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信号与系统实验报告

信号与系统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 教师姓名
连续信号的频域特性分析
系 别
通信工程系
实验地点
实验日期
一、实验内容
1.求门函数 g 4 (t ) 的傅立叶变换,并画出其频率特性曲线图。 2.已知频率特性函数为:
H ( j )
求其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
2( j )3 ( j ) 4 ( j )4 3( j )3 2( j )2 5( j ) 2
实验:
(2)计算 f1 (t ) g10 (t 5) 与 f 2 (t ) g20 (t 5) 的卷积结果。 程序:
结果:
2.实现 f1 (t ) g10 (t 5) 与 f 2 (t ) et (t ) 的卷积运算。 程序: 结果:
五、实验总结
信号与系统
课程试做实验报告 实验三
信号与系统
课程试做实验报告 实验一
实验名称 教师姓名 一、实验内容
信号的时域分析 及 Matlab 实现
系 别
通信工程系
实验地点
实验日期
2012-5-25
1.分别选一个连续、离散信号进行时移、反折、尺度变换。 2.分别选二个连续、离散,进行加、减、乘法运算。
二、实验目的
1.掌握用Matlab软件产生基本信号(连续/离散的正弦、方波、锯齿波、Sinc函数)的方法。 2.应用Matlab软件实现信号的加、减、乘运算。 3.应用 Matlab 软件实现信号的时移、反折、尺度变换。
s , ( s p1)(s p 2)
(1)当p1=-2,p2=-30,系统零、极点分布图为: 程序:
clear; clc; num=[1,0]; den=[1,32,60]; [r,p,k]=residue(num,den); p=roots(den); z=roots(num); plot(real(p),imag(p),'*');hold on; plot(real(z),imag(z),'o');grid on;
结果:
五、实验总结
信号与系统
课程试做实验报告 实验四
实验名称 教师姓名 一、实验内容
1.设 H ( s)
系统响应的仿真
系 别
电子工程系
实验地点
实验日期
s ( s p1)(s p 2)
设①p1=-2,p2=-30; ②p1=-2,p2=3 (1)针对极点参数①②,画出系统零、极点分布图,判断该系统稳定性。 (2)针对极点参数①②,绘出系统的脉冲响应曲线,并观察t→∞时,脉冲响应变化趋势。
grid on; subplot(2,2,2); ezplot(f1,[-8,8]); grid on; subplot(2,2,3); ezplot(f2,[-8,8]); grid on; subplot(2,2,4); ezplot(f3,[-8,8]); grid on;
结果:
2.画出下列信号的波形,并画出其加、减、乘的结果。 1) f1 (t ) sin 2 t e3t 2) f 2 (t ) sin 3 t e5t 程序:
结果:
极点全部落在左半平面,所以系统是稳定的。
当p1=-2,p2=3,系统零、极点分布图为: 程序:
clear; clc; num=[1,0]; den=[1,-1,-6]; [r,poles,k]=residue(num,den); p=roots(den); z=roots(num); plot(real(p),imag(p),'*');hold on; plot(real(z),imag(z),'o');grid on;
(3)针对极点参数①,绘出系统的频响曲线。 2.利用filter命令求下面系统的冲激响应: y(n)-0.7y(n-1)-0.6y(n-2)+y(n-3)=x(n)+0.5x(n-1)
二、实验目的
1.掌握用 Matlab 分析系统时间响应的方法。 2.掌握用 Matlab 分析连续、离散系统的冲激响应的方法。 3.理解系统零、极点分布与系统稳定性关系。
二、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掌握傅立叶变换的 Matlab 实现,加深对傅立叶变换基本定义的理解。 2.掌握用 Matlab 软件绘制信号频谱的方法。
三、涉及实验的相关情况介绍(包含使用软件或实验设备等情况)
计算机一台(安装 MATLAB6.5 版本或以上版本)
四、实验试做记录(含程序、数据记录及分析)
结果:
极点落于右半平面,所以系统不稳定。
(2)当p1=-2,p2=-30,系统的脉冲响; num=[1,0]; den=[1,32,60]; T=0:0.1:5; y=impulse(num,den,T); plot(T,y);title('Âö³åÏìÓ¦');
f(t)移位 f(t b) 尺度 f(at b) 反折 f(at b)
