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旅诗词
汗竹香”,极力弘扬人的精神价值,赞美舍生取义 的英雄行为。王翰《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身经 征战的艰辛,险阻,危难,却看得如此达观,潇洒浪漫,难能可贵。不少 军旅诗词还表达了人民对和平的向往,面对战争带来的生灵涂炭,充满了 同情和悲痛,贯注了诗人的人道主义精神。如杜甫《兵车行》“边庭流血 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高适《燕歌行》“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
现代 ■张杰帅
青玉案 橄榄绿之情
凌波潇洒军旅路,少离家,携壮志。锦瑟年华风雨度。晨起朝阳,豪 亮长空,只有春知处。橄榄染浓胸中旗,彩绘新题壮志地。试问青年冲天 气?征衣铁骨,武装阵阵,山高水阔情。 定风波 军旅情怀
铁打筋骨千锤炼,钢熔军魂铸信念。风雨袭扰砺兵马,谁怕?一身军绿 现盎然。料峭寒风今又起,微冷!警院豪情伴朝气。军旅长风萧瑟处,远 渡,青春依旧人生路。
在《十万军警汶川救灾有感》中,对英勇善战的人民解放军、武警战士和
公安民警共赴国难,发出赞歌。“三军将士赴戎机,万水千山度若飞。拯 救羌民寻捷径,掘开瓦砾突重围。灾情消得容颜悴,热血铸成华夏威。新 建家园期不远,废墟之上报春归。”为自己不能亲赴灾区而感叹“但为救 灾死何憾,不能上阵酒空浇。”当从新闻上看到洛阳烈士陵墓被拆让位商 业用地,愤怒之极,用诗词作武器,对丑恶的现实进行无情的鞭挞。填《鹧
鸪天》“风卷红旗鼓角加,执戈边塞战云遮。而今 寸土黄金价,曾是当年血染沙。房地产,竞豪奢!与君羞说大中华。可怜 烈士英魂散,更待何人护国家?”此词显然继承了古典军旅诗词的批判传 统,向浑浊的世事发出了“更待何人护国家?”的怒吼!新疆骚乱,我所 在城市增援了两百民警维稳,有鉴于此,感而发为词。《江城子?寄远》、《风 入松?送行》等就道出了我欲“投笔请缨”的心声,“为保金瓯长永固,凝 众志,护疆西。”抒发了民族团结、保家卫国和巩固边防的凌云壮志。
空回首。”优秀的军旅诗词,不胜枚举,每次读来都让人感到振奋,令人 掩卷沉思。高启《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从今四海永为家,不用长江限 南北。”对国家统一、人民安居乐业发出由衷的赞扬。
正因为陶醉在这一篇篇用泪水和鲜血浇灌,在刀光、剑影、炮火中生长起 来的军旅诗词,自参警后,经历火热的战斗生活洗礼,擒敌破案,布网缉 凶,也让一位投笔从戎的少年,自觉地拿起笔,用古典诗词的形式,一抒 胸中襟怀。学习古代军旅诗词是手段,是途径,但不是目的。古为今用, 学以致用,取其,去其糟粕,才是我们当代军警诗人的目标。“风雨如磐 何所惧?戎衣立尽余寒。英雄埋骨有青山,荣名身外事,心系万民间。 醉 里豪言君莫笑,前途道道重关。战歌声里月初残,壮怀时刻在,夜夜国门 边。”这首《临江仙?夜巡》词便是我和战友一起参加夜巡的真切体会。著 名诗人张福有先生评道:“从词中,可感受到一股子气息和力量。当一种 责任能见诸于万民和国门时,这种责任就不用说有多么重大了。对责任有 了这样的理解,便能将生死置之度外,任何艰难险阻当皆不在话下。”“捐 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与曹植《白马篇》心有戚戚焉。有战友自西北 复员从警,曾与我畅谈人生理想,感其事,填《鹧鸪天》以赠。“廿载戎 装塞外征,江山一统梦长萦。点兵西北红旗烈,踏马东南肝胆倾。 追往 事,忆峥嵘,男儿意气最难平。还将年少英雄志,化作擒凶万里行。”词 作表现了一位复员军人虽然遗憾未能参加国家统一的军事行动,但能参与 擒凶万里行,亦足可实现人生抱负的情愫。
时发出的呐喊。解放军红叶诗社组织全国军旅诗词作家召开“首届军旅诗 词研讨会”任重道远,非常有意义,倡导军旅诗词,奏响时代的最强音, 必将为中华军旅诗坛的繁荣和发展增添无限光彩。我作为其中一员,身临 盛会,深感自豪,临行前赋词一首以寄怀。
调寄《沁园春?参加首届军旅诗词研讨会》“远望楼中,漫道雄关,旅枕梦 怀。念长城自许,莽原雁落;深林虎啸,驿路花栽。秋菊堪餐,春兰可佩, 纵目边防万马来。流年换,任风霜肩拍,白鹭惊猜。 安危须仗群材。挂 帆起、云飞点将台。但回廊顾影,莫伤华发;柳营寻月,岂惧阴霾。笔挟 雷声,胸藏文墨,直把江山细剪裁。何须恨,看海天蓝处,航母初开。”
军旅诗词
在中华文化的百花园中,军旅诗词像一株瑰丽的 奇葩,枝繁叶茂,花蕊竞放,散发着夺人心魄的芳香。军旅诗词,源远流 长。早在《易经》中便有歌咏,“得敌!或鼓,或罢,或泣,或歌。”诗人 以稚嫩的笔触描绘了军旅生活的感受。翻开《诗经》,不少篇目就是军旅 生涯的写照。《击鼓》篇写卫国一个士兵远征异国,难以返乡,怀念故园 妻儿的悲愤。《东山》这首诗是东征士兵所作,表达了当时人民对和平的 渴望,以及强烈的思乡之情。自秦、汉、唐、宋,迄于当代,尤其是在解 放军红叶诗社的大力倡导下,当代军旅诗词初步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姹 紫嫣红,蔚为大观,生动地展现了中华民族代代自强不息不忍卒读,“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 无忘告乃翁。”激愤伴着遗恨,表达了南宋爱国志士深深的内心隐痛。戚 继光《马上行》读来让人振奋,顿思报国之志。“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 横戈马上行。”多么慷慨,显示出抗倭名将为了巩固国防,南北驰驱,风 尘仆仆的身影。
