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通道防护专项方案一、编制依据及说明《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重庆市建筑工地文明施工标准》〔渝建发( 2008)169 号〕《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 JGJ146-2004)重庆市的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环保及消防等有关规定工艺标准及安全操作规程。
2、编制说明(1)、为保证本工程达到重庆市建筑文明工地标准要求,保证安全文明施工目标实现,保证过往行人的安全,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管理制度进行施工,特编制本方案。
(2)、方案中重点对安全通道防护棚的搭设、维护、拆除进行了重点阐述。
二. 工程概况序号项目内容1工程名称乐至·云峰亭二期工程2工程地址长寿区徐家坪3建设规模161858.985 ㎡4建设单位5勘察单位6设计单位7监理单位8施工单位本工程以发包单位提供的施工图、设计交底纪要、设计变9施工承包范围更通知(或技术核定单)为准。
10工期计划按照监理人指示开工,工期为 445 天11质量要求分项、分部工程合格率百分之百,确保“三峡杯”、“巴渝杯”,杜绝重大质量事故产生。
12安全文明目标重庆市级安全文明工地13开工日期以合同约定及开工报告为准14完工日期以合同约定及开工报告为准2、现场条件:本工程位于长寿区徐家坪。
因相邻公路和周边建筑物较密集,现场可用场地十分狭窄。
周边毗邻两所学校,平常进出的学生较多,周边的居住的居民较多,社会出入车辆较多。
三、安全文明施工目标及管理机构1、文明施工目标现场文明施工达到《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及《重庆市建筑工地文明施工标准》要求,创重庆市“市级文明建筑施工工地”。
2、安全目标杜绝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和重大机械设备事故;因工重伤频率控制在0.3 ‰;负伤频率控制在 10‰以内;企业安全生产保证体系正常健康运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组织机构建立健全、安全投入保障有力,重大危险源管控、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检查、安全风险抵押、应急救援、事故处理和安全奖惩落实到位。
对施工人员在施工前进行安全入场教育,分工种、分阶段进行施工安全技术交底和安全技术教育,在施工中要随时注意安全,专职安全员行驶其职责,使施工现场不留有安全隐患,严格按强制性标准( JGJ59—99)的规定执行。
3、安全文明施工组织机构为了实现本项目的安全施工目标,已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管理班子,成立以项目经理任组长,项目执行经理及工程部安全科科长为副组长的安全施工领导小职能部门协调,配合好各劳务分包单位及各工序之间的关系,即时解决好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建立安全施工责任制。
项目安全施工管理组织机构网络图项目部经理: XXX项目执行经理: XXX现场技术负责人:XXX 安全员施工员质检员材料员设备员后勤XXX XXXXXX XXX XXX XXX凌春四、防护棚的搭设1、防护棚的搭设区域1)C-1#楼 T 轴外围墙与围墙之间的人行通道和临时停车场宽度8.00 米。
长度为围墙与围墙通长搭设。
2)C-1、C-2#楼正立面( 36/1 轴外)的人行通道从C-1#的大门开始至 C-2A 轴外的围墙止,宽度 6.00 米,长度以实际为准,沿人行道通长搭设。
3)B-2#楼人行安全通道防护棚沿围墙外道路搭设,宽度为道路宽度每边加 1 米为准。
4)C-3、C-4#楼正立面的靠车行道。
从项目部大门开始至实验中学的后大门止,宽度约 8.00 米,长度以实际为准,沿人行道通长搭设。
2、防护棚的搭设要求防护架净高 5 米,总高 5.8 米。
防护架双层架顶,双层架空高度 80cm,两层竹跳板紧密铺设。
一层竹跳板上铺设竹胶板遮尘,二层竹跳板上铺设彩钢板遮雨水。
防护架立杆间距 1.5 米。
水平杆间距 2 米。
防护二层防护架铺设竹一层防护架铺设外挑、九夹板、彩钢瓦竹挑、九夹板、架在建大楼C-1 、C-2 4200围墙B-1.B-2 65003、材料准备:<1>准备足够的钢管 (6 米,4 米,3 米,1 米) ,除锈并刷上油漆,面漆为黄色,角杆及剪刀架为蓝色,晾干后架空堆码整齐,以备使用。
注意钢管上严禁打孔。
<2>直角扣件、对接扣件、旋转扣件<3>外架专用“脚手板”<4>绿色 2000 密目安全网 , 白色水平蔸网、扎丝<5>竹跳板、竹胶板、彩钢板<8>色带、宣传标语<9>黄色、蓝色油漆4、小横杆的计算 :小横杆按照简支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小横杆在大横杆的上面。
按照小横杆上面的脚手板和活荷载作为均布荷载计算小横杆的最大弯矩和变形。
