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试论尼采的权力意志

试论尼采的权力意志

试论尼采的权力意志摘要尼采是19世纪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唯意志论者。

他在叔本华唯意志论哲学思想的基础上,进而发展为权力意志论者,他的这一主张又被后来的存在主义哲学家所承继。

他的哲学主张,在他活着的时候并没有引起哲学界的注意,然而在他去世后,却成为一种很有市场的思想潮流,尤其是当代,在西方世界的影响很大。

他在继承批判叔本华“生存意志论”的基础上认为事物的生存意志除了求生存以外,更重要的还在于求权力、求强大、求优势、求自身超越,真正的权力意志将对生命的肯定作为新的价值原则而建立,从而体现出它的创造性,因此在尼采哲学中,权力意志是一切事物的本质,一切事物无不是权力意志的表现。

因此只有准确把握权力意志论,才能真正理解尼采哲学。

关键词:尼采;权力意志尼采的权力意志论哲学思想,是受古希腊古典文学、美学的影响而萌生,吸取了叔本华唯意志论思想,在批判一切,重估一切,否定理性主义,否定上帝的存在中逐渐形成的。

尼采为了寻求人的本来面貌,放弃了对音乐的爱好而专门从事哲学研究。

他研究了叔本华《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这本书。

书中叔本华把世界形形色色、五彩缤纷的表面东西称之为表象,世界的运动变化都是由意志决定的,“世界是我的意志”。

大自然中的一切全都是意志客体化,是我们直观到的意志活动。

他认为意志就是不能遏止的盲目冲动,就是欲求。

它所欲求的就是生命,一是维持自己的生存,二是繁衍后代,也就是延长自己的生命。

所以他说的意志又叫“生命意志”。

生命意志的本质就是痛苦,人生比作是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来回摆动的“钟摆”。

他的唯意志哲学走上了一条从肯定人的生命意志而滑向消极人生的路线。

尼采以叔本华的生命意志为出发点,加以改造、引伸、扩张,认为意志的无限延伸和尽头就是权力。

他接受了世界运动和变化发展都是由意志决定的观点,用意志来对世界各式各样的事物和现象作出解释。

但是,他又不同意叔本华把意识作为消极无为,人在意识面前是顺应、否定、放弃的消极求生意志。

他认为,人生痛苦是无法避免的,但是人们利己的生活意志在现实世界中很难得到满足,而要消除痛苦,不能采取逃避的办法,而要加强自身的权力,超过一切弱者,使白己成为自己的主人。

尼采说,生命的本质是意志,它本来就是一种自我的意欲,一种本能的冲动和创造的力量,能够自我创造,自我扩张。

他所谓的“权力”指的就是“征服”,支配和奴役他物的力量,是说生命具有自我扩张的能力。

同时这里的权力是广义的,它指的是人不断地改善、扩大、增长、超越自身的生命力,而不是仅仅归结为追求政治权力的的意志。

“权力意志”具有迷惑性,所以它也被翻译为“强力意志”。

尼采的哲学是乐观的,他倡导积极向上不断进行创造性活动的人生。

尼采的哲学是浪漫的,在他看来,人生可以是荒谬的、渺小的、艰辛的,但应该是真实的、自强的、任意的,因此是充满欢乐的。

尼采主张一种积极奋发的人生,强调人不应该成为环境的奴隶,不应满足于“已经如此”的状态,而应该努力去追求和实现“应该如此”的存在。

因此,权力意志是一种生命的创造力量,不断地克服困难,要不断地扩张和超越自己,这种力是生生不息的。

尼采始终站在高处,他对自己没有恶感,也从不与人产生敌意,甚至从未惩罚学生。

不惩罚学生据说是因为最懒惰的学生对他的课程也会“变得用功起来”。

尼采是一个精神的强者,他“怀疑一切不自私的倾向及亲切友爱”的表示,他觉得那是“衰弱的象征”。

他认为克服怜悯感是高贵的美德之一。

尼采还认为,最粗鲁的话语都比沉默温和而诚实。

沉默令人讨厌,咽下冤屈必产生不好的心情。

他不在乎表现出被人瞧不起的粗鲁,他认为粗鲁“即使错了,也可能是一种快乐”。

尼采的权力意志理论就是要是人的生命本能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发扬人的超越性和创造性,使人成为自身价值的创造者和主宰者。

