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体形态雕刻技术标准教案
教学重点
掌握牙体形态雕刻方法。
掌握牙体形态特点。
熟悉雕刻器械的使用方法
熟悉雕刻流程
教学难点
去棱角 二次等分线的确定
教学方法
PPT+讲授+板书
牙体模型 牙列模型
课前准备
查找相关文字资料及图片
教 学 过 程
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
时间分配
1复习上颌第一磨牙牙体形态特点
2学习雕刻流程
3学会雕刻器械的使用
4总结
PPT展示
教
学
反
思
实验六标准一倍恒牙蜡牙冠雕刻
授课班级
18三年制口腔医学技术
授课进度
第8、9、10、11次课
课 型
小班
课 题
实验六
教学资源
《牙体形态雕刻》
课 时
24学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对恒牙牙体外形1:1的雕刻 ,使学生牢固掌握切牙的解剖形态及其生理功能的特点,为以后的临床课奠定基础。
技能目标
.通过观看牙雕录像 ,训练学生正确使用工具,掌握牙体雕刻操作技术和雕刻器械使用的方法。
学情分析
知识储备:学生具备初步的口腔基础知识,但对专业口腔医学知识的整合能力、综合操作运用能力差;
学习能力:有一定的自学能力,能独立思考问题,缺乏将临床工作与口腔医学知识有效运用能力
心理特点:对口腔专业毕业就业前景期盼已久,但真正学习时缺少主动学习能力。
实验一 离体牙牙体形态识别与测量
授课班级
18三年制口腔医学技术
授课进度
第6次课
课 型
小班
课 题
实验四
教学资源
《牙体形态雕刻》
课 时
6学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对上颌第一磨牙牙体外形的雕刻,使学生牢固掌握切牙的解剖形态及其生理功能的特点,为以后的临床课奠定基础。
技能目标
.通过观看牙雕录像 ,训练学生正确使用工具,掌握牙体雕刻操作技术和雕刻器械使用的方法。
情感态度目标
教学重点
掌握牙体形态雕刻方法。
掌握牙体形态特点。
熟悉雕刻器械的使用方法
熟悉雕刻流程
教学难点
去棱角 二次等分线的确定
教学方法
PPT+讲授+板书
牙体模型 牙列模型
课前准备
查找相关文字资料及图片
教 学 过 程
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
时间分配
1复习上颌中切牙牙体形态特点
2学习雕刻流程
3学会雕刻器械的使用
4总结
PPT展示
3.描绘各轴面最突出部分 描绘第一次1/2等分线 、描绘第二次1/2等分线 多面体成形
4.牙颈成形
5.牙尖成形
(1)修整牙尖斜度
(2)确定牙尖的大小位置
(4)确定三角嵴的走向与形态
(5)雕刻副沟
6.修整完成
润饰牙体表面 勾勒牙颈线 检查流畅性
教
学
反
思
实验四右侧上颌第一磨牙牙体形态雕刻
授课班级
18三年制口腔医学技术
课程名称牙体形态雕刻技术
任课教师韩晓梅
所属部门医学技术学院
授课对象口腔医学技术
设计理念
以“现代学徒制”等教学理念为支撑,为学生搭建自主探究的学习平台,采用实践教学法、PPT图片展示法、视频观摩等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亲自动手、探究发现中完成既定教学目标,并在教学中紧密结合临床,实现与临床实践的无缝对接。
教材分析
本课程采用校本教材,参考相关建材结合自己多年教育经验编写了一套押题形态雕刻技术的时间课教程,本书阐述了口腔解剖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及口腔基本操作技能,通过对3倍石膏牙雕刻、2倍蜡牙雕刻、1:1蜡牙冠雕刻及1:1部分牙列雕刻,多途径锻炼学生动手操作能力,通过对牙体形态的反复雕刻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牙体形态的了解,也锻炼的学生的心灵手巧,掌握操作要点。本门课程注重理论联系实践,图文并茂,直观展示各项技能操作,并配备知识拓展部分内容,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因为既有理论知识的讲解又有实践操作,在上课中还要根据学生掌握程度做适当调整。
技能目标
.通过观看牙雕录像 ,训练学生正确使用工具,掌握牙体雕刻操作技术和雕刻器械使用的方法。
情感态度目标
教学重点
掌握牙体形态雕刻方法。
掌握牙体形态特点。
熟悉雕刻器械的使用方法
熟悉雕刻流程
教学难点
去棱角 二次等分线的确定
教学方法
PPT+讲授+板书
牙体模型 牙列模型
课前准备
查找相关文字资料及图片
教 学 过 程
