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教学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范例
教学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范例
培养运用能力的学习活动
全组重复说同一句话She’s dancing. 让全组每个同学看不同的女孩跳不同的舞的图片, 进行描述,巩固She’s dancing.
(四)教学设计与写教案的关系
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因此不应将其 对立起来。 教学设计为不同的学生,起码是不同 类型的学生,设计出符合他们需要的学习 计划、学习方法和策略、学习进度等等。
陈述还是问答?
..\..\Ulead VideoStudio\8.0\课文目标与教学目标.MPG
课文设定的是陈述 I get up…I don’t get up… 教学活动要求听懂老师的问题: When do you get up? Do you get up at six? 然后回答。
目的策略与语用策略
Leabharlann ④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生存。 学会学习:主要是要掌握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为终身教育 打好基础; 学会生活:主要培养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交往能力和健康生活的能力,为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打好基础; 学生做人:重点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和爱国情操,做一个遵 纪守法、文明有礼的现代公民; 学会生存:重点培养学生适应环境、改造环境的能力。
4.教学过程是知识、技能、情意的 内化和外显的统一。
内化即把外部客体的东西转化为内部主体的东西。内化的过程是信息的 输入、加工和贮存的过程。 知识的内化即外部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头脑内的认知结构(方式:同化、 顺应); 技能的内化即外部的实际操作转化为学生头脑内的智力操作。 情意的内化即非智力心理素质的形成和发展。 知识、技能的内化过程总是伴随着情意的内化。教学过程忽视情意的内 化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外显即把内部主体的东西转化为外部客体的东西。即信息的提取、运用 和迁移。 教学过程的外显实质上就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和情意解决实际问 题的过程与结果。 忽视外显的教学,就无法获得反馈信息,不能进行有效的反馈与调控。 内化与外显的关系是:内化是外显的基础,外显是内化的反映。 教学设计要改变传统教学中“重认识轻意向”、“重主导轻主体”、 “重内化轻外显”的偏向。
参见:
《英语教育动态原则与真实原则论》 第6章第1节:目的策略(P39-60) 第6章第2节:语用策略(P61-83)
课堂教学设计的重点(2)
(2)准确把握学生特征
真实学习目的
真实学习动机
已有知识技能
知识认知机制
学习心理顺序
学习逻辑顺序
英语学习机制
课堂教学设计的重点(3)
2.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互为主客 体过程的辩证统一。
一种是杜威的“学生中心论”,强调学习过程学生内因的作用,忽视外 因的作用; 一种是赫尔巴特的“教师中心论”,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的绝对支配作 用,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种教学观,在我国至今仍相当普遍) 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教学的对象,也是认知的主体;而教师则既是教学 的主体,也是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咨询者和评价者。 当前,应当注意屏弃“注入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以及“唯师至 上”、“重教轻学”、“重灌输轻启智”的教学理念。 正确的做法是:既注重教师教的设计,也注重学生学的设计。
②有序性: 教学系统有序性是指教学要结合学科内容的逻辑结 构和学生身心发展情况,有次序,有步骤进行,以 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教学系统的有序性,不仅包括知识教学要按照学科 知识的逻辑顺序,而且包括能力、情意教学也要有 一定的顺序和层次;这不仅表现在教师的教的活动 上而且也表现在学生本身的学习中,不仅要贯穿课 堂教学之中,也要贯穿于其它教学活动之中,即贯 穿整个教学过程。
③最优化: 最优化系指系统整体功能最优,而不是系统 的要素“样样都好”。 最优化强调在正确的方向指引下,设计合理 的投入,获得最大可能的产出的工作方案。 最优化的实现,还要依赖于不断完善的改进 工作来达到。
3.教育效能观
教育效率 =教育产出÷教育投入 要求合理的投入,最大的产出。
注:教学设计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 是,讲求实效; 1. 要从教学对象的实际出发; 2. 要从教学环境的实际出发; 3. 要从教师自身条件的实际出发。
课堂教学设计的特征
( 1 )教学设计的研究对象是围绕学 生知识能力素质发展的教学全过程, 其中包括教学需求、理想的学习结构、 学生原有的学习结构,实施的学习结 构和实施效果的评价。 (2)教学设计的研究方法是将学习 心理学的基础理论,系统地应用于解 决教学实际问题的教学技术。
课堂教学设计的特征
( 1 )教学设计的研究对象是围绕学 生知识能力素质发展的教学全过程, 其中包括教学需求、理想的学习结构、 学生原有的学习结构,实施的学习结 构和实施效果的评价。 (2)教学设计的研究方法是将学习 心理学的基础理论,系统地应用于解 决教学实际问题的教学技术。
(五)提倡教学设计的主要目的
1. 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 2. 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技能; 3. 促进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的深化。
