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人买履课件
翻译时需要调整顺序的句子:
1、郑人有欲买履者
意为:有欲买履之郑人 2、何不试之以足
意为:何不以足试之 3、无自信也
意为:无信自也
翻译句子有时句子需要补充完整: 1、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已经拿到鞋子,(才想起忘了拿尺 寸),(他)于是对卖鞋的人说: “我忘了拿尺寸。” 2、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等(他)回来时,集市已经结束了,(他) 终于没有买到鞋子。
及 反,市 罢,遂 不 得 履。 及: 等到 反: 同“返”返回 罢: 结束 遂: 终于 译文:等到他又返 回集市时,集市已 经散了,终于没有 买到鞋。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 自信也。”
之: 代词,鞋子 以: 用 度: 尺码 译文:有人问他:“为 什么不用脚试试鞋的大 小呢?”他回答说: “宁可相信尺码,也不 相信自己的脚。”
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和感情,注 意人物的语气。
(3分钟后期待你带给大家的精彩朗读。)
读准字音
lǚ 郑人买履 duó 郑人有欲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 wú 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 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nì ng dù 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郑 人 买 履
经过
已得履 归取之
结果
──
市罢
不得履
墨不 守重 成实 规际 死无 教所 条得
原因
── 宁信度,无自信也
相同的字,在不同的句子中意义有时相同, 有时不同: 置之其坐
至之市
之
已得履
得 遂不得履
先自度其足 度 吾忘持度
而忘操之
先自度其足 而置之其坐 其 反归取之 而 何不试之以足 而置之其坐 而忘操之
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 持度。”反归取之。
之: 到---去 市: 集市 而: 却 操: 拿 之: 量好的尺寸
乃:才 吾:我 持:拿 度: 量好的尺寸 反:同“返”,返回 之: 量好的尺寸
译文:到了去集市的时候,却忘了拿尺码。已
经拿到了鞋,(才发现忘了带尺寸)就对卖鞋 的人说:“我忘了拿尺码。”便返回家中拿尺 码。
寓言
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它通 常是通过讲诉一个生动而又有趣的小故 事来说明一个深刻道理的文章,常带有
讽刺或劝诫的性质。
(简而言之:通过短小的故事,表达深刻的道 理) 如:自相矛盾,守株待兔,亡羊补牢……
加点字注音
• 1、郑人有欲买履者( ) • 2、先自度其足 ( )3、吾忘持度( ) 4、遂( )不得履 5、宁( )信度。 (),
结 合 注 释 , 口 头 翻 译 。
郑人买履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履: 鞋子 欲: 想 度: 量长短 其:代词,自己的 而: 然后 之:量好的尺码。 其: 自己的 坐: 坐 同“座”,座位
译文:有个郑国人, 想去买鞋子,事先 自己量了自己的脚, 然后把量好的尺寸 放在自己的座位上。
曰:“宁信度, 无自信也。”
他是一位固执,迂腐,不知变通的人。
道理:告诉我们做事不从实际出 发,迷信教条,因循守旧是不会 取得成功的。 现实意义:我们在处理实际问题 时,不能盲目照搬照抄现成的东 西,而要注意一切从实际出发, 以免出现不应该的失误。
文章 层次
起因 ─── 欲买履
置之其座
自度足
忘操之
• 通假字: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一种现象。主
要是由于书写或传抄者笔误,或为图省事 有意写了笔画较少的音同、音近或形似的 别字,后人沿用下来,就成了通假字。在
战国末期,还没有表示“座位”这个 意思的“座”字,就借用同音字“坐 ”来代 替,直至后来有了“座”字为 止。这就叫通假(借)现象。其中, “坐”就叫做“座”的通假字,“座 ”为本字。 • 注意:通假字要读本字的音,解释为 本字的意思。
合 作 探 究
• 找出文中能反映郑人 思想性格的语句; • 就寓言的内容来看, 你认为郑人是一个什 么样的人? • 郑人买履的故事蕴含 着一个什么道理?有 什么现实意义?
三读文章
lǚ 郑人买履 duó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
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 wú 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 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nì ng dù 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读出节奏和感情
要读出郑人忘持度的懊恼之情和回 答别人时的执迷不悟的神气,另外还要 表现别人问话时的应表现出的疑惑之情。
试读
lǚ 郑人买履 duó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
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 wú 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 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nì ng dù 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郑人买履
《韩非子》
《韩非子》
法家的重要著作,全书五十五篇,大部分为韩 非自著。 • 韩非子:即韩非。战国末期思想家、政治家, 哲学家。是当时思想家荀子的学生。他继承和发 展了荀子的法家思想,吸取了他的法家学说,成 为法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他的著作后人称《韩非 子》。他喜欢用小故事讲大道理, • 他书中有许多生动的寓言故事。如滥竽充数,买 椟还珠,自相矛盾,守株待兔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