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跆拳道运动中的运动损伤与预防第一节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一、跆拳道运动损伤的原因与预防(一) 产生运动损伤的原因从预防运动损伤的观点来看,造成运动损伤的原因从内外因角度来说是内在因素和外部因素。
其内在因素是指练习者的自身素质,如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等等;外部因素是指训练或比赛方法及现场自然环境、人工环境等。
运动损伤往往是一个复合的因素所造成,从预防损伤发生的角度看,必须了解和掌握可能造成损伤发生的相关因素。
内在因素:包括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
身体条件指年龄、性别、体格、身体组成、体力、疾病、劳损、疲劳度、营养状况、身体柔软性等。
心理素质指性格、紧张度、兴奋度、好胜心等等。
外部因素,包括方法因素和环境因素。
方法因素包括质的因素(指运动的种类和运动的程度)和量的因素(指运动强度、运动时间和运动频率)。
环境因素包括自然环境(指季节、气候、天气情况、海拔高度,以及运动安排在一日内的哪段时间)和人工环境(指运动器械设备、周围环境、服装、防护器材、运动鞋、运动服装)等等。
1、身体条件(1)年龄青少年期骨骼发育尚未成熟,因此对于外力的抵抗防御能力较弱;发育中的骨和软骨与成人相比也显得软弱;宵的长径生长与骨周围肌肉肌腱发育相比,前者显得较慢。
关节由骨和周围的关节囊、韧带等组成,在韧带受到暴力损伤时,骨和软骨往往先出现损伤。
有关学者对跆拳道运动员损伤情况作了统计研究,从统计的结果可以看出青少年组损伤最多见的是骨折,其次是扭、挫伤,而在成年组中软组织扭、挫伤占首位,骨折占第二位,不同年龄的运动损伤也有不同的特点。
(2) 性别男性与女性身体内脂肪含量有明显的差别,男性身体内脂肪含量平均是体重的13%,而女性高达23%。
性别差异的另一个表现点,女性比男性下肢轻度膝内翻畸形更为多见,下肢力线的不准确造成小腿肌肉的积累性劳损,导致疲劳性胫部疼痛的症状。
性别差异是女性月经期,在此期间进行大负荷训练后月经周期往往出现紊乱,造成雌激素分泌低下。
这也是造成疲劳性骨折的原因之一。
(3) 体格、体力、技能体重重的运动员比体重轻者容易造成运动损伤,这是因为他们体内脂肪多,肌肉的发达度减低,身体的灵活性、耐久力相府也变差。
故而在抵御造成创伤的能力上,体重者处于不利的地位。
屈肌群与伸肌群的肌肉力量之比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例如膝的屈肌、伸肌肌力比不平衡,大腿后群肌容易发生肌肉撕裂伤。
对于技术不熟练的运动员,如初学跆拳道腿法技术的学员由于训练不当,膝关节周围韧带容易损伤。
在实战或条件实战中容易造成肌肉、关节的扭、挫伤。
很明显,出现这些运动损伤是由于运动技术方面的原因。
(4) 其他慢性疲劳、贫血、感冒、痛经、睡眠不足等等,在身体因素不良的情况下,对遇到的意外情况缺乏敏锐的判断和快速准确的保护反应,也可能导致运动损伤。
2.心理素质运动员训练时注意力不能集中或者集中持续时间不长,不能有效地控制自身者,发生损伤的危险度增加,特别是处在青春期的运动员,精神相对不安定,往往出于某种原因而进行不科学的训练,或持续地超负荷训练,容易产生身心疲劳,运动损伤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大。
另外,过分紧张、高度兴奋的运动员也容易发生运动损伤,如参加大型比赛,由于赛前的强化训练,身心疲劳尚未调整完善,即使是高水平的运动员也可能发生扭、挫伤、肌肉拉伤、骨折等运动损伤。
