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空:1、吴中四杰:高启、杨基、张羽、徐贲2、徐渭《狂鼓史》、《玉禅师》、《雌木兰》、《女状元》四部杂剧,合称《四声猿》,3、徐渭著《南词叙录》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研究南戏和评论明代戏剧的专著4、《四声猿》语出郦道元《水经注》5、澄道人的《四声猿引》谓徐渭“为明曲之第一”6、明代中期三大传奇,即李开先的《宝剑记》、梁辰鱼的《浣纱记》和王世贞的《鸣凤记》。
7、李开先《宝剑记》:取材于《水浒传》,8、梁辰鱼《浣纱记》通常认为是第一部用改良后的昆山腔谱曲并演出的文人传奇剧本。
具备开拓意义的昆腔大戏9、王世贞等《鸣凤记》政治活报剧、时事戏之先锋。
较早较完整反映当时政治事变的政治现代剧10、汤显祖最早的作品为万历初年所写的《紫箫记》,未完,本事唐传奇《霍小玉传》,是其第一部完整的传奇作品。
;后于万历15年改编为《紫钗记》。
11、汤显祖《紫钗记》《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均作于辞官以后的晚年。
合称《临川四梦》,又称《玉茗堂四梦》。
12、《牡丹亭》本事《杜丽娘慕色还魂》话本13、【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14、《金瓶梅》是世情小说的开山之作。
15、《金瓶梅》是四大奇书中唯一一个没有经过时代积累的过程。
《金瓶梅》是中国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长篇小说。
16、现知最早的话本小说总集是嘉靖年间洪楩编刊的《清平山堂话本》。
17、冯梦龙与“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18、凌濛初“二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19、阳羡词宗陈维崧——词史20、李玉他们关注历史政治的风云,创作出了很多历史剧,其剧作密切联系舞台实际,戏剧性强,有很大影响21、前人称“长生殿”是一部热闹的《牡丹亭》22、《聊斋志异》的性质——以志怪传奇为特征的短篇文言小说。
23、《司文郎》的核心情节是一位盲僧人凭嗅觉判别文章优劣,与科场取落形成强烈反差24、性格小说《婴宁》、散文小说《绿衣女》25、《儒林外史》是我国古代讽刺文学的最杰出代表作,标志着我过古代讽刺小说艺术发展的新阶段。
吴敬梓,字敏轩,号粒民。
26、《儒林外史》的创作取材现实士林,人物有原型,杜少卿是作者的自况。
——带有强烈作家个性的作品。
现存最早的刻本:嘉庆八年(1803)卧闲草堂巾箱本,56回。
27、周进(头撞号板)、范进(中举后发疯)28、桐城三祖:方苞、刘大櫆、姚鼐29、明代四大奇书:指《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金瓶梅》。
四大奇书基本上代表了中国古代小说的四种类型,即历史演义小说、英雄传奇小说、神魔小说和世情小说。
30、清初三大家:三位作家是侯方域、魏禧、汪琬,号称“清初三大家”,31、南洪北孔指清代著名戏剧家洪舁与孔尚任,洪舁创作的《长生殿》与孔尚任创作的《桃花扇》齐名,32、花部的地方戏自然也从全国范围内的周旋,转为集中在北京与昆曲争气斗胜33、四大谴责小说是中国清末4部谴责小说的合称。
即李宝嘉(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第一部在报刊上连载,取得轰动的长篇章回小说,首开近代小说批判现实风气)、吴沃尧(吴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的《老残游记》、曾朴的《孽海花》34、红楼梦“金陵十二钗”正册包含了哪十二位女子?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史湘云、王熙凤、贾巧姐、李纨、秦可卿妙玉35、“金陵十二钗”副册:香菱、薛宝琴、尤二姐、尤三姐、邢岫烟、李纹、李绮、夏金桂、秋桐、平儿、龄官、娇杏36、“金陵十二钗”又副册:晴雯、袭人、鸳鸯、小红、金钏、紫鹃、莺儿、麝月、司棋、玉钏、茜雪、柳五儿37、台阁体代表: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38、八股文体制:对偶性。
