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岩石学期末复习提纲

岩石学期末复习提纲

一、绪论1、岩石:天然产出的由一种或多种矿物或类似矿物(包括火山玻璃、生物遗骸、胶体等)组成的固态集合体。

2、岩石的成因分类:①岩浆岩:主要由地壳或地幔的岩石经熔融或部分熔融形成的高温熔融的岩浆,在侵入地下或喷出地表冷凝固结而成的岩石。

岩浆岩与火成岩是同义语.②沉积岩:主要形成于地表条件下,是由地表风化产物、生物有关物质、火山碎屑物等,在外力作用下搬运、沉积、固结而成。

③变质岩:由岩浆岩、沉积岩经变质作用转化而成的岩石。

如大理岩,片麻岩等。

3、岩浆岩不同于沉积岩和变质岩的主要判别标志:①岩浆岩大部分为块状的结晶岩石,部分为玻璃质岩石。

具有玻璃质的岩石一般是岩浆岩,只有极少数情况下,在强烈断裂带内,才有玻化岩。

②岩浆岩中有一些特有的矿物和结构构造。

霞石、白榴石等矿物、以及气孔、杏仁构造等。

③岩浆岩体与围岩之间一般都有明显的界线,呈各种各样的形态存在在于地层中,有的平行,有的切穿围岩的层理和片理。

④岩体中常含有围岩碎块(捕虏体〕,这些被捕虏的围岩碎块和围岩常遭受热变质作用。

⑤各地质时期形成的主要岩浆岩类,大部分都可以找到与其化学成分近似的现代火山岩。

⑥岩浆岩(除火山碎屑岩)中没有任何生物遗迹。

4、三大类岩石的野外特征对比:5、三大岩石的关系:火成岩:由岩浆冷凝固结后形成的岩石.火山岩:岩浆及其他岩屑、晶屑等沿火山通道喷出地表形成的岩石。

岩浆岩的喷发形式按火山通道的形状分为:熔透式(面):是指岩浆喷自直径很大,形状不太规则的火山通道的一种面型喷发. 裂隙式(线):岩浆沿一个方向的大断裂(裂隙)或断裂群上升,喷出地表。

有的从窄而长的通道全面上喷;有的火山呈一字形排列分别喷发,但向下则相连成为墙状通道。

因此,称为裂隙喷发(fissure eruption)。

中心式(点):中心式喷发(Central eruption),是指岩浆沿颈状管道的一种喷发。

喷发通道在平面上为点状,又称点状喷发。

多数近代火山属于这种类型,其最大特点是常在地表形成下缓上陡的火山堆(volcanic cone)。

2、火山岩相示意图:各种产状的岩浆岩体可以单独出现,但更多的是成群产出.地下深处的岩基向上可与岩株、岩墙、岩床、岩盘、岩盆、岩鞍等连通,甚至熔浆喷出地表形成熔岩被、熔岩流和火山锥。

3、主要造岩元素:O、Si、A1、Fe、K、Na、Ti(钛)、Mg、Ca、Mn、H、P 、4、岩浆岩中主要8种元素:O、Si、A1、Fe、K、Na、Ti、Mg、5、酸性程度:指SiO2含量.习惯上对SiO2含量高者称之为酸性程度高或酸度大,也叫基性程度低。

6、岩石类型典型岩石SiO2(wt %)〈45超基性橄榄岩-苦橄岩45—52基性辉长岩—玄武岩8、碱的含量:通常把Na2O和K2O质量百分数之和,称为全碱含量(碱的含量)。

9、岩浆岩的矿物成分:①硅铝矿物:SiO2与Al2O3的含量较高,不含镁铁成分,其中包括石英类、长石类及似长石类。

又称为浅色矿物或淡色矿物。

②铁镁矿物:镁铁含量高, SiO2含量较低。

其中包括橄榄石类、辉石类、角闪石类及黑云母类等。

又称为深色矿物或暗色矿物。

岩石的色率:暗色矿物在岩浆岩中的含量(体积百分数),又称颜色指数。

微量元素:总量不超过千分之一,称为微量元素(minor elements or trace elements),又称痕迹元素.它们的含量多以ppm(即10—6,百万分之一)来表示。

不相容元素(incompatible elements):指在地幔局部熔融成玄武岩浆(熔体)过程中,某些微量元素的离子半径和电价与组成地幔矿物的常量元素差别较大,不容易大量存在于地幔矿物中,而多熔融出来富集于熔体相中的那些元素。

