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的起源与发展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本章学习目标: 1.了解货币的含义、货币的起源、货币形式的 演变过程、货币制度的类型; 2.熟悉货币各层次的范围; 3.掌握货币的各种职能。
俗话说:“金钱不 是万能的,但没有 钱是万万不能的。”
由此可见,货币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它 似乎有着某种惊人的力量,在一定的程度上左右 着人们的生活。
◎金属货币
⑴金属作为币材的优点:一 是价值比较高;二是易于分 割;三是易于保存;四是便 于携带。 (2)称量货币:中国的元宝。 ⑶铸币的界定:铸币是由国 家的印记证明其重量和成色 的金属块。所谓国家的印记 包括形状、花纹、文字等。
五铢
刀布
开元通宝
◎代用货币
◆代用货币,通常作为可流通的金属货币的收据 ,一般指由政府或银行发行的纸币或银行券,代 替金属货币参加到流通领域中。
货币的变化 纸质
货币载体
实体货币
电子质
电子货币
电子货币将是货币未来的主要形 式和发展方向
大大缩 短了信 用货币 结算的 时间
加速了资金的周转
大大减 少了现 金和支 票等信 用货币 的使用
节约了货币流通费 用
◎一般价值形式(交换普遍且容易发生)
2把斧头 10斤大米 =1只绵羊 5捆烟叶 一定数量的其他商品 从众多商品中分离出一种商品作为一般等价物,所有商品 都由这一商品表现价值
注:一般价值形式的特征包括: (1)克服了扩大价值形式的缺点 (2)一般等价物没有固定在某一种商品上 (3)阻碍和限制了商品交换的扩大和发展
总和或扩大 一般 货币
简单或偶然
◎简单、偶然的价值形式(交换不普遍)
1只绵羊=2把斧头
一种商品的价值简单地或偶然地表现在另一种商品上 注:此时,只能看到一种商品和另一种商品相等,看不出 它是否在质上和所有商品都相等,也看不出它能否在量上 和所有商品相等
◎总和、扩大的价值形式(交换普遍)
2把斧头 10斤大米
◎货币价值形式
1只绵羊 2把斧头 10斤大米 5捆烟叶 一定数量的其他商品
=1克黄金
注:
历史上虽然有过很多 商品充当过特殊商品 。成为货币材料,但 最终选择的是金银。 这是由于金银是自然 界早已存在的,具有 质地均匀、体积小、 价值大、易于分割、 便于携带等自然特性 ,使它们天然具有充 当货币材料的优点。
5捆烟叶 一定数量的其他商品 一种商品的价值越来越多的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一系列商 品上
1只绵羊=
注: (1)此时,还未分离出一种固定地充当一 般等价物的商品,仍处于直接的物物交换 阶段。 (2)物物交换无法解决交换者对商品的特 殊需要问题。只要交易双方需要对方产品 在时间、地点、数量上不同,商品交换就 遇到困难,价值就难以实现。
社会分工和私有制
剩余产品的交换
等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交换原则
这个“价”就是马克思提出的 “价值”的概念。
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的、抽象的 人类劳动。
抽象 的人 类劳 动如 何表 现和 衡量 呢?
商品价 值形式 的发展 过程
货币 是如 何产 生的 ?
2、商品价值形式的发展 商品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信用货币
◆信用货币是一种价值 符号,不具有十足的内 在价值。 ◆信用货币是依靠国家 信用发行并强制流通的 ,与代用货币不同,信 用货币不需要贵金属作 为发行准备,不能与贵 金属相兑换。 ◆现代经济中信用货币 的主要形式是现金和存 款。
人民币
美元 欧元
日元 英镑
◎电子货币
电子货币是电子化 和信息化的支付工 具。
◎货币究竟是什么?
◎在人类发展过程中出 现过哪些货币形态?
◎货币是如何产生的?
第一节 货币的起源与发展
内容概要: 一、货币的起源 二、货币的形态 学习目标: 1、理解马克思货币起源学说的主要观点 2、了解货币形态的演变过程
一、货币的起源
1、马克思的货币起源学说
马克思从商品交换入手分析货币起源问题。
金银天然不是货币, 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卡尔·马克思
二、货币的形态
金属货币
实物货币 代用货币
电子货币
信用货币
◎实物货币
◆实物货币是最古老的货币形态,本身存在着难 以消除的缺陷。 ◆实物货币具有不便携带、不便分割和不易保存 等明显缺点,不能满足商品经济日益发展的需求 ,最终被金属货币所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