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诗歌鉴赏考点解析

高考诗歌鉴赏考点解析


有何发现?
情感是核心
如何准确回答诗Leabharlann 鉴赏中情感类问题?• ①“三看”:看题目、看作者、看注释,初 步审视,知人论世,了解背景。
• ②通读全诗:抓住“情”词,品味意象,整 体感知。
• ③因题解文:细读问题,探究重点内容。 • ④综合考虑,组织答案(尽可能运用规范术
语)。
• 1.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穷兵黩武的批判”);《冬歌》则突出了女子担忧征
夫受寒,渴望冬衣早日送达的急切心理。
(2)两首诗写作角度明显不同,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 赏析。
《秋歌》着眼于大的场景,通过对长安城“万户捣衣”的描写, 塑造了思念丈夫的女子群像; 《冬歌》着眼于小的画面,通过 女子“絮征袍”的具体描写,塑造了牵挂征夫的典型形象。 (意思相近或言之成理即可。)
• (2)本词表达感情含蓄委婉,请结合下阕对此简要赏析。 ( c、d )
下阕抒情含蓄委婉。一方面借用陶渊明归隐田园的典故, 表达自己对自然、田园的渴慕之情;另一方面借问答收束全 词,通过“君行到自知”含蓄地表达田园风光美好,向往归 隐之意,意味无穷。
• 3.阅读下面这首清词,回答问题。

金人捧露盘•卢龙①怀古②
• 5.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

子夜吴歌 李白
秋歌
冬歌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明朝驿使发,一夜絮征袍。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素手抽针冷,那堪把剪刀。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裁缝寄远道,几日到临洮?
(1)两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
两首诗都写到了女子对远方征夫的深情思念。《秋歌》
还表达了普通百姓对和平生活的向往(或“对统治者
高考诗歌鉴赏考点解析 及解题方法点拨
唐河一高 张宏瑞
• 新课标高考大纲对本考点的要求: •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
技巧 •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
态度 • 由此可归纳出高考诗歌鉴赏的四个方面: • a.形象 • b.语言 • c.表达技巧 • d.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
具体分类: 景物
• 2.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菩萨蛮 黄庭坚
• 半烟半雨溪桥畔,渔翁醉着无人唤。疏懒意何长,春风花 草香。 江山如有待,此意陶潜解。问我去何之,君行到 自知。
• (1)本词上阕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 a )
描绘了一幅春天烟雨迷蒙中,草木生机勃勃,渔翁醉眠桥 畔的闲适自得的图画。
(描绘了一幅恬静幽美而又生机勃勃的春景图:烟雨迷蒙, 春风怡人,花草飘香,渔翁醉卧溪桥之畔,悠闲自得。)

【清】尤侗
• 出神京,临绝塞,是卢龙。想榆关、血战英雄。南山射虎,将 军霹雳吼雕弓③。大旗落日,鸣笳起、万马秋风。
• 问当年,人安在?流水咽,古城空。看雨抛、金锁苔红。健儿 白发,闲驱黄雀野田中。参军岸帻④,戍楼上、独数飞鸿。
• 【注】①卢龙,自古为北方边关要塞,汉代飞将军李广曾在此驻 守。②此词作于词人被贬期间。③李广射虎而又为虎所伤,最终 射杀猛虎的英勇壮举。④参军岸帻,东晋孟嘉落帽的典故,孟嘉 在聚会中帽落而依然风度翩翩,当人们嘲笑他时,又能从容应对 使四座叹服。孟嘉是征西将军桓温的参军,桓温极为赏识孟嘉, 并重用他。
形象 人 物 事物
炼 字/词 语言 炼 句
语言风格
表达 方式
修辞 手法 表达技巧 表现 手法
乐 感情
哀 褒
结构 技巧 态度 贬
• 近三年高考诗歌鉴赏考查点:
• (2012年)晏几道《思远人》
• 8.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红叶黄花秋意晚”一句对表达 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 ( d、c)
• 9.“就砚旋研墨”与“临窗滴”有什么关系?“红笺为无色”的 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d )

明皇打球图
晁说之①

宫殿千门白昼开,三郎沉醉打球回。

九龄已老韩休死②,明日应无谏疏来。
• 【注】①晁说之,字以道,能诗文,善画山水, 经历北宋灭亡流寓南方。明皇,即唐玄宗,因排行 第三,他在与伶人打球时让别人称其为“三郎”。 ②张九龄与韩休均为开元时期以直谏闻名的宰相。
• 概括这首题画诗的主旨。(d) •诗人借咏《明皇打球图》,讽刺唐玄宗晚年贪图享乐 而误国;也是借唐喻宋,表达对国运的担忧和对君王 宠信小人和沉湎享乐而误国的不满。
• (1)上阕作者是怎样塑造“飞将军”李广的形象的?(a、c)
• (2)“问当年,人安在”一句在结构上有何作用?请结合下阕 内容分析作者此问表达了怎样的情感?(c 、d)
• (1)①作者运用联想(想象、虚写)的手法,由险要 的卢龙边塞联想到曾在这里驻守征战的将军李广,(1 分)接着点明了李广射杀猛虎的事件,一个“吼” 字 写出其射虎时豪气勇武、威风凛凛的气势。(2分)② 最后运用衬托手法,用雄浑苍凉的边关景色把李广的 英雄形象衬托得更加高大。(2分)
• (2013年)陆游《鹊桥仙》
• 8.上阕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 d )
• 9.词的结尾借用了贺知章的故事,这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 (d)
• (2014年) 无名氏《阮郎归》
• 8.词上半阕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请结合 内容分析。 ( a、d )
• 9.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什么样的情绪?是如何表现的?请简 要阐述。 ( d 、c)
(2)①过渡作用(承上启下),从怀古转入伤今。(2分) ②戍边多年而无所作为空添白发的健儿只能在田野中 闲驱黄雀打发时光,自己难得孟嘉一般的重用,只能 戍楼上独数飞鸿,(2分) 表达了词人怀才不遇,报国无 门,青春虚度,功业无成的孤独苦闷与无奈悲凉的复 杂心情。(2分)(只答作者借此问表达了对时代变迁,英 雄的一去不返的无限怅惘,给1分) (其他角度,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