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数学《三角形的中位线》教学案

初中数学《三角形的中位线》教学案

《3.6三角形的中位线》教学案
1、如图1:在△ABC 中,DE 是中位线 (1)若∠ADE=60°,则∠B= 度,为什么?
(2)若BC=8cm ,则DE= cm ,为什么?
2、如图2:在△ABC 中,D 、E 、F 分别是各边中点,AB=6cm ,AC=8cm ,BC=10cm ,则△DEF 的周长= cm
3、如图,A 、B 两地被建筑物阻隔,为测量A 、B 两地间的距离,在地面上
选一点C ,连接CA 、CB ,分别取CA 、CB 的中点D 、E 。

①若DE 的长为36cm ,求AB 两地间的距离
②如果D 、E 两地间还有阻隔,你有什么解决办法?
四、例题运用,形成能力
下面我们通过习题尝试运用三角形的中位线性质。

例题: 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E 、F 、G 、H 分别是边AB 、BC 、CD 、DA 的中点,四边形EFGH 是平行四边形吗?为什么?
提问:你是如何思考这个问题的?
变式训练: 变式1:如果这个条件不变,改变结论:如EG 与FH 的关系等。

变式2: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呢?
变式3:四边形ABCD 是矩形呢? 变式4:四边形ABCD 是菱形呢? 五、小结反思,巩固提高
1. 你是如何发现三角形的中位线及
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特别是关注后进的学生,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上的困难。

鼓励学生回答: 可利用:
①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 ②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③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学生口答从①定义,②图形,③性质几方面比较回答。

学生先自主思考练习,
然后再小组讨论,交流思考问题的体会
角形的高与中位线的关系,做下铺垫.
通过直观的观察让学生得到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培养学生对客观世界的直观认识,培养学生的猜测、归纳能力。

用推理的方法对三角形的中位线的性质进行验证。

培养学生严密的数学态度,也发展学生有条理地思考和表达能力。

适时的练习有助于学生
巩固知识,运用知识。

H G F E
D
C B A。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