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工安全工程概论

化工安全工程概论

关于通辽市油脂化工厂蓖麻油水解釜爆炸事件的探讨摘要:随着我国化工生产手段、规模、产品的不断发展,生产安全问题已成为各化工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本文通过对通辽市油脂化工厂的爆炸事件的分析,阐述了认为不安全操作、安全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生产工艺资料滞后和生产设备设施陈旧是造成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

针对上述原因,提出了一些整改方案,以加强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加强安全生产必须以人为本,加强人的教育和管理,同时加大安全投入,补充完善技术资料,健全安全体系,严查事故隐患是做好安全生产的重要保护措施。

Abstract: With the means of production of chemicals, scale, continuous product d evelopment, production and safety issues have become the important issues facing th e chemical industry is one. Based on the status of the bombing of the Tongliao oil chemical plant and to explain the operation of human insecurity, the implementat ion of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s in place, information on production technology an d production lag is caused by outdated equipment and facilities, the main reason for a ccidents. For these reasons, the chemical safety were discussed: to enhance productio n safety must be people-oriented, strengthening the education and management, whil e increasing investment in safety, technical information to supplement and improve, i mprove the security system, thorough investigation of potential accidents is the import ance of good safety protective measures.案例:1992年6月27日15时20分,通辽市油脂化工厂癸二酸车间两台正在运行的蓖麻油水解釜突然发生爆炸,设备完全炸毁,癸二酸车间厂房东侧被炸倒塌,距该车间北侧6米多远的动力站房东侧也被炸毁倒塌,与癸二酸车间厂房东侧相隔18米的新建药用甘油车间西墙被震裂,玻璃全部被震碎,钢窗大部分损坏,个别墙体被飞出物击穿,癸二酸车间因爆炸局部着火。

现场及动力站、药用甘油车间当即死亡5人,另有1人在送往医院途中死亡,1人在医院抢救中死亡;厂外距离爆炸点西183米处,1老人在路旁休息,被爆炸后飞出的重40公斤的水解釜残片拦腰击中身亡。

这次事故共死亡8人,重伤4人,轻伤13人,直接经济损失360000余元。

水解釜筒体直径1800毫米,材质为20g,筒体壁厚14毫米,封头壁厚16毫米,容积为15.3立方米。

工作压力为0.78兆帕,工作温度为175℃,工作介质为蓖麻油、氧化锌、蒸汽、水及水解反应后生成的甘油和蓖麻油酸。

釜顶装有安全阀和压力表,设备类别为I类压力容器,1989年3月投入使用。

在使用过程中,哲盟锅检所于1991年7月5日,进行过一次使用登记前的外部检查。

1992年6月23日,爆炸的1号釜曾发生泄漏事故。

次日,癸二酸车间在既没有报告工厂有关部门,又没有分桥泄漏原因的情况下,对1号釜泄漏部分进行了补焊。

补焊后第四天(即6月27日)即发生了爆炸事故。

每台釜实际累计运行时间约为19个月。

事故发生的原因:经调查这起事故发生的原因是由于水解釜内介质在加压和较高温度下,对釜壁的腐蚀以及介质对釜内壁的冲刷和磨损造成釜体壁厚迅速减薄,使水解釜不能承受工作压力,从而发生了物理性爆炸,由于每台水解釜的容积达10余立方米,因而爆炸后释放出的能量具有较大的破坏力。

但事故的发生还有其他次要因素在里面,一是设计时依据的数据不够准确,设计人员在设计师对介质造成水解釜的内壁腐蚀和磨损考虑不够,只是根据通辽市油脂化工厂提供的介质无腐蚀性的介绍选取了有关的设计参数。

实际上通辽化工厂本身也不太了解介质对设备内壁具有较强的腐蚀性和磨损作用,并会在较短时间内造成壁厚迅速减薄。

二是检验人员在检验时没有认真负责,只是把检测当成了一件应付完事的事,没有尽到企业管理层赋予他的真正责任,没有测量实际壁厚取得相应的数据,只是根据介质对设备内壁基本无腐蚀的介绍,认为壁厚没有减薄,而在报告上填写了设备原始资料中记载的壁厚数据。

三是相关人员对已产生的事故苗头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没有意识到釜爆炸后会引起的重大灾害,是对自己和他人生命安全的不符责任。

经了解爆炸设备中有一台在爆炸前四天曾发生泄漏,但生产车间没有引起重视,未向工厂有关部门报告,在泄漏原因未查明之前,即自主决定进行补焊后继续使用。

在我看来之所以检验人员和操作工人出现各种问题,都是由于安全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

