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课堂实录(总6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课前谈话:师:同学们,你们都去过哪些城市?留给你的印象如何?生1:我去过杭州,杭州的西湖很美。
生2:我去过北京,北京的长城很雄伟。
师:每座城市都有它独特的文化。
今天魏老师带给你们一份礼物,它是一座城市的风光片,位于美国的西北部。
(视频)学生看视频师:知道这座城市的名字吗生:西雅图。
师:对,这座城市叫西雅图(课件打出城市名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作者也叫西雅图(板书)。
这两个西雅图之间有什么关系呢?你们愿意猜一猜吗?生:以人的名字来命名。
师:是的,这片土地原本是印第安人的,19世纪50年代,美国白人强行购买了这块土地,在不得不转让这块土地之前,西雅图给白人领袖写了一封信,这封信被世界公认为最杰出的演讲稿,它感动了当时的美国政府,也震惊了世界。
因此,美国政府就用西雅图的名字来命名这座城市。
一封信、一篇演讲稿能有这么大的魅力!你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演讲稿。
一、上课: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题目是——《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PPT1)生齐读课题师:通过预习,你知道了吗这片土地上的什么是神圣的生:“沙滩、山脉、河流、松针、昆虫、耕地、薄雾、白云、青草、绿叶、花朵、麋鹿、骏马、雄鹰……”师:通过预习,我们发现,这片土地上的山川河流、动物植物、蓝天白云都是神圣的。
(PPT2出示刚才学生回答的这些词语)我们一起读。
生齐读词语师:麋鹿你们见过吗?你们看(课件出示图片)这就是麋鹿,它还有个名字叫——四不像。
再读一下这个词,麋鹿。
“鹿”是要写的生字,你们知道用部首查字法鹿该查什么部吗?生1:“广字头”。
生2:我也认为是广字头。
师:你们的答案都一样是吧?告诉你们,都错了。
让我们翻开字典的目录看一看。
师:在新华字典里的部首目录里有这么一栏,“鹿”整个字就是部首,所以鹿的部首就是它本身。
来,我们一起把鹿这个字写一写,写在课题边上。
我们一起再来读词语。
师:西雅图通过这一切告诉我们——“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PPT2词语的下面加上这句话)师:自己再读读这部分内容,想一想,如果就这样把它组成一段话来演讲,你觉得能感动别人,能震惊世界吗?生:不能。
学生不理睬,(读读看,再接着往下读,打动你了吗)师:那么西雅图的这番演讲能有这么大的魅力,里面藏着哪些秘密呢?接下去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分版块学习演讲的方法和写法:师:自由大声朗读课文,边读边划出最能打动你的地方,再想一想,他是靠什么打动了你。
生读找到的句子师:这句话哪儿打动了你?生:“圣洁”师:对呀(点课件),“每一处——、每一片——、每一座——、每一条——、每一根——、每一只——,都是——(圣洁)”,这么工整的句式,作者用了一种修辞叫——排比。
(板书:排比)师:接下去我们用朗读展现这排比的气势。
先自己练一练。
谁来读你来生1读,读完之后师:注意!要读出排比的气势。
谁再来生2读。
师:你们看,这句话中有起有伏、有静有动,读的时候要把这种感觉表达出来。
谁再来?生3读师:每一座山脉、每一条河流(范读),发现了吗?他这么一读起伏感就明显了,我们一起来读。
师:文中还有一处排比,你能很快找出来吗?学生说的找到的句子,教师点课件出示师:连用了三个喜爱,我们一起来读好这个排比句学生齐读师总结:你们看,作者用上了排比(回指板书),演讲更有气势。
这是作者打动人的秘密之一。
你还关注了哪些打动你的句子?我们继续交流第二板块:三度批注的板块师:我们来继续交流。
生说划出的句子生:我找到的是第五段。
师:你们发现了吗,你刚刚说的这句话(这段中的一句话)在文中是反复出现的,是哪一句它都出现在哪些自然段中生回答PPT出示三个自然段(5、7、8)师:请你自己读一读(点课件强调),想一想,这样反复讲同一句话是在强调什么?生:发现了西雅图在反复的告诉人们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师:是呀,他要让美国白人一定要记住——“这片土地是神圣的”好,接下去就请你们用朗读来强调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谁来?生1读。
师:一定要记住(范读),这是一个印第安酋长的请求,读的时候还要强调。
谁再来试试?生2读师:如果要放弃,这里面包含着西雅图的无奈、眷恋,读的时候还要带一点这种感觉。
谁再来读?生3读师:你们看,演讲中一句话反复出现(板书:反复),就是在不断强调自己的观点,我们一起读!生齐读师:西雅图这样反复的强调为了表达自己的哪些期待呢?接下来我们做一个练习。