同时,权力意志论把世界理解为感性的、自身就是能动的和发展的,有力地拒斥了那种自古希腊以来以“理性”来理解世界本质的理性本体论。

尼采以生命意志为基础,否定上帝的存在而肯定自我。

他于1884年,以散文诗的形式,出版了哲学专著《查拉图斯拉如是说》。

在此书中,他借查拉图斯拉之口宣布了上帝的死亡,并以满腔的热情向人们展示出他的新哲学即“权力意志”概念时,也就是他向人类宣布“超人”的诞生。

再三敲响上帝丧钟的尼采,把矛头直接指向了传统的基督教文化。

尼采否定传统的宗教、道德、哲学、艺术等所表现的旧价值,推倒偶像,转换价值标谁。

为此,他主张唯有生命本身才是价值的标准,价值应当由人赋予,人是价值的赋予者和评定者。

他毫不留情地否定那不利于生命发展的理性、禁欲主义等传统观念。

尼采所处的时代是基督教信仰已经破产,一切传统的价值观随之崩溃,非理性主义、怀疑论盛行的年代。

当人们认为理性并不能为判断人的生活真实以及人的行为善恶的标准的时候, 尼采认为,理性是人类精神活动的一部分,还有很大一部分,如本能、欲望、潜意识是无意识地存在的,尼采不满于用理性解释一切。

尼采主张人存在的终极本质是不能用理性或实证的方法来把握,而是人类自身所固有的,非理性的,活生生的“生存”事实。

据此,他改造了叔本华的悲观和虚无主义基调,为人类生存寻找一个积极的进取目标,这个目标就是“超人”,即权力意志。

依照权力意志论的观点,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关系必然是侵占、征服、吞噬与反侵占、反征服、反吞噬的关系。

根据权力意志的大小,人类可以划分成强与弱的不同等级,强者役使弱者,弱者服从强者,则是人类生命意志的自然规律。

按照“权力意志”,尼采提出了一套以“超人”学说为核心的强权主义政治理论。

他认为人类存在高贵、低劣两种不同种族,高贵种族进化到顶点便成为“超人”,人类社会要“超人”来挽救。

超人,是人生哲学的理想目标。

以往,人们把进入天国视为自己的人生目标。

“上帝死了”,价值世界出现了空白,尼采便找出了一个理想化的人格形象“超人”来填补,取代上帝的位置。

尼采否定上帝,就是要让人们相信自己意志的力量,要人们用自己的意志重新估价一切价值。

那些伪君子们利用荒谬的和不切实际的道德表面性来骗人,因此,人们起而反对他们乃是极其正常的。

人们为什么不能信仰自我的力量,而去相信上帝呢? 尼采的权力意志思想,注重人的强力意志健全并着眼于全人类,激励每个人去寻求上升路线去完善着自我,相信自己的力量,蔑视上帝,蔑视虚无,去争取自身的权力和自由。

当然,尼采所指人类是所有的每一个人。

“我要教人们以他们生存的意义”,那就是“超人”。

尼采认为,上帝已死:现在我们热望“超人”。

尼采认为,超人的形象是:第一,有着健全的生命本能和旺盛的权力意志的强者,具有强烈的创造欲望和能力的人;第二,超越自身和超越弱者的人,能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和才能,从而支配世界,支配命运,主宰平庸之辈;第三,“超人”是生之痛苦的超越者,敢于面对人类最大的痛苦,具有无所不在的放纵和欢欣的天性,是生之欢乐的享受者,是酒神的再生,是权力意志之主。

他教人们如何做超人,也就是要人们如何提高和巩固自己的价值,重视每个人生存价值和创造能力,积极体验人生并做强者,成为真正的人,发挥人的本能中的创造性,最大限度地提高人的权力。

