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管理的概述本篇论文快速导航:【题目】:矿业公司危机管理问题与解决措施【第一章】:矿业企业危机管理优化研究绪论【2.1】:危机的概念、类型及处理原则【2.2】:危机管理的概述【2.3】:危机管理理论的概述【第三章】:新常态下矿业企业危机管理的新要求【第四章】:新常态下A钨企危机管理的现状分析【第五章】:新常态下矿业企业危机管理对策【结论/参考文献】:矿业公司危机处理机制探析结论与参考文献2.2危机管理的概述2.2.1危机管理的涵义20世纪60年代初,危机管理这一概念是由美国学者提出的,最初是被运用于外交、政治及军事领域,作为一门学科,它是决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20世纪90年代以后,伴随经济全球化,企业的危机越来越复杂多样,危机管理问题处理不当致使企业面临生存危机的现实情况日益严峻,这使得国外学者对危机管理学科有了浓厚兴趣。
Dave Hall指出,对企业内部和外部环境的业务层开展客观、系统的研究,以确定企业发生危机的类型[[59].在欧美发达国家,关于危机的论着中,危机管理一般被称为危机沟通管理,这是因为由于加强信息流通和大众的信赖,寻求大众的理解和原谅是危机管理的基本方法。
国外对这一课题研究比较早,所以大部分的企业有形成一定的危机管理意识。
考虑危机本身的复杂多样性等特点,为构建更加完善的企业危机管理模式,需要通过理论与实践反复验证,才能得出更为科学合理的结论,所以学者或管理学者们不会停止对这一热点课题更加深入全面的研究。
历史悠远的中国古代就己有非常丰富的危机思想。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则无患”就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危机观念和意识。
居安思危,要保持平时的高警惕性,这是一个有效的国家治理方法,古代中国人是古代祖先留下的智慧。
特别是对于企业管理而言,危机感与时刻保持警惕性是现代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人们必须做好应对危机的准备,而不是束手无策的去应对,道理说明了危机管理的必要性。
虽然当时没有提出形成专门的学术名称,但古人的智慧己经告诉我们,危机管理是很重要并且十分必要的。
树立好危机意识,防患于未然,不至于面临危机时而不知所措,这样也能把危机带来的危害程度降到更低,更好的使企业渡过危机。
国内学者对“危机管理”一词定义也有很多,梅亚曦认为危机管理是指使用各种可以运用的资源,采取各种可行性、针对性的方法,预控和消除危机以及淡化和减弱各种因危机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从而化解危机,最终使其产生的各种损失最小化的系统机制[[16,30].学者苏伟伦指出,危机管理是指个人或者集体通过危机预防、控制及处理等方式,避免减少危机造成的危害,实现转危为安的过程活动[[9].从上可知,概括的讲,危机管理是指针对可能面临的或正在面临的各种不确定的、变化着的危机,所采取的监测、预控、决策处理及善后总结等一系列管理活动。
对于可能面临的各种不确定和不断变化的危机,管理行为也是连续、动态变化的。
望文生义,企业危机管理是在危机监测,预警和决策的基础上,避免危机或危机发生后最大努力地减少损失和危害,来减少机会管理活动的危害和危害的途径。
企业危机管理不仅是指危机后企业的行为,也包括在企业管理的全过程中,甚至将危机化转为机会的一种管理活动。
综上所述,这些定义反映了以下几点:一是危机管理是危机前后危机管理的动态过程。
其包含危机发生前、危机发生时以及危机发生后的管理行为;其次,具有不确定性、应急性及可变性的特征;第三,危机管理的最终目的是防范危机或减少甚至消除危机造成的潜在危害,将危机最大程度转化为机遇。
因此综合定义危机管理,其是指个人或组织针对可能面临的或正在面临的各种不确定的、变化着的危机,通过危机监测、预警以及决策和处理等方式,达到避免危机或减少危机产生的损害,总结危机发生和发展的内在规律以达到预防各种危机再次发生,对危机进行现代化、科学化、系统化处理的一种新型管理机制。
一般来说,企业危机管理包含危机监测、预警、决策和处理四个基本要素。
危机监测是其管理主要内容的第一步。
在企业稳定发展的时期,要准备危机意识和危机管理,建立危机管理机制,开展经常性的日常监测。
当一个企业处于一个平静的环境时,企业更要注重危机监控。
它往往隐藏着平静背后的许多危险。
祸常积于忽微,日常的基础做扎实了,遇到了风浪也能淡然处之。
人或企业组织无法完全避免危机,但许多危机发生之前会显现一些征兆,表明人们或组织可以通过一定的培训教育和演练锻炼找到、捕捉和识别这些危机的症状。
商业危机的常见症状包括:在经营环境方面,政府政策或宏观经济发生变化导致市场供需失衡,行业内出现新的强大竞争对手抢占市场份额,自然灾害导致原料等供给紧缺等;在生产运营方面,生产计划没有得到有效执行,设备故障率高或老化致使生产效率低下或产品无法满足客户需求,生产线时常是闲置状态等;在市场销售方面,服务不到位,顾客抱怨增多,市场开拓不够或渠道限制,市场销量减少,价格出现下降的趋势等;在财务方面,财务指标恶化,盈利能力下降,亏损越来越大,负债严重或没有偿债能力等;在内部管理上,内控制度有缺陷,对变化的环境反应迟钝,管理层不发挥作用,职能部门没能有效执行工作,员工思想不稳定或情绪低落等;在社会舆论方面,企业受到政府、媒体、行业协会及利益相关者的特别关注,小事可能会被放大化,影响企业或管理层形象舆论越来越多等。
当企业员工都能将自身企业的各种具体危机征兆把握得一清二楚,自然地可以将各种潜藏危机消灭在极棍之中。
