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第四章(9—14段)讲解资料整理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第四章(9—14段)讲解资料整理

9——14段历史进程受内在一般规律的支配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包括:1、社会的发展是有客观规律的;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3、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动力;4、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5、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主讲1、2、3)一、每段主旨:在解释社会历史规律客观性的基础上,系统阐述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1、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根本任务(9)2、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性(10-11)3、精神动机有物质动因(12)4、探索历史规律的唯一途径(13)5、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动力(14)二、分段释义:(一)9段: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根本任务——发现支配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内在规律。

1、批判唯心主义历史观的颠倒意识与存在的错误观点。

2、指出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根本任务。

在马克思创立唯物主义历史观之前,社会历史的理论领域被唯心史观统治着。

哲学家们用他们头脑中臆造的联系代替现实的联系,把历史看作是由某种观念支配的过程,认为“历史是不自觉地但必然是为了实现某种预定的理想目的而努力”。

比如以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历史观为例,恩格斯批判历史唯心主义的错误观点。

黑格尔任务历史的发展就是为了实现他的绝对观念。

“在黑格尔那里,是为了实现他的绝对观念而努力,而力求达到这个绝对观念的坚定不移的意向就构成了历史事变中的内在联系”“人们就用一种新的——不自觉的或逐渐自觉的——神秘的天意来代替现实的、尚未知道的联系”。

要清除唯心主义臆造的人为的联系,就必须发现现实的联系。

因而就需要来完成这样一个任务,即发现支配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内在规律,把唯物主义世界观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创立科学的历史观。

黑格尔的“绝对观念”:黑格尔哲学是一个庞大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

在黑格尔看来,“绝对概念”从来就存在着,并且在辩证发展,而黑格尔的整个体系,就是对它的辩证发展过程的描述。

黑格尔哲学体系包括“逻辑学”、“自然哲学”和“精神哲学”三部分,依次描述“绝对观念”发展的三个阶段。

在《逻辑学》中,“绝对观念”作为纯粹概念自我发展。

在这一阶段的最后,它使自己“外化”,转化为自然界,于是进入“自然哲学”阶段,这时绝对观念披上了自然的物质的外衣,采取自然必然性的形式向前发展,但是它并没有意识到它自己。

在自然阶段的最后出现了人,于是进入“精神哲学”阶段,绝对观念在人身上达到了自我意识,它的发展体现到历史中,而全部发展的最高阶段就是黑格尔哲学。

人类终于通过黑格尔哲学达到了对绝对观念的认识,认识的发展和历史的发展也就到达了终点。

“这样一来,黑格尔体系的全部教条就被宣布为绝对真理”,“革命的方面就被过分茂密的保守的方面所窒息”。

(二)(10-11)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性1、社会历史发展的偶然性受内部隐蔽着的规律的支配恩格斯首先对社会发展史和自然发展史相比,认为二者有一个根本不同的特点。

自然界中的运动是由各种没有意识的盲目的动力相互作用构成的,其中没有任何事情是作为预期的自觉的目的发生的,因而自然规律的客观性比较容易被人们所认识。

而社会历史是由人的活动构成的,每个人无论是经过深思熟虑或凭激情行动,都是在追求自己的目的,没有任何事情的发生是没有自觉的意图、预期的目的的。

那么,支配历史进程的,究竟是人们的主观动机呢,还是客观规律?恩格斯指出,虽然人们行动的目的是预期的,但是行动实际产生的结果并不是预期的。

因为人们预期的目的在大多数场合都互相干扰,彼此冲突,所以很少如愿以偿,甚至得到的是恰恰相反的结果。

无数的单个愿望和单个行动冲突的结果,在社会历史领域中造成了一种同自然界中相似的状况,即似乎都是由偶然性支配着。

但是,没有离开必然性的纯粹的偶然性。

在社会历史中也和在自然界中一样,在表面上是偶然性起作用的地方,这种偶然性始终是受内部隐蔽着的规律支配的,而问题只是在于发现这些规律。

2、历史是各种作用合力的结果,个人的动机对历史的结果只有从属的意义人们通过每一个人追求自己预期的目的来创造历史,“而这许多按不同方向活动的愿望及其对外部世界的各种各样作用的合力,就是历史”。

历史合力: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们的意志、目的互相冲突,最后形成不依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历史进程。

社会历史的最终结果,总是从许多个目的不同、活动方向不同的单个意志(单个人的预期即愿望)的相互冲突、相互交错、相互抵消中产生出来的。

个人意志、目的只能融合在推动社会历史的“合力”之中,这种“合力”就是历史。

社会历史是由人创造的,而这种创造表现为一个合力。

恩格斯对此作过深刻的分析。

他说:“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人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而其中每一个意志,又是由于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

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而由此产生出一个总的结果,即历史事变,这个结果又可以看作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着作用的力量的产物。

因为任何一个人的愿望都会受到任何另一个人的妨碍,而最后出现的结果就是谁都没有希望过的事物。

所以以往的历史总是像一种自然过程一样地进行,而且实质上也是服从于同一运动规律的。

但是,各个人的意志--其中的每一个都希望得到他的体质和外部的、终归是经济的情况(或是他个人的,或是一般社会性的)使他向往的东西--虽然都达不到自己的愿望,而是融合为一个总的平均数,一个总的合力,然而从这一事实中决不应作出结论说,这些意志等于零。