相容元素(compatible elements):是指那些在岩浆发生过程中,其离子半径和电价允许它们容纳在地幔矿物中的微量元素,10、岩浆岩中主要矿物成分含量变化图:11、主要矿物:指在岩石中含量多,并在确定岩石大类名称上起主要作用的矿物。

次要矿物:指在岩石中含量少于主要矿物的矿物.对于划分岩石大类虽不起作用,但对确定岩石种属起一定作用的矿物,含量一般小于15%.副矿物:在岩石中含量很少,通常不到l%。

因此,在一般岩石分类命名中不起作用。

12、SiO2含量:石英(原生)中过饱和。

一组称为SiO2饱和矿物,可与石英共生,如辉石、长石、角闪石、云母类矿物;另一组称为SiO2不饱和矿物,不能与石英共生,如富镁橄榄石、似长石等。

13、原生矿物:是在岩浆冷凝过程中形成的矿物.14、SiO2饱和度与矿物组合:镁橄榄石、似长石类(霞石、白榴石等)和石英只能共存不能共生。

只能共存,不能共生14、超镁铁岩和超基性岩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前者主要是橄榄石、辉石,以铁镁矿物含量〉60%命名,后者是根据岩石SiO2含量(酸度)命名.15、科马提岩结构:常见枕状构造,它具有独特的鬣(lie)刺结构。

16、金伯利岩(Kimberlite):是含金刚石的重要母岩。

17、碳酸盐:岩浆成因。

碳酸盐岩:沉积成因。

18、基性岩的矿物成分特点是:以基性斜长石和辉石为主要组成,也常见橄榄石,不含或少含石英及钾长石。

与超基性岩的主要区别是含有相当数量的斜长石。

19、辉长结构:基性斜长石和辉石的自形程度几乎相等,均呈半自形-它形粒状。

20、辉绿结构:斜长石和辉石颗粒大小相差不多。

但斜长石的自形程度明显比辉石高,而且它形单个辉石颗粒填充于较自形板条状斜长石晶体所构成的近三角形空隙中.21、枕状构造:是水下熔岩的特征标志,在海底喷发的熔岩中尤为发育。

当熔浆自海底溢出时,被分割为一些彼此隔离的球状、椭球状堆积体,状似枕头,称枕状体.然后又被淬碎的碎屑状火山玻璃及熔岩物质、沉积物质或其它生物胶结起来,就形成枕状构造。

22、粗玄结构:又称间粒结构或徨绿结构。

即在不规则排列的斜长石长条状微晶所形成的间隙中,充填有若干个粒状辉石和磁铁矿的细小颗粒,反映其在冷却速度较慢的情况下形成.23、间隐结构:在杂乱分布的密集的斜长石长条状微晶所形成的近三角形间隙中,充填有隐晶—玻璃质。

24、间粒-间隐结构:在杂乱排列的斜长石长条状晶体所形成的近三角形间隙中,除了有粒状辉石、磁铁矿外,还有隐晶—玻璃质,是介于粗玄结构和间隐结构之间的过渡性结构25、玻基斑状结构:岩石几乎全部由褐色玻璃质组成,称玻璃质结构。

如果出现斑晶并且其含量>5%,便过渡为玻基斑状结构。

26、碱性辉长岩—碱性玄武岩类:矿物成分上含碱性长石、碱性暗色矿物.27、中性岩类化学成分上SiO2的含量在53~66%之间。

矿物成分上的主要特点是以长石为主,暗色铁镁矿物含量比基性岩少而又比酸性岩较多,一般在30%左右,有的岩石中有石英,有的则有似长石。

28、闪长岩、二长岩和正长岩的区别:29、安山结构:又称玻晶(基)交织结构。

岩石的基质中斜长石微晶呈杂乱—半定向排列,微晶之间有较多的玻璃质和隐晶质充填。

为安山岩所特有的结构。

30、凡是石英含量大于20%,主要矿物由石英、钾长石和斜长石组成,且三者含量之和≥85%的侵入岩,被称做花岗岩类(狭义的)(20%-60%)。

石英含量较低(在20%与5%之间)、具有花岗岩外貌的岩石称为过渡性岩石,把它们和花岗岩类(狭义的)统称为花岗岩类(广义的)。

(5%—90%)31、花岗结构:花岗岩类矿物自形程度一般是暗色矿物较好,次为长石,石英则为它形晶充填于不规则的空隙中,这种结构称为半自形粒状结构,也称花岗结构。

二、沉积岩1、2、①沉积岩原始物质(主要是母岩的风化产物)的形成阶段②沉积岩原始物质的搬运和沉积阶段(即沉积物的形成阶段)③沉积后作用阶段(其中又包括沉积物的同生作用和准同生作用阶段、沉积物的成岩作用阶段以及沉积岩的后生作用阶段)。

