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阅读与写作一

阅读与写作一

阅读与写作一时间姓名阅读训练和编写故事。

1. 叙事条理要清楚,想象要丰富,详略要得当2. 学会抓住短文主要内容。

词句练习一、选词填空一鸣惊人一举成名一帆风顺一路平安一路顺风1.为谈判代表送行---()2.为高考学生送行---()3.为旅游观光者送行---()4.为船员远航送行---()二、歇后语连线。

十五只吊桶打水百发百中千里送鹅毛铁面无私王婆卖瓜黄土变成金八仙过海礼轻情意重包公断案自卖自夸万众一条心各显神通神枪手七上八下三、综合知识填空。

1、明末地理学家徐霞客有“五岳归来不见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之说,请问:其中的五岳是指:()2、“岁寒三友”是指:(、、。

)3、“文房四宝”是指:(、、、)4、“四大发明”是指:(、、、)5、《三国演义》中“桃园结义”是指哪三个人:()阅读常识一、叙事条理清楚是记事文章中最重要的“法则”。

条理清楚指的是叙事的时候,先记什么,再记什么,后记什么,要清清楚楚,不能颠三倒四,让你读完你的文章后就清楚地了解你讲了什么内容。

二、怎样才能做到条理清楚呢?1、确定叙事的中心,然后围绕中心进行叙述2、叙述要有顺序,如顺序、倒叙及插叙3、注意运用写作技巧,一步一步地写清事情的经过三、下面老师来详细的讲解:1、围绕中心写清楚如:忽然,我发现水中有蝌蚪,就叫了起来。

大家都乐了,说:“你钓鱼,还是钓蝌蚪?”天渐渐地热了,爸爸帮我脱掉了外衣。

这时,身边的叔叔、阿姨都接连不断地钓上了鱼,我自言自语地说:“鱼儿为什么不上我的钩呢?”爸爸说:“你东瞧瞧,西瞧瞧,怎么能钓上鱼呢?”我听了爸爸的话,重新拿好鱼杆,半蹲着更加专心地钓。

过了一会儿,我两腿发麻,手也酸了,鱼杆实在拿不动了,都快沉到水中,干脆就把鱼杆扛在肩上。

心想:钓鱼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比练功还累,一定得坚持下去。

评:文中作者围绕着“钓鱼”这个中心,把钓鱼的经过写得清清楚楚,在写记事作文时,只要找好了中心,写的时候围绕这个中心点,就不怕写出来的事件条理不清楚了。

2、事情经过分步写清楚如:忽然一个小小的音符打乱了乐曲声。

原来,外婆忙碌中不小心把牛奶瓶打翻了,奶瓶落在地上摔得粉碎,牛奶洒了一地。

妈妈闻声赶来,看着地上的碎片,立刻明白了,便连忙拉过我,说:“快扶外婆去沙发上坐坐。

”我连忙跑上去,扶外婆坐下。

外婆叹了一口气说:“多可惜,白白浪费了一瓶奶,哎,老了,不中用了。

”妈妈拿抹布不声不响地擦着地上的牛奶。

这时爸爸买早点回来,看着这个气氛有点不对头。

妈妈悄悄地把事情的前因后果告诉了爸爸。

爸爸听完后,急忙走到外婆身边,和蔼地说:“妈,别可惜那奶了,快看看手被玻璃扎破没有?”我硬拉着外婆的手给大家看,只见小拇指上被扎破了一道小口,伤口边缘红红的,我连忙学着外婆以前哄我时的样子。

吹着外婆的手,又揉一揉,笑嘻嘻地对外婆说:“吹一吹,揉一揉,不疼啦!”说完又做了个鬼脸,外婆看着我小丑似的脸,开心地笑了。

评:文中记叙“奶瓶事件”、外婆的不安、妈妈的体贴、爸爸的担心、“我”“哄”外婆,这场景展开得很有层次,把一家人之间的互相体谅、关心写得真切、细腻,有浓郁的人情味和生活气息。

3、运用不同的叙述顺序:顺序、倒叙、插叙顺序:叙述方法之一。

就是按事情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叙述事情或介绍人物。

是我们学习作文的基本方法。

它的优点是:事件和人物的来龙去脉清楚,情节首尾连贯,内容介绍的快,中小学课本中按顺叙方法写人记事的课文好多,有的按情节发展顺序,有的按时间变化顺序,有的按空间变换顺序。

