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胆石症的临床特点分析和手术治疗体会
【摘要】目的讨论老年胆石症的临床特点,并分析手术治疗胆石症的体会。
方法选择2010年8月——2011年8月,我院的胆石症老年患者70例,随机分两组,分析患者的临床特点,并且治疗组采用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保守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的疗效。
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达到94.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31.4%,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临床特点老年胆石症患者临床特点是右上腹部胀满疼痛,痛以刺痛,灼烧为主,并向右肩背放射样发射,并在不同时段均反复发作,尤其是情绪变化或食用油腻后腹痛异常,伴随恶心、呕吐、腹部胀满和嗳气、喜叹息,发热、黄疸。
超声检查可见肝脏纹理增粗,胆总管或胆囊部位结石区有大小不等边缘清楚的光斑回声[2]。
1.3 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后,对照组采用保守疗法,应用消炎利胆片、胆维他、羟甲香豆素片和排石利胆颗粒治疗。
治疗组采用手术方法治疗,具体操作如下:所有患者行胆道镜下检查及取石,均在肝外胆管做3厘米左右切口,经引流管下入胆道镜,并经胆道镜观察,扩张狭窄肝管,扩张后通过狭窄部用取石网取结石。
若胆管膜状狭窄,用胆道镜前端扩张狭窄处,解除梗阻后取石。
水肿较重者行胆管切开、同时对狭窄的胆道进行整形。
若结石或碎石过大过多,不能一次取净,则粉碎后取石,分次取石[3]。
对位置不佳,不适合取石部位予以切除,左半肝切除2例,右半肝切除4例,右后叶切除7例,做胆肠吻合内引流24例。
术后l周
复查。
1.4 疗效标准显效:治疗后患者全身症状缓解,疼痛消失,检查无胆石回声区;无效:治疗后患者全身症状不见缓解,疼痛时有发作,检查有残留胆石回声。
1.5 统计学方法将结果输入统计学软件分析,当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经过治疗两组的疗效对比见表一。
治疗组采用手术的方式,总有效率达到94.3%,对照组采用传统疗法,总有效率仅为31.4%,两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
2.2 远期疗效和复发情况经过定期回访,对照组远期疗效不佳,时常发作,最终有28例手术治疗。
治疗组手术后基本痊愈,但有3例出现切口感染和肺部感染,经对症治疗痊愈,在随访期内无复发。
3 讨论
老年胆石症是消化系统常见病,因病情发展急骤,变化快,因疼痛引起其它基础疾病的加重,而常常需要紧急处理。
临床特点是平素偶有持续性的胀痛或针刺样尖锐疼痛,上腹部胀满,并痛处拒按,向肩背部放射,当发怒或激动、吃油腻辣冷等食物会加剧。
一般会有发热症状,并且因为结石嵌顿对胆管形成堵塞和压迫,引起胆汁不畅,破坏肝细胞,导致黄疸,有些患者可有发烧,但温度不超过38.5℃,可并发急性腹膜炎、胰腺炎、胰腺脓肿等,贻误病情甚至
引起穿孔、休克等严重后果[4]。
老年人机体免疫力差,腹肌薄弱,出其发病不明显,容易引起误诊和漏诊,并且由于动脉硬化等心脑血管基础疾病较多,水肿消退缓慢,容易被细菌侵袭造成继发感染。
但这并不是手术的绝对禁忌,认真做好术前准备,对可能发生的情况进行多方预案,及时手术,可大大降低老年患者因此病及并发症引起的死亡率。
手术方式可根据老年人的特点选择简单、有效、风险小的方式,尤其要注意胆管探查和胆道引流,一般以胆道镜结合“t”管手术为主要方式,并尽量一次把结石清除干净,胆道镜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操作简单,且术野好,能全面进行结石的探查和清除[5],避免二次手术带来的痛苦和对老年患者精神的、肉体的摧残,是值得推广的好方法。
因此,及时确诊,根据患者不同身体状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方式,选最佳的手术时机,积极妥善预防和处理并发症,是降低手术风险,减少并发症,提高老年胆石症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刘晋.老年人胆囊炎胆石症25例外科治疗体会[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09,19(3):53-55.
[2] 潘仁红.178例老年胆石症手术治疗体会[j].中国现代手术
学杂志,2007,11(3):177-179.
[3] 石长宝,张继业.老年胆石症手术治疗体会[j].医护论坛,2009,16(5):153-154.
[4] 杨孝成,吕新明.老年胆石症52例外科治疗体会[j].肝胆外科杂志,2008,16(1):50-53.
[5] 刘子沛,蔡景修,韩本.肝部分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j].肝胆外科杂志,2008,16(1):13-18.。