相反地,每个意志都对合力有所贡献,因而是包括在这个合力里面的。

”“合力”不能理解为各种力量的简单相加,而是各种力量相互冲突、相互交错、相互抵消的结果。

因为是相互冲突,就有阻碍和推动两种力量在起作用。

历史虽然不是由某个人的意志决定的,但不能因此就认为个人意志等于零,而毫无作用。

个人的意志和目的融合在历史发展总的“合力”之中。

都对合力有所作用:有的起正向的促进任何,有的起反向的阻碍作用;有的作用大些,有的作用小些,它们构成了一个“力的平行四边形”,形成一个总的合力,这个总的合力不是任何个人的意志力量,而是作为整体力量发挥出来,体现着历史发展的必然性。

“在历史上活动的许多耽搁愿望在大多数场合下所得到的完全不是预期的结果,往往是恰恰相反的结果,因而它们的动机对全部结果来说同样地只有从属的意义”。

这就表明,个人的动机对历史的结果来说只有从属的意义,它不是决定历史的真正动力。

(三)12段:精神动机有物质动因旧唯物主义:旧唯物主义同“新唯物主义”相对。

泛指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的唯物主义。

它既包括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也包括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机械的唯物主义和庸俗唯物主义等。

在通常情况下,主要是指16—18世纪英法等国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机械的唯物主义以及19世纪德国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狭义上的旧唯物主义就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又叫机械唯物主义。

它承认物质第一性,这是唯物主义的。

但认为事物都是孤立的静止的不变的,这又是机械的或形而上学的。

时间和空间不是事物的储藏所,而是运动着的事物的存在形式。

时间和空间同事物是不可分割的,不是储藏与被储藏的关系,不是大与小的关系。

把它们分割开来,就是把它们当作彼此孤立存在的东西,所以说这是一种机械唯物主义的时空观。

实用主义:实用主义Pragmatism是从希腊词πραγμα派生出来的。

产生于19世纪70年代的现代哲学派别,在20世纪的美国成为一种主流思潮。

对法律政治教育社会宗教和艺术的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实用主义认为,当代哲学划分为两种主要分歧,一种是理性主义者,是唯心的、柔性重感情的、理智的、乐观的、有宗教信仰和相信意志自由的;另一种是经验主义者,是唯物的、刚性不动感情的、凭感觉的、悲观的、无宗教信仰和相信因果关系的。

实用主义则是要在上述两者之间找出一条中间道路来,是“经验主义思想方法与人类的比较具有宗教性需要的适当的调和者。

特点:1、本体论上的折衷主义2、认识论上的相对主义3、社会历史观方面的多元主义。

1、旧唯物主义在历史领域内背叛了自己。

既然是人们行动的合力构成了社会的历史,那么,探索历史的规律,就应该追究支配人们行动的动机是如何产生的,隐藏在行动者思想动机背后的历史原因究竟是什么。

就是11段结尾“另一方面,又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在这些动机背后隐藏着的又是什么样的动力?在行动者的头脑中以这些动机的形式出现的历史原因又是什么?”而旧唯物主义者是肤浅的(实用主义),从来没有提出这样的问题,没有想到去研究人们思想动机背后的动力。

它仅仅看到人们的思想动机就停了下来,把思想动机当成了历史的决定因素。

这样,它也就看不到历史发展的规律性,以为“在历史的研究中不能得到很多有教益的东西”。

恩格斯由此得出结论说:“旧唯物主义在历史领域内自己背叛了自己,因为它认为在历史领域中起作用的精神的动力是最终原因”。

旧唯物主义之所以一进入社会历史领域就陷入唯心主义,并不是因为它承认精神动力的作用,而是因为没有追溯到隐藏在精神动力背后的物质原因。

2、历史哲学认为从哲学意识形态来探究隐藏在动力后面的动机。

黑格尔的历史哲学比旧唯物主义要深刻得多,它认为历史人物的表面动机和真实动机都不是历史事实的最终原因,在这些动机背后还有别的动力。

但是黑格尔哲学的唯心主义体系决定了它不是从历史本身中寻找历史的动力,而是“从哲学的意识形态把这种动力输入历史”,把他的绝对观念当作历史发展的动力。

例如,对于古希腊历史,黑格尔不是从其本身的内在联系去说明,而是把它说成是绝对精神的实现。

黑格尔在他的历史哲学中把世界历史描写成绝对精神发展的过程。

按照他的描述,当绝对精神从古代的东方来到希腊的时候,希腊成了美丽自由的天国,人们的理想和现实的东西织成一体,就像一种美丽的“艺术作品”,所以“美好的个性”构成了希腊精神的中心。

(四)13段:探索历史规律的唯一途径:探究使广大群众行动起来并引起重大历史变迁的动因。

12段中先对旧唯物主义以及黑格尔的历史哲学家对人们动机背后的动力的错误探究做一说明,明确指出他们的肤浅和空谈,然后再13段中说到,要探究那些自觉或不自觉地隐藏在历史人物动机背后的真正的最后的动力,那么,“与其说是个别人物,即使是非常杰出的人物的动机,不如说是使广大群众、使整个的民族,并且在每一民族中间又是使整个阶级行动起来的动机”;“不是短暂的爆发和转瞬即逝的火光,而是持久的、引起重大历史变迁的行动”。

这一论述指出了探索历史发展规律的唯一正确的途径。

第一,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创造历史、决定历史发展方向的,是人民群众而不是个别人物,杰出人物是群众的代表,因此,只有探究使广大群众、整个民族、整个阶级行动起来的动机背后的原因,才能找到历史的真正动力。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第二,历史发展是偶然性和必然性的统一,偶然性受必然性支配,所以只有不拘泥于历史的细节,探究持久的引起重大历史变迁的行动背后的原因,才能透过偶然的表现找到支配历史进程的规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