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骨科常见12种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

骨科常见12种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

骨科常见12种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
神经卡压综合征是指周围神经受到某周围组织的压迫,而引起疼痛、感觉障碍、运动障碍及电生理学改变,属骨-纤维管、室压迫综合征之一。

慢性神经卡压通常是患者感觉和运动不适的根源。

相对于外伤的急性周围神经卡压,此病通常为慢性表现。

表现为肢体运动的无力,麻痹,感觉过敏等感觉障碍,但不包括疼痛,由周围神经引起的疼痛提示急性神经嵌压,神经营养血管的栓塞,或者全身性神经系统疾病。

神经受到慢性压迫,温度和痛觉是最后消失的,运动,震动,压力等感觉是最先受到损伤的。

病理生理神经卡压病变的致伤因素为神经缺血和机械性损害。

急性短期的压迫可使神经缺血,受压轴索轴浆流受阻,缺氧,水肿。

压迫严重持久可使神经纤维发生脱髓鞘变化,甚至远端轴索崩解,髓鞘发生Waller变性。

肢体活动时,处于狭窄通道内神经纤维在机械刺激下发生慢性损伤性炎症,并加重水肿-缺血的恶性循环。

但一般病理变化都在Seddon机能性麻痹阶段和Sunderland5级分类的第1、2级。

大部分为可逆性损害。

病因诱发神经嵌压的疾病大致可分三大类:①管内压迫:腱鞘囊肿,神经纤维瘤,神经慢性损伤性炎症。

②管外压迫:骨疣、骨与关键损伤、韧带损伤。

③全身疾患:类风湿性关节炎、粘液水肿、肥胖病、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Reynaud
病、妊娠等可合并神经卡压征。

周围神经相关的检查本病由于发生部位较多,且各个部位的检查方法不一,无法一一列举,从各种普遍的检查上来说,采用神经根病EMG检查,可显示纤维震颤和去神经电势,一般无传导速度减慢。

周围神经受累可有传导速度减慢和远端潜伏期减慢。

而X线平片则仅能发现骨增生和陈旧损伤征象。

另外还可以采用一些诊断性神经阻滞的方法,主要是应用于临床表现不典型的患者。

可于怀疑发生神经卡压综合征的部位,选取主要的神经,注射1%的利多卡因2ml,如果患者的临床症状迅速缓解,有助于诊断。

临床常见的周围神经卡压1.腕管综合征
本病又称迟发性正中神经麻痹,是正中神经在腕管内受压引起。

腕管位于掌根部,底部和两侧由腕骨构成,腕横韧带横跨其上,形成一骨-纤维通道。

手和腕长期过度使用引起慢性损伤,腕横韧带及内容肌腱均可发生慢性损伤性炎症,使管腔狭窄是最常见的原因。

其次是腕部急性损伤,桡骨远端骨折,月骨脱位可引起正中神经急性或继发受压。

某些全身疾病可通过腕管内容物增大,引起自发性正中神经损害。

好发年龄为30~60岁,女性为男性的5倍,一般为单侧发病,也可双侧。

起病缓慢,正中神经支配区疼痛,麻木,发胀,常入睡数小时后痛醒,活动后缓解。

正中神经分配区皮肤感觉迟钝,过敏。

大鱼际可有萎缩,拇指笨拙无力。

叩击腕部可出现Tinel征,腕关节极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