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期末复习-----第一单元测试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0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
)1.隋朝在历史上重新统一了分裂的中国,但它却是一个短暂的王朝,其统治类似于历史上的()A.东汉 B.秦朝 C.北魏 D.元朝2.有人说:“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夜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
”就其历史地位而言,隋朝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的是()A.以关中为中心统治全国 B.开凿了大运河C.开创了为后世沿用的制度 D.为统治者提供了教训3.宋朝李纲曾高度评价隋文帝“混南北为一区”的历史功绩。
他认为隋文帝“有雄才大略,过人之聪明。
其所建立,又有卓然出于后世者”。
李纲的高度评价反映了隋文帝一生的最大作为是()A.加强中央集权 B.社会经济发展C.开通京杭大运河 D.实现国家统一4.隋朝对中国历史有重要的贡献,其中最重要的贡献是()A.创立了科举制 B.重新统一了中国 C.开通了大运河 D.发展了生产5.在历史学习中,图片往往隐含着大量的有效信息。
从下图“隋大运河示意图”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准确信息是( )。
①它的中心是洛阳②它沟通了我国南北交通③它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④它有效抵御了北方游牧民族的进攻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④6.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开凿最早的运河,目前我国正在将其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
隋朝大运河的南北起止点分别是()A. 洛阳、涿郡B.洛阳、大都C.余杭、洛阳D.余杭、涿郡7.某同学赋词《临江仙》:“水比黎庶君比舟,贞观治,一新秋。
月碎重圆星再聚,勤政真盛世,英名万代流。
”你知道这首词称赞的是谁吗( )。
A.唐太宗 B.唐玄宗 C.隋文帝 D.隋炀帝8.中国历史上有一位著名的皇帝,他统治期间民族关系和睦,被少数民族首领拥戴为“天可汗”,他是()A.汉武帝 B.隋文帝C.唐太宗 D.唐玄宗9.毛泽东曾用“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来评价四位古代帝王。
下列史实与“唐宗”有关的是()A.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贞观之治D.陈桥兵变10.唐太宗曾说:“此木虽曲,得绳则正;为人君虽无道,受谏则圣。
”这说明他()A.鼓励手工业发展B.善于纳谏C.身为人君,不讲道理D.关心百姓生活11.在第六届上海国际艺术节开幕式上,京剧艺术表演家尚长荣扮演京剧《贞观盛事》中一位耿直进谏的名臣。
你知道尚长荣扮演的名臣是( )。
A.程咬金 B.李世民 C.魏征 D.秦叔宝12.唐太宗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这是他在失去了一位重要的大臣后说的,这位大臣是()A.魏征 B.杜如晦 C.姚崇 D.李靖13.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曾有人评价她: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她是()A.吕后 B.慈禧 C.武则天 D.王昭君14.武则天的统治,为唐朝全盛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其重要措施是()A.创立中央集权制度 B.创立行省制度 C.重视发展生产 D.开凿大运河15.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开明,物质丰富,人民安居乐业,成为中国历史上又一个全盛时代,我们称这一时期为()A.开元盛世 B.贞观之治 C.文景之治 D.光武中兴16.“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诗歌中的“开元全盛日”指的是()A.唐高宗统治初期B.唐太宗统治时期C.武则天统治时期D.唐玄宗统治初期17.唐朝政局可用下图表示,图中“?”处应为( )。
A.唐太宗统治前期 B.唐太宗统治后期 C.唐玄宗统治前期D.唐玄宗统治后期18.唐朝时期有许多新的发明,其中农民创制的新的浇灌工具是()A.翻车 B.筒车 C.水车 D.耧车19.“翻倒,翻倒,喝得醉来吐掉。
转来转去自行,千匝万匝未停。
停未,停未,禾苗待我灌醉。
”唐代诗人徐来军的这首《调笑令》描写的是( )。
20.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饮茶之风在全国盛行是()A.隋朝B.唐朝C.明朝D.清朝21.法国启蒙思想家魁奈说:“中国无世袭贵族,官爵仅靠功绩与才能获得……工匠的子弟也能当上总督。
”他所评价的是中国的( )。
A.分封制度 B.察举制度 C.监察制度 D.科举制度22.在中国封建社会中,进士、举人、状元等称号主要是从下列哪种途径获得的()A.战功 B.辛勤劳动 C.科举考试 D.经商23.在科举考试中,参加殿试而获得第一名的通常被称为()A.进士 B.榜眼 C.探花 D.状元24.在中国延续了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最先是在哪个朝代实行()A.唐朝 B.隋朝 C.秦朝 D.汉朝25.对科举制进行重要的改革,开始设立进士科的是()A.唐太宗 B.唐玄宗 C.武则天 D.隋炀帝26.南宋时期,潮州人王大宝参加廷试(殿试),中榜眼(进士第二名),后来成为岭南名宦。
殿试制度的创立者是( )。
