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天气与气候知识点梳理2.1大气层知识点1大气的作用及大气的温度1.大气不仅为地球上的生物提供充足的氧气,而且大气层中的臭氧层吸收大多数紫外线,避免地球上的生物受到强紫外线的伤害,同时,大气层的水汽可以成云致雨,构成了地球的水循环,使水成为一种可再生资源.2.大气层具有缓冲作用,避免地球表面温度变化过于剧烈,永远保持在一个相对适宜的温度,不会因为过冷或过热而导致生物死亡.3.大气温度的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在12km以下和55~85km的范围内气温随高度上升而下降;其余高度则随高度上升而升高.知识点2大气的分层根据大气的温度、密度和物质组成等特点,把大气层分为五层,即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外层,其中与我们关系最为密切的是底层的对流层.点拨:大气没有明显的上界.大气密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随着高度上升,大气逐渐变得稀薄,因此大气并不存在明显的界限.目前地球大气上界有多高,说法不一.在1000km以上的高度,大气密度已变得非常小,到距地表5000km处,已接近真空.外层就是地球大气与宇宙空间的过渡层,其层底距地表约500km 分层高度(千米)温度分布特点对流层0-17(赤道上空厚度为17~18千米;两极地区厚度为8千米)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平流层17-55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中间层55-85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暖层85-500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外层500以上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分层依据大气的温度、密度和物质组成等特点(主要是依据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知识点3对流层对流层:大气底层,在两极地区厚度约为8千米,赤道地区增大到17~18千米。
集中了地球约四分之三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
最显著特点:有强烈的对流运动对流层气温下面高,上面低,容易发生空气对流。
显著的对流运动和充足的水汽,使对流层的天气现象复杂多变,是与人们生活生产最密切的一层。
1.对流层的高度并不完全相同,低纬度对流层的厚度大;高纬度对流层的厚度小.2.对流层的特点是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对流运动强烈;天气现象复杂多变.知识点4平流层:包括臭氧层,吸收紫外线使温度升高,且天气现象少,适合高空飞行对流:(1)液体的对流(2)气体的对流2.2气温知识点1天气1.天气:短时间内近地面的气温、湿度、气压等要素的综合状况。
.阴、晴、风、雨、雷、电、雾、霜、雪等都是天气现象.2.天气的突出特点是多变.同一时刻,不同地点的天气可能差别很大;同一地点,不同时刻的天气也是不同的.3.天气是由许多要素组成的,其中气温、气压、风、湿度、降水等是构成天气的重要因素.知识点2气温1.气温:描述天气的基本要素,指当地空气的冷热程度2.气温是时刻变化着的,一天当中,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14时,而不是太阳高度最高的12时;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日出前后,而不是晚上24时.3.测量气温的工具:温度计,我国常用的单位:摄氏度(℃)。