调用函数:subs(S,OLD,NEW) 表示用NEW中的符合变量替换表达式S中的OLD的符合变量。 1.设 f(t)=sin(t)/t,求 f(-3t+5)的波形 程序:
syms t; f=sym('sin(t)/t'); f1=subs(f,t,t+5); f2=subs(f1,t,3*t); f3=subs(f2,t,-t); subplot(2,2,1); ezplot(f,[-8,8]);
三、涉及实验的相关情况介绍(包含使用软件或实验设备等情况)
计算机一台(安装 MATLAB6.5 版本或以上版本)
四、实验试做记录(含程序、数据记录及分析)
在 Matlab 中,矩阵和数组的加减法用符合“+”“-”实现。矩阵的乘法用“*”实现,要求 、 相乘的矩阵要有相邻公共维。数组的乘除法是指两同维数组间对应元素之间的乘除法,运算符为 “.*”“./”或“.\” 、 。 用matlab的符号函数实现信号的时移、反折、尺度变换 由f(t)到f(-at+b)(a>0)步骤:
求其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 程序: w=linspace(0,5,200); b=[2 0 1 1]; a=[1 3 2 5 2]; H=freqs(b,a,w); subplot(2,1,1);plot(w,abs( H));grid; set(gca,'xtick',[0 1 2 3 4 5]);set(gca,'ytick',[0 1 2 3]); xlabel('\omega');ylabel('|H(j\omega)|'); subplot(2,1,2);plot(w,angle(H));grid; set(gca,'xtick',[0 1 2 3 4 5]); xlabel('\omega');ylabel('\phi(\omega)');
1106 ) 表示被积函数中的一个参数,对每个 P 值计算一次积分。 ,P
1.求门函数 g 4 (t ) 的傅立叶变换,并画出其频率特性曲线图。 程序:
结果:

2.已知频率特性函数为:
H ( j )
2( j )3 ( j ) 4 ( j )4 3( j )3 2( j )2 5( j ) 2
系 别
5208
通信工程系
实验地点
实验日期
2010-6-1
1. 1) ( 编写卷积积分程序, 实现两个矩形脉冲信号 f1 (t )、f 2 (t ) 的卷积运算, 其中 f1 (t ) g10 (t 5) ,
f 2 (t ) g24 (t 12) 并调试运行出结果。
(2)改变矩形脉冲信号的参数,如 f1 (t ) g10 (t 5) , f 2 (t ) g20 (t 5) 重新计算卷积结果。 2.编写卷积积分程序,实现矩形脉冲信号 f1 (t ) g10 (t 5) ,与 f 2 (t ) et (t ) 的卷积运算,并调 试运行出结果。 3. 尝试不调用库函数 conv,实现上题中(1)信号的卷积(选作) 。
结果:
3.画出下列信号的波形,并画出其加、减、乘的结果。 1) f1 (n) (n 3) (n 2) 2) f 2 (n) (n 3) (n 2) 程序: 结果:
五、实验总结
信号与系统
课程试做实验报告 实验二
实验名称 教师姓名 一、实验内容
卷积的实现 付琳
三、涉及实验的相关情况介绍(包含使用软件或实验设备等情况)
计算机一台(安装 MATLAB6.5 版本或以上版本)
四、实验试做记录(含程序、数据记录及分析)
系统函数H(s)的部分分式展开式可用matlab的函数residue( )求得。 调用格式: [r,p,k]=residue(num,den) 式中,num和den分别为 F(s)的分子多项式和分母多项式的系数,r为部分分式的系数,p为极点,k 为多项式的系数,若F(s)为真分式,则k=0。 系统函数H(s)的零、极点可用matlab的多项式求根函数roots( )求得。 极点:p=roots(den) 零点:z=roots(num) 根据p和z用plot()命令即可画出系统零、极点分布图,进而分析判断系统稳定性。也可以调用 pzmap函数,调用格式: pzmap(sys),其中sys借助tf函数获得:sys=tf(b,a),表示sys的系统转移函数以b为分子多项式系数、a 为分母多项式系数。 脉冲响应可调用impulse求得: y=impulse(num,den,T) T:为等间隔的时间向量,指明要计算响应的时间点。 1.设 H ( s)
Matlab中可以通过调用函数conv(x,h)实现卷积运算,调用格式如下: y=conv(x,h),可实现 x,h 二个序列的卷积结果保存在变量 y 中,假定 x,h 二个序列都是从 n=0 开始,y 序列的长度为 x 与 h 序列的长度之和再减 1。 1. (1)计算 f1 (t ) g10 (t 5) 与 f 2 (t ) g24 (t 12) 的卷积结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