在实际生产中尽管企业对于国家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公司的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工艺规程等在各种场合、各种会议、各类培训上有针对性的进行了教育,采用厂报、电视、广播、图展等各种形式开展了广泛的宣传,公司、分厂、班组制定了详细的安全管理制度,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

但我们还是会发现当生产与安全发生冲突、当习惯性违章与安全规定发生冲突、当检查考核与熟人违章发生冲突时,生产重于安全,人情大于制度,所以各类规定、制度、规程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大打折扣,所以造成了各类事故的发生。

整改方案:1.加强企业的安全教育培训,具体如下:(1)对企业的主要负责人、中下层领导的安全法律法规的培训要加强,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是他们认识到只有安全生产才能带来更好的效益。

(2)加强对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管理知识的培训,尽可能雇佣既有专业经验又有实践经验的人员来从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不要只看学历。

(3)要有针对性的进行岗前培训教育,力求员工熟悉生产环境,了解其所生产的产品一旦发生爆炸等事故所能造成的危害,只有自己确实了解了危险的程度才会在生产过程中小心在小心,同时要培养员工实际操作和应急救助能力和逃生能力。

只有从各个方面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才能减少事故的发生,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

比如上事故中的员工如果参加了规范详细的岗前培训,我相信上述事故一定可以避免。

2.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加大考核力度。

完善的规章制度和一丝不苟的按章执行是安全生产的前提。

在生产安全管理过程中,要坚决杜绝“三违”现象的发生。

对于违章违规行为,要及时处理,只有这样做才能降低、减少甚至杜绝事故的发生。

各级各部门及管理人员,特别是安全管理部门与安全检查部门务必严格执行本部门、本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不要走过场,正如上述事故中的检查员就没有严格执行其部门的规章制度,没有详细的对生产设备进行检测,敷衍了事,最后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

所以在检测过程中要认真负责,对于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问题一定要做到发现一个、整改一个。

同时,在我看来企业要建立完善的考察制度,要对检查人员和管理人员工作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对于那些没有认真履行自己责任的人员进行严肃处理,绝对不能姑息,不能使人情大于制度,避免最后造成无可挽回的灾难。

3.加大安全投入,提高本质安全度。

加大安全投入改善设备设施的安全状况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基础。

随着设备运行时间的延长,必然造成设备老化,危险度增大,必然给生产安全带来新的隐患。

上述事故发生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设备使用时间过长,造成设备老化过重。

所以为了生产的安全,要加强安全技改投入。

一方面要注意引进国内国外的先进的安全生产设备,建立安全的生产线,另外要对影响安全的原有设备应依据轻重缓急,每年有计划的进行安改、技改,从技术措施上保证设备设施的安全可靠运行。

为了实现安全技改,企业要设立专项资金,同时派遣专人负责,与此同时要成立资金使用检查组,一定要确保专款专用,防止负责人挪作他用。

只有这样专款专用,统一调配才能使技改得以实现。

加强安全技术的引进研发和利用,采用先进可靠的监控预警系统和设备,加大隐患治理投入,把事故损失和影响降到最低,防止设备带病运行,优化工艺操作,不断提升企业设备设施的安全水平,为安全稳定长周期运行提供物质保证。

4. 补充完善技术资料,正确指导员工作业。

易燃易爆物品生产工艺规程、试验规程、试验大纲、销毁规程等资料作为指导员工具体操作的最基本文件,必须真实、完整,符合实际生产,具有可操作性。

上述事故中员工在发生泄漏时,操作员工竟然图省事随意私自补焊后继续使用,这是骇人听闻的。

所以技术管理部门要对企业现有的和新增的设备设施等资料进行收集存档,并且要及时编制相应的操作规程和安全规程,并要对员工进行及时培训教育。

对于开发与研制阶段的易燃易爆产品必须进行安全性评审,经评审符合安全要求后,编制相关技术资料,按程序文件审批后方可用于指导生产实践。

从而杜绝由于编制技术资料不严密,给生产员工留下安全隐患。

最后企业要注意健全安全体系和严查事故隐患,消除不安全因素等工作的进行。

安全生产贯穿于各个行业和领域,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和民众的重视。

化工工业安全是一个重要领域,现代化的安全生产问题,无论从其经济效益还是从社会影响而言都不容忽视。

化工行业作为国家的重点支柱行业之一,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多年来为国家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但安全形势十分严峻。

因此,在未来的化工生产中,要充分认识到化工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明确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在具体实践中注重安全投入,强化管理,确立安全机制,才能保障企业正常稳定运行,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