用顺叙方法时,要紧扣叙述线索写,不要写散,还要注意避免平铺直叙,没有波澜。

倒叙:叙述方法之一。

它是把事情的结局或某个后发生的事件放到前面先叙述,然后再按事情发展顺序进行叙述。

这种叙述方法,往往会从开头就吸引人读,增强文章的表达和艺术效果。

鲁迅的《祝福》的叙述就是倒叙。

使用倒叙要注意:(1)倒叙,不是想用就用的,而是根据文章内容需要决定的。

即要合情,要自然,要有条件。

(2)适用于要写的事情较曲折、时间较长的情节,时间较短、事件简单的情节不便使用。

(3)使用倒叙,要注意运用过渡语言衔接自然。

如:“呀!我咋都不认识俺孙子了,怎么变成这样了?是不是你爸逼你减肥了?”半年不见,奶奶端详着我。

“是呀,我能从体重150斤减到120斤,实在吃了不少苦呀……”要问我怎么能下决心减肥,还得从我们班选人参加校“韵律操”表演开始。

插叙:也是叙述方法之一。

在叙述过程中,由于表达的需要,将叙述线索中断,而插入另一段相关的叙述,这段插入内容结束后,再继续原来的叙述,这就是插叙。

总的看,插入的都是一个小片断,一般不长。

其作用是介绍人物的身世、经历、性格,补充、丰富情节,做特殊说明等。

也可以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形象鲜明,突出主题。

如:鲁迅《故乡》中,回忆少年闰土的一段就是整个叙述的插叙。

插叙插入的内容对原来的故事情节只起补充、说明作用,不是发展扩大原情节。

插叙不要过长、过多。

长,会造成喧宾夺主;多,会造成情节混乱。

注意:顺序和倒叙两种方法各有优点,同学在写作时,可以根据行文需要来选择。

特殊时,还可以用上一段插叙,如果能够恰当运用这些方法,你的作文一定会增色许多!课外阅读理解:一、成语嫁给广告国内最先用成语作为广告词的已不可考证。

至今令人印象深刻的广告用语是日本人做的,用的也不是成语,是俗语,说“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就有丰田车”。

蓦然回首,如今满街跑的丰田车,早已无人称奇。

由俗语到成语,广告人像约好了似的,一窝蜂的将广告词结成了一对。

你有咳不容缓(药品),我有骑乐无穷(山地车);你有“默默无蚊”(蚊香),我有无可替代带(透明胶带)……,没人预告,亦未履行合法手续,成语已经“嫁”给了广告,并堂而皇之地添丁进口,毫无汗颜,合适吗?意见显然难以统一,有的人认为没什麽不合适,以成语或“篡改”之后的成语充当广告词,借用了成语本身所已经具有的“知名度”,移花接木,貌合神离,既广而告之,又易与传诵,而且颇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气息,一举多得,焉有不妙?有的人认为不合适,因为广告词贵在新意,然而现在大批广告人一股脑地全跑到成语中去偷梁换柱,并自羽高明,成语之林也就快成了一片广告用语的木材基地了。

还有人认为对于广告记忆和传播得最多的人群是中小学生。

如此这般移花接木,偷梁换柱,最终将误导中小学生把广告用语当成成语词典扩大版去研惜,记忆,其负面影响令人担忧。

1、请将下列“广告用语”改为正确的成语。

咳不容缓()骑乐无穷()默默无蚊()一明惊人()2、你还能从第二三自然段中找出四个成语?3、广告人使用默默无蚊是想表达什么意思?4、针对成语嫁给广告现象概括的写出文中的几种意见5、现实生活中,你见过成语嫁给广告的现象吗?(举例说明)二、----------------------------台湾岛美丽、富饶,是祖国的宝岛。

