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十章生物碱-我们的学习园地概要

第十章生物碱-我们的学习园地概要

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教案首页第六章 生物碱本章内容 一、概 述 二、分 类 三、理化性质 四、提取分离 五、结构鉴定第一节 概 述• 十九世纪德国学者F.W.Sertrner 从鸦片中分离出吗啡碱(morphine) • 现从自然界中分离得到约10000种• 《全国医药产品大全》中收载的药物及其制剂达六十余种 • 植物中存在的生物碱大多有明显的生理活性如: • 鸦片中的吗啡——镇痛作用 • 麻黄中的麻黄碱——止喘作用 • 长春花中的长春碱——抗癌活性 • 黄连中的小檗碱——抗菌消炎作用 • 山莨菪碱——抗中毒性休克作用• 生物碱化学结构的研究为合成药物提供了线索,如:• 植物古柯中的有效成分古柯碱(cocaine )虽有很强的局部麻醉作用,但是毒性较大,久用容易成瘾古柯碱 cocaine (可卡因)N CH 3H COOCH 3OO(一)生物碱的定义指天然产的一类含氮的有机化合物; 多数具有碱性且能和酸结合生成盐;大部分为杂环化合物且氮原子在杂环内; 多数有较强的生理活性。

(二)分布• 存在于一百多个科中如:豆科、茄科、防己科、罂粟科、毛茛科等植物中。

分布特点:1.在植物的各部位都有分布,但多集中在某一器官。

2.植物体内生物碱的含量差别很大,但一般都较低(1%以下),通常把含量在0.01%的植物称为生物碱植物。

3.同一植物体内的生物碱,往往是多种生物碱共存,而且母核结构相似。

(三)存在形式• 1.游离碱:碱性极弱,以游离碱的形式存在。

• 2.成盐:有机酸有:柠檬酸、酒石酸等;特殊的酸类:乌头酸、绿原酸等无机酸:硫酸、盐酸等。

• 3.苷类:以苷的形式存在于植物中;• 4.酯类:多种吲哚类生物碱分子中的羧基,常以甲酯形式存在。

• 5.N-氧化物:植物体中的氮氧化物约一百余种。

(四)命名规则 1. 类型的命名⑴基核的化学结构,如吡啶、喹啉、萜类等;N O OC 2H 5C 2H 5NH 2普鲁卡因 procaine (合成品)局麻药⑵以来源植物命名,如石蒜科生物碱等。

2.单体成分的命名⑴以植物来源的属、种的名称命名;如:一叶萩碱⑵也有以生理活性或药效命名,如:吗啡(使睡眠)⑶以人名命名的;如:pelletierine第二节、生物碱分类•1.按植物来源分类: 黄连生物碱、苦参生物碱•2.按化学结构类型分类: 喹啉类生物碱、吲哚类生物碱等•3.按生源途径和化学结构类型分类常见的母核:吡咯四氢吡咯吲哚咪唑吡咯里西啶吲哚里西啶哌啶吡嗪莨菪烷吡啶喹喏里西啶嘌呤类噻嗪丫啶酮类喹啉异喹啉吗啡烷类苄基异喹啉原小檗碱型小檗碱型(一)有机胺类(苯丙氨酸/酪氨酸)氮原子不结合在环内的一类生物碱。

【功能与主治】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用于风寒感冒,胸闷喘咳,风水浮肿;支气管哮喘。

蜜麻黄润肺止咳,多用于表症已解,气喘咳嗽。

麻黄主要成分为生物碱(1%-2%).总生物碱的80%-85%为麻黄碱(左旋麻黄碱,L-ephedrine );其次为伪麻黄碱(D-pseudo-ephedrine ,以及微量的L-N-甲基麻黄碱(L-N-methyl-ephedrine )、D-N-甲基伪麻黄碱(D-N-methyl-pseudo-ephedrine )、去甲基麻黄碱(L-nor-ephedrine )、去甲基伪麻黄碱(D-nor-pseudo-ephedrine )和麻黄次碱(ephedine ,麻黄定)等;麻黄含有少量挥发油,油中含I-a-松油醇(I-a-terpineol ,萜品烯醇)、2, 3,5,6-四甲基毗嗪(2,3,5,6-tetramethylpyrazine ),尚含鞣质等。

