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语行话
语言反切法:
酒——说成“柳
振”,反切起来是 “柳振振柳酒”
苦——说成“鲁
肯”,反切起来 是“鲁肯肯鲁苦”
缀尾法:
去——去思 来——来西 穷——穷凉省 大——大赖
三、民间隐语与社会心理
社会心理与民俗行业密切相关:
江湖上较多使用的两种情况: 一是估衣当铺、银楼钱庄等五行八 作的工商业行当,一是算命相面、挑方卖药 等三教九流的江湖艺人。从业于工商业行当 的人可称是城市中最早的商人阶层,他们谨 小慎微不仅是为保密挣钱起见,主要的原因 是被中华民族“重农抑商”的集体意识所笼 罩。士农工商四民中,商历来是地位最低的。 在社会现实中重农抑商,使得商人常存心理, 隐语才得以大行其道。隐语词汇总量并不太 多,数字隐语却极其发达,从一到十不知演 绎出多少套系统来
“笑”——巧倩 取《诗经》:“巧笑倩 兮,美目盼兮”之义
“富贵人家”——润屋生 取自《礼记• 大学》 “妇润屋,德润生”一语
“奴仆”——旦称
因为戏曲中旦角常自称 为“奴家”,人们曲解为 “奴仆之家”;
“月亮”——月窟 因为传说月亮中有 玉兔;
“舌头” ——心苗
因为 中医认为 “舌头是 心之苗”;
“二”: •称为示不小 •采用词语首字谐 音称之为耳边风
“三”:
•称为王不直 •采用词语首字谐 音称之为散秋香
“四”:
•称为罪不非 •采用词语首字谐 音称之为思乡马
“五”:
•称为吾不口 •采用词语首字谐 音称之为误佳期
“六”:
•称为交不父 •采用词语首字谐音 称之为柳摇金
“七”: •称为皂不白 •采用词语首字谐 音称之为砌花台
二、民间隐语行话的类型
1、行业隐语
“三百六十行, 行行出状元”, 同样,三百六十 行,行行有隐语。 各行各业都有切 身利益需要保护, 有自己独特的谋 生手段需要保护, 这样就会产生本 色行当隐语。
当铺行业的行话——春典
当铺行话:称“袍子”——挡风
称“裤子”——又开 称“狐皮”——大毛 称“羊皮”——小毛 称“长衫”——幌子 称“戒指”——圈指 称“桌子”——四平 称“椅子”——安身 称“银子”——软货龙 称“金子”——硬货龙 称“古画”——彩牌子 称“古书”——黑牌子
食:
衣——为长衫 棉袍——为大蓬子 帽——为功子 鞋——为铁头子、提壳 饭——为汉 煮饭——为熏汉 吃——为闵汉
衣:
行:
出门——为出客 走——为攻
住:
屋—一些僻语。如“戏僻”,为戏 曲人员专用的隐语。“乞食僻”,为乞丐专用的 隐语。说这些隐语时,俗称“打僻”、“拍僻”。 当时社会上流行两种“僻语”,一种是用 语言反切的说法,这种反切说法的隐语,均用方 言方音,根本无法用文字书写代表。估计这种反 切语的形式,乃因《汇音妙语》的流行,某些知 识分子从中得到启发,创设了这种隐语。这种隐 语看起来比较难,但一旦掌握了窍门,便能熟练 运用,故当时十分流行。 另一种是采用音韵相近的缀尾式说法。僻 语说起来显得十分累赘,所以只能偶尔用之。
“八”: •称为分不刀 •采用词语首字谐 音称之为霸陵桥
“九”:
•称为馗不首 •采用词语首字谐 音称之为救情郎
“十”:
•称为针不金 •采用词语首字谐 音称之为舍利子
5、源于外来语的民间隐语行话
这种类型的汉语民间隐语行话,在古代主要 是源自北方少数民族语言。例如蒙古语谓头为 “撒髅”,也称为“撒娄”,或“撒楼”,元杂 剧中有之。 至现代,源于外来语的汉语民间秘密语主要 来自英语,流行于东南沿海地区的黑社会流氓犯 罪团伙。之所以如此,主要在于民族和国际间的 文化交流等因素使然,是不同时代、不同地区和 不同文化交流在民间隐语行话语源方面的反映。 就总量而言,出于这类语源者比重较小。
4、语言游戏类隐语行话
所谓语言文字游戏,主要是指利 用汉语字词结构特点加以拆台寓义的方 式,修辞学称为“拆字格”,有些民间 秘密语语汇即源出于此。 这类隐语,出自文化人之手,但一 经约定俗成便流行使用开来。化雅为俗, 雅为俗用,类似字谜,别有情趣。
“一”:
•称为丁不勾 •采用词语首字 谐音称之为 忆 多娇
民间隐语行话
•什么是民间隐语行话
•民间隐语行话的源流 •民间隐语行话的类型 •民间隐语与社会心理
何谓隐语?