台湾岛的西部平原盛产稻米和甘蔗,人们把它叫做"米仓"和"糖库"。

台湾岛鲜果四季不断,出产最多的是香蕉和菠萝,一向享有"水果之乡"的美名。

台湾岛上树木繁茂。

高山地区有密密层层的针叶林,森林面积占总面积的55%,是我国木材的重要产地之一,被称为"绿色宝库"。

台湾岛除了有丰富的森林资源,还有许多矿产和水产。

地下埋藏着石油、金等各种矿产110多种。

周围广阔的海洋有着丰富的水产,仅鱼类就有500多种,著名的有望鱼、缓鱼等。

台湾岛的中部和东部都是山地。

最高的一座山峰海拔将近4000米,是我国东部最高的山峰。

山顶上冬天积雪,晶莹耀眼,远看如玉,所以叫玉山。

日月潭是岛上的天然湖泊。

湖中有小岛,把湖面分为日潭和月潭。

湖水清澈,湖面平滑如镜。

岸边绿草如茵,花朵鲜艳。

四周群山环绕,林山青葱,山水相映,吸引了许多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是著名的游览胜地。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神圣领土的一部分,台湾人民是我们的骨肉同胞。

当前,海峡两岸人民正渴望早日团聚,实现国家的和平统一。

1、给短文加上合适的题目:。

2、短文中具体写台湾岛富饶的是第、、自然段,具体写台湾岛美丽的是第、自然段。

3、短文中人们称颂台湾岛富饶的美名有:米仓、、、。

4、用波浪线画出文章的过渡句,用横线画出文章的中心句三、快乐与感触依稀记得在我两三岁的时候,我天天跟着妈妈到学校里玩耍,那时妈妈在学校里给幼儿班代课。

课间一群比我大点的孩子们总是围着我说啊、笑啊、眯眯眼做做鬼脸什么的,也有不停地给我手中或嘴里塞干粮的。

他们一听到铃声嘴里“ 哦———”着飞也似的进了教室。

于是我便一人悠闲自在地在校园里溜达:一步一步地踱到东边看看美丽的花儿;爬到西边的球台上翻着晒晒太阳;听到南边教室里悠扬的歌声,于是又跑到窗户下踮着脚使劲儿地仰起头向里看;仰倦了头嘴里嘟嘟地哼着,若无其事的来到北面那两块瓷砖镶嵌的大地图下,看着那些花花绿绿的条条块块,也不知道是些什么。

如今,我已是那时年龄的四倍了,仍在这熟悉温暖的校园里,那时一切不懂的,今天都明白了。

那时的快乐依在,那时的天真依在。

不过现在我所看到的、听到的、感悟的比那时多得多了。

清晨的校园,阳光钻透东边茂密的柳林,斑驳的光点印在绿绿的草坪上。

无数只鸟儿横着或倒挂在柔柔的柳条上凑响清脆的晨曲。

在通向教师办公大楼的水泥道上,陆陆续续晃过一群高大的身影———我们的老师,他们又上班去了。

当校园正中升起鲜艳的五星红旗时,悦耳的歌声和朗朗的读书声早已把校园装点得生机勃勃。

我再不需要像过去那样踮脚仰头地去向往了。

我尽心地在这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聆听着老师的教诲,享受着群体的温暖与关爱。

课间,我们三三俩俩去拉着或牵着幼儿班的那些小娃娃,说啊、笑啊、眯眯眼做做鬼脸什么的,也有不停地给他们手中或嘴里塞泡泡糖的。

有一天,我把三四个小娃娃牵到北面那两块瓷砖镶嵌的大地图下,学着老师的样子摇头晃脑、指着地图比比划划地讲:“这是中国,这是长江、那是黄河……,我们的学校在这里,要记住,别忘记。

看我的手好大,把一个省都罩住了。

” 小娃娃们叽叽喳喳地笑个不停,我也笑得前俯后仰。

上课铃响了,我们“哦———”着飞也似的进了教室。

那天我们进了教室,唱完了一首长长的歌,没见老师来,于是我站起来对大家说:“大家先读读书吧,我去办公室看看”。

话音刚落,只见李老师一瘸一拐地走进教室。

同学们注视着他的脚。

原来他脚上缠着一圈大大的药纱布。

我们明白他的脚受伤了。

他开始给我们讲课,和往常一样站着,不时还转去转来。

一会儿,我从他变化了的语调中感到:他的脚疼痛难忍了。

我忍不住环视一下四周,发现所有同学的眼里都水晶晶的,此刻我心头一热,眼泪夺眶而出。

这天我在日记中写道:“在我们快乐的时候,我们的老师也许正痛苦着;在我们获取的时候,我们的老师正在奉献着;在我们成长的时候,我们的老师正在消亡着。

”太阳依旧从东边升起,灿烂的阳光总是洒满校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