4.气象观测中使用:普通温度计,最高温度计(测一天中最高温)、最低温度计(测一天中最低温)5.温度计放在白色的百叶箱中(离地1.5米,避免太阳直射,防风、防雨、透风)6.一天中的气温是不断变化的,气温最高值:下午2点(14:00);气温最低值:日出前后7.人体最感舒适的气温约为22℃8.陆地和海洋的性质不同.陆地升温快,降温也快;海洋升温慢,降温也慢.因此,北半球陆地最高月平均气温一般出现在7月,最低月平均气温出现在1月;而海洋最高月平均气温一般出现在8月,最低月平均气温出现在2月.南半球和北半球正好相反.2.3大气的压强知识点1大气压的存在和大小1.大气压的压强:大气会向各个方向对处于其中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简称大气压2.马德保半球实验:验证了大气会产生很大的压强3.大气压的测量:空盒气压计(携带和使用方便)和水银气压计(测量较精确)测量单位分别为百帕(hPa)和毫米汞柱(mmHg)1mmHg=133Pa4.能证明大气压存在的例子有很多,如浮杯实验、可乐瓶瘦身、瓶吞鸡蛋等,日常生活应用中的吸管、吸盘等均是利用的大气压.5.地球周围被厚厚的气体包围着,包围地球的空气层叫大气层,大气层的气体与固体、液体一样也受重力作用,且具有流动性,所以大气会向各个方向对处于其中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就产生了大气压强.6.离地面越高,空气就越稀薄,空气的密度越小,大气压也就越小.在海平面附近,大气压的数值接近于1.01×105Pa(760mmHg).通常把这个大气压称为标准大气压.7.大气压没有把人压扁是因为人体内也有压强,而且体内的压强与体外的大气压大致相等,体内压强抗衡着体外的大气压.知识点2气体的流速与压强的关系1.气体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气体流速越小的地方压强越大.2.跟气体一样,液体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液体流速越小的地方压强越大.气体和液体统称为流体.知识点3飞机的升力飞机的升力与空气对飞机的浮力不同.飞机的升力产生的原因是飞机机翼上、下表面空气流速不同造成机翼上、下表面所受压强不同,正是这个压强差,使飞机得到了一个向上的升力.故飞机的升力和浮力成因不同,不是同一个力.知识点4大气压对天气的影响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的地区,多晴朗天气,空气干燥;受赤道低压控制的地区,降雨多,空气湿润;热带风暴经过的地区,伴随着狂风暴雨的一定是低压区.一般来说,冬天的大气压比夏天的高,晴天的大气压又比阴雨天的高.知识点5气压对液体沸点的影响液体表面的气压越高,液体的沸点越高;液体表面的气压越低,液体的沸点越低.注意这里指的是液体表面的气压.例如家里用的压力锅就是利用了液体的沸点与气压的关系,增大锅内的气压,液体的沸点就升高,从而更容易煮熟食物.知识点6生活用品与大气压1.真空压缩保存袋是专门用来保存体积较大的物品的,它不但可以省去许多储存空间,还可以防霉、防蛀、防菌、防潮等.2.吸尘器是利用大气压工作的一种清洁工具,另外,日常生活中还有吸盘、注射器、活塞式抽水机、离心式水泵等均是利用大气压的作用来工作的.2.4风和降水知识点1风的形成1.风是空气的水平运动.造成空气水平运动的根本原因是地面的冷热不均.2.风是组成天气状况的重要因素.3.空气总是由高气压区向低气区作水平运动.知识点2风向和风速1.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即风的来向.从北方吹来的风就叫北风.2.风速是指单位时间内空气流动的距离.根据风速的大小,一般把风分为0~12级,最小风是0级,最大风是12级,但陆地上风力一般不超过10级.拓展:目测风向与风速(1)风向: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根据旗帜的飘向、烟的飘向、树叶和小树枝摇动的方向来判断风向.(2)风速:我们可根据风效来目测风速,如树叶有微响时,是轻风;若整棵树都摇动起来了,那就是劲风了.知识点3空气的湿度1.空气中水汽的多少,用湿度表示.观测湿度的仪器是湿度计,干湿球湿度计是最常用的湿度计.2.相对湿度表示空气中水汽的丰富程度,常用百分比表示.空气中的水汽越多,空气的湿度越大,相对湿度也就越高.3.当空气中水汽的含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形成降水.空气中所能容纳的水汽多少与气温关系密切,气温越高,空气所能容纳的水汽越多.知识点4降水1.形成降水的两个基本条件是:①空气中含有足够的水汽和凝结核;②空气温度下降到水汽能够凝结出来的程度.2.降水的类型主要有:降雨、降雪、降雹等,其中,最常见的降水形式是降雨.拓展:测定降雨量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熟悉雨量筒的构造,特别注意要熟悉并正确读出雨量杯上的刻度.(2)正确使用雨量筒.雨量筒应安置在相对开阔、较少受障碍物影响的地方,并保持水平,准确记录降雨开始和结束的时间.在降雨结束后,及时将贮水瓶中的雨水倒入雨量杯中直接测量,雨量杯的读数就是这次降雨的降雨量.(3)每天定时测量,降雨量的单位是毫米.2.5天气预报知识点1怎样获得天气预报的信息1.天气预报主要包括气温、阴或晴、降水的可能性或强度、风力的大小和风向、空气的湿度、空气的能见度、空气质量等级等.2.