3.外部因素(1)方法的因素对于跆拳道锻炼者或运动员来说,由于自身的体力、技术条件的限制,如果选择不适宜的训练手段,损伤的发生率将会提高(:)竺如:刚刚学习跆拳道就要进行实战,或在技术还不熟练的情况下就要进行高难度的表演等,都可能造成重大的运动损伤。
再如采用蛙跳训练,由于训练量过大,原本企图增强腰、腿肌肉力量,结果事与愿违,不但锻炼没有效果,反而出现膝关节损伤、半月板损伤等等。
此外,传统的腹肌运动训练(足膝直伸、仰卧位屈体运动)腹肌锻炼效果很小,相反由于腰背部负担增加,可引起后腰痛。
炎热的天气下剧烈运动时未能及时补充水和盐,出现高体温和脱水症状,易造成热射病。
以上例子说明,必须进行科学合理的训练和竞赛,根据练习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训练手段。
(2) 量的因素运动量过大、时间过长、频度过高,均易增加运动损伤的发生率。
如每周训练14小时以上,7.3%跆拳道初学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运动损伤。
4.环境因素(1)自然环境的因素最具有代表性的影响因素是季节包括气候、温度、湿度等等,学者在分析下肢和足部运动损伤中发现,肌肉损伤频发于4、5、6月,这可能是亚洲地区的这几个月的梅雨季节湿度增大、日气温差较大等因素所致。
(2)人工环境的因素运动员使用的器械质量低劣、护具破损、训练场地不标准以及运动员故意犯规等,都会造成运动损伤。
此外,运动员的服装不适合,如鞋子过小,常常会造成踝关节扭伤;场地情况恶劣,如杂草丛生、凹凸不平、有金属钉类或石块等,这些都可能造成运动损伤.(二)跆拳道运动损伤的预防除了对每一类运动损伤进行预防外,要尽量注意前述的各种损伤因素,设法减轻它们的危害性。
跆拳道锻炼者和运动员要对下述情况有充分的认识,以提高运动损伤的预防水平:第一,使身体处于正常良好的状态;第二,正常合适的环境;第三,竞技法规的审于正常良好的状态;第二,正常合适的环境;第三,竞技法规的审订;第四,科学指导监督;第五,运动员积极性、竞争心理的调整;第六,运动损伤一般处理。
1.调节身体处于良好竞技状态运动员自身对运动损伤的防范心理与提高自身技术水平、体力、调整竞争心理状态同样重要。
(1)肌力训练肌肉力量不够、协同或拮抗肌群肌力的不平衡,常常会造成损伤。
(2)准备活动和放松运动训练和比赛前的准备活动十分重要,它不但能使基础体温提高,深部肌肉的血液循环增加,肌肉的应激性增强,关节柔软性增大,还能调整赛前心理,减轻紧张感和压力感。
在训练或比赛前,必须安排20~30分钟的准备活动,内容包括跑步、关节操、拉韧带等。
有些跆拳道运动员或锻炼者忽视赛前的准备运动,很容易发生肌肉撕裂、跟腱断裂、腰痛等情况。
准备活动时间的长短应根据当日运动员的状态加以调整。
正式比赛和平时训练前准备活动的强度也不同。
准备活动的项目包括基础部分和参加比赛时的特殊部分。
放松运动是指在剧烈运动后通过放松运动使体温、心率、呼吸、肌肉的应激反应恢复到平时状态。
从预防损伤的角度来看,这同赛前的准备运动同样重要。
要使心率降低到安静时的水平,呼吸恢复到训练前的频率。
根据不同内容的训练进行不同内容的放松运动,可防止在运动后出现肌肉酸痛以及损伤,而且对消除精神压力也有很大的作用。
(3)自身保护除了认真做好准备活动和放松运动外,也应该了解和懂得初步处理训练后肌肉酸痛、关节不适等的方法。
早期可做温水浴、物理疗法、自身按摩。
如果疼痛继续甚至加重时,应该去专门医疗机构进行诊断治疗。
2.建立良好的安全环境跆拳道训练时的器具、设备、场地等周围环境,在训练和比赛前都应进行严格的安全检查。
在高低不平的软垫上训练易发生踝关节的扭伤;运动员护具的大小应该适合运动员的身材体型;为防止损伤,女运动员的项链、耳环等锐利物品在训练时都不准佩戴。