1). 均布荷载值计算小横杆的自重标准值 : P 1= 0.038 kN/m;脚手板的荷载标准值 : P 2= 0.350 ×1.500/3=0.175 kN/m;活荷载标准值 : Q=3.000 ×1.500/3=1.500 kN/m ;荷载的计算值 : q=1.2 ×0.038+1.2 ×0.175+1.4 ×1.500 = 2.356 kN/m;小横杆计算简图2). 强度计算最大弯矩考虑为简支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最大弯矩 M =2.356 ×0.9002/8 = 0.239 kN.m;qmaxσ= M qmax/W =46.959 N/mm2;小横杆的计算强度小于 205.0 N/mm 2, 满足要求!3). 挠度计算 :最大挠度考虑为简支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挠度荷载标准值 q=0.038+0.175+1.500 = 1.713 kN/m;最大挠度 V = 5.0×1.713×900.04/(384×2.060×105×121900.0)=0.583 mm;小横杆的最大挠度小于900.0 / 150=6.000小与10 mm,满足要求!5、大横杆的计算 :大横杆按照三跨连续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小横杆在大横杆的上面。
1). 荷载值计算小横杆的自重标准值 : P 1= 0.038 ×0.900=0.035 kN ;脚手板的荷载标准值 : P 2= 0.350 ×0.900 ×1.500/3=0.158 kN ;活荷载标准值 : Q= 3.000 ×0.900 ×1.500/3=1.350 kN ;荷载的计算值 : P=(1.2 ×0.035+1.2 × 0.158+1.41.350)/2=1.060 kN;大横杆计算简图2). 强度计算最大弯矩考虑为大横杆自重均布荷载与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
均布荷载最大弯矩计算:M1max=0.08 ×0.038 ×1.5001.500 2=0.010 kN.m ;集中荷载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集中荷载最大弯矩计算 :M2max=0.267 ×1.060 ×1.500= 0.425 kN.m ;M = M1max + M 2max = 0.010+0.425=0.435 kN.m抗弯强度 : σ= 0.435 ×106/5080.0=85.628 N/mm 2;大横杆的抗弯强度σ = 85.628小于[f]=205.0N/mm2;3). 挠度计算最大挠度考虑为大横杆自重均布荷载与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挠度和, 单位 :mm均布荷载最大挠度计算公式如下:大横杆自重均布荷载引起的最大挠度:V = 0.677 ×0.038 ×1500.04/(1005×2.060 × 10 ×121900.0) = 0.052 mm ;max集中荷载最大挠度计算公式如下:集中荷载标准值最不利分配引起的最大挠度:P=(0.035+0.158+1.350 )/2=0.771kNV= 1.883 ×0.771 ×1500.0 3/ ( 100×2.060 ×105×121900.0) = 1.951 mm ;最大挠度和: V= V+ Vpmax = 0.052+1.951=2.004 mm ;max大横杆的最大挠度小于 1500.0 / 150=10.0或者 10 mm, 满足要求!6 、扣件抗滑力的计算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按照下式计算( 规范 5.2.5):R≤ R c其中R c --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 取8.0kN;R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横杆的自重标准值 : P 1 = 0.038 ×1.500=0.058 kN ;脚手板的荷载标准值 : P 2 = 0.350 ×0.900 ×1.500/2=0.236 kN ;活荷载标准值 : Q = 3.000×0.900× 1.500 /2 = 2.025 kN;荷载的计算值 : R=1.2 ×(0.058+0.236)+1.4×2.025=3.188 kN;R < 8 kN ,单扣件抗滑承载力的设计计算满足要求!按规范表 5.1.7, 直角、旋转单扣件承载力取值为8.00kN, 按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培训讲座》刘群主编,P96页,双扣件承载力设计值取16kN。
7、脚手架荷载标准值 :作用于脚手架的荷载包括静荷载、活荷载和风荷载。
静荷载标准值包括以下内容:(1)每米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标准值 (kN/m) ;本例为 0.1248N G1 = 0.125×31.500 = 3.931 kN;(2)脚手板的自重标准值 (kN/m2) ;本例采用冲压钢脚手板,标准值为 0.35N G2= 0.350×4×1.500×(0.900+0.3)/2 = 1.260 kN;(3)栏杆与挡脚手板自重标准值 (kN/m) ;本例采用栏杆、冲压钢脚手板挡板,标准值为 0.11N G3 = 0.140×4×1.500/2 = 0.420 kN;(4)吊挂的安全设施荷载,包括安全网 (kN/m2) ;0.005N= 0.005×1.500×31.500 = 0.236 kN;经计算得到,静荷载标准值N G =N G1+N G2+N G3+N G4 = 5.847 kN;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总和,内、外立杆按一纵距内施工荷载总和的 1/2 取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