危机预警,许多危机在发生前都会呈现某些征兆,当征兆不断累积,多种征兆同时出现或某一特别征兆出现时,预先设置的预警系统可与之相匹配对应,触及危机警戒线并发出警报,及时处理症状或危机。
只有做好危机的预警,企业可以消除可避免的危机,及时发现和解决其他不可避免的危机。
在危机决策中,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比较优劣势,实现快速实施,做好决策立场,选择最佳消除危机的方案、措施。
企业危机处理分为三方面。
第一步是确定危机;第二步是控制危机;第三步是应对危机。
速度则是危机成功处理的关键因素[[24,36]2.2.2危机管理的目的一般情况下,危机是几乎不可能完全被避免的。
随着目前的市场形势变得越来越复杂,任何企业都很难避免经历危机。
特别是一些处于成长期或中小企业支持阶段的企业,他们似乎更容易因政策或市场经济变化等而遭遇困难和障碍,他们风险抵抗能力比较有限,所以企业应尽早建立完善的危机管理体系来防范、控制风险。
危机之后,企业经常暴露出很多问题。
而危机管理则是很好的弥补手段,企业可以清楚地看到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亦可使企业更加全面、真实地了解自身的现状及管理的缺失现状等等。
危机管理的目的是通过合理、有效地预警预防、处理和决定,避免或减少危机相关损害,甚至转危为机。
开展危机管理的好处不言而喻,有利于企业综合实力的提升,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企业危机管理是其内部管理体系改进完善的必由之路。
其是整个企业管理的重要构成,企业危机管理机制的完善程度直接反映到企业管理机制的完善程度。
在企业危机管理过程中,通过一系列举措,从危机事前期直至危机事后期,整个阶段都离不开对企业研发、生产、销售、采购、市场、服务、财务及人力等各部门涉及各个层面的分析、诊断和状况评估,正是这些可以让我们清楚地发现企业管理体系存在的缺陷和漏洞,而后针对性地加以改进,不断促进企业危机管理和管理机制的完善与发展。
(2)企业危机管理有利于企业进行创新与变革。
企业危机管理可以培养科技创新意识和增强企业的变革意识,促进企业经营效益和效率的提升。
通过企业危机管理,可以更好地了解企业当前的实际状况,领导者可以针对性地适时对企业发展战略作出相应调整,其有利于企业持续长久发展。
(3)企业危机管理有利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企业通过加强危机管理可使企业转危为安,保持企业当前的竞争实力。
危机可以被看作危险的可能性,涉及风险和机遇。
加强危机管理,企业可以使企业找到新的发展机遇和新兴的操作空间,以培育新的企业竞争力。
危机期间,知名企业可以更好地展示自己的综合实力和综合素质。
面对危机,他们可以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来确保这一进程,抓住机遇,扩大声誉和影响力。
金融海啸“次贷危机”给全球金融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破坏。
同时,国家经济也面临很多困难。
然而,压力可以成为一个动机。
在危机时期,中国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不断调整和优化升级的经济结构,坚持自主创新,不断开拓新市场,取得了在世界上的一个突破。
综合国力越来越强大,危机管理技能也得到了提高。
通过危机管理,我们大大削弱了国民经济危机带来的危害,更加成功地克服危机,在危机中取得了良好的进展,在危机中找到了机遇。
(4)企业危机管理决定了战略管理水平的高低或成败。
企业战略管理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的全局的、长远的发展方向、目标、任务和政策,以及资源调配做出的决策和管理。
企业经营者特别注意研究不断变化的经营环境,把握企业的发展方向与目标,选择进入合适的经营或产品市场等领域。
一般企业环境管理者的研究倾向于把重点放在正常情况下的环境构成上,忽视环境因素处于异常的状态,缺乏企业战略管理,无法经受各种危机的冲击,在危急的情况下溃不成军,还有的只是把危机管理只能被看作是一段很短的时间内的偶然行为,在危机处理的实践中,怀着避免和防止接触的心理状态,其结果也是可想而知。
所以,要加强危机管理意识,完善危机管理技能,危机管理在实施的过程中,企业可以深入进行战略分析,战略定位和更加准确的实施发展战略和更多的信息掌握[1-4]2.2.3危机管理的特点及原则对于最有效的危机管理实施,首先要了解企业危机管理的特点,具体表现有:(1)危机管理的预防性。
建立危机管理预防机制,对危机进行监测,预防危机要有很好的预防措施,能够有效防患于未然。
危机管理的最高境界就是避免发生危机,消灭引发危机的火苗于萌芽中,防范危机。
我们可以看到危机管理中预防危机的必要性。
危机管理的预防工作是重中之重。
(2)危机管理的变化性。
变化性表现其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如危机预期、预防、处理危机和目标方面的变化。
危机首先表现是不确定性,在企业正常运营情况下可能是没有危机,但其不确定性在下一个时期或阶段很可能会诱发起危机发生的苗头,进而爆发危机,遭受危害。
在面对危机的不确定性时,一方面要加强危机管理机制,采取有效应对应急预案;另一方面通过培训教育、演练锻炼等培育出一支优秀的应急队伍,应对不确定的危机发生。
(3)危机管理的应急性。
在危机爆发前,通过危机监测我们发现了某些危险征兆,若没有通过危机预控及时加以处理,等各种征兆累积到一定程度时,危机可能会突然发作。
危机发生时,风险呈上升趋势,应急管理要比平时快,且方式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