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产品加工项目建设可研报告

农产品加工项目建设可研报告

第一章总论一项目概况项目名称:xxxxxxx食品加工厂拟建规模: 规划总用地面积 1.413 公顷(约 21.1545 亩),总建筑面积12700平方米,项目估算投资 3640.00 万元。

建设单位:。

单位法定代表人:建设性质:新建。

建设地点:二区域概况(一)基本情况黄莲乡位于桐梓县县域中北部,距县城115公里,是一个高海拔的纯农业乡镇,总面积191.17平方公里,耕地11415亩,境内耕地主要以坡耕地为主,森林覆盖率83.4﹪,全乡12个村,39个村民组,2228户,9684人。

黄莲乡地广人稀、边远山区,政府所在地海拔1640米,最高海拔1920米,平均海拔1400米左右。

年平均气温11.3℃,年降雨量1100毫米,其气候特点是:冬季寒冷、夏季温凉、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冬长夏短,春秋相连,雨热同季。

黄莲乡地广人稀,土肥,资源丰富,交通便捷,生态条件优越,境内山地小气候特征明显,自然环境条件适合发展特色种养业,尤其以种植方竹、天麻、野生蜂蜜、野生猕猴桃为主,是桐梓县内发展特色农业的理想区域。

黄莲乡境内风光秀丽、空气清晰、气候宜人、森林竹海峰峦起伏、水光山色令人神往,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境内有成片原生方竹林约5万亩,有天然溶洞及两座地表自然湖泊,迎来了重庆南方集团在我乡打造旅游开发,把黄莲打造为旅游圣地,正在修建新黄高等级公路(旅游专线),将大大缩短到桐梓县城、遵义、重庆的距离。

三、项目建设单位概况桐梓县黄莲乡某某有限公司成立于年,注册资本万元,董事长为。

公司立足于黄莲乡特色的农产品种植资源。

现主要开发有生态养蜂、野生天麻种植、方竹、野生猕猴桃、藏香猪养殖等绿色食品产品。

公司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运作模式,作为与农户的利益连接制度,为带动当地农民致富做出了积极贡献。

公司财务状况良好,企业信誉好,是银行信用等级“AA”单位。

近两年项目单位各项财务指标如下表:(单位:万元)四、编制依据、范围及期限1、编制依据(1)(2) 黄莲乡农业产业发展报告(3) 土地勘测定界技术报告()2、可行性研究范围本次可行性研究报告是以该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基础资料和国家有关的法令、政策、规程等以及该项目相关的内外部条件、城市总体规划为基础,针对项目的特点、任务与要求,对该项目建设工程的建设背景及必要性、建设内容及规莫、市场需求、建设内外部条件、项目工程方案及环境保护、项目实施进度计划、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项目风险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测算和论证,以确定该项目建设的可行性、效益的合理性。

五、项目基本情况(一) 产品方案及建设规模1、年产2500吨方竹。

2、年产5吨以上天麻。

3、年产8吨以上野生蜂密。

4、年产1000吨以上野生猕猴桃。

5、年产100吨以上藏香猪养殖。

(二)项目规划及目标;1、生态养蜂。

以湖南洞村、新庄村为核心区,辐射到全乡进行发展,在3年内新发展8000桶,全乡达到10000桶。

2、野生天麻种植。

2013年至2015年,在黄莲坝村种植野生天麻300亩,湖南洞村种植200亩,大溪河村种植100亩。

3、方竹。

到2015年新造方竹林5000亩,低产林改造2万亩,续改3万亩,提高方竹产量和品质。

4、野生猕猴桃。

一是对原有的野生猕猴桃进行补植和改造;二是新造10000亩。

到2015年野生猕猴桃产量达到1000吨。

5、藏香猪养殖。

在大溪河村建年出栏5000头的藏香猪养殖场一个,辐射到12个村进行发展,每个村发展20头以上的养殖户20户,到2015年全乡达到年出栏藏香猪10000头。

项目主要新建农产品加工厂一座,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生化池一座200立方米、5座农产品加工车间7000平方米、办公楼3000平方米、冷藏库700平方米、食品检验综合楼1000平方米、仓库1000平方米及其变配电、道路、原料场地、大门围墙等基础配套设施,项目建设完成后,形成建筑规模12700平方米。

(三)项目选址该项目拟建于桐梓县黄莲乡黄莲坝村(四)项目投资项目规模总投资为3853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3257万元,铺底流动资金326万元。

(五)资金筹措1、申请银行长期贷款1000万元;2、国家扶持资金 500万元3、公司自筹资金2083万元六、主要研究结论(一)项目建设的可行性1、根据该项目的地理位置、气象、水文、地质及初步设计方案,该项目建设工程在技术上是安全可行的,依据有关资料显示,该项目在规划、环保、消防等方面均可行。

