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次月考试卷及参考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诅.咒(jǔ) 相称.(chèn) 预警叮嘱B.倚.靠(yǐ) 怂.恿(sǒng) 懒惰冤枉C.蜷.伏(quán) 惩.戒(chěng) 消耗挣扎D.虐.待(nüè) 污涩.(sè) 辨诉抵抗2、下列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黄晕窠巢杂乱无章争先恐后B.发髻澄清吝啬家喻户晓C.粗犷憔悴决别兴高采烈D.信服人声鼎沸花枝招展淅淅沥沥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桂林的奇山胜景,巧夺天工....,吸引着无数游客去观赏。
B.任何个人的成绩和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比起来,都不过是沧海一粟....。
C.一连下了好几天雨,操场上拖泥带水....的。
D.四川雅安抗震救灾前线,武警消防官兵首当其冲....,克服困难,开展救援工作。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提供网络搜索服务的企业必须整改是因为竞价排名机制影响了搜索结果的公正性是重要原因。
B.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才能,国家才有前途,民族才有希望。
C.随着近年来草原自驾的兴起,严重危害了草原的生态环境,正在成为草原不可承受之重。
D.我原打算介绍王宾向张凯借阅《平凡的世界》,没想到他已经离开学校,跟父母回老家探亲去了。
5、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方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老头子狠狠地说:“为什么不能?”(反问)B.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
(比喻)C.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拟人)D.一会儿翅膀碰着波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向乌云,它叫喊着,——就在这鸟儿勇敢的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欢乐。
(排比)6、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我的祖国,我深深爱恋的祖国。
你是昂首高歌的雄鸡,;你是奋蹄疾驰的骏马,;你是冲天腾飞的巨龙,。
你有一个美丽的名字——中国。
A.叱咤时代的风云唤醒黎明的沉默挣脱千年的羁绊B.叱咤时代的风云挣脱千年的羁绊唤醒黎明的沉默C.唤醒黎明的沉默挣脱千年的羁绊叱咤时代的风云D.唤醒黎明的沉默叱咤时代的风云挣脱千年的羁绊7、根据课文默写诗文。
(1)可怜夜半虚前席,___________。
(李商隐《贾生》)(2)黄梅时节家家雨,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赵师秀《约客》。
(3)杜牧的《泊秦淮》中讽喻晚唐统治者醉生梦死、荒淫误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