A.隋炀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27.就加强中央集权而言,科举制度的主要作用体现在()A.扩大了官吏的来源 B.扩大了统治阶级的社会基础C.把选拔各级官吏的权力集中到了中央 D.打破了由世袭贵族垄断仕途的局面28.唐太宗在位期间实行了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从而被西部各少数民族信服,他也被尊称为()A.大单于 B.天可汗 C.怀仁可汗 D.赞普29.唐朝初期为了增强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唐太宗答应了吐蕃首领求婚,将一位公主远嫁西藏,这位公主就是()A.文成公主 B.金城公主 C.太平公主 D.阳城公主30. 2010年4月,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发生地震后,全国各族人民纷纷伸出援助之手,谱写了一曲曲民族团结互助的赞歌。
翻开历史画卷,不乏讴歌民族团结的光辉篇章。
下列人物中,为民族团结作出贡献的是( )。
A.玄奘 B.文成公主 C.郑和 D.戚继光31.我国历史上的“和同为一家”指的是( )。
A.汉朝和匈奴的关系 B.唐朝和新罗的关系C.唐朝和靺鞨的关系 D.唐朝和吐蕃的关系32.唐《陇西行》写道:“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
”这里的“胡”是指A.西夏 B.辽 C.金 D.吐蕃33.《西游记》中的唐僧是中国家喻户晓的人物,他的艺术原型就是唐朝时期远足印度、寻求佛教经书的()A.玄奘 B.鉴真 C.法显 D.戒贤34.《西游记》中关于“唐僧取经”的故事广泛流传,它取材于唐初著名僧人玄奘西游天竺取经的史实。
当时的天竺指今天()A.日本B.印度一带C.伊朗D.阿拉伯地区35.某班举办“中国古代文化使者”的图文展览。
“东瀛有多远,芒履难丈量。
袈裟作舟帆,风雨莫阻挡”的语句与下列哪一人物图片搭配在一起最合适?A.鉴真B.玄奘C.郑和D.马可·波罗36.“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
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鉴真把唐文化带到了何方()A.新罗 B.天竺 C.日本 D.大秦37.现在世界各地凡华人居住的地方多被称为“唐人街”,中国人常被称为“唐人”。
这些名称的由来是因为()A.中国人是唐朝人的后代 B.唐朝服饰流行世界C.唐朝时大量瓷器运往国外 D.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38.当今世界上现存的最古老的石拱桥建于()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39.据史料记载,隋唐时“民间佛经多于六经数十百倍”,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除了统治者推崇佛教外,还有( )。
A.佛经浅显易懂 B.雕版印刷佛经 C.人们盼望安定 D.道教的流行40.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A.《古兰经》 B.《圣经》 C.《金刚经》 D.《诗经》41.唐朝文学的主要成就是()A.小说 B.词 C.诗 D.戏剧42.我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鲜明,下列佳句最能体现唐代文学特色的是()A.“路漫漫其修远兮。
我将上下而求索” B.“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C.“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D.“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43.贵州黄平卷烟厂设计了集诗、书、画于一体的古代诗人烟标(如下图),与该烟标有关的唐代诗人是( )。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辛弃疾44.唐朝时期,在诗歌创作上取得最高成就的是()A.李白、杜甫 B.白居易 C.柳宗元 D.陆游45.我国古代有很多德才兼备的人,他们通常被称为“圣人”。
其中“画圣”和“诗圣”分别指()A.吴道子、杜甫B.吴道子、李白C.顾恺之、李白D. 王羲之、杜甫46.在一次鉴宝活动中,某持宝人持有右图所示《玄秘塔碑》的书法名篇,专家鉴定组介绍它的特点是“方折峻丽,骨力劲健”。
如鉴定该作品为真迹,其作者是( )。
A.东晋王羲之 B.唐朝颜真卿 C.唐朝柳公权 D.东晋王献之47.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中有这样一段话:……黄蓉愈看愈奇,又揭起一层,却见下面是一轴轴的书画卷轴。
她要郭靖相帮,展开一轴看时,吃了一惊,原来是一幅《送子天王图》。
《送子天王图》的作者是( )。
A.顾恺之 B.吴道子 C.张择端 D.赵孟頫48.西方学者查尔斯·默里在《文明的解析》-书中用下图表示600~1800年中国绘画的发展状况,中国绘画约每200年出现一个高峰期。
处于该图第一个高峰期的著名画家是( )。
A.顾恺之 B.吴道子 C.张择端 D.徐渭49.莫高窟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是因为()A.有大量的碑刻 B.建筑有独特的风格C.有大量的精美的壁画 D.保存了大量的古董50.学完隋唐历史后,请你对这一历史时期进行概括,最能体现这一时代特点的是A.繁荣与开放 B.动荡与变革C.分裂与融合 D.交往与冲突二、改错题(8分)51.歌谣可以提高记忆历史知识的兴趣和速度,下列反映唐朝时期政治经济发展状况的歌谣中,有四处错误,请你指出并说明理由。
隋炀长安被杀死,短暂王朝暴政亡。
建立唐朝李世民,都城长安国兴起。
唯一女皇武则天,年号贞观不简单。
唐朝全盛唐高宗,经济繁荣政清明。
(1)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材料解析题(22分)52.今天拉萨市有著名的“一碑一鼎”——建立于公元823年的“唐蕃会盟碑”和2001年中央政府赠送的“民族团结宝鼎”(青铜器),古与今跨越了一千多年。
这是汉藏两民族团结友好的历史见证。
同时也见证了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这一不容置疑与更改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