(3)禾面:颊舌径大于近远中径,呈斜方形,近中颊禾角及远中舌禾角为锐角,远中颊禾角及近中舌禾角为钝角;近中舌尖>近中颊尖>远中颊尖>远中舌尖,近中舌尖三角嵴和远中颊尖三角嵴相连形成斜嵴;中央窝较大,约占禾面2/3,远中窝较小,约占禾面1/3;发育沟有近中沟、颊沟和远中舌沟。
7.完成的下颌第一磨牙蜡牙冠应具备的解剖特点
4.牙颈成形
5.切端成形
6.修整完成
润饰牙体表面 勾勒牙颈线 检查流畅性
教
学
反
思
实验三右侧上颌尖牙牙体形态雕刻
授课班级
18三年制口腔型
小班
课 题
实验三
教学资源
《牙体形态雕刻》
课 时
12学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对上颌尖牙牙体外形的雕刻,使学生牢固掌握切牙的解剖形态及其生理功能的特点,为以后的临床课奠定基础。
(1)颊面:呈梯形,近中颊尖远中颊尖和近中尖之间有颊沟和远颊沟通过,外形高点在颈1/3处
(2)舌面较颊面小,近、远中舌尖间有舌沟通过,外形高点在中1/3处。
(3)禾面:为长方形,近远中径大于颊舌径,近中颊尖>远中颊尖>远中尖,近中舌尖稍大于远中舌尖,颊侧牙尖较钝,舌侧牙尖较锐;远中颊尖三角嵴最长,远中尖三角嵴最短;中央窝较大,近、远中窝较小;发育沟有颊沟、舌沟、近中沟远中沟及远颊沟。
(2)舌面:似唇面但略小,舌隆突显著,舌轴嵴将舌窝分为近中舌窝和远中舌窝。
5.完成后的上颌第一前磨牙蜡牙冠应具备的解剖特点
(1)颊面:呈五边形,牙冠长度大于牙冠宽度,牙尖偏远中,颊轴嵴较明显,外形高点位于颈1/3。
(2)舌面:小于颊面,较圆钝,舌轴嵴不明显,外形高点位于中1/3,舌尖偏近中。
(3)禾面:外形为六边形,颊尖宽度大于舌尖宽度。颊尖较锐利,舌尖较圆钝,近中沟跨过近中边缘嵴至近中面。
文字介绍
模型展示
板
书
设
计
实验六 标准一倍恒牙蜡牙冠雕刻
【方法步骤】
1.石膏牙列模型的准备
(1)画咬合标志线 (2)缺牙牙位预备
2.用基托蜡雕刻冠部形态
(1)安插蜡块
(3)确定冠宽、冠厚、冠长及楔状隙
(4)初步雕刻出蜡牙冠形态
(5)完成蜡牙冠的雕刻
3.完成上颌中切牙的蜡牙冠应具备的解剖特点
(1)唇面:呈梯形,牙冠长度大于牙冠宽度,切1/3可见两条浅的纵行发育沟,近中切角似直角,远中切角较圆钝,近中轴面角较锐,远中轴面角较钝,外形高点位于颈1/3处。
4.牙颈成形
5.禾面成形
(1)修整牙尖斜度
(2)确定各个牙尖的大小
(4)确定三角嵴的走向与形态
(5)雕刻副沟
6.修整完成 润饰牙体表面 勾勒牙颈线 检查流畅性
教
学
反
思
实验五右侧下颌第一磨牙牙体形态雕刻
授课班级
18三年制口腔医学技术
授课进度
第7次课
课 型
小班
课 题
实验五
教学资源
《牙体形态雕刻》
课 时
6学时
(2)舌面:似唇面但较窄小。中央凹陷为舌窝,四周隆起有切嵴、边缘嵴和舌隆突,外形高点位于颈1/3处。
(3)切端:切端位于牙体长轴的唇侧。
4.完成后的上颌尖牙蜡牙冠应具备的解剖特点
(1)唇面:呈五边形,牙冠长度大于牙冠宽度,牙尖偏近中,唇轴嵴将唇面分为近中唇斜面和远中唇斜面,唇轴嵴两侧各有一条发育沟,外形高点位于中1/3与颈1/3交界处的唇轴嵴上。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对下颌第一磨牙牙体外形的雕刻,使学生牢固掌握切牙的解剖形态及其生理功能的特点,为以后的临床课奠定基础。
技能目标
.通过观看牙雕录像 ,训练学生正确使用工具,掌握牙体雕刻操作技术和雕刻器械使用的方法。
情感态度目标
教学重点
掌握牙体形态雕刻方法。
掌握牙体形态特点。
熟悉雕刻器械的使用方法
熟悉雕刻流程
2.测量离体牙。
【实验用品】
【方法与步骤】
1.牙体外形识别
切牙类:切缘、唇面发育沟、舌面窝、近远中边缘嵴、舌隆突等。
尖牙类:唇面发育沟、唇轴嵴、舌面窝、近远中边缘嵴、舌轴嵴、舌隆突等。
前磨牙类:颊尖、舌尖、颊尖、舌尖三角嵴、近远中边缘嵴、中央沟、禾面窝、横嵴、颊、舌轴嵴等。
磨牙类:近远中颊尖、近远中舌尖、颊尖三角嵴、舌尖三角嵴、近远中边缘嵴、中央沟、中央窝、颊舌沟、斜嵴、颊轴嵴、舌轴嵴等。
2.熟悉游标卡尺的使用和测量
3.牙体测量的主要项目和方法
(1)全长 :从牙切缘或牙尖顶至牙根尖的垂直距离。
(2) 冠长 :从牙切缘或最高的牙尖顶至颈缘最低点之间的垂直距离。
(3)根长 :从颈缘的最低点至根尖的垂直距离。
(4)冠宽 : 牙冠近 、远中面上最突点( 接触点) 之间 的水平距离。
(5)冠厚 : 牙体唇 ( 颊) 面与舌面最突点之间 的水平距离 。
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
时间分配
1.通过观察离体牙 ,掌握各类离体牙的解剖特点 , 能正确识别并区分各类离体牙。
2.通过牙体外形观察与测量 ,掌握研究牙体解剖形态的-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