3、造岩矿物抗风化能力强弱:①石英:在风化作用中稳定性极高②长石:稳定性次于石英,风化稳定性由高到低的顺序是:钾长石、多钠的酸性斜长石、中性斜长石、多钙的基性斜长石。

③云母:白云母抗风化能力较强,黑云母的抗风化能力比白云母差得多。

④橄榄石、辉石、角闪石等镁硅酸盐矿物抗风化能力低。

⑤各种粘土矿物(如高岭石、蒙脱石、水云母等)在风化带中相当稳定。

⑥各种碳酸盐矿物如方解石、白云石等,风化稳定性甚小,极易溶于水并顺水转移.⑦各种硫酸盐矿物(如石膏、硬石膏)、硫化物矿物(如黄铁矿)、卤化物矿物(如石盐)等,风化稳定性最低,最易溶于水,呈溶液状态流失走。

⑧重矿物:风化稳定性的差别很大,如锆石、金红石、电气石等较稳定,为沉积岩中常见的稳定重矿物。

石英>白云母>钾长石>黑云母>钠长石>角闪石>辉石>钙长石>橄榄石4、成岩作用主要类型及特征:①压实作用;②压溶作用;③胶结作用和固结作用;④重结晶和新生变形作用;⑤交代作用;⑥自生矿物的形成。

5、6、 杂基是碎屑岩结构成熟度的基本标志,杂基含量高是不成熟砂岩的特征7、 成熟度:指碎屑物质在风化、搬运和沉积过程中,被改造趋向于最终产物的程度。

8、 圆度是指碎屑颗粒的原始棱角被磨圆的程度,它是碎屑的重要结构特征之一。

球度是一个定量参数,用它来度量一个颗粒近于球体的程度.球度≠圆度9、 支撑结构:① 杂基支撑结构:杂基含量高,颗粒互不接触,在杂基中呈漂浮状。

② 颗粒支撑结构:碎屑颗粒占绝对优势,颗粒之间有不同程度的接触,包括点接触、线接触、凹凸接触和缝合接触。

10、 沉积构造:① 原生沉积构造:在沉积过程中产生的并受沉积条件所控制的沉积构造,如层理、波痕等.它保存了能反映有关沉积时期的沉积介质性质和能量条件等方面的信息,是划分沉积相、判别沉积环境的重要标志。

② 次生沉积构造:在沉积期后由压实等成岩作用所产生的沉积构造,如缝合线、成岩结核等。

它可以反映成岩环境。

11、 陆源碎屑岩按粒度划分:① 砾岩 ﹥2mm② 砂岩 0。

1——2mm碎屑岩的基本组成碎屑颗粒填隙物 孔隙矿物碎屑 岩屑 杂基 胶结物③粉砂岩0。

01-0.1mm④粘土岩﹤0.0039mm12、砾岩和角砾岩合称粗碎屑岩,主要由大于2mm(〉50%)的碎屑颗粒——砾石组成的岩石.野外将此界限定定为30%。

13、根据砾石的圆度分类:①砾岩:圆状和次圆状砾石含量〉50%②角砾岩:棱角状和次棱角状砾石含量>50%14、15、粉砂岩:主要由0。

1~0。

01mm粒级(含量大于50%)的碎屑颗粒组成的细粒碎屑岩。

16、粉砂岩分选性较好,磨圆性较差原因:搬运距离远,但多为悬浮搬运.17、泥质岩(粘土岩):粒度<0。

0039mm(即<4μm),主要由粘土矿物组成的岩石.18、简单层理(Simple Bedding)I:水平层理:纹层呈直线状互相平行,且平行于层面。

主要产于泥质岩、粉砂岩以及泥晶灰岩中.平行层理:纹层平行而又几乎水平,主要产于砂岩中.交错层理:由一系列斜交于层系界面的纹层组成,斜层系可以彼此重叠、交错、切割的方式组合.交错层理是沉积介质的流动造成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