运损伤,女运动员的项链、耳环等锐利物品在训练时都不准佩戴。
运动鞋的选择应根据足的大小和足弓的高低,通常要求平底,鞋底前有一定厚度和柔软性。
光脚训练时应在垫子的保护下或确认场地内无尖锐的玻璃、金属、钉类等物品的前提下进行。
护具的使用可使运动损伤的发生率大大降低,但如果护具质量低劣,不合自身的身材或者已有破损,其防护功能会受到影响。
防护器材主要保护的部位包括头颅、耳、颈部、肾区、两肋、胸部、裆部等,也包括肌肉少的关节、大腿前部、牙齿等部位。
还有容早受到冲撞和打击的部位。
同时,运动员在训练时应该养成使护具的习惯第二节跆拳道训练中常见的运动损伤及其处理(一)开放性软组织损伤1.擦伤机体表面与粗糙物体相互摩擦而引起的皮肤表层损害,称为擦伤。
擦伤是跆拳道运动中最轻,也是最常见的一种开放性损伤。
运动员在训练中被护具、脚靶擦伤或摔倒时的擦伤最为多见。
处理方法:根据擦伤的情况不同,处理方法也不同。
擦伤的情况一般有两种:第一种,小面积、表浅、无异物污染的皮肤擦伤。
这种情况处理的方法是:先用生理盐水消毒,局部涂抹2%的红汞药水或1%一2%的龙胆紫药水,不必包扎。
但关节附近的擦伤不宜采取干燥暴露法治疗,因为关节的运动易使伤口干裂,从而既影响运动又易感染。
可采用5%~lO%的磺胺软膏或青霉素软膏进行涂抹。
第二种,对于面积较大、污染较严重的伤口,先将异物彻底清抹。
第二种,对于面积较大、污染较严重的伤口,先将异物彻底清除,再用凡士林纱布敷盖伤口,由医生清创后,还要施用抗菌药物和注射破伤风抗毒血清。
2.撕裂伤跆拳道运动中常见的撕裂伤有眉弓部的撕裂和前额、唇部的撕裂伤。
上述情况多发于实战或比赛中。
处理方法:损伤发生后,为了继续比赛,可先用生理盐水进行冲洗,再用肾上腺素液棉球压迫止血,然后用粘胶封合。
比赛结束后到医院进行清创缝合、抗感染及预防破伤风治疗。
3.鼻子出血鼻子出血一般是由于实战中鼻子受到击打以及身体的碰撞造成的。
处理方法:当损伤发生时,可用食指、拇指在鼻翼外面相对压迫,用口呼吸,一般数分钟内可以止血。
也可以用消过毒的脱脂棉球塞进出血鼻孔内,再在鼻翼外稍加压迫。
另外,在前额部进行冷(二)闭合性软组织损伤挫伤、肌肉拉伤、扭伤等均属于闭合性软组织损伤。
1.挫伤肢体各部位被对方击中时都可能发生挫伤。
跆拳道运动中较易发’仁挫伤的部位有大腿、小腿、胸部、头部、睾丸等。
挫伤可分为单纯性的损伤和复杂性的损伤两种。
单纯性的损伤是指挫伤后的出血点可为淤点、淤斑及皮下组织局限性积血(血肿),挫伤重者疼痛和功能障碍较明显。
复杂性的损伤较为严重,如头部挫伤后轻者可发生脑震荡,严重者可造成颅骨骨折,甚至危及生命,睾丸的损伤严重时可因疼痛而导致休克。
处理方法:对于单纯性的挫伤,可以在伤后24或48小时以内进行止血、防肿、镇痛的处理。
治疗方法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冷敷、加压包扎,一般先冷敷后加压包扎,两者也可以同时并用。
对于复杂性的挫伤,如发生休克症状时,应首先进行抗休克处理,同时应及时送医院治疗。
肌肉肌腱断裂者应先将肢体固定,应及时送医院。
2、肌肉拉伤当肌肉主动收缩超过了负担能力或被动拉长超过了伸展性时,就会造成肌肉微细损伤、肌肉部分撕裂或完全撕裂,称为肌肉拉伤。
跆拳道运动中常见的肌肉拉伤是大腿后群屈肌的肌肉拉伤,如做下劈踢打靶用力过猛而又踢空时,较易发生胭绳肌起点或肌腹部的拉伤。
另外,训练前准备活动不充分,或长时间训练和连续比赛,疲劳积累,这些情况如不注意都会造成肌肉拉伤,严重时可导致肌肉断裂。
处理方法:伤后应该立即冷敷、局部加压包扎、抬高伤肢,轻者针灸或二十四小时后行按摩。
肌纤维部分断裂者,48小时以后再进行按摩,但按摩的手法要轻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