(15分)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可爱者甚蕃.(多) B.不蔓不枝.(长枝节)C.亭亭净植.(种植) D.陶后鲜.有闻(少)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水陆草木之.花B.濯清涟而.不妖人不知而.不愠C.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D.同予者.何人逝者.如斯夫3.翻译下列句子。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4.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爱莲说》作者是周敦颐。
“说”是一种古代文体。
B.本文托物言志,文中称莲是“花之君子”,表达了作者对清白正直品性的坚守。
C.文章以“菊之爱”“牡丹之爱”衬托“莲之爱”,层层深入,意蕴无穷。
D.“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一句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世人喜爱牡丹的羡慕之情。
三、现代文阅读。
(30分)1、留守乡村的爷爷蒋曼①孩子的爷爷在乡下,八十多岁了,嗓门洪亮,身体硬朗,还能参加各种劳动。
他似乎从未有退休打算,每天都很忙碌,忙着照顾他的鸡、鸭、蔬菜和庄稼。
②前不久,接他到城里住过几天,可他老是记挂着乡下:菜该灌肥,该撒点草木灰,寄养在邻居家的看门狗还是天天回来睡,水沟要刨刨,不然树苗的根要烂了,母鸡们都下蛋在山上,便宜了黄鼠狼。
在他的土地上,有太多需要他的物和事,从未有被生活丢弃的感觉。
③从孩子的爷爷身上,我看到这样一个老人,面目黝黑,衣衫褴褛,在与土地朝夕相处的日子里,大自然慷慨地把尊严和自豪传给他,二十四节气镌刻进他的血脉,知道什么时候劳作,什么时候休息。
④平常日子,他会仔细地安排家里地里的活计。
菜长出来了,鸡长大了,就在它们之间编一道竹篱笆;赶集时,买点不常见的菜苗,种出来,看着都感觉稀奇。
天燥地旱,他不着急:“没啥,油菜今年长得好,天干油分足。
”如有阴雨,他也会安慰家里人:“稻子灌浆的时候,雨水多,不空壳。
”某年洪水来犯,他也如此淡定:“这土肥沃啊,明年又种嘛。
”数十年与土地亲密相守,其经验足够让他从容不迫。
⑤乡村老人对死亡有一种独特豁达,生死本是自然轮回,荣衰不只是庄稼和草木。
爷爷能在一岁一枯荣的山野田间洞悉生命秘密。
在乡村,死亡从来不是禁忌,到了高龄岁数,他们会早早地请来风水先生,选好墓地,准备好寿木,放在堂屋里,每年会亲自刷一遍漆,红色的或者黑色的,平时用来储存需要干燥的粮食,最后,存放自己。
⑥孩子的爷爷喜欢种树。
我老公考上大学,他高兴地在村里小学种下一排香樟树,现在还都郁郁葱葱,生长在已被废弃的小学校里。
我们结婚时,他建议我们种一棵树,然而在高楼遍地的城里,连人都难以安顿,我们在哪里可以种下属于自己的树呢。
⑦有了小孙女,爷爷说:“我在乡下给孙女种了棵香樟树,以后她大了,树也大了。
”爷爷说不来动听的话,小孙女却记住了爷爷的礼物。
这个城市出生的孩子,从此与遥远的乡村老家有了心灵相通的所在:一棵树,一棵和她一起成长的树。
⑧有一天,我们回老家时,女儿终于见到了这世界上属于她的那一棵树。
爷爷领着孙女,骄傲地走在自家的土地上,满怀一个勤劳庄稼人的自豪感,大声地告诉孙女:“这地是我的,也是你的,小池塘是你的,大公鸡是你的,坡上的柏树全是你的,那只叫团团的狗也是你的……”⑨不由得凝神驻足,聆听又感动。
我们给了孩子生命,留守乡村的爷爷则给了她广袤而丰盈的故乡,我由此豁然开朗,哀而不伤。
(摘自2016年5月《长春日报》) 1.文中“爷爷”做了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
2.结合全文,揣摩下列词句含义。
(1)从孩子的爷爷身上,我看到这样一个老人,面目黝黑,衣衫褴褛,在与土地朝夕相处的日子里,大自然慷慨地把尊严和自豪传给他,二十四节气镌刻..进他的血脉,知道什么时候劳作,什么时候休息。
结合全文,请你谈谈句中加点词“镌刻”在文中的含义。
(2)不由得凝神驻足,聆听又感动。
我们给了孩子生命,留守乡村的爷爷则给了她广袤而丰盈的故乡,我由此豁然开朗,哀而不伤。