(二)吡咯衍生物由吡咯或四氢吡咯衍生的生物碱。

本品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 Ephedra sinica Stapf 、中麻黄 Ephedra intermedia Schrenk et C. A. Mey. 或木贼麻黄 Ephedra equisetina Bge.的干燥草质茎。

秋水仙碱 colchicine益母草碱 leonurine 对动物子宫有增加其NHN H吡咯四氢吡咯重要的分类:简单的吡咯衍生物吡咯里西啶衍生物(又称双稠吡咯啶)吲哚里西啶衍生物。

简单的吡咯衍生物红古豆碱红古豆苦杏仁酸酯Cuscohygrine 似阿托品药物的散瞳等作用吡咯里西啶(pyrrolizidine)衍生物吡咯里西啶野百合碱monocrotaline吲哚里西啶(indolizidine)衍生物吲哚里西啶一叶萩碱Indolizidine securinine(三)吡啶衍生物由吡啶或六氢吡啶衍生的生物碱。

分:简单吡啶衍生物、喹诺里西啶(quinolizidine)哌啶槟榔碱槟榔次碱此客初未谙,劝食俗难阻。

中虚畏泄气,始嚼忽半吐。

吸精得微甘,着齿随亦苦。

面目太严冷,滋味绝媚妩。

——宋·苏轼【功用主治】杀虫,破积,下气,行水。

南方人咀嚼槟榔的风气,由来已久。

之所以嗜嚼,是槟榔的功效使然。

罗大经《鹤林玉露》载:“岭南人以槟榔代茶御瘴,其功有四:一曰醒能使之醉,盖食之久则熏然颊赤若饮酒然;二曰醉能使之醒,盖酒后嚼之,则宽气下痰,余醒顿解;三曰饥能使之饱;四曰饱能使之饥。

盖空腹食之,则充然气盛如饱;饱后食之则快然易消。

又且赋性疏通而不泄气,禀味严正而更有余甘,有是德故有是功也。

”最近有资料介绍,常吃槟榔可促使口腔癌增加。

据化验,槟榔中含有的石灰和老藤中含的黄樟素具有高致癌作用,故槟榔不可常吃。

苦参化学成分根含多种生物碱(1%-2.5%),以d-苦参碱(d-matrine)及d-氧化苦参碱(d-oxyma-trine) 为主,两者含量之比,因产地不同差别很大,我国东北产苦参中氧化苦参碱含量较多。

另含微量d-苦参醇碱(d-sophoranole)、l-臭豆碱(l-anagyrine)、l-甲基金雀花碱(l-methylcytisine)、l-野靛叶碱(l-baptifoline)、l-槐果碱(l-sophocarpine)、N-氧化槐果碱(N-oxysophocarpine)、l-乙基槐明碱(l-ethylsophoramine)、槐定碱(sophoridine)、粉防己碱等。

黄酮类化合物有苦参(kurarinone)、异苦参素(isokurarinone)、去甲苦参素(norkurarinoe)、次苦参素(kuraridin)、苦参醇素(kutstinol)、次苦参醇素(kuraridinol)、新苦参醇素(neokurarinol)、去甲苦参醇素(norkurarinol)、去甲脱水淫羊霍素(noranhydroicaritin) 等。

(四)莨菪烷(tropane)衍生物由吡咯和哌啶骈合而成的杂环。

分:颠茄生物碱(belladonna alkaloids)古柯生物碱(coca alkaloids)本品为豆科植物苦参Sophora flavescens Ait.的干燥根。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杀虫,利尿。

用于热痢,便血,黄疸尿闭,赤白带下,阴肿阴痒,湿疹,湿疮,皮肤瘙痒,疥癣麻风;外治滴虫性阴道炎。

莨菪碱是由莨菪醇(tuopine)与莨菪酸(tuopic acid)缩合而生成的酯:莨菪碱(阿托品)颠茄生物碱(belladonna alkaloids):莨菪碱山莨菪碱东莨菪碱樟柳碱莨菪Hyoscyamus niger L.又名闹羊花、黄桔鹃、羊踯躅、天仙子。

