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金融管理论文

国际金融管理论文

国际企业融资渠道研究
国际融资主要是指国际企业为实现其理财目标,跨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筹措其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的一项理财活动。

其特点是筹资规模较大、资金来源广、筹资风险较大和筹资决策的复杂程度高。

融资渠道是指国际企业取得资金的途径,融资方式则是指国际企业取得资金的形式。

国际企业的中长期融资渠道极其广泛,主要包括:
1.国际企业内部所产生的资金
企业自有资金、企业应付税利和利息、企业未使用或未分配的专项基金。

一般在企业并购中,企业都尽可能选择这一渠道,因为这种方式保密性好,企业不必向外支付借款成本,因而风险很小,但资金来源数额与企业利润有关。

跨国资金调度系统要求所有的子公司在每天银行结算终止时向集中管理部门报告各自的现金账户余额。

所有机构使用统一折算货币报告该余额,折算汇率由集中管理部门决定。

此外,报告一般还包括对未来若干天内现金流量和余额的预测。

国际企业各项财务指标相互关联和相互转化,存在利益分配调节机制,对跨国公司资金流动实施动态监管要综合考虑各种要素,特别是重点关注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集团内部融资问题。

跨国公司内部均有统一的财务管理系统,总部在综合权衡各子公司资金状况、各国汇率、利率及税收等因素后,对全球子公司进行资金协调和调拨;二是内部价格转移问题。

跨国公司内部存在经常性商品、技术、劳务等内部贸易,需要有相应的内部转移价格作为核算依据。

内部转移价格的制订和国际市场供求关系没有太大联系,是跨国公司根据自身全球战略和整体利益制订的,而内部转移价格的制订对资本流入和流出产生重要影响;三是应收应付款调整问题。

跨国公司可以通过调节应收应付账款的数量和交割时间的变化达到控制资金流动数量和方向的目的。

2.来自国际企业母公司地主国的资金和来自子公司东道国的资金
企业外部筹资具有速度快、弹性大、资金量大的优点,因此,在购并过程中一般是筹集资金的主要来源。

但其缺点是保密性差,企业需要负担高额成本,因此产生较高的风险,在使用过程中应当注意。

又可分为债务融资和股权融资,企业外部融资究竟是以股权融资还是以债务融资为主,除了受自身财务状况的影响外,还受国家融资体制的制约。

不同的国家由于历史、文化、传统不同,经济发展的水平以及对资金需求程度不同,所选用的融资体制也不相同。

不同的融资体制规范着企业获取资金的渠道,制约着企业的融资形式和取向。

从美、英、德、加、法、意、日等西方7国平均水平来看,内源融资比例高达55.71%,外源融资比例为44.29%;而在外源融资中,来自金融市场的股权融资仅占融资总额的10.86%,而来自金融机构的债务融资则占32%。

从国别差异上看,内源融资比例以美、英两国最高,均高达75%,德、加、法、意四国次之,日本最低。

从股权融资比例看,加拿大最高达到19%,美、法、意三国次之,均为13%。

英国、日本分别为8%和7%,德国最低仅为3%。

从债务融资比例看,日本最高达到59%,美国最低为12%。

可见,美国企业不仅具有最高的内源融资比例,而且从证券市场筹集的资金中,债务融资所占比例也要比股权融资高得多,可见,西方七国企业融资结构
的实际情况与啄食顺序假说是符合的。

按照资本结构理论,企业的融资结构影响着企业的市场价值,在税收不为零的情况下,由于债券有"税盾"作用,企业通过债券融资可以增加企业的价值,这样就形成了"啄食顺序理论",企业理性的融资顺序应为:内源融资>债权融资>股权融资。

在西方企业融资结构中,根据啄食顺序原则,企业融资方式的选择顺序首先是内部股权融资(即留存收益),其次是债务融资,最后才是外部股权融资。

3.来自国际金融机构的资金
国际金融机构是指从事国际金融管理和国际金融活动超国家性质的组织机构,能够在重大的国际经济金融事件中协调各国的行动;提供短期资金缓解国际收支逆差稳定汇率;提供长期资金促进各国经济发展。

按范围可分为全球性国际机构和区域性国际机构。

前者主要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包括国际复兴与开发银行、国际开发协会、国际金融公司和多边投资保证机构四大组织所组成);后者主要有:国际清算银行、欧洲投资银行、亚洲开发银行、非洲开发银行和泛美开发银行。

其他国际融资渠道主要包括国际租赁融资、资产证券化融资和国际项目融资。

以低成本和低风险筹资基金是中长期国际融资决策的基本要求,也是显示国际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依据。

不同的公司适用于不同的融资渠道,同时一个公司在不同的背景下适用的融资渠道也不尽相同。

在市场竞争和金融市场变化的环境下,国际企业融资渠道的选择需要按照自身的业务战略和竞争战略,从可持续发展和为股权资本长期增值角度来考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