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反思
【作业1】
剖析一堂课低效的表现。
回答:
我主张从学生的“学”的角度评价一节课的效率。
当一节课低效时,学生桌面只有极少的与这节课有关的书或资料,甚至书都没打开。
当一节课低效时,相当部分学生或者低头,或者趴下,或者开小差,不想发言,不想动笔,不想举手,甚至有两三个已经进入睡眠状态。
当一节课低效时,学生下课后马上趴在桌子上睡觉的人多,至少10个学生不清楚这节课内容的重点在哪里,不知道作业是什么。
当一节课低效时,与懒洋洋的学生形成对比的,往往是讲台上已经讲得自我陶醉的老师,甚至下课后还意犹未尽。
【作业2】
设计并实施一堂课,点明如何优效的设计意图、策略、方法。
写出实施后的反思。
回答:
《丑小鸭》导学案
主笔:刘文娟审稿:初一语文集备组成员制定时间:2010年2月23日
【学习目标】
1.认知目标:积累本文中的生字词语。
2.能力目标:认识《丑小鸭》这一部童话作品的自传色彩。
理解这一形象的社会意义,培养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3.情感目标:丑小鸭之所以能成为白天鹅,是因为心中有梦,并向着梦想飞翔,懂得命运其实没有轨道,关键在于要有对美好境界、美好理想的追求。
【学法指导】
1.《安徒生童话》是大家喜爱的读物,电影、雕塑、连环画、朗诵等也常以安徒生童话为题材。
大家可能已从不同的艺术形式中知道丑小鸭的故事,小学也学过改编后的浅显的丑小鸭的故事,这是学习这篇课文的有利条件。
然而,很多人往往只停留在表层的理解,对这个故事中所蕴含的生活哲理,对丑小鸭在恶劣环境中自强不息的精神,却缺乏深入的思考。
因此在学习时要注意理解。
2.在学习过程中,应注意掌握如“丑陋、讪笑、嫉妒、来势汹汹”等最基本的词语的积累和应用。
3. 应注意从整体感知文意,利用圈点勾画法了解丑小鸭的遭遇,理解丑小鸭是作者的自我写照;注意体验、反思、理解丑小鸭这一形象的现实意义;另外要注意对文章进行深层鉴赏,品评文章的美,体味童话的艺术魅力。
4. 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汲取这篇童话的精神营养,领悟丑小鸭形象的现实意义,激发坚强、勇敢地对待生活中的各种困难,矢志不渝地追求自己的理想。
【检查预习】
1.清除阅读障碍:
讪()笑吐绶()鸡篱笆()()灯芯()铰()链
迸()出沼()泽地嫉妒()()木屐()弥()漫
2.解释下列词语
讪笑:来势汹汹:
3.本文作者安徒生是(国家)著名的童话作家,童话作品《丑小鸭》是他的自我写照,除此之外,他还写过《》和《》等童话故事。
【自主学习】
整体感知:朗读课文
1. 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理线索)
2.写了丑小鸭在哪几个地方的流浪生活?
3.它在各个地方受了哪些歧视和打击?受打击时抱什么态度?有什么追求?
4.课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丑小鸭对美的向往和不懈追求,读出相应的语句?
【合作探究】
1.有人说,丑小鸭变成白天鹅是它是自己追求和努力的结果;有人说,他如果不被善良而又软弱的鸭妈妈赶走,就是最初生活的地方,也会变成白天鹅。
你同意哪种看法呢?
2.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你认为《丑小鸭》告诉了我们什么?
【展示提升】
1.写出两条关于逆境的名言?
2.说说你知道的类似“丑小鸭”的真实故事
【达标检测】
联系上下文并思考:
1.“我要飞向他们,飞向这些高贵的鸟儿!……他把头低低的垂到水上,只等着一死。
(丑小鸭为什么拼死也要飞向高贵的天鹅?)
2.只要你是一只天鹅蛋,就算是生在养鸭场里也没有什么关系。
(试阐释这句话的意思)
3.他感到非常难为情。
把头藏在翅膀里面,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他感到太幸福了,但他一点儿也不骄傲,因为一颗好的心是永远不会骄傲的。
(大家赞美丑小鸭,丑小鸭为什么感到难为情?:“一颗好的心”是指什么样的心?)
【总结反思】丑小鸭历经千辛万苦、重重磨难之后变成了白天鹅,那是因为它心中有着梦想,梦想支撑着它。
命运其实没有轨迹,关键在于对美好境界、美好理想的追求。
人生中的挫折和痛苦是不可避免的,要学会把它们踩在脚下,每个孩子都会有一份属于自己的梦想,只要他们学会树立生活目标,在自信、自强、自立中成长,通过拼搏他们会真正的认识到自己原来也可以变成“白天鹅”,也可以像丑小鸭一样实现心中的梦想。
教后反思:
学生在小学时已经学过这童话,虽然是精简版。
学生提出疑问:为什么我们还要再学一次?这是在集体备课时没有人想到的。
因为我们都没有看过小学的12本课本。
通过学生讨论,师生都明确了:不仅仅知道这个故事,更重要的是了解丑小鸭的精神。
学生能够从童话中找到激励自己的闪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