骈文体制39、前七子:李梦阳、何景明、王九思、边贡、康海、徐祯卿、王廷相40、后七子:李攀龙、王世贞、谢榛、吴国伦、宗臣、徐中行、梁有誉。
名词解释:1.“后七子:是一个比较严密的文学宗派,其形成情况大致如下:约在嘉靖二十七年(1548),由进士出身任职于京师的李攀龙、王世贞相结交讨论文学,决定重揭李梦阳、何景明等人学复古的“旗鼓”。
后二年,徐中行、梁有誉、宗臣中进士,与李、王结成诗社,遂有“五子”之称。
后又增谢榛、吴国伦,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后七子”2.神怪小说:在儒释道“三教合一”的思想主导接受了上古神话-六朝志怪-唐代传奇-宋元话本和灵怪,妖术,神仙,等小说话本的影响,吸取了道家仙化,佛教故事和民间传说的养料后产生的,他与讲究真与正的历史演义,英雄传奇不同。
主要特征:尚奇贵幻——用怪异题材反映现实生活。
3.世情小说——“极摹人情世态之奇,备写悲欢离合之致”为主要特点的一类长篇小说。
世情小说主要是指宋元以后内容世俗化、语言通俗化的一类小说。
流行于明代。
从鲁迅《中国小说史略》起,学术界一般又用世情小说(或人情小说)专指描写世俗人情的长篇。
特征:内容世俗化、语言通俗化。
《金瓶梅》是世情小说的开山之作。
4.拟话本:明代中后期,由于话本小说大为流行,书商藉以刊刻取利,逐渐引起了文人们的注意,在对话本进行编辑、加工的同时,有意识地摹拟宋元话本的体制而创作专供人们案头阅读的新小说。
这种白话短篇小说已脱离讲唱文学的形式,成为了真正的书面文学,为了区别于宋元话本,鲁迅称之为“拟话本”。
5.、公安派:公安派:指明代后期以袁宏道为首,包括袁宗道、袁中道在内的文学派别,因他们三兄弟是湖北公安人,故称“公安派”。
他们以李贽的“童心说”为指导,提出了“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主张,用“独抒性灵”来反击文学领域中理学的束缚,找到了以独创的精神来表现个人真情实感这一文学的最高境界,主张创新,比较重视文学的时候精神,在诗歌的抒情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6.“梅村体”吴伟业以唐诗为宗。
五七言律绝具有声律妍秀、华艳动人的风格特色,而他最大的贡献在七言歌行体。
他是在继承元白诗歌的基础上,自成一种具有艺术个性的“梅村体”。
重在叙事,辅以初唐四杰的采藻缤纷,温庭筠,李商隐的风情韵味,融合明代传奇曲折变化的戏剧性,在叙事诗里开出新境界,梅村体的题材,格式,语言情调,风格韵味等具有相对稳定的规范,以沧淮故国和感概自身荣辱为主,又突出叙事写人,多了情节的传奇化,它以人物命运浮沉为线索,叙事写实,映照兴衰,组织结构,设计细节。
极尽俯仰生姿指能事。
“梅村体”叙事诗约百首,《圆圆曲》是“梅村体”代表作,把古代叙事诗推到新的高峰。
7.洪昇的生平:(1645~1704)清代戏曲作家、诗人。
字昉思,号稗畦,又号稗村、南屏樵者。
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
生于世宦之家,康熙七年(1668)北京国子监肄业,二十年均科举不第,白衣终身。
代表作《长生殿》历经十年,三易其稿,于康熙二十七年(1688)问世后引起社会轰动。
次年因在孝懿皇后忌日演出《长生殿》,而被劾下狱,革去太学生籍,后离开北京返乡。
晚年归钱塘,生活穷困潦倒。
康熙四十三年,曹寅在南京排演全本《长生殿》,洪升应邀前去观赏,事后在返回杭州途中,于乌镇酒醉后失足落水而死。
洪升与孔尚任并称“南洪北孔”8.才子佳人小说:源流:《莺莺传》之后,传奇小说、话本、拟话本均有。