2、建农产品加工厂一个,农户的农业产业发展由农产品加工厂提供技术,并负责对农产品进行加工、包装、销售。

3、黄莲乡地广人稀,森林覆盖率高,植被好,草山草坡及撂荒地面积大,土质肥,气候特征明显,资源丰富,非常适合特色种养业的发展。

4、础基实施建设条件已具备,近几年来,国家加大基础实施建设,黄莲乡交通便捷,黄莲乡位于桐梓县县域中北部,距崇遵高速公路、210国道、川黔铁路42公里。

同时,新黄高等级公路正在建设,建成后,将大大缩短到桐梓县城的距离,车程在1小时以内,便于实施。

黄莲乡已实现了村村通公路,通讯以及水电供应条件已具备。

综上所述,实施本项目,具有充分的可行性,可靠性,投资不担风险,是一个上马快,操作可行,效益高的项目,项目建成后,对于促进黄莲乡特色产业的发展,丰富市场供应,带动群众调整产业结构,探索致富路子促进新农村建设都具有较好的促进(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显著(1)本项目建设条件优越,项目建设场地宽阔,交通、水、电条件由乡政府配套统一解决,为工程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项目建设选址符合桐梓县城市总体规划。

有利于乡村农民脱贫致富,可推动乡村区域经济的发展。

(3)本项目工程建设估算总投资3583万元。

项目的建成、投产将为反乡农民工提供多个就业机会;为反乡农民工、失业人员、再就业创造良好条件。

对实施黄莲乡富裕劳动力就业和再就业、缓解当前就业困难的局面及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起着良好的作用。

七、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下表)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一、项目背景(一)长期以来,黄莲乡方竹、天麻、野生蜂密、野生猕猴桃都是传统陈旧的种植方法,产量不高,科技含量低,加之销售单一,80%以鲜销为主,深加工少。

近年来,虽然兴办了几家规模较小的家庭作坊似的农产品加工厂,但由于没形成规模集中连片种植,更没形成规模批量深加工生产和批量销售,而只仅用零散型销售,因此,由于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影响了当地农民的生产种植积极性,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黄莲乡方竹、天麻、野生蜂密、野生猕猴桃种植规模的扩大和黄莲乡农产品加工产业的发展。

为扩大黄莲乡方竹、天麻、野生蜂密、野生猕猴桃种植面积,推进农业“三化”进程,促进全县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发展,乡政府决定筹建桐梓县大拇指食品加工厂建设项目。

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县政府提出的实现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及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政策。

我国把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水平作为一项重要举措,将大力发展和扶持企业,企业把科技创新放在重要位置,推动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提高当地特色产品附加值,提高农业整体效益,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广大农民奔小康的需要。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意义1、有利于区域特色农产品产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以农业种植基地为基础,推进农产品系列深加工、黄莲乡方竹、天麻、野生蜂密、野生猕猴桃的发展,将食品种植增值和加工增值相结合,有利于形成从初级产品到深加工产品、到高附加值产品的增值增效。

可引导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带动本地高效农业的开发和建设。

可发挥加工企业的联动效应,实行跨地区联合经营,实现生产要素合理重组,推进经济结构优化。

2、适合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为了加强对项目副产品和废弃物的利用,企业将建设一座200立方米的沼气池,对产品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和废弃物进行厌氧发酵处理,为加工厂提供燃剂,为附近农户提供免费的有机肥料,适应了循环经济的发展要求,有利于农户增收、企业增效和环境保护。

3、是支农扶贫的根本解决办法黄莲乡位于桐梓县的一个偏远山区,农民由于受自然条件的制约,经济发展长期滞后,农民迫切需要项目带动帮助脱贫致富。

只有充分利用现有的自然条件,提高农业产品优势,建立长期稳固的生态养蜂、野生天麻种植、方竹、野生猕猴桃、藏香猪养殖。

生产基地,实施产业开发,生产发展才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出路。

本项目充分利用黄莲乡地区优势的农产品资源,在扩大种植基地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本地区的特色产品,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4、是积极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促进返乡农民工就业,维护社会稳定和谐的需要。

黄莲乡位于桐梓县,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大批的农村劳动力从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汇成“打工族”,全乡常年外出务工人口人,主要去向为沿海发达地区,劳务经济已经成为当地农村的重要支柱之一。

但随着近期全球金融危机的降临,沿海地区的许多企业受到极大的影响,有的甚至被迫暂时停产,无奈之下大批量裁员,于是大批外出务工人员只好相继还乡,如不能实现自主创业或找到新的就业机会,势必为社会稳定带来新的隐患。

本项目的实施,不仅可直接提供多个的就业岗位,而且可以通过项目带动及产业关联,带来大批的就业机会。

因而项目实施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和谐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总之,特色农产品开发项目,具有充分发挥当地农业资源优势、调整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积极推进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市化进程,增强地方经济实力、加速农民致富、发展出口产业等多方面的积极作用,其重要意义十分明显。

因此,各级政府应该对该项目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大力的支持。

第三章产业政策和市场前景分析一、产业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指出:“通过发展农业产业化和新型农村合作组织,使农民合理分享农产品加工、流通增值收益。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高效农业,利用农业景观资源发展观光、休闲、旅游等农村服务业,使农民在农业功能拓展中获得更多收益”。

同时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篇中指出:要“发展现代农业。

坚持把发展农业生产力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增值能力,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

延长农业产业链条,使农民在农业功能拓展中获得更多收益。

发展农产品加工、保鲜、储运和其他服务。

”国务院发布的农业科技发展纲要(2001年—2010年)指出: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已进入新阶段,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必然要推进新的农业科技革命。

本项目的建设完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调整的方向。

二、市场分析(一) 产品市场现状分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

发展以无公害、绿色食品为代表的农业产品是我国食品发展的趋势,深受人们青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