“总为生民勤战伐,不辞筹画在中权。”康熙的《过独石口》,直抒胸臆, 道出了康熙大帝巩固大清一统的壮怀。秋瑾《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 战争地图》,悲愤地写下了“忍看图画移颜色,肯使江山付劫灰。”的诗句。 诗中强烈地表达了近代爱国志士面对列强瓜分祖国的满腔愤怒。毛泽东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概而慷。”突出了中 国人民取得新政权的巨大喜悦。雄奇壮烈的军旅生活,锻造出刚柔相济, 多姿多彩的军旅诗词。戴叔伦《塞上曲》“愿得此生长报国,何须生入玉 门关。”张扬了战士的爱国主义。张家玉《军中夜感》“裹尸马革英雄事, 纵死终令
创作的热情,更让我梦想着也能写出与日月同光的军旅诗词来。
我认为,军旅诗词代表了各个时代的最强音,从中能看出每个时代的影子。 我喜读军旅诗词,更不辞劳苦地耕耘在这片沃土上。通过诵读军旅诗词, 可以感到亘古不变的爱国情怀。“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表现了维护统 一,反对分裂,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心;“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 照汗青。”,表现为坚持正义立场,坚持民族气节;“苟利国家生死以,岂 因祸福避趋之?”,表现了对祖国的热爱,不计个人得失,立志兴利除弊, 造福于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读着这些弥久愈香的军旅诗词,不仅 丰富了我的内心世界,也给了我在实践中战斗的勇气和创作上的借鉴。日 与古人会,自可少浮躁。一卷军旅诗词在手,我仿佛穿越时空,遨游在历 史的刀光剑影中,与古今将士同呼吸同命运。警务之余,品读军旅诗词, 获得的不仅是视野的开拓,情操的陶冶,思想境界的提升,更是信念的执 著和对人生价值的不懈追求。
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居安思危,有备无患。我在《大境门抒怀》中俯仰 古今,呼唤英雄辈出,“莫言备战无须虑,国少英雄怎靖边?”虽然现在 身处和平年代,仍须从“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中强化忧患 意识,从“和雪翻营一夜行,神旗冻定马无声”中磨砺
刻苦精神。我们看现在的钓鱼岛、南海等,列强 虎视眈眈。纵观历史,一个国家如果军备不振,必定受辱于外敌。“蓝天 极目多边患,谁唤大风歌莽原?”这是我在游历河北内蒙边界,感怀时局
边塞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王翰《凉州词》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出赛》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戌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初唐四杰” 之一杨炯(唐)《从军行》
纵观历代中华诗词,军旅诗词对我影响最大,它不单坚定了我的意志,也 指明了我的诗词创作方向。为国家为民族鼓与呼,将小我融入时代洪流。 走进军旅诗苑,真是花团锦簇,千姿百态,美不胜收。王昌龄《出塞》“但 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道出了人民抵御外来侵略,渴望和平 安定的心情。卢伦《塞下曲》“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展示了金戈铁 马、追歼残敌的战斗场景,使人仿佛身临其境。对统治者荒淫暴虐,诗人 们进行了无情的鞭挞和揭露,高适《燕歌行》,“战士军前半生死,美人帐 下犹歌舞”, 表现了统治者根本不把将士的疾苦放在心上。岑参《白雪歌 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在北国风雪中透出浓浓春意,体现了盛唐将士克敌必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李颀《古从军行》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历代诗词大家,莫不留下了脍炙人口的军旅诗词名篇。屈原的《国殇》, 项羽的《垓下歌》,刘邦的《大风歌》,曹操的《蒿里行》,王维的《使至 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更是千古名句。杜甫的《兵车行》、 《诸将五首》等,李白的《战城南》、《从军行》等,唐代边塞诗的代表高 岑集中篇幅更丰,岳飞的《满江红》,当代《毛泽东诗词》,以及共和国将 帅如朱德、刘伯承、陈毅等,红叶诗社诗人张心舟、赵京战等善赋军旅诗 词者,更是难以尽表。每读这些军旅诗词,让人热血沸腾,顿思报国之志。 历代军旅诗人如群星璀璨,我每仰望星空,就倍觉温暖,他不仅激发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