清时成为一种小说类型。
特点:从晚明话本小说发展而来;体制为章回体中篇;模仿《金瓶梅》书名与人物姓名等;以诗词为主人公发生爱情的契机;内容上是晚明拟话本小说婚恋题材的新变。
代表作家、作品:张匀、徐震《玉娇梨》《平山冷燕》《定情人》9.理想文士与理想境界:杜少卿形象(作者自况)(1)淡泊功名,讲究“文行出处”(2)傲视权贵,扶困济贫,乐于助人,有着豪放狂傲的性格。
(3)既讲求传统美德,又敢于向封建权威与礼俗挑战,追求恣情任性、不受拘束的生活。
(4)尊重女性,反对对妇女的歧视与摧残。
(5)尊重个性,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
(6)怀有忧国忧民之心。
10.性灵说:1.清朝乾隆年间以袁枚为代表的性灵诗派,接过公安派“独抒性灵”的口号,认为写诗要抒发人的真性情。
他对清代以来的各种诗歌理论观点予以全面排斥。
他的这种反传统、求创新的特点,是对于清代以来道统文学观的强大权威的挑战。
2.性灵派的成就主要为诗歌,其中七绝和七律尤佳。
11.三言二拍:是五种明代人辑著的短篇小说集的总称。
“三言”指《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
由明末冯梦龙编篡,各收短篇小说40篇,共120篇。
“二拍”指《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由明末凌濛初创作,各辑40篇,共80篇,二拍实有短篇小说78篇。
三言二拍代表着明代白话短篇小说的最高成就12.三言”:是冯梦龙编篡整理的三部拟话本小说集的总称,它包括《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每集各四十篇,共一百二十篇。
它是以普通市民及其生活为主要表现对象,具有雅俗共赏性质的新型通俗小说形态,是明代拟话本小说成就最高的代表作之一。
12、“二拍”:是凌濛初编撰的拟话本小说集《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的合称,各收拟话本小说四十篇,除一篇重复,一篇为杂剧外,实有七十八篇。
它在内容上更有时代气息和作家个人特色,在艺术上也更具有统一的剧作个性,它是拟话本小说在体制上定型的标志,也是明代拟话本小说成就最高的代表作之一。
13.临川四梦(玉茗堂四梦):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紫钗记》、《牡丹亭》、《南柯记》和《邯郸记》四部剧作的合称。
因作家是江西临川人,且四部作品皆以梦境来展开故事情节,故此得名;或以其书斋名合称“玉茗堂四梦”。
在这“四梦”中,又以《牡丹亭》和《邯郸记》的成就最高。
正是凭借这“四梦”,汤显祖确立了自己在中国戏曲史上的不朽地位。
14.桐城派:清中叶出现的散文流派,领袖人物方苞、刘大櫆、姚鼐都是桐城人,故名。
桐城派以开派者方苞提出的“义法”为理论基石,“义”指内容符合儒家思想,“法”指写文章的形式技巧。
后经刘大櫆发扬、姚鼐完善,门徒广众,形成“天下之文章,其在桐城乎”的盛况。
因此,它也成为清代散文最具时代特色的流派。
15.台阁体:明朝永乐至成化年间,文坛上出现一种所谓“台阁体”诗。
台阁主要指当时的内阁与翰林院,又称为“馆阁”。
台阁体是指以当时馆阁文臣杨士奇、杨荣、杨溥等(号称“三杨”)为代表的一种文学创作风格。
他们的诗文只追求所谓“雍容典雅”,多粉饰太平、歌功颂德的“应制”和应酬之作,脱离社会生活缺乏实际内容,内容大多比较贫乏,多为应制、题赠、酬应而作,题材常是“颂圣德,歌太平”16.吴中四杰:明初诗人高启、杨基、张羽、徐贲的并称。
因四人都是吴中(今江苏苏州)人,全以文名著称于世,故称“吴中四杰”。
四人由元入明,诗多怀旧、题咏之作,抒发故国之思和生民之痛。
17.临川派:明代戏曲流派之一,因其主要代表是汤显祖,他又是临川人,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