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巷上课课件
• 戴望舒是20 世纪30 年代现代诗派 独具特色、颇有影响的诗人。因 发表《雨巷》,人们称他为“雨 巷诗人”。
诵读欣赏
学生自读,划出生字新词,读准 其字音; 听示范读; 男女生分别一 节一节读
读后感受:优美的音乐旋律。 全诗回荡着一种深沉的舒缓悠扬的旋律。
正如叶圣陶所说,《雨巷》是“替新诗的音节 开了一个新的纪元”。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读1、2、3节诗歌)
•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 愁。——李璟《浣溪沙》
•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 愁。—— 李商隐《代赠二首》
雨巷
作者:戴望舒
作者介绍
• 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梦鸥。浙 江杭县(今余杭)人,现代诗人。
• 望舒是神话传说中替月亮驾车的 女神,美丽温柔,纯洁幽雅,所 以也是月亮的别称。
诗人将丁香那种具有孤高,美丽和忧愁的美赋 予丁香一样的姑娘。因此,姑娘即丁香,丁香 即姑娘。
问:丁香姑娘在诗人的笔下美吗?那为什么 把她安排在那样孤独幽深的雨巷中? ——美。营造出凄婉、哀怨的意境。 同时运用了象征的表现手法:把看不见摸不 着的抽象概念用具体的事物表现出来。鸽 子——和平;红玫瑰——爱情……
①诗行的顿数基本为三顿
②单字顿都设置在诗的首行
拉长了音调,起到一种强调、舒缓的效果。
复沓句式的妙用
从哪些句子可以读出来?(第2、4节)
第三节:“象我一样”“象我一样地”. 第四节:“象梦一般地”“象梦一般地凄婉 迷茫”.这些连贯的上下句式,可以说是诗 歌内在的巧妙拉长,形成了诗歌回环叠唱 的效果。
请听音乐,思 考歌曲中丁香 的特点
1、歌曲中的丁香花
那坟前开满鲜花是你多么渴望的美啊, 你看那漫山遍野,
你还觉得孤单吗?
美丽、善良 你听那有人在唱那首你最爱的歌谣啊, 美丽善良
高洁
尘世间多少繁芜,
从此不必再牵挂.
院子里栽满丁香花,
开满紫色美丽的鲜花,
我在这里陪着她,
一生一世保护她
2、古诗中的丁香表达的情感是怎样 的?
奏效,两人各带一个女儿,戴咏树归杨静,戴 咏絮归戴望舒。
“我”: 我是一个怎么样的形象?
先讨论再解析
首先理解希望的含义 读第1、7节,如何理解“希望”这个词 ?
在现实的打面前仍然怀有希望。
“我”既是 1、对理想人生、美好理想的追 求者 2、理想幻灭后的失意者 3、对理想的执着追求者
追问:你觉得诗歌中哪一种形象 更突出,为什么?
1942年,戴望舒与同在大同图书印务局的抄写 员杨静相识,并很快进入热恋。尽管杨静的父 母竭力反对,但杨静毅然与大她21岁的戴望舒 结了婚。杨静从小长在香港,娇小美丽,活泼 好动,结婚时才16岁,由于彼此性格和年龄的 差异,加之婚前缺乏深入了解,婚后不久便出
现了感情上的裂痕,常常因生活上的琐事吵架。 1948年末,杨静爱上了一位姓蔡的青年,并向 戴望舒提出离婚,戴望舒做了种种努力都未能
复沓也表现在《雨巷》首尾两节上,从 而使诗歌节奏显得整齐和谐。
词的重叠运用 请举例说明?
有时在同一行诗中,如“悠长,悠长”;
有时在两行诗的隔开处,如“哀怨,哀怨又彷徨 ”;
有时在诗节的分开处,如二、三节间的“彷徨” 。
作用:词的重叠把时值相同的停顿复沓化了,从 而形成了舒缓悠扬的节奏。
意象分析
请你找出全文当中有哪些意象?