因误服莨菪叶、根、花、枝、种子过量出现中毒症状。

生境:生长在海拔1700-2600米的山坡,林旁和路边。

分布:我国东北、西北及华北。

主产内蒙古、河北、河南及东北、西北诸省区。

青海分布在海东地区和海南、黄南、海北等藏族自治州。

化学成分:含莨菪碱(hyoscyamine)、阿托品(atropine)、东莨菪碱(scopolamine)、l-东莨菪碱(atroscine)、脂肪油等。

气味:(子)苦、寒、无毒。

主治:1、突发颠狂。

用莨菪三升,研细,在一升酒中泡几天。

去渣,煎成浓汁。

一天内分三次饮完。

如觉头中似有虫行,额部及手脚现红点,即是病快要好的现象。

2、风痹厥痛。

和莨菪三钱(炒),大草乌头、甘草各半两,五灵脂一两,共研为末。

加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以螺青为衣。

每服十丸,男子用菖蒲酒送下,女子用芫花汤送下。

3、久咳不止(痰有脓血)。

用莨菪子五钱,先煮后炒,研细,加酥油如鸡收蛎的量,大枣七枚,同煎至油尽。

取枣日食三枚。

又方:取莨菪子三撮吞服,一天服五、六次,极验。

4、长期水泻。

用干枣十个,去核,填入莨菪子,扎定,烧存性。

每服一钱,粟米汤送下。

5、赤白痢。

用大黄(煨)半两、莨菪子(炒黑)一撮,共研为末。

每服一钱,米汤送下。

6、肠风下血。

用莨菪子一升,晒干、捣烂、筛细;生姜半斤,取汁;同入银锅中加二升。

一起煎成浓糖稀状,再倒入酒五升,慢火上进一步煎浓,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天早晨用酒送服三丸,视病情可增至五、七丸。

安服有微热。

勿惊异,病重的人服过三日,当有下泻病愈后,泻亦止。

7、脱肛不收。

用莨菪子炒过,研为末,敷患处。

8、风牙虫牙。

用莨菪子一撮,放在小口瓶内烧类。

以小管引烟入病齿处。

又方:把莨菪子装入瓶内,热汤淋药得气,吸入口中,药冷即换。

有涎出,可吐去。

9、风毒咽肿或瘰疬咽肿,吞水不下。

用莨菪子研为末,每服两小匙,水送下。

极效。

10、乳痈坚硬。

用新莨菪子半匙,清水一碗磅服。

注意不得把药嚼破。

11、恶疮似癞,长期不愈。

用莨菪子烧存性,研为末,敷患处。

12、跌打损伤。

用莨菪子三工业区末,加羊油调涂伤处。

古柯生物碱(coca alkaloids):爱康宁古柯碱(五)喹啉衍生物喜树碱camptothecine治白血病和直肠癌(六)异喹啉衍生物分:1-苯甲基异喹啉型双苯甲基异喹啉型原小檗碱型阿朴啡型原阿朴啡型吗啡烷型原托品碱型双苯甲基异喹啉型:唐松草碱原小檗碱型:小檗碱(黄连素)药根碱本品为毛茛科植物黄连CoptischinensisFranch.三角叶黄连CoptisdeltoideaC.Y.ChengetHsiao或云连CoptisteetaWall.的干燥根茎。

以上三种分别习称“味连”、“雅连”、“云连”。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化学研究】根茎含多种异喹啉类生物碱,以小檗碱含量最高,为5~8%,尚含黄连碱、甲基黄连碱、巴马亭、药根碱、表小檗碱及木兰花碱等;酸性成分有阿魏酸,氯原酸等。

须根含小檗碱可达5%;黄连叶含小檗碱1.4%~2.9%。

抗病原微生物作用抗菌作用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脑膜炎双球菌、痢疾杆菌等。

抗病毒作用抑制流感病毒、乙肝病毒等。

抗原虫作用体外抑制阿米巴原虫、阴道滴虫、锥虫。

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1)抗心律失常有效成分小檗碱。

作用机理①延长动作电位时程和有效不应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