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塞军旅类诗歌鉴赏
字、画面、手法、情感等角度进行赏析。
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这两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以春 景写冬景,将眼前的冰天雪地幻成一片生机勃勃的明媚春光。 联想奇特美妙,比喻新颖动人。既写出诗人的欣喜之情,乐 观、开朗的情怀,又表现了边塞特有的奇异风光。
从情感的角度赏析:通过描绘雄奇壮美的边塞风光,表达了 诗人的欣喜之情,乐观、开朗的情怀。
金戈铁马征战事, 大漠秋风慷慨情
---边塞军旅类诗歌鉴赏
诗
歌鉴
赏 学习目标: 1.通过自主背诵复习,实现流利背诵,准确默写。 2.通过梳理整合,认知边塞军旅诗。 3.通过探究分析,明确边塞军旅诗的常用意象、 情感。 4.通过中考真题训练,掌握边塞军旅诗的鉴赏方 法。
品 读诗 [题材特征]
歌
边塞军旅诗是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 题材的诗。边塞征战诗到唐代进入黄金时代,并形 成边塞诗派,代表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李 颀、王之涣、王翰,另外王维、李白、杜甫等也都 写过边塞诗。
品
任务二:知识铺垫,重视积累
读诗
歌
常用手法:
修辞手法:比喻、夸张
表达方式:描写(白描、异景)、抒情(直抒胸臆、寓情于 景、借情抒情)、议论
表现手法:渲染、衬托、对比、虚实结合、用典
品
任务二:知识铺垫,重视积累
读诗
歌 试赏析“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可以从炼
字、画面、手法、情感等角度进行赏析。
字。
(2)诗中意象多反映边地风貌与军旅生活。
自然景观类:黄沙、白云、冰川、秋月、雪山、大漠、孤城、边关、
长云、雨雪、风沙。
地理区域类:塞外、雁门、漠北、玉门关、黄河、阴山、楼兰、蓟
北、西山、受降城。
战事器具类:金鼓、旌旗、烽火、羌笛、琵琶、战马、戈矛、剑戟、
弓箭。
人物类:戍卒、将帅、胡人、单于。
照,把将军渲染得格外威武壮烈。其次用“城南已
合数重围”来衬托将军,于重重包围之中,将军却
能射杀敌将杀出重围写出了将军的豪迈气概。
品 读诗
歌
任务三:真题训练 对比提升 从军行 唐·杨炯
烽火照西京①,心中自不平。
牙璋②辞凤阙③,铁骑绕龙城④。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⑤,胜作一书生。
[注释]①西京:此指长安,今陕西西安。②牙璋:玉制的
品 读诗
歌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任务一:夯实基础,挑战速度 默写到《全品特色专练》上,
品
任务二:知识铺垫,重视积累
读诗
歌
初、盛唐边塞诗意象宏阔,大处落笔,写奇情壮景。基调昂扬,
气势流畅,富有崇高感。“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功名只向马
上取,真是丈夫一英雄” 。
中晚唐时期,边塞诗中虽然仍保持昂扬向上的基调,但其中已不
品 读诗
歌
任务三:真题训练 对比提升
⑵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一句,直接抒发了作者
他宁愿投笔从戎,驰骋沙场,保边卫国的壮志豪情。
总结
诗歌赏析
内容画面+炼字赏析+写作手法+主旨情感
基础
思路
灵魂
品
作业
读诗
歌
比较鉴赏古代诗歌(全品备考手册154页第1题)
(1)时令、环境。(2分)
品
任务二:知识铺垫,重视积累
读诗
歌
边塞军旅诗表达的主要思想情感:
(1)保家卫国、建立功勋的壮志豪情。 (壮志未酬:年华老
去,功业未就的苦闷与无奈。)
(2)奋勇杀敌、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
(3)雄奇瑰丽、奇异独特的边塞风光
(4)征人思乡的情愁。
(5)凄苦哀怨的怨战情绪,凄厉沉痛的反战思考。
兵符;③凤阙:汉代建章宫的圆阙上有金凤,故称凤阙。
④龙城:又称龙庭,匈奴的名城,此借指敌人的重要都
城。⑤百夫长:率领一百名兵卒的下级军官。
⑴这首诗的颈联分别是从哪两个角度来描写的?描写的
内容是什么?
⑵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品
任务三:真题训练 对比提升
读诗
歌 ⑴这首诗的颈联分别是从哪两个角度来描写的?描写的
征战时间之久,所历战斗之残酷;“独”,独自之
意,将军独自领着剩下的将士归来,写出了将军力
压敌人千军万马、勇武过人、顶天立地的英雄气概。
品
任务三:真题训练 对比提升
读诗
歌 ⑵这首诗在选材上有怎样的特点,请作简要的分析。
选材上写了一次败仗,而且是从败仗中写出豪气。
首先惊心动魄的突围战和“百战沙场碎:真题训练 对比提升
从军行 李白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
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⑴请分析诗中“碎”“独”的表达效果。
⑵这首诗在选材上有怎样的特点,请作简要的分析。
品
任务三:真题训练 对比提升
读诗
歌 ⑴请分析诗中“碎”“独”的表达效果。
“碎”有破损之意,铁衣都因征战而破损足见将军
免多少悲壮,多少感伤。
宋代积贫积弱,国力衰颓,面临北方少数民族的强势入侵,统治
者却纸醉金迷,不思进取。知识分子的笔下,多表现报国无门的愤懑,
归家无望的哀痛。豪迈之气少了,悲凉之气多了,雄伟气魄少了,家
国之愁多了。
品
任务二:知识铺垫,重视积累
读诗
歌
这类诗的主要标志:
(1)标题往往有“行”“军”“征人”“塞”“戍”等与军旅有关的
内容是什么?
分别从视觉和听觉来写的。雪使天色变得暗淡,军旗
褪了彩色,风狂刮的声音裹着鼓声。表现了出征战士冒
雪与敌人搏斗的坚强无畏精神和在战鼓声激励下奋勇杀
敌的悲壮激烈场面。
品 读诗
歌
任务三:真题训练 对比提升
⑵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一句,直接抒发了作者
他宁愿投笔从戎,驰骋沙场,保边卫国的壮志豪情。
从炼字的角度赏析:“忽”字写得甚妙,不仅写出了“胡天” 变幻无常,大雪来得急骤,而且再次传出了诗人惊喜好奇的神 情。
从画面的角度赏析:雪花给树木披上银妆,仿佛突然刮起强 劲的春风,一夜之间催开了万树的梨花。
品
任务二:知识铺垫,重视积累
读诗
歌 试赏析“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可以从炼
(2)此诗尾联直接抒情(直抒胸臆、直抒胸襟),
勉励李副使立功扬名,创造英雄业绩的豪迈之情;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则是借景抒情,以“山回
路转”“空留马蹄”抒写送别友人的情怀。(4分)
感谢观看,学习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