“民间秘密语(或称民间稳语行话),是某些 社会团体或群体出于维护内部利益、协调内部人 际关系的需要,而创造、使用的一种内部语言交 际的,以遁词隐义、谲譬指事为特征的封闭性或 半封闭体系,是一种特定的民俗语言现象。” ——民俗学专家曲彦斌《中国民间
“驴”——果老
典出八仙传 说,《东游记》: “张果老常乘一白 驴,每倒骑之。”
3、社会民俗信仰影响下的隐语行话
崇雅仰俗意识一向是社 会生活中居主导地位的价值 取向,身处中下层的非主流 社会层面的社会群体的这种 意识尤其突出。社会民俗作 为一种不成文法的社会制度 和文化现象,无论雅士俗人 都要自觉或不自觉地毕生受 其制约和影响。
2、黑话
春点、寸点、唇点皆江湖的隐语,俗称 黑话,是通过语言 讯号作为江湖上人 彼此联系的一种特 殊手段。 它从人体部位 名称到职业、生活 中的衣食住行、礼 节、交往等等应有 尽有,几乎成为第 二种专业语言系统。
人体器官名称:
头——瓢把子 眼——招子、湖 手——爪子 耳——顺风子 口——海子、江子、 樱桃子(女) 腿——金杆子 肚——南子 脚——踢杞 心——蚕子、定盘子
隐语行话》 “中国汉语民间秘密语滥觞于先秦,发达于 唐宋,盛兴于明清,传承流变至今.” 最早的“市语”(秘密语)书面记载是唐宋 时期。
一、民间隐语行话的源流
1、由禁忌、避讳形成的隐语行 话
避凶就吉、避俗求雅的缘故形成各 类代码式隐语。我国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 古国,此类隐语可谓源远流长。
与月亮有关的“兔子”的隐语——称为女阴、娈童
八大快:
一是梦——团黄梁子 二是桥——悬梁子 三是虎——海嘴子 四是龙——海条子 五是蛇——土条子 六是兔——月宫嘴子 七是塔——土堆子 八是牙——柴
谢 谢 观 赏!
与月亮有关的“兔 子”的隐语——称 为女阴、娈童
•“死”的隐语 ——疾终、物故、弃养等 •跑江湖的称“妻子” ——果实 •母亲——磨头 •哥哥——上排琴 •弟弟——下排琴 •丈夫——孙食
2、源于历史典故的民间隐语
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史 籍典故等也影响着隐语行话 的产生。许多证词的创制就 是用典的结果,即出自历史 典故。这些历史贼流传较广, 是人们喜闻乐见的。 以典故为语源的隐语别有 情趣而又易于记忆,在丰富民 间隐语词汇的同时,也为之注 入了主流文化层面的历史文化 内涵。
江湖人避 得就义的 心理:
他们最 直接的心理 反映是自尊自重,以隐语的表层含义 掩饰现实的真正面目,自我安慰之余 也是一种消极的反抗。
如“偷窃”一行,其隐语最是冠冕堂皇:
抢劫——叫慰问 偷窃——叫捡、借钱 偷私人的——叫义务献血 偷别人身上现带的东西——叫洗 衣服
白天行窃——叫上白班 晚上行窃——叫上晚班
江湖的禁忌心理:
商人忌同行竞争、外行相 知,帮会忌内幕为敌人所探, 艺人忌门道被他人窥见。大的 禁忌不算,日常生活中又生 出许多小禁忌,最有名的是所 谓“八大快”,每日午前,江 湖人不可对别人提到这八个字, 提到则听者便出去摆摊,以免 “出鼓”(露馅),而这一天的损 失要由说话的赔偿,这叫“放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