(点课件)读一读划线的句子,请你分别用一个词来概括西雅图的希望。
将他批注在右边的圆圈中。
拿出练习纸做一做第一题。
师:好了,请大家停笔,我们来交流一下我们先看第一个圈,你写的是什么?有没有不同的?他们说的都可以吗?魏老师选一个写下来(板书:善待河水)读一读魏老师的批注。
生读师:接着看第二个圈,你写的又是什么?有不同的吗?好,你们说的也都对,魏老师想这样写可不可以?——(板书:善待空气)一起读一读齐读师:第三个圈你又是怎么写的?还有不同的吗?你们说的都可以,我们就写其中一个——(板书:善待动物)一起读一读师:你们看,一句话反复的说,饱含了作者的三种寄托,他希望美国白人能够——善待河水、空气、动物。
(指着板书读一遍)这也表达了所有印第安人对土地的情感。
我们再来读一读这句反复的话,感受他们对土地的真情。
(点课件)(一度批注结束)师:西雅图的这部分演讲还有哪些细节打动了你?(点课件)请你再次细细的读读画线的句子,圈出让你感动的细节,写写自己的体会,再做一次批注。
这次请你写在练习纸左边的方框内,至少选择一处,快的同学可以写第二处、第三处。
听明白了吗?好,抓紧时间。
二度批注的第一处交流:师:好,停笔。
接下去我们来交流,如果没写完可以直接说。
第一处谁来?还有谁也写了第一处,你们的这些感受是从哪些细节得到的?生:我从兄弟这个词感受到的。
师:相信很多同学都关注了“兄弟”这个词,是吧?把河水当作我们的兄弟,这是一种——拟人的写法(板书:拟人)师:接下去我们就用朗读来表现这份兄弟般的情感,谁来试试?指名第一个学生读完师:你们发现了没有?西雅图把自己的兄弟交给了白人,告诉他们“也是你们的兄弟”!(范读)谁再来读?第二个学生读完师:在印第安人看来,把兄弟交给你们,希望你们怎么对待啊对,像“善待自己的兄弟那样,善待我们的河水。
”(教师范读)谁再来?第三个学生读完师:你这么一读,印第安人对河水的情感已经表现出来了。
来,一起读!齐读第一处划线的句子。
第二处你写了什么批注师:接下去我们来看第二处的批注,指名学生1追问,你是从哪个细节感受到的?师:对呀,一切生命都离不开空气。
指名学生2回答师:好,请你也具体地说一说。
指名学生3回答。
师:一段话带给我们这么丰富的感受,可见演讲稿的魅力多大呀。
一起来读读这段话。
下面,我们来交流第三处批注。
指名学生1回答师:说说看你是从哪个词哪个句子感受到的(不错,还有谁也写了这的批注)指名学生2回答师:没有了动物,人类会怎样(生:会灭亡)能用文中的话来说吗?师:你们看(准备板书),作者自问自答,引发了我们的思考,这种修辞就是——设问(板书:设问)。
师:好,请你来读读这部分划线的内容指名一个学生个别读,结束。
(回到黑板前)师:同学们,你们看,学习同样的文字,角度不同,收获也会不同。
从内容上我们得到了这样的收获(圈板书上三个“善待”)这是一种批注;从细节中我们读出了自己的感受,这也是一种批注;而从演讲的艺术上,我们也发现了大量的修辞,那就是他用上了(圈黑板上的“排比、反复、拟人、设问”)——如果把这些内容写在边上,这又是一种新的——批注。
师:好,接下去我们就合作着来读一读这三段文字(点鼠标),我们一起读反复出现的句子,请三个同学分别读三处划线的内容。
谁来读第一段(递话筒)第二段(话筒),第三段(话筒)。
准备好了吗学生合作读师:同学们你们看,这样反复出现的句子就像是主旋律让人印象深刻;蕴含在其中的句子就像和声一样是不是?这就让人回味无穷了。
这些段落中有这么多(指板书)打动人的地方,你还有别的句子要交流吗?学生再个别交流写话:师:(回板书上)同学们,刚才我们发现了演讲稿中这么多打动人的地方,也读懂了印第安人对这片土地的情感,那就是(指板书)——这片土地是神圣的(齐读课题)。
师:你们知道吗?印第安民族是世界上最勇敢的民族,他们骁勇善战,无谓死亡。
可是面对白人用15万美元购买200万亩土地的时候,西雅图怎么就同意了呢?通过学习,你找到原因了吗?生:为了土地不受伤害……师:对呀,为了自己的人民不受伤害,也为了这片土地——不受伤害。
在西雅图看来,放弃才是最好的保护。
那么如果他的族人向他提出要求,准备誓死抗争的话,西雅图又该发表怎样的演讲来告诉人们——(点课件)这一切都是神圣的呢?接下去,拿出练习纸,我们就顺着这样的开头(点课件)往下写,完成一段新的演讲稿。
写的时候你也要试着用上今天学到的方法,听清楚了吗?开始吧。
开始写,然后交流师:好,停笔。
没写完的一样可以交流。
我们来听听同学的演讲,谁先来?第一个交流完点评:写得真好,特别是(修辞)一用,让我们震撼了。
谁接着交流?第二个交流完师:你们来评一评,他写的怎么样?学生评价师:好,接下去魏老师标着五角星的三位同学起立,请你们连着读读自己写的内容(递话筒)其他同学注意听,一会说说这么连起来一说,你发现了什么?第三个交流完师:发现了吗?这么一连起来,也有了一种——(点板书反复)反复的感觉。
总结——师:好,今天这节课,马上就要结束了。
你能说说自己的收获吗?生1:我感受到了这片土地的神圣生2:我觉得我们要保护大地。
生3:我们要珍惜自然资源,爱护土地上的一切。
师:祝贺你们学习中有自己的收获,有自己的思考,那才是学习最有价值的地方。
那么印第安人是怎么理解人和土地的关系的呢?这个问题我们下节课再来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