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风的地质作用和地貌特征及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风的地质作用和地貌特征及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1)吹扬作用 (deflation):风 将地表砂粒和尘土扬 起吹走。
(2)磨蚀作用(abrasion)
风力扬起的碎屑物对 地表的冲击和摩擦以 及碎屑物质颗粒之间 的冲撞和摩擦。
卵石或砾石可以被磨 蚀成多个磨光面,而 且边棱清晰鲜明,这 种石块称为风棱石 (windcut stone)。
哈密奇石-风棱石
新月型砂丘
纵向砂丘
横向砂丘
神秘的五彩沙漠库姆塔格
3)泥漠
三、风沙的危害及防治
本次沙尘暴北京总降尘量3万吨,人均2公斤!
北京2002年3月18日
北京2002年3月20日
防治风沙危害的基本原则
基本原则是:降低风 速,保护地表沙屑及 土壤,抵抗风蚀,固 定流沙。
具体措施有以下几个 方面:营造林带、工 程固沙、合理利用土 地,改进耕作方式。
雅丹地形(玉门关雅丹魔鬼城)
2)石蘑菇(aeolian mushroom)
上大下小的蘑菇状地形 称为风蚀蘑菇。其形成 是因气流在近地面部分 所含的砂粒较多,一些 突出地面上的孤立岩石, 下部受风蚀较甚所致。 如果下部岩性较上部岩 性为软,或因水平节理 发育,在差异风蚀下, 更易形成风蚀蘑菇。
3)风蚀洼地

6)蜂窝石(alveolar stone)
神奇的蜂窝石
二、风积作用及沙丘
风的搬运作用 风的沉积作用 风积地貌
世界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
1、风的搬运作用
1)悬移:当风速达5m/s时,就能使粒径小于0.2mm的 砂粒悬移。而粒度小于0.05mm的粉砂粒一旦进入悬 浮状态就不易降落而长期随风飘扬。
2、风蚀地貌
风蚀巨型地貌
风蚀巨型地貌主要有 岩漠和石漠;
北疆--古爾班通古特的岩漠
1)岩漠又称石荒漠, 干旱地区地势较高地 带,因风的作用,再 加上强烈的物理风化 作用和暴雨的洪流冲 刷作用,形成基岩裸 露,地形起伏不平, 植物稀少的地貌景观。
2)石漠,砾漠(蒙古语叫戈壁)
风蚀微地貌
1)岛状山﹑风城,雅丹地形
风的地质作用和地貌特征及黄土高原 水土流失
风的地质作用 风成黄土及其地貌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 失与水土保持
第一节 风的地质作用
风的剥蚀作用及风蚀地貌 风积作用及沙丘 风沙的危害及防治
一、风的剥蚀作用及风蚀地貌
1、风的剥蚀作用简称 风蚀(aeolian erosion)。包括吹 扬和磨蚀两种方式。
3)推移:当风速较小或者地面砂粒较大(粒径大于 0.5mm)时,砂粒沿着地面滚动或滑动,简称推移。 其动能来自于其它跳跃砂粒的撞击。
2、风的沉积作用
风力堆积的物质称为风积物(aeolian sediment)。
风积物的特点
(1)碎屑物主要由砂、粉砂以及少量粘土级的物 质组成,粒度在2mm以下。
(6)颜色多样,但占优势的是红色色调。
3、风积地貌
(1)砂堆 :风砂流遇到障碍时,因能量消耗而沉积下 来,把障碍物埋没形成砂堆,呈舌状,高度小于 10m,内部具交错层。
哈密鸣沙山 当人们从鸣沙山顶向下滑 动时,由沙粒相互挤压碰 撞产生的压电能可以转变 为弹性能,再由弹性能转 变为音响能,该音响能经 柳条河共鸣箱共振放大后 便可发出“嗡嗡嗡”、 “嘶嘶嘶”似轰炸机掠空 般的轰鸣声。
(2)分选性较冲积物高,这是由风力搬运的高度 选择性所决定的。
(3)碎屑颗粒即使是很细的粉砂(成分主要是石 英),也具有较高的圆度。
(4)碎屑中可以存在较多的铁镁质及其它化学性 质不稳定的矿物,如辉石、角闪石、黑云母、方 解石等,这些性质不稳定的矿物在由水力搬运的 沉积物中较少存在。
(5)具有规模极大的交错层理,其形成是由于风 积物作大规模移动的结果。
2)砂丘(sand dune)
风积物形成的砂质丘岗。它是从砂堆演化而来。 (1)新月型砂丘(barchan dune) 平面上呈
月牙形或新月形,高度一般<15m的砂丘称新 月型砂丘。 (2)纵向砂丘(longitudinal dune) 又称赛 夫(阿拉伯语,意为长剑)砂丘,呈互相平行 的长条形砂岗。 (3)横向砂丘(transverse dune) 砂丘总的 延长方向与盛行风向直交。 (4)星状砂丘(star dune) 具有较高的顶, 从顶点向四周呈放射状射出三条以上砂脊,仿 佛金字塔形,故又称金字塔型砂丘。
2)跃移 :砂粒在气流中以跳跃方式前进,简称跃移。 跃移物往往是粒径0.2—0.5mm的砂。当风速达到某 一临界速度时,砂粒开始以滚动或滑动方式移动, 移动的砂粒相互撞击,两个碰撞颗粒或其中之一粒 在冲击力与弹力的作用下跃入空气中。如果地面岩 石硬,则砂粒撞击地面后会跳回空中,继续向前移 动;如果地面是松散的砂,则降落下来的砂粒就撞 击地面的砂粒使之跃起,并以抛物线形式向前移动。
A、风蚀城(aeolian castle) 布地区
水平岩层分
B、雅丹,“雅丹”是维吾尔语,意即具有陡壁 的风蚀垄槽 。干旱地区湖积和冲积平原常
因干缩而产生龟裂,主要由定向风沿着裂隙
不断吹蚀,使裂隙逐渐扩大而成沟槽,沟槽 之间形成高可达5—10米的垄脊。这种地貌 在塔里木盆地的罗布泊地区最为典型。
新疆之沙漠景象——魔鬼城景象
因风蚀而形成的洼地。洼地的底面如达到地下 水面,这里就会成为沙漠中的绿洲 。
4)风蚀柱
垂直节理发育的岩石经长期风蚀后,易成为 柱状,称为风蚀柱。
5)风蚀谷(aeolian valley) 风蚀残丘(aeolian monadnock)
由暴雨和洪流的强烈冲刷所产生的并因风蚀而 扩大的谷地称为风蚀谷。
第二节 风成黄土及其地貌
一、黄土的成因和我国 的黄土地层
二、黄土的理化性质
三、黄土区的地貌和水 文特征
黄土【loess】指的 是在干燥气候条件下 形成的多孔性具有柱 状节理的黄色粉性土, 湿陷性黄土受水浸湿 后会产生较大的沉陷。
一、黄土的成因和我国的黄土地层
黄土是一种颗粒很细的粉砂质或亚粘土,它们主 要是随风飘落沉积而成的。形成黄土的这些细小 颗粒被碳酸钙松散地胶结并堆积起来,这就是我 们看到的黄土。黄土覆盖了地球陆地表面大约 10%的面积,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的广大地区都 有黄土覆盖。我国的黄土高原经过考察得出的年 龄是240万年。黄土很均匀,没有分层的结构, 内部多孔而且有很多垂直的孔隙。这就会使黄土 堆积过程中可能发生断裂,形成一些垂直陡峭的 地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