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信息化推进新旧动能转换调研思考建议

信息化推进新旧动能转换调研思考建议

信息化推进新旧动能转换调研思考建议
一、信息化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系。

新旧动能转换的核心内涵是用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新模式“四新”来推进产业智慧化、智慧产业化、跨界融合化、品牌高端化“四化”。

信息化,就是以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XD打印、智能制造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造新兴产业,提升传统产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无论是“四新”还是“四化”,都必须依靠信息化推进。

第一,信息化是产业智慧化的核心手段。

产业智慧化,是传统行业借助信息、知识、智力等因素,推进生产过程智能化,发展智能产品和服务,培育新型生产方式的过程。

从发展趋势看,充分运用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提高企业供应链的管控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生产流程和产品智能化水平,是产业智慧化的未来前进方向。

第二,信息化是跨界融合化的主要桥梁。

跨界融合化,突出三次产业之间,强调产业本身行业之间的融合整合,培育出新的增长点。

以互联网为主要平台的信息技术,凭借互联互通、广泛联系的优势,实现了生产者与消费者直接联系,促进了要素配置的优化集成,从而成为企业围绕各行业产品、生产线、供应链及商业模式等环节,在三次产业间开展跨界融合创新的主要桥梁。

第三,信息化是智慧产业化的重要内容。

智慧产业化,是将以信息、知识、智力等要素组合形成的有形与无形产品产业化。

不管是聚焦产业未来发展趋势,还是立足产业发展现状,信息产业在智慧产业中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从省内外先进地市看,都将智慧产业作为重要发展方向。

第四,信息化是品牌高端化的有效途径。

品牌高端化,就是要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提升企业品牌、行业品牌、区域品牌、地理标志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在信息化时代,凭借获取信息及时、便捷等特点,以互联网为主阵地的新媒体,正成为宣传推广的重要途径。

二、我市以信息化推进新旧动能转换的路径。

以信息化推进新旧动能转换,找准路径是关键。

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
(一)以智能制造为突破口,引领传统产业升级改造。

从X年开始,用X年时间,实施新一轮高水平企业技术改造工程,着力提高企业技术工艺装备水平、智能制造水平。

力争到X年,全市累计完成企业技术改造投资X亿元以上。

一是发展智能产品及服务。

鼓励企业发展面向智能产品和智能装备的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和服务,重点推动物流装备、建材机械、泵阀设备等传统装备智能化升级,利用互联网开展产品和设备的远程咨询、远程监控、故障诊断、过程优化等在线增值服务。

二是加快制造过程智能化。

大力推广智能制造模式,开展智能制造新模式试点示范,建设一批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

在化工、建材、医药、纺织等流程制造领域,开展智能工厂的集成创新与应用示范,提升企业在资源配置、工艺优化、过程控制、产业链管理、质量控制与溯源、能源需求侧管理、节能减排及安全生产等方面的智能化水平。

在装备制造、汽车及汽车零部件、电子信息等离散制造领域,开展数字化车间的集成创新与应用示范,推进数字化设计、装备智能化升级、精益生产、可视化管理、智能物流等试点应用,推动企业全业务流程智能化整合。

三是提升企业两化融合管理水平。

加快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的推广应用,推动企业业务流程再造和组织方式变革,构建开放式、扁平化、平台化的新型组织管理模式。

(二)以智慧产业为重点,带动新兴产业发展壮大。

一是发展云计算及大数据产业,引导和鼓励各行业积极开展大数据创新和试点,发展具有行业特点、满足行业应用需求的行业云,通过大数据应用激活产业发展链条。

二是发展机器人产业。

围绕工业机器人的制造,加快在控制器、伺服驱动器、伺服电机、减速机等核心零部件的产业布局。

面向“机器换人”的市场需求,研发突破工业机器人领域的整体解决方案,提升数
字化智能工厂产业能力。

三是发展物联网产业,实施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

四是发展集成电路产业。

以X强茂、齐芯微科、恒汇电子等骨干企业为龙头,推动集成电路封测产业做大做强,以芯片制造和集成电路设计为突破,带动集成电路封测和电子材料等产业链整体发展;推动氮化镓、碳化硅等新一代半导体元器件的研发和产业化。

(三)以“互联网+”为主线,引导产业跨界融合。

大力实施“互联网+农业”行动,构建依托互联网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系。

实施“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建设行动,依托化工、机械、纺织、陶瓷等优势产业,着力培育发展大型综合性电子商务平台或专业化行业、产品电子商务平台。

积极培育共享经济。

与阿里巴巴“淘工厂”等一体化企业产能分享平台开展战略合作,推进标准厂房、关键设备、制造产能、信息基础设施、现代能源等分享工程。

组建基于互联网的市场化创新资源共享平台,重点推进科研仪器、紧缺人才、知识产权等创新资源分享工程,广泛提供“网络虚拟人才”、科研联合攻关、科技咨询与合作开发项目、知识产权交易运营等新型科技服务。

(四)以智慧园区建设为载体,打造新旧动能转换优质平台。

构建统一的园区信息资源共享云平台,加快搭建创业咨询、市场开拓、投融资、技术支撑、信息管理等公共服务云平台,全面提升园区的创新
服务基础支撑能力。

以X经济开发区为重点,规划建设以中国呼叫中心和BPO产业联盟为依托,集合大数据产业商学院、大数据走廊、大数据智慧城等元素的辐射全国的综合服务性大数据小镇。

规划建设以技术创新、产品研发、软件开发、软件系统集成和软件服务外包等为主导的软件信息服务产业园,以电子商务、冷链物流、智能联运、智能仓储、货运车联网、信息服务、物流金融等服务为主导的智慧物流产业园、电子商务产业园和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打造跨境电子商务园区。

(五)以智慧城市建设为依托,优化新旧动能转换环境。

深化光网城市、无线城市建设,实施下一代互联网(IPvX)升级、XG网络全覆盖、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络(NGB)建设。

加快政务服务体系建设。

推进市级政务云平台、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政务业务应用三大平台建设,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政务服务体系。

建设全市统一的协同办公应用系统,提升公文处理、信息采编、会议组织、值班管理等工作信息化水平。

加快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着力打造城市公共信息开放平台、城市运行管理中心平台、智慧民生公共服务平台,推进重大民生领域的智慧化建设,使居民生活更加方便、快捷、高效、舒适。

(六)以信息产业招商引资为重点,注入新旧动能转换新活力。

加大智慧产业项目招商力度,重点引进智能制造、XD打印、工业机器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