天气符号是在天气预报时表示风、雨、雪、阴、晴等天气状况的各种符号.证明:气象与天气(1)气象是指发生在天空中的风、云、雨、霜、雹、闪电、雷等一切大气的物理现象,俗话讲“气象万千”就是表示这些现象很多,变化很快.(2)天气是指影响人类活动瞬间气象特点的综合状态,例如,“今天天气很好,风和日丽,晴空万里;昨天天气很差,风雨交加”,而不能把这种“天气”说成是“气象”.知识点2天气图1.天气图上的曲线叫等压线,它是气压相等的地方的连线.根据等压线的分布特点可以分析出常见的天气系统,如:高压区一般是天气晴朗;低压区一般是阴雨天气.2.锋是影响天气的重要天气系统,包括冷锋和暖锋.冷锋常带来降雨、大风和降温天气;暖锋常带来降雨天气,气温升高.冷锋和暖锋的示意图如下:2.6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知识点1气候1.气候是某一地区长时间内的天气特征,它包括天气的平均状况和极端状况,具有相对稳定性.2.气候主要包括气温和降水两大要素.点拨:天气与气候概念不同点相同点天气短时间内大气的温度、湿度、气压等要素的综合状况短时间、多变两者都是描述一个地区的天气状况气候某一地区长时间内的天气特征长时间、稳定知识点2影响气候的因素1.纬度位置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一般情况下,纬度越高,气温越低.2.海陆位置对气温和降水都有较大的影响,沿海地区一般冬季气温高,夏季气温低,气温的年较差小,且降水量较多;内陆地区夏季气温高,冬季气温低,气温的年较差较大,降水量较少.3.地形对气温和降水都有较大的影响,一般每升高100m,气温约下降0.6℃;迎风坡降水量较多,背风坡降水量较少.知识点3季风1.季风主要是由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造成的.冬季,在我国东部季风区内,风由大陆吹向海洋,形成冬季风;夏季,风又由海洋吹向陆地,形成夏季风.2.当盛行由海洋吹向陆地的夏季风时,一般气温升高,降水增多;当盛行由陆地吹向海洋的冬季风时,一般气温降低,降水减少.3.比较影响我国的冬季风与夏季风:源地风向性质对气候的影响加剧北方严寒,使南北温差加大;可能带来严寒、大冬季风蒙古、西伯利亚偏北风寒冷干燥风、霜冻等恶劣天气夏季风太平洋、印度洋偏南风温暖湿润影响降水分布;活动异常时,易发生水、旱灾害知识点4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1.植树造林、修建水库、大面积农业灌溉等可以增加局部地区的湿度和降水量,减轻旱灾;乱砍滥伐、过度放牧、围湖造田、排放大量有害物质等,则会使局部地区气候恶化.2.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增加,导致的“温室效应”使全球气温升高,旱涝等灾害频繁.3.人类排放出的氯氟烃化合物破坏高空的臭氧层,导致地面太阳紫外线辐射增强,进而危及人类的健康.4.城市中心区气温比郊区高,风速比郊区小.同时,城市中心区上升气流显著,雾和低云增多,降水偏多.2.7我国的气候特征与主要气象灾害知识点1我国东部的季风气候1.我国大兴安岭一阴山一贺兰山一冈底斯山一线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受夏季风影响明显,年降水量较多,是季风气候区,该区的气候属于季风气候.2.我国的季风气候共包括三种类型,自南向北依次为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知识点2我国西部的干旱气候1.我国西部地区大部分属于干旱和半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其特点是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气温的年较差和日较差大,全年降水量稀少,降水变化不大.2.西部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日照充足,热量丰富,气温日较差大,日照时间长,光合作用所形成的养分可以有效积累,对农业生产非常有利.知识点3寒潮、台风和洪水1.寒潮是冬季的一种灾害性天气,多发生在秋末、冬季和初春,常会带来剧烈的降温、霜冻、大风和扬沙天气.2.台风会带来狂风和特大暴雨,是一种破坏力很大的灾害性天气.但在干旱季节,台风所带来的丰沛降水,可以缓解旱情.3.洪水是我国危害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持续性暴雨、台风是引发洪水的主要自然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