二、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
一个好的教学设计方案必须体现现代教学观; 教学观通常是指教育工作者对一些重大的教育现象、 问题或事件的比较稳定的看法,它集中反映了教育 工作者的教育价值取向。 当代的教育改革都是以教学观念的变革为先导的, 故此,转变教学观念已成为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 面临的首要问题。 当前必须树立的教学观念有:
教学设计的基本 方法与步骤
一、教学设计的基本概念
教学设计是指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运 用系统观点和方法,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 律,对教学活动进行系统规划的过程。 (简言之,就是应用各种理论,对教学过程各 要素进行整合,并合理安排和计划的过程。)
教学设计的界定
教学设计( instructional
(3)科学设计教学活动与教学策略 复习热身活动设计 课文学习活动设计 语言知识(语音、词汇、语法等)学习活动设 计..\..\Ulead VideoStudio\8.0\呈现与学习的顺序.mpg 语言技能(听说读写译)学习活动设计 语言操练活动设计(控制性错误的控制) 真实运用任务设计 复习巩固活动设计
②承认差异、因材施教、发展个性: 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不同的,因此,人的 差异性是绝对的。 要求通过有效的教学,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 能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和发展。同 时,潜能得到发挥,个性得到发展;
③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教学上要着力为学生营造一种生动活泼, 思维活跃、平等和谐、积极参与和探索的教 学氛围以及教学情景;
2.系统方法观
所谓系统方法就是按照事物本身的系统性,把研究 对象放在系统形式中加以考察的一种科学方法。即 从系统的观点出发,着重从整体与部分(或要素) 之间、部分与部分之间、整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联 系和相互作用的关系中,考察和处理研究对象,实 现整体优化,以求系统获得最大功能的一种科学方 法。 教学过程就是一个系统,组成要素有:教师、学生、 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
(一)设计过程具体包括:
1. 分析学习需求; 2. 确定教学目标; 3. 设计解决方法; 4. 就解决方法进行实施、反馈、调整方案, 再行实施直至达到预期教学目标。
(二)设计要素具体包含:
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策略、 教学媒体、教学评价等基本要素。
(三)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P7(英语教学 设计,鲁子问)
design ) 是对课堂教学过程进行科学化、最 优化、显性化、系统性设计的现代 教育技术。 核心理论:当代学习理论 基本方法:系统理论的观点和方法 基本目的:优化学习效果,提高 学 习 效 率 ( make learning more effective and efficient)
教学设计的性质
系统方法应用于教学设计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①整体性: 即教学的各个要素、各个环节是互相关联、互相作用,缺一 不可的。因此,要求教学系统中的各个组成要素必须匹配、 相容,且达到最优组合,使产生最大功能的“整体效应”, 这样,才能使教学系统达到最佳的预期目标。 因此,教学设计的目的之一,就是通过分析系统各要素之间 的交互作用,协调要素之间的联系和组合,使系统功能得到 最佳发挥。故此,教学设计的过程就是将系统各要素按照它 们的内在联系的规律,加以配置、组合的过程。
1.素质教育观
①面向全体、全面发展:从三个方面七项基本素质构建素质教育培养目 标。 三个方面是:身体、心理、文化科学; 七项基本素质是:身体素质、心理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审美素 质、劳动素质交往素质; 七项基本素质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身体素质; 第二层次:心理素质; 第三层次: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审美素质; 第四层次:劳动素质、交往素质。
三、教学设计必须遵循教学过程的基 本规律
1.学生与教学内容(教材)之间的矛盾是教 学过程的主要矛盾; 教学的基本任务首先是帮助学生掌握教材中 的知识和技能,并把凝聚于知识中的智力因 素转化为个体的能力和智力,把蕴含于知识 中的思想、道德、观念转化为个体的观念和 心理品质,逐步完成寓于各学科教学之中的 教育、教养和发展的任务。
课堂教学设计的教学意义
为中小学教师提供一种科学的、 便于操作的教学技术手段,促使教 师将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学过程为 重点、以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为目 的等重要的教育思想显性地凸现出 来,从不自觉的教学行为发展成自 觉的教学行为。
任何一种教学设计都可概括为三个问 题:
1、教什么和学什么 2、如何教和如何学 3、教得怎样和学得怎样
( 1 )教学设计主要包括分析教学问题和
学习需求,确定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法和 步骤,选择合适的反馈评价方式等。 ( 2 )现代教学理论、学习理论、信息传 播学、教育技术学和系统科学都是教学设 计的理论基础,但其核心理论是当代学习 理论。 ( 3 )教学设计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 教学设计应包括检测、反馈、修正方案后 再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