3、有人认为是戴望舒处于失恋的痛苦 中(插入讲戴望舒的曲折感情)
《雨巷》发表的那一年戴望舒遇到了他的丁香。
1928年,戴望舒忧郁而强烈的感情世界里,深深地爱上了施蛰存 的妹妹施绛平。时年18岁的施绛平活泼可爱,与戴望舒忧郁的性 格形成强烈的对比,而且戴望舒身材高大但面部黝黑,面容不雅, 使施绛平不悦。戴望舒遭到冷遇后,他最终以跳楼相挟,施绛平 勉强答应。1931年春夏之际,戴望舒与施绛平举行订婚仪式,声 势很大。但施绛平提出了条件:戴望舒出国留学取得学业回来有 稳定的收入后,方可完婚。这时,戴望舒又一次陷入感情的低谷。 因为他太爱施绛平,面对施绛平提出的条件,他只有义无反顾。 1932年10月8日,戴望舒在经济非常困难的情况下,为了兑现爱 情的预约,他乘坐达特安号邮船离沪赴法留学。在法国的3年中, 戴望舒过着极其贫困的生活,由于自费留学的资金不够,他只得 靠译稿来挣钱。1935年4月,戴望舒被中法大学开除,凭一张一 张夜间连被子都没有的四等舱的船票回国。而施绛平已移情别恋, 戴望舒愤怒之下当众打了施绛平一记耳光,长达8年的恋爱终于 结束。
丁香花、丁香姑娘 雨巷 背景油道纸具伞 篱墙
人物形我象 姑娘
油纸伞:
•问:那个故事里面有油纸伞出现? •许仙和白素贞的故事(简单讲解)
•文中未做具体的描写,给读者以想像空 间。油纸伞本身就有复古,怀旧,神秘, 迷蒙的特点。而且和雨巷很好地结合起来 了。
•在寂寥的下着小雨,凭添了一份冷漠, 凄清的氛围,撑着一把伞风雨独立消魂的 形象,把它放于独特的环境中能产生独特 的的穆时英的妹妹穆丽娟,并于第二年结 婚。但1938年5月,戴望舒全家由上海乘船到 香港后,两人间的感情逐渐有了分歧,他们
常常因一点小事而大动干戈。据穆丽娟忆起 当年生活时说:"他对我没有什么感情,他的 感情给施绛平了。"1940年冬,穆丽娟回到上 海决定离婚,戴望舒得知消息后,便给穆丽 娟发出"绝命书"要挟,还是未能动摇穆丽娟 离婚的决心。戴望舒只好在离婚协议上签字, 根据协议,女儿戴咏素归戴望舒抚养。
姑娘是美好理想的象征,是诗人在大革命失 败后苦苦追求的革命前景和希望。这种理想 是高洁的、美丽的。但这种理想又如丁香姑 娘一样稍纵即逝,不可把握,因此内心特别 彷徨。
问:雨巷为什么那么悠长?长到看不
到尽头。丁香姑娘那么美但是为什么 那么忧伤?
明确解析:
1 背景介绍:4·1·2政变,革命低潮
2、雨巷象征着诗人这段彷徨迷茫、痛 苦失落的人生路程
江南的小巷阴沉 潮湿,两边是独门
小 独院的人家,长长
的青石板路,青灰 的墙,间或有人匆
巷 匆走过。这样的小
巷让人感到幽深寂 静。
重点分析”丁香”意象 如何理解《雨巷》中的丁 香姑娘? 象征手法的运用:雨巷;
丁香姑娘的象征意义
问:请大家在诗歌中找出形容姑娘的
诗句?这些诗句刻画出怎样的姑娘形 象? 第1、2、4节,愁怨、哀怨、迷茫
问:作者用雨巷、丁香姑娘等意象营 造出一种什么艺术境界?表达了他怎 样的情感?
象征性的意境,含蓄地表达 出既迷惘又有所期待的情怀, 流露出深沉的忧伤情感。
主旨概括
通过写我孤独地彷徨在江南悠 长的雨巷,希望一位丁香一样 的姑娘出现,姑娘出现了,但 是很快又远离,我只能独自彷 徨和叹息。作者借此表达他追 求美好理想的信念但又深陷忧 伤的愁苦当中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