他要人们塑造成人所具备的优良品质,自然就对低劣品格予以蔑视。

他说:“人到底能成为什么,不是爱的对象,也不是怜悯的对象,……人是还没有成熟的东西,是原料,是需要琢磨的难看石头。

”在现实生活中尼采发现,一些没有创造愿望和能力的人,谨小慎微,猥琐、卑劣、浑浑噩噩过日子的人竟然在社会上有市场,低劣的“奴隶”性格竟然得到了社会的同情和怜悯,对此尼采深感厌恶,认为爱和怜悯纵容颓废性格,包容人的堕落和腐化,阻碍人类的进化和达到超人的境界,使人失去价值和意义。

所以,尼采塑造了超人的形象,一种强健类型的人格,推荐给人们,教人们去做“超人”。

超人”究竟是什么?他认为,他在为一种尚未出世的人写作;地球的主人,即超人是大地的意义,或是地球的主人,即超人的形象孕育在人类之中,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塑造出超人来。

尼采认为,权力意志首先是对生命的一种说明。

生命是一种积极的生成过程。

这种生成即体现为对力量的追求中。

生命不能满足于自身,而是要不断超越自己。

其次,尼采认为,这种超越不是求助于信仰、道德,而是依靠自身的力量来超越。

这是尼采与以往形而上学不同之处。

形而上学者要解决个体生存的意义问题总是必须求助于一种高于个体的整体的力量。

例如斯宾诺莎从自然中去寻找,黑格尔从社会历史中去寻找,而基督教从神那里去寻找。

而尼采摒弃这一切人类理想,他将意义问题完全交付给个体自己来解决。

个体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超越过程。

尼采认为,个体的超越总是必须走向个体之外,从外面寻找自己的意义和目的。

这个目的不是生命本身,而是使生命得以超越自身的强力。

这种对强力的渴求表达了生命本身永不枯竭的本性。

凡有意志存在的地方,即一切事物,都必须追求力量的强大,竭力占据优势。

尼采呼吁,难道没有强大的力量,不占据优势,能够统治、征服、战胜他物而生存下来吗?尼采把生存意志包含着的意义揭示出来,并强调,生存意志就叫做权力意志。

尼采把追求力量的强大、追求优势看是成生命意志的本质特征,并肯定、倡扬生物的这种特征,在这样的权力意志概念的基础上建立起了自己哲学体系,他的哲学就与叔本华那种主张否定生存意志的消极悲观的哲学区别开来了。

尼采的哲学是一种具有积极外表的,甚至可以说是具有疯狂色彩的哲学。

在尼采哲学中,尼采认为,权力意志是一切事物的本质,一切事物无不是权力意志的表现。

人的一切行为、活动都是权力意志的表现。

人们追求食物、追求财产、追求工具、追求奴仆和主子,根源都在于权力意志。

在社会生活中,压迫、剥削、奴役、战争、人们之间的争斗等等,都是不同的权力意志相互作用的表现。

生物机体吸取营养,就是它们作为权力意志去占有、吞噬、征服环境。

生命就是有机体发挥权力意志去剥削外界环境,驱使环境为自己服役的过程。

化学中的分解和化合,无非是一种权力意志侵占、征服另一种权力意志。

物理学中的引力和斥力的对立,其实就是不同的权力意志的争夺。

在一切事物中,权力意志的发挥都表现为抗强欺弱。

事物间形形色色的争斗现象,其根源在于一种永不厌足的表现权力的意图,或权力的运用,作为创造本能的权力的应用。

尼采认为人的一切行为和欲望都是由追求权力意志的本能支配的,无限地追求权力是生命的最基本的普遍法则,也是道德的最高目的和价值标准他认为,自负、激情、兽性、酒色、冒险以及征服的本能等等,都是实现权力意志必需的,而权力意志的满足就是最大的快乐和幸福,就是最高的善。

尼采抨击基督教和人道主义道德是软弱的。

把理性主义伦理学说的普遍道德斥为怪诞不经,把功利主义的“最大幸福论”蔑视为虚伪,攻击社会主义的平等价值观为天真梦想。

他认为一切道德归结起来只有两个基本类型,即奴隶道德和主人道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