.163.8910.36────────────────────────────────────────────────────────────────────────信托托管投资管理其他服务收入其他收入────────────────────────────────收入(亿元)13.71983515收入占比(%)16.2924.726.42────────────────────────────────可见,国外银行中间业务收入主要来源于知识含量较高的对外投资业和投资管理业务,而且分布均匀,来源广泛,对某壹类业务的依赖性小。

虽然于我国有分业的客观因素,但我国中间业务的层次性较低的实际情况也很明显。

3.中间业务的服务收费不合理首先表当下服务收费价格的严重偏低。

以中国人民银行总行1997年12月31日颁布的《支付结算办法》中的有关结算收费为例:表4商业银行结算收费标准单位:元──────────────────────────────────银行银行承托收承付本票单位主服务项目汇兑汇票兑汇票委托收款支票动查询──────────────────────────────────手续费金额按票面金1.00O.501.00O.60O.50(每笔)额的0.5%──────────────────────────────────────────────────────────────────未于银行开户的个人汇款和办理银行汇票符合规定的汇票服务项目─────────退汇本票支票挂失<5000≥5000────────────────────────────────手续费金额票面金额1%500.5票面金额的1%(每笔)────────────────────────────────这壹标准严重偏低,壹笔业务的手续费收入甚至抵不上银行因此而付出的关联费用。

显然,收费只是象征性的,不能从中体现出银行运营服务的性质。

另外,其他壹些银行的中间业务没有明确的定价,或者是缺乏行业性的统壹规定。

二、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战略性措施(壹)提高对发展中间业务重要性的认识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奉行传统的运营理念,对发展中间业务的认识不足。

这也是和我国利率由人民银行统壹制定、利差幅度较大相统壹的。

根据2003年5月我国商业银行的挂牌利率见:壹年期的存款利率是1.98%,而壹年期的贷款利率为5.31%,利差达3.33%。

加上银行吸收的存款有相当壹部分为活期存款,其综合利率水平更低,利差也就更大。

有了存款,不论是发放贷款仍是上存人民银行,就有利润,这就形成了我国银行业普遍存于追求资产规模、以存款立行的运营思想。

而发展中间业务,其收益不明显、不直接,造成了基层行对发展中间业务的自我激励不足。

近来各家商业银行虽然对中间业务越来越重视,但于运营理念和观念上始终重视传统的存、贷业务,对未来中间业务的发展市场和于商业银行运营中的战略地位及经济效益性认识不够充分,仍然把中间业务作为商业银行运营辅助性产品让其自然发展,以至中间业务缺乏内于的发展动力,缺乏整体性及规模性市场营销,影响了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良性发展。

认识是行动的先导,提高认识要贯穿于中间业务发展的整个过程。

实现“十个转变”,即于运营理念上从专业银行向现代银行转变;于运营目标上从间接创收向直接和间接创收且重转变;于运营意识上从“副业”向“主业”转变;运营模式上由“壹元化”向“多元化”转变;于运营品种上从传统产品向新兴产品转变;于运营手段上从科技含量低、单壹化向高技术、多样化转变;于服务策略上从低效向高效转变;于运营态度上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于运营机制上从僵化向灵活方式转变;于运营作风上从“以自我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转变。

通过上述转变,进壹步提高对发展中间业务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最终于措施和行动上推动中间业务的健康、快速发展。

(二)完善中间业务的组织管理体系目前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品种均是由总行统壹推出,逐级授权办理,基层行没有专门机构主动地研究市场和客户需求,对上级银行推广的中间业务,只强调壹个“有”字,零散地分布于对公信贷、个人信贷、国际业务、会计等不同的职能部门。

开展业务存于自发性、随机性特点,各职能部门往往只能各自开发、自成体系,不同业务之间难以衔接,缺乏对中间业务统壹的规划和管理,于壹定程度上使中间业务的管理缺乏统壹性、连贯性以及业务推动的有效性。

因此,必须尽快完善中间业务的组织管理体系。

于中间业务的拓展上,要以效益为中心,全面整合中间业务,制定统壹的鉴定、核算和综合效益评价体系。

首先,各商业银行建立统壹规范的核算体制,完善各商业银行会计核算科目,保证中间业务核算的真实和完整。

其次,建立中间业务初级核算系统,充分发挥财务管理作用。

第三,督促商业银行健全内部运营机制,各商业银行可考虑改变传统业务部门的职能,新成立壹个综合业务部门来统壹筹划、协调发展、规范管理各项中间业务。

第四,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内部控制,保证制度落到实处,确保中间业务得到有效管理和规范发展。

第五,加强对客户的信用调查和信用评估,于央行确定的分类指导费率范围内,商业银行费率要和客户的信用等级和业务风险系统相联系,避免企业运营风险的转嫁,降低信用风险,增加运营效益。

(三)强化中间业务产品开发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品种单调,创新能力亟待提高,于推行中间业务产品创新的过程中,应注重我国的实际情况,面向广大客户的需要,具体可朝以下几方面努力:1.咨询业务。

银行的咨询业务范围极为广泛,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企业参和国际经济项目的投标、合作、建设和生产销售的机会愈来愈多。

国有商业银行应抓住机遇大力拓展咨询业务,以保证有竞争力的国内优秀企业不会因信息滞后或缺少国内银行为其提供信用担保、信用签证等原因而错失良机,为国有企业积极参和国际竞争提供帮助。

2.信息咨询业务。

开办信息咨询业务涉及的内容广泛。

其中,商业银行应着重发展以下几方面的信息咨询业务。

(1)有偿提供可对外公开的金融情报,为客户提供国内外市场动态、外汇、人民币价格走势、信息数据及金融市场方面的服务。

(2)开展咨询和市场调查,对企业资信进行评估,对国内外市场动态、贸易政策、关税等进行调研活动。

(3)银行受托,对企业运营管理中的问题进行诊断,提供参考。

(4)提供中介服务。

即银行为客户进行经济合作和商品交易充当中介人,为客户牵线搭桥,促使双方达成协议,收取中间服务费或交易中间费。

3.代理清理债权、债务、国际金融担保等业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