为什么说爷爷给孙女的故乡是“广袤而丰盈”的?3.结合全文,谈谈标题“留守乡村的爷爷”的作用。
4.请简要概括文中“爷爷”的形象特点。
5.爷爷为什么要在乡下给孙女种一棵香樟树?请谈谈你的理解。
2、含泪奔跑的少年在他的记忆里,他从未离开过生养他的大山。
他今年初中毕业了,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县城的重点中学。
在城里,他这个年纪还是个孩子,还要在父母面前撒娇。
然而,他俨然是个大人了,就在他初中毕业的这个暑假里,他尝到了冷也尝到了暖。
冷暖过后,他仿佛一夜成人。
父亲在他初中毕业后第一个星期,突遭车祸,留下他和母亲相依为命。
肇事司机也在车祸中死亡,父亲的死没有得到任何赔偿。
母亲患有先天性小儿麻痹症,走路一瘸一跛的,生活勉强能够自理。
起初,他和母亲商议着辍学,但母亲坚决不同意。
为了下学期的学费,为了以后的生活有个着落,母亲决定带他到县城谋生。
进了城,他才知道,城里人山人海,高楼林立,但这些繁华不属于他们。
沉闷的空气里弥漫着炙热的气流,一阵风袭来,也闻不到熟悉的稻花的香甜。
母亲在城市边缘,租了间铁皮房,用木板搭了张床,然后找两块红砖架个小铁锅,算是在城里落下了脚。
母亲从工厂找到店铺,从店铺找到垃圾收购站,可没有人愿意收留一个瘸子。
无奈之下,母亲做了个烧烤车,还给他钉了个刷皮鞋的木箱。
每天,他们从铁皮屋里出来,一个推着车,一个挎着刷鞋箱。
趁着昏黄的路灯还没有熄灭,他们匆匆地赶到市里繁华的公园门口,占个地,摆个摊。
等到公园里的最后一拨人散去后,他们才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回家。
他心里其实有一万个不愿意,可是为了读书的梦想,他又能够说些什么呢。
大多数的日子,他就蹲在母亲的烧烤车边给人刷皮鞋。
一天,他看到很多人在公园里玩耍,他心动了。
他知会了母亲一声,便走进了公园深处。
偏偏是这一天,城管突然来巡查,公园门口所有的小摊小贩一窝蜂地溜走了。
走路一瘸一跛的母亲因为跑得慢了些,被城管逮了个正着。
在和城管的纠缠中,烧烤摊被推倒了,烧得红彤彤的木炭倒在了母亲腿上,一股焦肉的味道让好心的路人愤怒了,城管见势不妙,很快怏怏离去。
这天夜里,一对苦难的母子推着车,走在回家的路上。
闪烁的街灯照在清冷的马路上,留下一对孤独的含泪的影子,一长一短地走着,成了一道痛苦抽搐的风景。
劳碌了一天的母亲,迷迷糊糊地睡着了,而他却怎么也睡不着。
他看着母亲腿上被烧焦的皮肤通红一片,有些地方还留下了水泡。
他用手触碰了一下,感觉连心痛。
所有的委屈化成了泪水,从他的眼里流到了嘴里,涩涩的。
时钟已经指向了夜里11点多,他还是睡不着。
为了赚够学费,他和母亲除了一日三餐外,其他的开支减了又减,实在要买点什么,也是选一些地摊货。
而刚刚,母亲连一盒烫伤膏也舍不得买,硬说擦点酱油就好了。
这样一想,他的心更痛了,他失去了父亲,他不能再失去母亲了。
他穿好衣服,走上街,向附近的药店跑去。
他跑进药店的时候,药店准备关门了。
他很快选定了一盒26元的烫伤膏,他把烫伤膏攥紧在手里,就在掏钱的时候,他才发觉自己只是带来了今天全部的劳务费15元。
他站在柜台前犹豫了很久。
“你到底要不要买啊,我们要关门了。
”店主催促他。
“要的,要的,只是……只是,我没有这么多钱。
”他吞吞吐吐。
“明天来吧。
”“哦不……我欠你11元钱,可以吗?我明天下午一定还。
”他快急哭了。
“那……”“求求你吧……我妈妈她……”他心底的那点坚强终于崩溃了,泪雨滂沱,他把自己和母亲的遭遇说给了店主。
“那,你把药拿走吧,不够的钱,算是我资助你的吧。
”店主说,“快些回家吧,不要让妈妈等急了。
”母亲腿上的伤很快就愈合了。
他也如愿在县城读完高中,考上了省城的一所大学。
当他和母亲要离开县城,打算到省城继续谋生的时候,他整理好铁皮屋里所有的行李,突然一张药费单抖落了出来,他露出了笑容,他知道,上面写着——这个世界很冷也很暖,冷暖之间,我不能只是流泪,我要做一个含泪奔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